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第129章

作者:临戎县令

  顾源扶着武则天,二人快步前往宣德殿。

  文武群臣早已在此站定。

  经过那一次的朝堂整肃之后,现在能站在这里的,几乎都是新面孔。

  而且都是顾源的死忠。

  在顾源一出现的时候,他们就都朝着顾源投来了那种无比敬畏的目光。

  而今日,顾源身上,穿着的正是那件紫色珍宝黑水龙袍。

  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一股凌冽的皇威。

  更显得无比庄严正大,让人不敢直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顾源轻轻抬手,示意众人平身。

  随即,诸葛亮便是上前一步,开始恭敬汇报。

  他是尚书省的主事人,各方面的事情,都需要他的处理和安排。

  所以,每次早朝,他都是第一个进行总结汇报的!

  “启禀陛下!”

  “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抄家已经基本完成,所得财物约合三千万两,全部充入国库。”

  “此外,大乾书院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之中,预计月底便可完工。”

  “微臣在城东划出了一片区域,作为大乾书院临时的落脚之地,整个书院已经开始运作。”

  “淮南道那边,在范蠡大人的主控之下,摊丁入亩和义务教育的架子,都已经完全搭起来了,但是想要让百姓完全接受和适应,还需要一段时间!”

  “总体而言,各地都是极为平稳发展的状态,在陛下的统治之下,我大乾欣欣向荣!”

  诸葛亮由衷地赞叹了一句。

  顾源轻轻点头。

  随即便是轻轻一笑。

  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既然一切都是平稳发展的状态,那朕也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开展下一步的计划了。”

  “朕......要削藩!”

  闻言。

  朝堂群臣都是一阵色变。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顾源一上来竟然就抛出了这么一枚重磅炸弹!

  削藩!

  这件事情,哪儿有皇帝陛下说的这么轻巧?

  的确,藩王的势力太大了,他们同时掌握财政权、人事权、军权,自成一国,听调不听宣。

  其实已经对朝廷的统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

  必须想办法削弱!

  但是万万急不得!

  政治上,最忌讳的,就是急功近利!

  打个比方,如果说大乾王朝是一个人的话,那这些藩王就相当于是心脏上的一些毛病。

  虽然有威胁,但是不乱动的话,并不会导致死亡。

  可是若是草率采取行动的话,那很有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直接导致大乾王朝的猝死!

  所以,尽管群臣都对藩王的尾大不掉心知肚明,但是根本没有一个人敢轻易地提出削藩建议!

  诸葛亮皱眉,低声开口。

  “陛下三思,微臣以为此事不妥!”

  “如今各大藩王全都手握重兵,实力并不亚于朝廷,如果贸然进行削藩,那很有可能会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

  “以臣之见,现在朝廷所推广的摊丁入亩,以及义务教育制度,有着巨大的制度优势!”

  “不如且先暂缓十年时间,等这些制度彻底稳固,朝廷自然可以对藩王形成一种压倒性的优势!”

  “到那个时候,再削藩不迟!”

  另一边,商鞅也认真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是啊,陛下,此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千万不能冲动啊!”

  “况且大乾王朝先祖有遗训,不得无故削藩。”

  “倘若那些藩王搬出这件事来,那只怕陛下会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啊!”

  其他臣子也都点头附和。

  一时间,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支持顾源的削藩打算!

  高台上。

  武则天定定看着,心中也是一阵苦笑。

  她本来所抱有的,也是和群臣一样的看法。

  但是......

  在昨日得知推恩令这一惊天谋划之后。

  这也让她的立场彻底改变!

  成为了顾源最坚定的支持者!

  “源儿他格局宏大,目光长远,我们所能看到的这些东西,他自然也能看得到!”

  “而反过来,他所看到的东西,就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揣测的了!”

  “推恩令此举,实乃绝世阳谋` 々!”

  “非大格局者不可得!”

  武则天喃喃自语,不由得微微偏头,扫了顾源一眼,眼中只剩下了浓浓的崇拜和敬服。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姿啊!

  与此同时。

  顾源淡然开口,声音之中带了几分冷酷。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这些藩王们,本就不应该有这么大的权力,百年来,他们霸占封地的财政权、人事权、军权,封地百姓只知诸侯王,不知乾天子!”

  “更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太久了!朕等不了!削藩势在必行!”

  “当然......朕也不是莽夫,不会那么急。”

  他的话音微微一顿,随后音量骤然提高。

  声音之中充斥着一种不可违抗的煌煌威严。

  “传朕的命令,向天下藩王颁布新政!”

  “若现任藩王身死,除嫡长子可继承藩王王位和封地之外,其他儿子也都可以分割领地,成为新的列侯!”

  “朝廷的恩德,光照诸侯王的每一位子嗣,此之谓,推恩令!”

  声如惊雷,震慑心魄!

  群臣先是一愣。

  等反应过来这其中的意味之后,便是全都陷入了最纯粹的震惊之中!

  陛下这一手......

  堪称是神来之笔啊!

  推恩令,名为推恩,实际上是一手恐怖的杀招!

  是直接朝着诸侯王最薄弱的地方,给狠狠地捅了一刀子啊!

  诸葛亮深吸了一口气,眼中的惊骇神色久久未曾散去。

  作为一名政治大师,他太清楚人性的弱点了!

  倘若是一直没有任何希望也就算了。

  若是看到一点点希望,那人心中的欲望就会以恐怖的速度无限猛增!

  原本,诸侯王的其他子弟,对封地和爵位,是不会抱有任何幻想的。

  因为古往今来,一直都是嫡长子来继承。

  这是天理,是律法,是公道!

  但当推恩令颁布之后,他们便看到了获得封地和爵位的可能性!

  那又怎么会放弃这个荣华富贵的可能?

  各个子弟,为了封地的继承权,那还不得把脑浆子都打出来?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

  这些藩王基本上都是妻妾成群,儿孙满堂。

  有些夸张的,甚至能有上百个儿子!

  比母猪都能生!

  这要是一瓜分,每个儿子所能得到的封地,只怕是还没有一个村大!

  弹手便可灭之!

  这样的诸侯王,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皇帝陛下这一招,可以算是把人心给算计到了极致啊!

  “臣完全赞成陛下的意见!”

  诸葛亮毫不犹豫表态。

  商鞅苦笑一声,微微拱手,心悦诚服地道。、

  “陛下高见,微臣是真的服了!”

  “推恩令一开,天下诸侯必将惶恐!”

  “这一项政策光明正大,纵然是他们搬出来先祖遗训,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朝廷完全占据了大义所在!”

  “况且,就算各地藩王想要反对这个政策,那他们也必须考虑一下,自家的那些孩子会是个什么想法!”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招堂而皇之的离间分化之计,将藩王的力量直接弱化了!”

  孔子也是连连点头,赞叹不已。

  “堂堂正正,天理昭昭,以无可辩驳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这就是帝王的格局吗!所谓阳谋,不外如是啊!”

  “活到老学到老,我虽然是大乾书院的院长,教书育人,培育读书种子,但是我要从陛下身上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啊!”

  “倘若任何一个学子,能够有陛下才华的百分之一,也便可以成才了!”

  几位大佬相继发话。

  其他群臣自然也都再无意见。

  推恩令这一国策,就此确立下来。

  只等早朝结束之后,便由尚书省形成完备文书,盖上大印,便会发往各大藩王封地。

  在这片原本平静的池水之中,惊起滔天巨浪!

  又商讨了一些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