作者:鱼羽渔钰
老顾和顾妈显然已经回去睡觉了,顾易也明白这一点,也懒得去计较家中会不会出现其他东西,直接去了洗手间。
有什么好在意的?
无论是发生什么改变,顾易都必须要确保让顾氏流传下来,直至游戏彻底结束。
那又何必去在乎这么多?
若是到了如今顾易还在乎这些的话,那就只能说他是真的毫无半点长进。
相比之下,顾易更是愿意将时间花在对于信息的搜集之上。
重新回到房间之内。
顾易直接便坐到了电脑前,开始搜集起了资料。
首先自然是顾氏。
果不其然,随着游戏的进程再次向前开始推进,与上一次回归现实相比,顾氏的词条之中也再次多出了许多人。
顾煜、顾泉、顾靖等人接连有了自己的专属词条。
让顾易比较诧异的是,其中最受关注的竟然不是顾靖,而是顾泉。
至于原因同样也很简单。
那便是因为关于他的各种争议,一个个史学家争论他到底是不是在玄武门之时帮助李世民的鬼面将军。
有专家觉着是。
并提出了不少的资料来证明,虽然都是侧面印证。
但这个说法却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至于原因嘛,那就是大多数都觉着以顾泉能和李世民并肩作战的实力,是不可能丧生在区区蛮夷的手中。
而反对者,则是以正史的资料作为铁证。
尤其是李世民晚年让人给凌烟阁内顾泉的画像割去面容的事更是加剧了这种争执。
有人说这是间接的证明鬼面将军便是顾泉。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顾泉没有在当初坚定地站在李世民的这一面,李世民在报复他。
其中的争议有很多。
这也间接加剧了顾泉的关注度。
当然,这其中也有着李世民的关系,如今的李世民在没有了原本历史之中他晚年的行为之后。
现在在网上已经完全没有了任何争议。
就是千古一帝。
这对君臣之间的种种自是会引起极大的关注。
甚至就连在影视剧之中都对此事进行了各种艺术上的加工。
而除此之外,最受关注的自就是顾靖了。
有人称他为顾熙二世,也有很多人将他比作盛唐最为关键的缔造者之一,网上各种关于他的视频同样也不在少数。
甚至就连一些航海城市如今也有着供奉他的传统。
除此之外,甚至就连国外都有不少人将其定为了海上贸易的开拓者。
顾易细细的看着这一切。
直至良久之后,这再次搜索起了关于九州与顾氏的历史。
没错,顾氏发展到如今已经有了专门的发展史,从其辉煌的起源到后续的落寞,一切的一切都记录在其中。
仍旧是如以往那般相差不大。
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向前,当顾易不再干涉顾氏之后,顾氏的影响力自然而然的便会随着时间的更迭而越来越小。
期间虽然也会因为家族的影响力而出现重臣。
但这些人同样也是再难重现祖上的光辉了。
没办法,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了。
没了顾易这个现代人的影响,顾氏是很难出现那种足以跨时代的人物的。
别说是只有一个顾氏。
就是在这悠悠青史之中,这类人又能够有多少?
就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王朝的不断更迭,整个顾氏就这样从代表了九州兴衰的家族跌落了下去,泯然众人矣。
顾易并不在乎这一切。
对于他而言,只要他还在,那顾氏的未来便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些只能用来参考,无需在意。
至于九州的历史同样也是如此,过于纠结历史发展只会影响到顾易的判断,他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后便将心思放在了收集资料上。
他必须要准备好可能用到的资料。
仍旧是那些最基础,且已经被淘汰了的资料。
这些资料放在现代什么都不是,甚至早就已经到了无人在意的地步,但对于顾易而言却全都是宝藏。
也不知是不是顾易的错觉。
或许就是因为观察一代代顾氏子弟处理朝政的时间太多,顾易只觉着自己对于很多东西的理解都深了许多。
并且整个人也极其容易集中起来,静得下心。
这是一个人思维与心态的转变。
若不是十分了解自己以前是什么性格,顾易或许还不会在乎这一点,但现在他确实能够清楚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或许有一天,我能彻底抛开对家族子弟才能的在意。”
“就凭我自己的才能,”
“去和那些青史留名的天骄一争高下!”
这个念头毫无征兆地涌上顾易心头,他眼神瞬间变得无比坚定。
这是他过去从未敢想的。
总有人以为,只要穿越回古代,就能轻易碾压所有人乃至整个时代。
这想法从根本上就错了。
那些在封建时代闯出一片天、于青史中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其能力早已超越了“普通人”的范畴。
顾易对此心知肚明——他深知自己倚仗的,从来都是对历史的先知先觉和现代人的灵活思维,
而非他自身的能力。
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只要他能持续精进,纵使将来历史发生天翻地覆的剧变,他也有信心,凭自己的真本事放手一搏!
这绝非痴心妄想!
血脉里流淌的斗志,岂容他对各路英雄毫无争胜之心?
顾易深深吸了口气,强压下翻腾的心绪,随即紧盯屏幕,仔细查阅着一切可能用到的资料。
他无需死记硬背,只需理解个大概,便能将其中精髓传授给不同的人。
这大大节省了顾易的时间。
时间一分一秒不断流去。
霓虹的城市与游戏之中的古时世界就如同两条永不交汇的河流,各自在时光的河床上奔涌向前。
而顾易便是其中的桥梁。
足足过了大半个钟头,顾易才觉得准备得差不多了。他重新躺回床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拿起游戏机。
当他再次凝神望向屏幕的瞬间,眼前的一切骤然模糊——
如水波荡漾。
待涟漪平息,眼前的景象已天翻地覆。
与此同时,海量的信息如洪流般,轰然灌注进他的脑海。
南柯一梦醒,沧海变桑田。
虽然现实之中还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但在这游戏内却已经过去了数十载。
此刻,已是天宝十四载正月。
而同样也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自顾靖逝世之后,大唐的发展并未受到中断。
反倒是因为海贸受到管控后的平稳迎来了国力的再次攀升。
朝堂之内。
顾靖所留下的那些大臣们维持住了朝堂的清明,御史台也在实施监管着各地的吏治。
尤其是李隆基。
自彻底没有了依靠之后,他向整个天下都表明了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无论是面对任何事他都能给出正确且坚定的决定。
在这种君明臣贤的情况之下,整个大唐的国力自是节节攀升,重新接上了盛世,甚至是再次达到了一个巅峰。
而李隆基也正是因为如此将年号改为了天宝。
从开元的所想的开创全新的盛世,到了彰显盛世永恒的天宝。
一切似乎都在越变越好。
直至——
顾靖昔日为大唐留下的那些老臣们相继离世。.
(Ps:跪求月票,跪求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鱼万分感谢,再说一声,小变化在中间朝代最后时会有大变,兄弟们无需心急。)
第199章 局势变化,顾氏的处境
李隆基确实是个十分果决的皇帝。
无论是他自幼的性格也好,亦或是在顾氏的成长经历也罢,都加剧了他骨子之中的自信。
尤其是在大唐变得愈发强盛了之后。
这一切都是让李隆基更加的自信。
人性就是如此,当一个本就处于权势巅峰的皇帝一直顺风顺水之后,他的心态便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
李隆基就是如此。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开始沉迷起了享乐,也始终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将日常的政务全都交到了大臣手中。
开始自然是顾氏。
李隆基对于顾氏的感情无需多言,但奈何顾氏子弟的才能已经有了明显的退步。
纵使李隆基再怎么信任。
但面对一国之重,顾氏子弟才能的不足便完全彰显了出来。
而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顾氏子弟就不可能守得住身下的位置。
若是换做其他人的话或许还会因为不舍权势而选择从其他手段来迎合李隆基。
但这毕竟是顾氏子弟。
顾氏子弟就不可能因为贪恋权势让整个家族落于不义之中,同样也不能让顾氏再被所有官员敌视。
而随着顾氏退出了朝堂,将心神都放在了御史台之后。
整个大唐的局势顿时便发生了改变。
朝堂之上自是有着不少忠义之士,但对于这种状态的李隆基而言,他自然而然便会更加喜欢那种擅长迎合的官员。
上一篇:大秦:想当权臣,始皇竟传我皇位
下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