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临戎县令
“陛下刚刚也说了,有攻略北蛮一雪前耻的计划,这样一来,和北蛮贸易,自然是行不通的!”
“而东北方向的高句丽、东瀛岛国,以及西南面的吐蕃,百越,孔雀帝国,也都对我大乾虎视眈眈,同样也不是贸易的最佳选择!”
一边说着,他一边抬手指向一旁的地图,沉声又道。
“相比之下,遥远的波斯、大食,以及西洋诸岛,和我大乾王朝离得比较远!”
“历史上也没有什么纠纷和冲突,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持和平,与之贸易方可长久!”
“即便是我大乾王朝与周边诸国全都爆发保证,那这两条贸易线路也完全可以正常进行!”
“而现在,陛下雄才伟略,建立了安西都护府,提前对西域进行战略布局,算是打通了前往波斯等国的通道!”
“同时,陛下调动大军,平叛藩王,用不了多久,叛军就会完全覆灭,沿海的藩王封地全都收归朝廷所有,也便有了出海的港口。”
“贸易条件,也都已经成熟了,可谓是万事俱备,只待陛下一道圣旨!”
顾源不由得哈哈大笑。
房玄龄的建议,可以说是完全说到了他的心坎之上!
这也的确就是他对于未来的一个规划!
两大贸易路线!
一条走陆地,穿西域,前往遥远的波斯大食,重现当年那丝绸之路的辉煌!
另一条则是出海航行,探索辽阔无边的海洋岛屿,再来一次下西洋!
本来,这个任务,顾源是想要交给范蠡的。
但是范蠡正在推动摊丁入亩,一时半会抽不开身。
眼前的房玄龄,刚好是一个帮助顾源制定具体细节,安排贸易方式的最佳人选!
“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中书省平章政事了,当然,暂时只是代理。”
“等你做出足够的成绩,让朝廷百官全都认可了,才能转正。”
“而你首先要负责的,就是制定有关西洋和西域贸易的具体细则!”
房玄龄无比激动。
浑身都在颤抖。
中书省平章政事啊!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是以前内阁制度之下的大学士了!
真正能够触碰到大乾王朝的核心权力,参与这个国家的中枢运转!
尽管还只是一个代理。
但只要他做出成绩,那他就能转正。
这叫什么?
这叫一步登天!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陛下这到底是什么气魄,怎么就敢给他一个新人,如此高的权位?
在大乾书院求学的时候。
孔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陛下雄才伟略,天恩浩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一刻,房玄龄终于明白了,这句话背后所蕴藏着的分量!
他扑通一声,再次跪倒行礼。
“微臣叩谢陛下圣恩!”
“臣必将竭尽股肱之力,为陛下肝脑涂地!”
一旁的孔子,也是有些呼吸急促,面色发红。
对于他这种老师而言,看到自己所教出来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飞黄腾达,那比自己晋升都要来的高兴!
而且,自己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皇帝陛下帮助,这是算是他在某种程度上,对陛下知遇之恩的报答了吧!
顾源轻轻一笑。
站在那里,坦然受了一礼。
随后才将房玄龄扶起。
“好好干,只要你有足够的贡献,朕绝对不会吝惜嘉奖!”
“未来,天下大定,四方来朝,朕许你一个国公之位!”
“位极人臣,荣宠备至,你也算是光宗耀祖了!”
房玄龄重重点头。
但随即,眼中那欣喜的神光,就渐渐地淡了下去。
不由得有些黯然。
这点异常,自然没有逃过顾源的眼睛。
他微微皱起眉头,沉声开口。
“怎么了?”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陛下,臣是想起了臣已经过世的老母亲。”
“倘若她老人家,能够活着看到我身披朝服,登临朝堂,肯定会非常高兴的。”
一旁,孔子也压低声音,和顾源介绍道。
“陛下,玄龄他原本也算是家境殷实,但是遭逢大难,父亲急病去世,之后便是家道中落!”
“母亲也是辛苦将他拉扯大,没享一天福,就困病而死。”
“若非陛下建立大乾书院,那玄龄这辈子想要读书识字,出人头地,只怕是难上加难啊!”
房玄龄轻轻点头,眼神悲悯。
“是啊,所以臣对陛下的政策,也极为感恩戴德!”
“若非陛下,那臣怕是永无出头之日!”
“而且,这世间众生皆苦,最苦便是百姓,像臣这样的经历的,世间不知有多少!”
顾源轻轻点头。
他也很理解房玄龄的这种心情。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本来就是人世间最大的悲哀之一!
但随即,顾源眼中精光一闪,心中又掠过了一个大胆的念头!
他转头,看向房玄龄,沉声开口道。
“房卿,除了先前的贸易任务之外,朕还要额外交给你一个任务!”
房玄龄当即正色,微微躬身,沉声道。
“陛下请说,臣万死不辞!”
顾源淡淡一笑,清朗的声音在宣德殿之中炸响。
“朕想要在整个大乾王朝,推行保险制度,需要你来制定具体细则!”
闻言,房玄龄不由得微微一愣。
眼神之中满是迷茫神色。
保险制度?
这是什么意思?
一旁的孔子,同样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顾源淡笑着解释道。
“所谓保险,便是未雨绸缪,曲突徙薪!”
“百姓可以定期向官府缴纳一些银钱,这个钱不需要太多,十文钱二十文钱即可。”
“而当百姓家庭遭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之时,就比如急病、旱灾等,便可以向官府申请救助!”
“官府根据具体情况,拨给银两,五两银子或十两银子,视情况而定!”
孔子微微一怔。
眼中的光芒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像他这等聪明之人,一下子就想明白了保险制度的高明之处!
这对于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百姓在平日里,只需要付出很少的钱,就可以给自己换来一份保障。
关键时刻,那五两银子,十两银子,可是真的能够救命的啊!
这样一来,很多百姓就可以免于颠沛流离,免于家破人亡!
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之中满是那种掩饰不住的震撼和钦佩神色!
“陛下仁德,必将让万民称颂!”
另一边,房玄龄同样心中震撼。
他所考量的,比孔子还要更深一层。
除了对百姓有利之外。
保险制度对朝廷同样有所裨益!
如果百姓有了足以兜底的保障。
那也就不会出现那种因为走投无路,只能从事抢劫偷盗违法乱纪的苦命人了!
犯罪率必然会大幅下降!
客观意义上,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也是有着巨大好处(赵得赵)的!
而且,另一方面来说,百姓所缴纳的保险金额,数量虽然并不多。
只有十文二十文。
但是架不住百姓的数量庞大啊!
整个大乾王朝,这几千万百姓若是人人都缴纳一份保险,那总金额,也完全能够到达几百万两银子了!
朝廷完全可以用这部分资金,去投资建设一些新的项目,谋取更大的利益。
这可谓是一举多得,一箭三雕!
能想出这样的策略来,陛下不仅有着悲天悯人的仁心,更是需要有着那种超乎寻常的格局眼光!
有此帝王,是苍生黎民之福!
“陛下圣明!”
“好了,下去准备吧!”
顾源笑了笑,淡然摆手。
房玄龄和孔子自然是躬身行礼,恭敬告退。
离开皇宫之后。
房玄龄依旧是觉得有些恍惚,如在梦中。
他由衷地感叹了一句。
“陛下真是奇思妙想,像保险制度这种构想,真是神来之笔!”
“这保险制度,戳破了也就那么回事,但能够突破常规,想到这一点,陛下的目光和胸怀,足以傲视天下!”
上一篇:红楼:从科举落榜开始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