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94章

作者:鱼羽渔钰

  薛仁杲已经又向薛举调了两次人马。

  但哪怕就是这样,他却也未曾彻底拿下过秦城。

  倒是有两次攻破了城门。

  但每一次却又都被顾泉率军给打了出来。

  而随着时间不断流去,无论是秦城也好亦或是前线大军也罢,整个西秦军的军心终是在持续的高压之下彻底崩溃了。

  逃兵;

  降卒;

  当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之后,便已经注定了薛举的结局。

  其实无论是薛举也好亦或是当年的隗嚣也罢,两人都不是无能之人。

  但这一切并不是凭借着局势能够改变的。

  若是薛仁杲能快速夺回秦城或许还好,一场大胜仗绝对能重振三军士气。

  但现在两线大战皆是不顺。

  关于“李氏”“顾氏”的谣言传的人尽皆知,甚至就连薛举都无法阻拦。

  这还能有什么办法?

  但薛举仍是不甘心,调集三军想与李世民决战。

  可亦是难以逆天改命!

  八月;

  李世民先败薛举于浅水原,西秦大军损失近两万,粮草兵马损失无数。

  随后薛仁杲亡于秦城的消息也是传了过来。

  李世民抓住机会。

  配合着顾泉两人前后夹击,一战彻底扫平了西秦大军。

  而薛举这个曾不可一世的皇帝。

  亦是在最后倒在了阵前。.

  ——————

  “武德二年,秦王世民讨薛举于高墌。

  时云麾将军顾泉受密令,率精骑五千,潜师而进,越陇山险隘,涉通关河,经放马滩,昼夜兼行三百余里,直抵秦城。

  初,秦王世民与薛举大战于高墌,诱敌深入,大败于举,使举尽发陇西之众以战。

  泉用兵神速,出其不意,夜袭破门,遂据其城。

  举闻之大骇,急令回援,军心遂乱。秦王乘势追击,大破其众于浅水原。

  泉复坚守秦城三月,断敌归路,终使西秦之师进退失据,一战而溃。

  论曰:泉之用兵,类其祖忠武侯啸,善出奇制胜,与秦王世民相呼应,可谓将略天成。此役之后,陇右遂平,唐基益固矣。”

  ——《唐书.顾泉列传》》

第135章 洛阳之战起,谏言李世民

  消息宛若潮水一般朝着四方而去。

  ——九州震动!

  作为顾氏出世的第一战,这一战本就备受关注。

  如今——

  顾泉与李世民可谓是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奇袭陇西;

  在不觉间做到了与昔年忠武侯顾啸、汉光武帝刘秀两人一般的战况。

  这种影响甚至都已经超越了此次的大胜本身。

  谶纬迷信始终都是封建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李世民与顾泉的这一仗很难不让人想到昔年的刘秀。

  “天命在李。”

  这四个字的谶言几乎瞬间便在天下人之中的心头升了上来。

  这对于李唐的帮助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从未切身经历过,但自那祖祖辈辈之中所流传下来的盛世景象,又是谁不想要的呢?

  百姓们真的已经苦了太久了。

  自从昔年的炎汉戾皇帝而言,整个天下的百姓就几乎没有过过真正的盛世。

  顾氏的沉寂,更是加剧了这其中的绝望。

  杨坚之时——

  虽是开皇之治,但在当前近的这个时代,种种之策要想彻底实施下去,并起到作用。

  根本就不可能是一代人能够做完的。

  而自杨广继位之后,更是在无形之间便摧毁了这一切。

  迎接百姓们的便是更为绝望的现实。

  而最关键的是自隋朝灭亡之后,种种关于其灭亡原因的谶言之中不由得便有着不重顾氏。

  如今顾氏重新现世,甚至还与李世民配合打出了昔年与顾啸与光武帝一样的战况,这又岂能不让天下百姓期待?

  但,万事皆有利弊。

  迎顾氏而入同样也是如此。

  会让天下人更为在意李氏的一切,同样也会让四方诸侯更加针对李氏。

  这是李氏必须要面对的风暴。

  当彻底听闻此战的消息之时,天下的诸侯便会默契的将目光放在李唐身上,仅仅一战李唐便已经渐渐彻底取缔了杨广,成为了天下诸侯所针对的对象。

  ——不灭李唐,人心难安!

  四方风云四起。

  就在武德二年,冬季。

  眼睁睁看着天下人皆在诵唱着“李顾”之名,一个以“先灭唐,后逐鹿”为名的联盟终是形成。

  其实四方诸侯早就已经有了这个心思。

  而随着窦建德的使者相继赶到各地之后,这个联盟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

  洛阳郑帝王世充;

  江都许帝宇文化及;

  河北夏帝窦建德;

  朔方梁师都;

  当今天下各地最为强盛,有机会逐鹿天下的枭雄做出了相同的决定。

  ——先灭唐!

  约好就在次年春季三方共同伐唐!

  值得一提的是,李密这个曾经能够与李世民一般开仓周济百姓之人,最后也随着自己身份的转变而倒在了自己的野心之下。

  他败给了王世充,如今已经来投降了大唐。

  包括还有瓦岗军之中的不少能人。

  历史确实已经随着顾氏的出现而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但有些人的结局却仍是早已注定。

  对于李密的来降,李渊十分的兴奋。

  但当听到“灭唐联盟”之时,随之而来的便是绝望。

  ——没错,就是绝望!

  如今的大唐确实实力不弱。

  甚至都可以称之为,天底下数一数二的诸侯之一。

  但面对这么多的诸侯统一来攻,李渊的第一感觉仍是绝望。

  一场大胜所带来的兴奋感瞬间烟消云散。

  随着四方诸侯相继发出了“伐唐檄文”,以“李渊”乃是“杨广”宗亲之名,诬李渊乃是暴君,决议征伐。

  这个理由确实十分牵强。

  但又有谁在乎呢?

  他们只是要借着共同发生的大势,来扭转李唐那越来越盛的声望!

  ——局势顿变!

  李渊一开始还抱有着些许的期望。

  毕竟在这种诸侯群起的乱世之中,只要愿意付出对应的利益,或许便能够分散甚至是拉拢一众盟友。

  但这种想法,在当前的这种局势那就注定是枉然。

  在这群雄逐鹿之时,又有谁不想坐到那个位置上?

  如今大唐声势滔天。

  明明还没有扫平天下,但却甚至已经有了如当初隋庭一般的声望。

  这是任何诸侯都不可能眼睁睁看着的!

  留给李唐的也唯有一条道路,那便是——打。

  可又该如何迎敌?

  太极殿。

  凝重的气氛压在所有人的心头,先前大胜夺地的喜悦如今早已烟消云散。

  ——亡国之危!

  没错,在很多人的心中这就是亡国之危!

  同时面对四方诸侯。

  这可是连昔日的隋庭都不能承受的局势,更何况如今的大唐?

  唐军虽强,但又岂能强的过昔日的隋军?

  但此时此刻又能如何?

  也唯有继续打下去!

  看着群臣们那凝重的表情,李渊此时的表情同样也是十分的难堪。

  在刚刚得知陇西战事之时他甚至都已经有了统一天下的感觉,但是如今这种感觉转瞬之间便已经彻底消散了,取而代之的反倒是亡国之危。

  这时,李世民缓缓踱步走了出来,表情亦是无比严肃。

  “父皇。”

  他拱手行礼,缓缓开口。

  所有人的表情在瞬间便看向了他。

  如今的李世民在整个大唐之内声望可以称之为滔天。

  无论是先前的功劳也好,亦或是此次评定薛举的功劳也罢,尤其是那些关于他的谶言,都在说明着他的不凡。

  “儿臣以为,我大唐无论如何都必须要打。”

  李世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正所谓,帝路荆棘遍布,非战不能开太平,非武不能定乾坤!”

  “唯有铁蹄踏破敌阵,方能让四海知大唐天威,让万邦仰华夏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