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临戎县令
“既然如此,那这一次科举考试的文科状元,就定为诸葛亮了!”
顾源大笔一挥。
在诸葛亮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圆圈。
而除了诸葛亮之外,还特别挑选出了一百名优秀士子。
这就是这一次完整的金榜名单。
一旁的小太监,立刻便是上前一步,高声宣读科举结果。
被叫到名字的士子,自然是无比欢喜。
登上金榜,那也就是意味着他们从此进入了大乾王朝的权力阶层之中。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而且,他们还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皇帝陛下,聆听皇帝陛下的教导。
这更是无上的尊荣!
要知道,在这些寒门士子的心中,顾源的地位,已经和天上的神明差不多了!
“.~拜见陛下!”
士子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地。
顾源望着众人,眼中也有几分精光闪烁掠过。
从现在起,他也算是真正地拥有了一批心腹。
他们是由顾源一手挑选而出,必将成为顾源最坚定的拥护者!
等日后他们进入朝堂,散入各地,就会化作顾源的触手和耳目,让顾源对各地的掌控力度,大幅提升!
“状元公何在?”
顾源笑着开口。
诸葛亮赶忙走出人群,朝着顾源微微一拜。
“陛下!”
“你的卷子朕看过了,着实不错!”
“你暂且就在尚书省帮职,做个小吏,好好干,日后前途无量。”
顾源淡然开口。
直接就将诸葛亮安排到了尚书省。
历史上,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其忠贞程度,不用多想!
将他放到这个位置,顾源不需要有任何担心。
欺上瞒下,贪赃枉法那种事情,不是诸葛亮所能干得出来的。
而诸葛亮不由得激动地浑身颤抖。
虽然顾源轻描淡写,但诸葛亮很明白这其中的分量到底有多重!
那可是尚书省啊!
三省之一!
是国家最顶尖的行政部门!
虽说只是做个小吏,但那也等于是直接参与到了国家的顶层事务之中!
是毫无疑问的重用!
他只是刚刚通过科举,顾源就敢这样安排。
足可见这位帝王的胸襟之广阔,格局之远大!
要知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若是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只能和驽马同列!
此刻,顾源就是他所梦寐以求的伯乐!
这是足以用一生去回报的知遇之恩!
站在一旁的商鞅和范蠡,对视一眼,都暗自点头。
他们对朝堂更加熟悉。
自然更能明白顾源(赵的的)此举的深意!
事实上,诸葛亮还是低估了顾源对他的重视程度。
现在的尚书省,可是没有主事人的啊。
范蠡不过只是暂代而已!
诸葛亮名为尚书省的小吏,但实际上,顾源是已经将他当成了未来的尚书令去培养!
等诸葛亮的资历到了,或者立下一些功劳,那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朝堂上炙手可热的顶尖人物!
对此,商鞅和范蠡二人并没有什么眼红和嫉妒的意思。
他们都看过诸葛亮的卷子,知道此人有足够的真才实学。
朝堂高位,自然是有能者居之!
这份胸怀,他们还是有的!
反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都为陛下做事就可以了!
“臣多谢陛下厚恩!”
诸葛亮毫不犹豫,俯身深深一拜,诚心实意。
其他的士子都看着诸葛亮,一个个都有些羡慕。
但这也没办法。
谁叫他们技不如人呢!
顾源紧接着,也对他们分别进行了任命。
一部分人进入吏部,跟随商鞅做事,另一部分人则划到了范蠡手下。
能够通过科举,这些士子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之前的所有知识,都只是书本上的。
离实践有一定的距离系!
而现在顾源,就是要给他们一个进步的时间。
他们将会在这两位名臣的带领下,进一步熟悉政务,了解顾源对未来朝局的构想,磨炼自己的政务能力。
从稚嫩的士子,逐渐蜕变成为那种真正的职业官僚!
而当顾源动手整肃朝堂、处理世家的时候。
他们就会补上官职空缺,保证大乾王朝的平稳运转!
至此。
只忠于顾源一人的保皇党,算是初步形成了!.
第七十九章 黄忠出现!组建新军队神机营!(求订阅)
又勉励了众士子几句。
顾源便打发了他们,起驾出宫,前往郊外猎场。
文科和商科的考试,已经结束了。
但是武科考试,才刚刚开始。
顾源不能厚此薄彼。
既然监考了文科考试,武科也不能缺席。
因为顾源是大乾王朝的绝对核心,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数人所揣摩,产生各种意想不到的影响。
倘若他对武科不闻不问,那很可能会被有心人解读为他重文轻武,并且蔓延到整个大乾王朝,严重影响王朝的整体风气。
这可不是顾源想要看到的结果。
在华夏历史上,那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可是受尽了异族的欺辱和凌虐。
也算是给足了后人教训!
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军事力量的建设。
文重要,武也重要。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
郊外猎场。
“陛下驾到!”
在众人的簇拥之下,顾源大步走入。
和之前一样,所有的科举考生,几乎都是不约而同,下意识地开始欢呼。
顾源的新政,已经在极大程度上俘虏了他们的心!
顾源摆了摆手,笑道。
“你们继续,朕就是看看。”
现场又开始有条不紊地运作起来。
和文科不太一样。
武科并不考察政治水平,最注重的,还是实战能力。
主要来说,就三项。
纯力量!
箭术!
以及兵法策略!
因为武举所要选拔的,并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未来的军队骨干。
是要带兵打仗的!
81壹737六六6
武力值必须过硬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兵法修养,不能是完全的莽夫。
三个项目的总成绩,加起来就是考生最终的考试结果。
突然。
在力量测试区,响起一阵惊呼。
“好厉害的人!这可是三百斤的石墩啊,他居然能一只手就举起来?”
“这次参加武举的人之中,他应该算是最猛的人了吧?”
“何止是这次,你放眼整个大乾王朝的历史,都没几个人能和这位相提并论的!”
众人议论纷纷。
顾源也不由得来了兴趣。
三百斤石墩,可不是一般人能提的动的!
必然天赋异禀!
该不会,是哪一位名将吧?
他抬头望去。
只见人群之中,有一名英武青年昂首屹立,只用一只手将三百斤的石墩高高举起。
上一篇: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