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08章

作者:鱼羽渔钰

  虽然李世民的脸上仍是带着笑容,但给人的感觉却不复以往那般从容。

  李世民又何尝感觉不出来呢?

  历史上已经留下了太多的例子,这很难让人不生出其他想法。

  但昔年李渊的承诺又给他留下了一丝希望。

  众人沉默不语。

  没有人敢将一切完全挑明。

  这种事的敏感程度是任何人都承受不起的。

  或许顾泉可以。

  以李世民对于顾泉的看重,再加上顾氏的身份,他或许能够劝动李世民,就算挑明一切或许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但很可惜的是顾泉又岂会答应这些呢?

  他是顾氏长子,他的性格就注定了他绝对不会参与事关国本之事。

  对此,诸将亦是无奈。

  整个军中的气氛愈发的复杂。

  就在数日之后,李世民便率领着麾下将领以及数百玄甲,匆匆忙忙的返回了长安。

  长安。

  李渊仍是为李世民举行了盛大的欢庆仪式,给人的感觉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

  这确实是安抚了不少只看到了表面问题的将士之心。

  毕竟又有谁不害怕“鸟尽弓藏”呢?

  其实顾易倒是能看的出来,李世民如今是对“十方征渡使”的位置还有着很高的期望。

  这并没什么错。

  毕竟李渊当初确实是给他做出了承诺。

  但在当前的这种局面之下,所谓的承诺注定会成为枉然。

  庆功宴上。

  就在李世民那满是期望的眼神之下,李渊最后也只给了他三个铸钱炉。

  这种赏赐对于其他任何人而言都算是重赏,毕竟其中所能够带来的财富是难以想象的。

  但唯独对于李世民不同!

  心中的一切志向再这一瞬间彻底的粉碎。

  到了如今的这个地步,他仍是做不了大唐的十方征渡使,那待天下真正的彻底一统之后,他还会有其他的机会吗?

  这是一个完全无需思考答案的问题。

  当然,李渊自然知道安抚李世民。

  就在当夜,他又再次召见了李世民,向他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那就是因为李世民私自与突厥达成联盟,群臣奏他无君无父,李渊也只能搁置这十方征渡使的册封。

  在说这些话时,李渊的表情是那样的认真。

  就如同昔年他拍着李世民的肩膀,向他做出了定会封他为“大唐十方征渡使”的承诺一般。

  当初的李世民信了,但这一次他却再难相信了。

  可又能如何?

  或许正是因为对于此事抱有了太大的期待,当一切都灰飞烟灭之后,李世民竟忽然就有些迷茫了起来。

  但李建成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他相继出手,甚至还拉拢了齐王李元吉,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的人前往各地,拉拢四方仅存的反王。

  甚至其中还包括北疆之地。

  北疆之地绝对是一块肥肉,自昔年顾烨定下了商道之后,这一块土地其实如今已经算是彻底融入了九州。

  其中的子民虽然仍是有着独特的部落。

  但他们的文化也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九州之中。

  虽然他们出面的效果必定不如李世民那般畅通无阻,但在这滚滚大势之下一切倒还算是顺利。

  除此之外李建成同样也开始对秦王府下手。

  他想要拉拢李世民的心腹!

  旬日之间,整个长安城内的局势变化不断。

  朝中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太子东宫与秦王府之间矛盾。

  但李世民从始至终都始终未曾有过什么反应,甚至就连麾下的兄弟想来见他他都闭门不出。

  其实这也怪不得李世民。

  从小到大,他的志向一直都是成为第二个顾琛,随着年纪越大这个志向就愈发的强烈。

  如今眼睁睁看着多年的志向似乎再也没有了实现的可能。

  这对他所造成的打击是难以想象的。

  说到底,如今的李世民才不过区区二十四岁罢了。

  ——人无完人!

  如今他还没有彻底成长到能够坦然面对一切的境界。

  他,仍是需要蜕变。

  秦王府。

  长孙王妃缓缓踱步走进院内,看着负手而立看着天空的李世民,她缓缓走向前站在了他的身旁,沉默了片刻后忽地开口:“殿下这是还打算沉寂多久?”

  李世民并未开口回答。

  “今日太子殿下已经上疏提到了平阳与左卫将军的婚事。”长孙王妃继续说道。

  左卫将军正是顾彦。

  李建成已经再劝李渊效仿昔年的刘秀,将公主下嫁到顾氏之内,这样做自是想要拉拢顾氏。

  没错,他已经将目光放在了顾泉身上。

  作为顾氏嫡长子;

  若是能够拉拢到顾泉,绝对能够间接影响到一众顾氏子弟的判断。

  如今的顾氏在朝中的影响可不小。

  随着一众善于内政的顾氏子弟相继出世,虽然仍是无法与巅峰相比,但顾氏所代表的意义便与其他家族有着完全的不同。

  闻言,李世民终是有了些表情变化,微微皱眉看向了长孙王妃。

  “殿下,臣妾想问殿下一个问题。”

  长孙王妃丝毫不回避李世民的眼神,轻声开口:“殿下难不成只是因为一个所谓的“十方征渡使”的虚名,才自幼立下宏愿的吗?”

  她的声音并不大,却让李世民直接愣住了。

  这一瞬间,无数的思绪不断将再脑海之中闪过。

  当初在巨鹿所见过的一切;

  这两年来不断冲杀所见到的一切;

  百姓的血泪;

  将士们的尸体;

  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往往在某些时候只需要一句简单的点拨。

  ——李世民如今就是如此。

  阵阵微风不断拂过。

  看着眼前长孙王妃那温婉的眼神,李世民就这样沉默了良久,那种迷茫感终是伴随着无数的思绪而渐渐消散。

  忽然,他猛地便伸手拉住了长孙王妃的手腕,眼神再一次的明亮,嘴角忽地勾起久违的锋芒:

  “派人去通知诸位兄弟,就说本王设酒,邀诸位兄弟一叙。”.

第140章 两宫相争,顾煜改革

  大幕彻底拉开。

  其实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完全可以说是既出乎了李建成的预料也出乎了李世民的预料。

  昔年的李建成还会担忧李世民在战场上的安危。

  李世民也从未想过什么所谓的太子,什么所谓的皇位,目标始终都放在了十方征渡使上。

  两人可是亲兄弟。

  但权利这种东西向来就是如此。

  李建成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对此还有些犹豫,但随着身边人不断开口,他的心态也早就已经渐渐发生了改变。

  他可以看着自己弟弟越来越强,但选择投资他的那些人可不愿意。

  这向来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其实在顾易看来,且不论原本历史如何。

  在当前的局势之下,只要李渊能够处理好两兄弟之间渐渐升起的矛盾,就算不给李世民十方征渡使的职位也可以给他其他东西。

  让他帮助李建成来打造大唐的盛世。

  这绝对是有机会达成的。

  但可惜的就是李渊对于这一切同样也很默然。

  而随着李世民开始了反击,那他与李建成之间的关系便会愈发难以缓和。

  整个大唐朝廷围绕着东宫与秦王府彻底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内斗。

  李世民的声望确实太强了。

  他都无需做些什么,只是利用起了李渊早就赏赐给了他的开府之权,于长安城中结识世人,这就为李世民吸引了不少的人才与支持者。

  李建成根本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最关键的是——

  对于李世民那些心腹的拉拢同样也十分的不顺利,甭说顾泉,就连其他人也不愿意背弃李世民。

  顾泉是不可能会参加国本之争的。

  且不说李建成只是上疏提了提关于顾彦与平阳公主的婚事。

  就算李建成再做一些事,也不可能影响到他的判断。

  家族才是顾氏子弟最在乎的东西。

  尤其是经过了昔年的顾哲之事后,所有的顾氏子弟对于这一切也是极为的敏感,就不可能去参加国本之争。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李建成也是渐渐转变了思路。

  得不到,那便毁掉。

  反正是不可能将这些人留给李世民。

  李建成毕竟是太子,尤其是现在他还拉拢了齐王李元吉,以及李渊的数个宠妃。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

  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房玄龄以及杜如晦相继遭受到了针对。

  李建成先是让人诬告两人教唆秦王谋逆,但李渊并未完全相信,但在后宫宠妃的床头风之下,疑心终是渐渐升起。

  最后李建成再次以退为进,直接让李渊下令将二人罢免出了秦王府,禁止参与军政。

  随后便是尉迟恭、程咬金等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