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340章

作者:宸庭

  寻找稻种的过程,也纯粹就是一个不断碰运气的过程。

  沿途记录海图之余,每隔一段时间就靠岸深入约莫三十里的范围寻找有没有稻种的存在。

  因此,类似于刘继这些前往海外的小队,所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大海上的危险,还有前往陌生且未知的土地之中隐藏的各种危险。

  前期所遭遇的艰苦,刘继几乎是一笔带过,仅仅只是从所带的二十人死了十五个人之中略见一斑。

  就连后续维持海船正常航行的船员,都是刘继在航行之中重新招募的青壮。

  而刘继可谓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一路就这样坚韧地往南沿着海岸线不断寻找各种稻种,想要找到符合李基描述的高产粮种。

  直至刘继抵达了一处名为“林邑”的国度,发现了他们的稻种在没有如同大汉那样精耕细作的情况下,甚至随意种在一些贫瘠荒地上都能成活,且所结出的稻粒产量却是远超大汉一筹。

  这一刻,刘继便意识到他们找到了,然后刘继连夜偷偷割了那些还没有成熟的水稻,尽可能地装满了小型海船的船舱,便是疯了似的往回赶。

  听到这里,李基已然彻底肯定了刘继所带回的,便是后世所言的占城稻。

  刘备在听闻刘继带回了整整一船的稻子,同样也是兴奋莫名地追问道。“大概有多少,大概有多少?”

  “请主公恕罪,由于船舱位置有限,所带回的水稻恐怕不足百石。”刘继答道。

  “百石?”

  刘备琢磨了一下,喃喃道。

  “也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带回来的这些稻粒好好培养一下,里面或许还能成活相当一部分作为粮种,再经过一两年的栽培,说不准就能初步慢慢推广开来了。”

  只是说着说着,刘备的语气之中难掩几分失望。

  刘继带回的稻粒距离成熟还不够,成活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百石稻粒能够成活一石便是苍天保佑了。

  因此,这无异于是在刘备的心头泼了一盆冷水,让刘备有种眼看着就能入洞房了,硬生生被拉着出去再编几双草鞋的感觉。

  而一直在旁听着的李基,此刻却是骤然开口道。

  “海图可有记录?”

  “在这里,子坤先生。”

  刘继一边连忙回答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好几张布帛。

  李基将这些布帛都取了过来,然后在就近的石桌上按照刘继的提示,对这五张布帛进行了拼接。

  林邑国的位置,也随之出现在了李基的眼前,约莫位于后世所说的猴子国南部。

  刘继一路在没有任何海图的情况下,能从长江口一路摸索到猴子国南部,也确实是为难他了。

  不过,刘继所记录的海图尽管并不细致,但无疑已经足够用来指引方向了。

  李基摩挲着下巴,喃喃地道了一句。“有点远,但往返的速度足够快的话,赶得及来年的春耕,耽搁不了。”

  “什么?”

  刘备依然还没能反应过来。

  李基的脸上则是露出了几抹笑容地开口道。

  “主公,刘继所带回的水稻尚未成熟,用来充当稻种培养无疑太过于勉强,并且数量远远不足以支撑在扬州进行推广不假。”

  “可,在林邑国之中还会缺少这种水稻吗?”

  顿时,刘备的眼睛猛地一亮,隐隐已经猜到了李基的意思。

  “吴郡距离林邑国的距离确实不近,倘若是从地面行军的话,或许耗费个一年多的功夫都走不到。”

  “但若是从海上行军,且有海图为引的话,抵达林邑国最多不超过两个月。”

  “届时,林邑国那边大体也不过是刚刚将稻谷收割起来,正好能为我大汉所用。”

  这一刻,刘备忍不住一拍大腿,大赞道。

  “子坤所言妙极了!”

  尽管吴郡已经有了相当先进的海船技术,但刘备不仅思路显然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就连思维也始终相对仁德保守。

  大汉没有,刘备下意识所想的就是如何自行慢慢培育出来。

  可李基所想的,那就是我煌煌强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海船所抵达之处便是大汉领土。

  既然得知了林邑之中有着所需的稻种,在确认位置之后直接派人去取就是了,何须劳心劳力地重新一点点地培育粮种出来。

  刘备急匆匆地开口道。“备这就让子仲速速组建一支商队,然后前往林邑国大量采购稻种回来。”

  “主公莫急。”

  李基摇了摇头,此刻在脑海之中已经浮现了与林邑国相关的信息,开口答道。

  “林邑本为日南郡象林县所属,曾于顺帝永和二年(137年)有一功曹区连作乱,起兵攻占县衙,杀害县令,自称‘林邑王’建立林邑国。”

  “什么?竟有此事?!”

  刘备瞪大着眼睛,对于此事还当真是一无所知。

  毕竟对于大汉而言,交州本就是放养且完全不重视的状态,区区一个县功曹作乱自立,不亚于有只蚂蚁在脚指甲上咬了一口。

  当时正值朝纲混乱,顺帝正试图从宦官外戚收回权力的激烈斗争时期,说不准此事根本就没有上呈到顺帝的眼前,更别说引起朝廷的重视了。

  且朝廷就算重视了,以林邑的距离,朝廷也不可能直接派兵行军两年前去讨伐,最多也就是下令交州官吏自行平乱。

  可若是交州当地官吏有所作为的话,也轮不到一个小小的功曹都可以作乱称王。

  鞭长莫及……

  所说的无疑就是这种情况,且也是因此让林邑国成功地独立了下来,且似乎在交州以南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国度。

  “没错,林邑国自古以来便是我大汉疆土,只不过一小小贼子窃而自立罢了。如此之国,焉有资格与我大汉贸易?”

  李基沉声地表态道。

  刘备闻言,手指在腰带处摩挲了一下,缓缓地开口道。

  “子坤,既然如此,不若紧急召甘宁、蒋钦、徐盛过来议事吧。”

第455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甘府。

  甘宁、蒋钦、孙策、周瑜四人正在饮酒,所讨论的话题便是不久后孙策即将及冠之事。

  甘宁是个讲义气的人,与蒋钦、孙策的关系都相当不错。

  甘宁又考虑到孙坚亡故,如今孙策是个半大小子没了依靠,所以便将好友们都喊了过来,讨论一下在孙策的及冠仪式上怎么给孙策撑一撑面子。

  只是随着酒将过三巡,甘宁所邀之人中尙缺了徐盛没有到席,这让甘宁冲着在一旁的江值道。

  “叔父,那徐文向怎么还没到?”

  原本想着就这样瞒过去的江值闻言,只得硬着头皮地开口道。“适才徐将军派人回信,公务繁重,故不能前来参宴。”

  甘宁原本正在喝酒的动作一顿,旋即怒声道。

  “放屁,我等水将又不似子龙将军他们那般需要去整顿郡兵,推动军户制,每日除了训练水兵外,哪来的繁重公务?”

  “老子看他徐文向莫不成是取得了一场大胜,看不起我甘兴霸,不愿与我甘兴霸为伍?”

  江值就知道好面子重义气的甘宁会是这等反应,所以适才得知徐盛推脱不来后,才故意瞒着不说,免得因这等小事反倒闹出什么矛盾。

  且眼下甘宁几杯黄酒下肚,性格无疑更加暴躁。

  只是不等江值想办法将甘宁安抚下来,蒋钦便是先一步地开口道。

  “行了行了,文向的性子又不是不知道,他向来私下都不愿与人聚会,避免结党之嫌,他若是来了,我才奇怪。”

  甘宁依然有些不忿地说道。

  “怕什么?老子对主公忠心耿耿,并且孙策还是子坤先生的弟子,哪有什么结党之嫌?谁要是敢在聚会上对主公不敬,老子先一刀把他的头给剁下来当酒壶。”

  孙策见状,也是连忙跟着开口安抚道。

  “兴霸大哥的好意,策自是知道,只是徐将军作风向来如此,却是万万不能因此而让兴霸大哥与徐将军交恶,否则岂非我之过乎?”

  “啧。”

  甘宁砸了砸嘴,然后猛地一拍桌子,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那徐文向如此谨慎细微,当真令人不快。”

  这一言,也让在场的人不禁露出几分苦笑。

  甘宁是个直性子不假,可此言一旦传出去,换做是一心胸狭隘之人,说不准就记恨上甘宁了。

  旋即,在得知徐盛不来之后,甘宁拿着酒盏站了起来,走到了孙策与周瑜的面前,开口道。

  “听闻尔等二人,不久后便要提前及冠了?”

  此事在吴郡并不算是什么秘密,随着孙坚身死,如今孙家之中便以孙策最长,自然需要早早及冠开始挑起大梁了。

  且周瑜尽管通过种种手段彻底掌握了庐江周氏的大权,但同样也是尚未及冠。

  由于两人已经结为义兄弟,孙策与周瑜便是准备一并举行及冠仪式。

  “承蒙老师看重,届时老师将会亲自为我和瑜弟及冠,请帖也已经在准备了,届时兴霸大哥可一定要早点前来观礼。”

  “一定到,一定到。”

  甘宁大笑着答道。

  由于都曾随着李基远征瀛洲的原故,甘宁与孙策的私交自然是相当不错,且孙策年岁甚小,甘宁对于孙策平日里便是多有照顾,可谓是将孙策视若子侄。

  当时孙策之所以能够独自指挥海船将公孙瓒与赵云所率领的骑兵带回蓟城附近,也有着甘宁时常教导孙策关于航海的缘故。

  所以,孙策对于甘宁也是相当尊重,如兄如师一般对待。

  旋即,甘宁叹息了一声,道。

  “孙文台将军之事,我也略有耳闻,如今孙氏全靠汝一人挑起重担,孤儿寡母的,说不得会遭他人所欺。我等还需想个法子届时怎么为孙策助威才是,莫要让他人给看轻了。”

  一旁的蒋钦泼着冷水道。

  “兴霸啊,你这可就多虑了,孙策那可是国士侯的弟子,扬州之大谁不需要给孙策三分薄面?谁敢为难孙策?又有谁敢为难孙家?”

  “哼,此事尔等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

  甘宁撇了撇嘴,开口道。

  “世家那一套,尔等可就万万没有我来得清楚了。须知眼下国士侯打压扬州世家在即,扬州世家不敢反抗国士侯,甚至不敢记恨国士侯,但未必就不敢迁怒于作为弟子的孙策身上。”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那些世家若是当真用些小手段,就算不给孙策造成什么麻烦,也足够让他烦恼不已。”

  “因此,正因为孙策是国士侯弟子,我等才需要为其助威,使那些扬州世家知晓孙策背后不仅仅有国士侯,还有我等的支持,方能让他们忌惮三分。”

  此言一出,孙策与蒋钦陷入了沉默,周瑜看向甘宁的眼神则是与此前大为不同。

  适才甘宁的反应,让周瑜还以为这是个直性子的莽汉。

  没想到在甘宁看似直性子的表象之下,居然还隐藏着如此的政治嗅觉,且此人明知如此一来很可能会得罪扬州世家,但却没有丝毫的犹豫,不可谓不讲义气。

  ‘当真是一将才!’

  周瑜暗暗地称赞了一句之余,忍不住再一次感叹刘备麾下还当真是人才济济。

  而放下了酒盏,神色严肃了几分的蒋钦问道。

  “那兴霸认为该如何?”

  甘宁没好气地答道。

  “我又不是国士侯,老子假如知道该怎么办,还需要这样特意将你们喊到老子的府上吗?直接派人告知尔等不就好了吗?”

  这理直气壮的一言,让孙策与蒋钦都不禁为之一愣。

  好像哪里不太对劲,但似乎又很有道理的样子。

  “噗嗤~”

  这让周瑜都忍不住一下子笑出了声。

  甘宁看了过去,打量着周瑜那出众的外貌气质之余,开口道。

  “你小子莫非有什么高论?”

  风姿卓越的周瑜起身见礼后,坦然答道。

  “小子不才,但还当真有些许想法,若是能得甘将军与蒋将军相助,却是再好不过了。”

  由于李基成名之时的年纪便不大,所以甘宁还当真没有因此年纪就看轻周瑜,而是给了寂寂无名的周瑜一个机会,道。

  “说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