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363章

作者:宸庭

  被司马朗牵着的司马懿默然不语,似是在思索着什么。

  对此,司马朗却也是见怪不怪的。

  自己这个弟弟,打小便是性子深沉,时时都仿佛在思量各种各样的事情。

  虽年仅十一有余,但对于天下大势的走向认知,有时却是比他这个长兄看得更为透澈。

  而等司马朗带着司马懿回到住处关好房门后,司马朗这才拉着司马懿问道。

  “懿弟,我们抵达吴郡已有三五天的时间,你却说先要到处走走,不知何时你才准备去拜见国士侯?拜师之事,宜早不宜迟。”

  顿了顿,司马朗调笑着说道。“若是太迟,说不得国士侯将你扫出门外就不妙了。”

  “不会。”

  司马懿摆了摆手,道。

  “国士侯与陈长文不同,观之过往行事,有容人之量。而国士侯能不远千里派人相邀,足以说明其对我的看重,必不会因些许俗礼而恼怒生气。”

  “而之所以四处走走,也是我想看看国士侯的治政能力,是否如传闻那般辅助刘皇叔有立足天下之能。”

  司马朗闻言,追问道。“那懿弟所得出的结论如何?”

  司马懿还有些稚嫩的面容,眼神却是异常的锐利且深沉,道。

  “进可逐鹿中原,退可划江而治,已初成霸业之基,不可小觑也。”

  ……

  与此同时,在司马懿所住谒舍相邻的不远房间中,也响起着交谈的声音。

  “匡扶汉室,立仁德之世,福泽万民者,必是刘皇叔也。”

  诸葛亮拱手而答。

  诸葛玄捋了捋胡须,道。“既然如此,亮儿可已下定决心?”

  “然也,请叔父领我去拜访国士侯。”诸葛亮答道。

  当即,诸葛玄看天色尚早,干脆便领着诸葛亮离开谒舍,租了一辆马车前往相邻的吴县,找到了国士侯府所在。

  只是纵使国士侯府门前的访客不及刘备府邸,但欲拜会李基之人也是数不胜数。

  即便李基多数都选择避而不见,但仅仅是送上拜帖都需要排队。

  诸葛玄见状,也只能是耐心地等候了足足一刻钟,方才轮到自己送上拜帖。

  而在朝着门房递去拜帖之时,诸葛玄多了个心眼,不忘将此前所收到的国士侯书信也放到了一起。

  旋即,就在诸葛玄准备再领着诸葛亮回去等候消息之时。

  门房仔细检查了那封书信的隐藏标识,确定真伪后,连忙叫住了诸葛玄。

  “诸葛先生请稍等。”

  诸葛玄闻言,连忙止步。

  虽说诸葛玄在琅琊郡内也有些名声,但一生都未曾出仕为官,面对着一个门房却也是相当客气地问道。

  “不知有什么指教之处?”

  门房打开府门,客客气气地说道。“请诸葛先生入府内安坐片刻,侯爷尚未回府,回府后便会与诸葛先生相见。”

  诸葛玄闻言,略微一怔,然后心中不禁生出几分喜悦,明白必然是国士侯对亮儿多有看重,所以早有交代。

  当即,迎着门外不少前来送拜帖之人羡慕的目光,诸葛玄带着诸葛亮走进传闻之中的国士侯府。

  进入府内后,与诸葛玄多添了几分谨小慎微不同,诸葛亮的目光倒是颇为好处地左右打量起来。

  与想象中的不同,国士侯府并未见如何穷奢极欲,除了面积足够宽敞外,反倒是处处可见朴素之风。

  即便是偶尔有路过的侍女,身上的衣衫也仅仅是比外面的百姓好上一筹罢了。

  这让诸葛亮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国士侯好感更添上了三分,身居高位,为百姓谋福泽,却未贪图享乐,可见其心志。

  忽然,一阵儿童嬉笑的声音响起。

  一个小胖墩从前方拐角处冲了出来,且脑袋还往后看着,不断大呼着。

  “阿兄,快来追我啊,追上我的话,我就让你……”

  下一刻,避让不及的诸葛亮就被那小胖墩撞了上去。

  尽管诸葛亮的年岁更长,但小胖墩的体积却也不逊色于诸葛亮多少,这让撞了上去的小胖墩一屁股坐到地上之余,诸葛亮也是后退了几步摔倒在地。

第495章 卧龙已入我手

  这让原本在前面引路的门房脸色大变,急匆匆地连忙上前去搀扶小胖墩,问道。

  “少主可有哪里撞疼了?”

  “没事没事。”

  阿斗一手揉了揉额头,一手揉着屁股站了起来,倒也没有多少骄纵之气,反而冲着门房开口道。

  “此事万万不可告诉亚父。”

  门房见阿斗确实无恙,提起来的心总算是安定了许多,连忙应道。

  “是是是,少主。”

  而慢了阿斗一步的李相,此时才有些气喘地跑了过来,追问道。“少主,没事吧?”

  “没事,阿兄别担心,就是不要告诉亚父。”阿斗再次重申道。

  这让李相的表情,不禁有些无奈。

  阿斗在自家府邸之中,被刘备管束得甚是严格,根本不允许阿斗这般肆意奔跑。

  只是孩童天性,自是各种嬉笑玩闹。

  纵观刘备集团下,也惟有李基不会如此管束,且敢让阿斗随意奔跑。

  因此,阿斗所担心的自然便是此事被亚父知晓后,不仅仅会呵斥于他,之后更是会不允许阿斗这般在府中嬉笑玩闹了。

  而李相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在环顾了一周后,反倒是摆出了几分长兄的威严,道。

  “少主因己之过而酿成错误,第一时间所想不该是如何掩盖此事,而是如何弥补过错,如此方是君子所为。”

  阿斗或许别的远不如李相,但主打的就是一个听劝听训。

  面对着李相的教训,阿斗非但不恼,反而是一脸愧疚地连忙上前将诸葛亮搀扶了起来,且主动行礼道歉。

  “无碍无碍……”

  莫说阿斗的身份不凡,便是个寻常人家的孩童,诸葛亮自然也不会计较这等小事。

  李相见状,也是一脸认真地上前代阿斗再次致歉。

  最后,一心想要表达歉意的阿斗在身上扒了扒,还不忘找出了一颗小金豆塞入到诸葛亮的手中,这才拉着李相风风火火地跑开了。

  一时间,诸葛亮拿着那一颗小金豆既有些哭笑不得,也有些左右为难了起来,干脆便想着交给门房,让门房交还给国士侯。

  门房见状,连连摆手道。

  “既然是少主以此表达歉意,小公子收下便是,无碍的。”

  “少主?那莫非是刘皇叔之子?”诸葛玄小心地问道。

  “没错,正是主公之子,乳名阿斗,且因拜了我家侯爷为亚父,所以时常到府中与少公子嬉闹,一时失礼,还请二位见谅。”门房答道。

  随即,门房将诸葛玄与诸葛亮引到一侧厅等候,还让侍女送上茶饮点心。

  等门房退下后,诸葛玄不禁生出几分感慨道。

  “高门大户,上至后辈,下至仆从,从不乏骄纵之人。今见国士侯府中小童与其门房,皆是有礼有节,毫不仗势欺人,亦能见国士侯平日一二分作风。”

  顿了顿,诸葛玄看诸葛亮拿着那颗小金豆,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这让诸葛玄以为诸葛亮还在介怀刚刚之事,劝慰道。

  “适才阿斗少主想来是熟悉了府中事物,一时嬉戏忘形,并未注意到我等的出现才撞了上来。亮儿若是无碍,何必将此等小事挂怀于心。”

  “非也。”

  诸葛亮摇了摇头,道。“亮所琢磨之处,乃是此小金豆。”

  “哦?小金豆有何异常?”诸葛玄问道。

  “亮本以为刘皇叔与国士侯平日节俭,乃是让利于民,富民而自俭,可阿斗少主却是能随手给出小金豆,这与亮此前所判断的却是有所出入。”诸葛亮答道。

  “或许仅仅只是刘皇叔颇为宠溺后辈,所以逢年过节便赐下了些许小玩物罢了。”诸葛玄猜测道。

  “不然……”

  诸葛亮那清澈深邃的眼中闪过些许猜测,道。

  “亮近来多有研究《管子》此书,以之对照吴郡的繁华,其中亦多有冲突不解之处,亮本以为是己未学到其中精髓,故有困惑。”

  “今,倒是觉得或许刘皇叔与国士侯背后发现了大量的金矿,方能如此练出大量精兵之余,还能使民生未有丝毫凋敝之处,反而日益繁荣。”

  这让诸葛玄一时反倒是听得云里雾里的,看着那颗小金豆开口道。“仅凭这一颗小金豆就做此推论,亮儿未免过于武断了。”

  对此,诸葛亮笑了笑,也不跟自家叔父去细细辩论其中的逻辑。

  这推测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却是诸葛亮考虑到方方面面后所得出来的结论。

  吴郡多年来的繁荣变化不提,刘备与李基平日作风也并非是奢侈浪费之人,若当真是财政见紧,又怎么可能会让阿斗随意抛玩小金豆?

  就这么一颗小小的金豆子,便足够一个三口之家购买一年的口粮所需了。

  而在一一排除开那些不合理的推测,反倒是刘备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金矿银矿,才能从方方面面解释现下吴郡的一切。

  正因为家里有矿,完全不缺那么点金子,所以即便刘备习惯了节俭,也并不限制阿斗抛玩金豆子。

  旋即,由于身处他人之处,不便交流。

  所以诸葛玄与诸葛亮也没有交谈更多,而是静静地等待了起来。

  直至天色渐暗之时,一道气度不凡的身影方才脚步带着几分急促地走了进来。

  李基的目光一转,先是从诸葛玄的身上一扫而过,然后则是落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卧龙已入我手矣!’

  李基的眉毛一挑,向着连忙起身的诸葛玄、诸葛亮回礼之余,心中不免生出几分喜悦。

  事实上,对于诸葛亮这等出身清楚,便于寻找的极品幼苗,李基一直都通过锦衣司进行着关注。

  只是此前这些极品幼苗还太小了,且李基需领军远征瀛洲,条件与时机都还不是很成熟,所以仅仅只是默默关注。

  如今天下大乱在即,一方面为了避免这些极品幼苗出事,一方面也是李基的名声威望日益见长,李基自然是毫不客气地开始迅速收割这些极品幼苗。

  毕竟,十岁出头的幼苗,以出仕的名义进行收割,人家只觉得你是在戏耍他们。

  但以着李基如今的方式,能够拒绝的却是寥寥无几。

第496章 诸葛亮拜师

  “劳二位久候,实在惭愧。”

  李基谦逊地道了一句,然后邀请诸葛玄与诸葛亮重新落座。

  而在双方简单地交谈表明身份,熟络了些许后,诸葛玄连忙冲着诸葛亮递了一个眼色,让诸葛亮快快主动表明拜师之意。

  会意的诸葛亮也不迟疑,当即再度起身朝着李基一拜,道。

  “久闻国士侯贤名,亮虽为一山野小儿,却也有济世救民之心,只恨心有余而力不足,斗胆欲拜于国士侯门下,还请侯爷允许。”

  李基见状,连忙起身亲自将诸葛亮给扶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个似乎已初具风姿的少年郎,李基脸上忍不住流露出笑意,道。

  “既有济世救民之心,那你我便是同道中人,互为友人相互指教便是了,倒也无须行那拜师之礼。”

  若是说凭借着年龄优势,李基以大欺小偶尔逗一逗郭嘉也就罢了,可李基还当真不愿在诸葛亮的面前托大。

  不仅仅是因为诸葛亮的能力如何,而是诸葛亮那名垂青史的忠贤之心,实在是让李基敬佩不已。

  所以李基愿与之为友,却不想占了诸葛亮的这个便宜。

  再者,李基的年龄也就比诸葛亮大了个十岁出头罢了。

  看似二十余与十岁似乎差距很大,但放到三十余岁与二十岁,四十余岁与三十岁,甚至更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