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 第113章

作者:宸庭

  而李基则是回到自己的桌案之前,将那一大堆拜帖丢给夏侯兰,说道。

  “明正,你代我一一回访这些士人,且放出消息,吾正在闭关推演于梦中被仙人所授之沙盘形势,已偶有所得,将于五日后在吴县西南侧二十里与世人分享所得。”

  夏侯兰闻言,眨了眨眼,有些兴奋地问道。

  “先生,伱昨夜梦到仙人了?”

  ??!!

  李基。

  李基摆了摆手,对于自家书童的朴实深感无奈之余,道。“对,那仙人自称‘跳’,去代吾回访那些士子吧。”

  旋即,待夏侯兰有些兴奋地离开之后,李基也从后门离开府衙返回自己的府邸之内,然后令府邸中的仆从们运来用于布置沙盘的种种东西。

  李基则是取来更便于作图的布革,拿着炭笔,陷入到深思之中。

  “四渡红水”原是一场规模宏大的运动战战役,围剿一方数量高达四十余万之多,被围剿的一方兵力仅有三万余人,且双方的热武器装备差距巨大。

  而被围剿一方几乎是凭借着不可思议的迂回穿插,于围剿方的重兵围剿之中创造战机,牢牢掌握着主动权,疯狂歼灭围剿方。

  最终,反而被围剿方以区区三万多兵力以少胜多,歼敌三万余,俘虏近四千,且撤出了包围网。

第134章 四渡红水

  那一场战争已然不仅仅是跟开了天眼一般可以形容,甚至不是“迂回穿插”四个字可以概括的指挥艺术,而是既指挥己军,又“指挥敌军”才能创造的军事奇迹。

  李基先行凭借着记忆将“四渡红水”以着沙盘的形式,重新布置了出来。

  且纵使是如今的李基,再度看着眼前的沙盘也是自愧不如。

  李基自认自己的军事能力更多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从而算出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

  可若是处于有着种种未知条件的沙盘中的被围剿方,李基感觉自己恐怕也用不了几步就得寄了。

  四十余万围剿三万余,兵力、装备均处于绝对的劣势。

  李基无论看上多少次都不禁感慨这是一场难以想象的胜利,明明胜率不过是千万分之一,但却被被围剿方始终牢牢地抓在手中。

  如果是在现实身处于被围剿方,李基自然是自愧不如。

  不过,这是一切因素已知的沙盘推演……

  现实之中,李基或许要唯唯诺诺处处小心,但在沙盘推演上,李基那就是重拳出击无人能敌。

  很快,李基便通过“计谋模拟器”完美地复刻出了一条被围剿方通往胜利的道路,也算是圆了前世推演百余连败的不甘。

  而后的四天里,李基则是开始对“四渡红水”的沙盘进行起符合冷兵器战争的修改,尽可能地还原其中的精髓与妙处。

  沉浸于其中的李基越是推演与拆解,越是能感觉到其中用兵之道的美妙之处。

  特别是如今李基的水平与前世不可同日而语,但所得的感悟却也是越多,且恍然间明白自己一直都忽视了什么。

  此前李基为了能够增益用兵之道,可谓是孜孜不倦地求索各种用兵典籍。

  然而,李基却是忽然反应了过来,原本我并非无人指导用兵之道,反而是一直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眺望着世界。

  在已经通过当世用兵典籍奠定基础之后,李基才骤然发现原本更为高深的用兵境界正藏于自己的记忆之中。

  或许战争形式有所不同,但其中所蕴含的用兵之妙无疑是蕴含数千年华夏兵家之精华奥妙。

  “妙!妙妙!!”

  几乎是没日没夜地泡在沙盘推演之中的李基,已然颇有几分蓬头垢面之态,但平时颇为在意形象的李基却是毫无所觉,反而是欣喜地连赞了几声。

  而此刻被李基布置于面前的,则是一个与“四渡红水”多有迂回的沙盘。

  于多为山林,有河道水网于其中纵横的沙盘地形之中,红方布置的四十万几乎完全将数量仅为三万余的蓝方包围于其中。

  仅仅是初略看上一眼,便知蓝方的情况是何等危急。

  在李基的示意下,捧着热毛巾走了过来的夏侯兰看了一眼沙盘之上的内容,将自己带入到蓝方之中只觉得心中一紧,下意识地问道。

  “先生,你这是在推演如何破解十面埋伏?”

  “这可比十面埋伏要难得多了。”

  李基用热毛巾擦了擦脸,勉强恢复了一下精神之后,说道。

  “尽管还不能完全再现那神人所展现抓住千万分之一胜率之妙,但完全胜利的可能大体也仅有百万分之一的胜率,料想也足够用了。”

  “或许将兵仙韩信和谋圣张良挖出来再合作一波,可能会有一点机会吧……”

  至于当世有没有人能够瞬间破解……

  李基对此笑了笑。

  没关就是开了?

  那肯定是开了!

  这压根就不是让人可以当场破解的局,而是准备让世人花费个几十年时间慢慢研究的东西。

  假如当真有人能瞬间破解此局,那么此人要么一定得跟刘备回去促膝长谈、抵足而眠,要么李基就得准备五百刀斧手迎客。

  “明正,你执蓝方,试一试,能逃脱千人至沙盘边缘便算是胜利。”李基开口道。

  “好。”

  夏侯兰点了点头,尽管觉得沙盘之中的蓝方形势危急到难以想象,但是逃脱千人的话,夏侯兰自认跟随先生学习多年,可也不是泥捏的。

  而这一试……

  不足三个指令,逝世之。

  夏侯兰只觉得无论自己如何调动蓝方,乃至于是分兵三部,试图从不同方向同时突破,但所遭遇的均是铜墙铁壁般的阻击。

  且由于夏侯兰所指挥的蓝方都注明是兵甲不足的轻步兵,红方则大多都是重步兵乃至于有着大量骑兵和弓箭手。

  以至于就算夏侯兰意识到不妙,在接触之后就试图迅速摆脱敌军后撤,也会始终被牢牢咬住沿途追杀,直至演变成屠杀式的大溃败。

  “先生,我不服,再来!”

  夏侯兰感觉上一把只是意外,请求再战。

  本就是为了试验的李基,自无不可,便让夏侯兰再次尝试了起来。

  这一次,彻底怂了的夏侯兰直接分兵十部,不断避战退让,试图与敌军玩起捉迷藏游戏,寻求一丝破绽,只要让其中一部脱逃,那便算是胜利。

  只是,夏侯兰所指挥的蓝方就宛如是笼中鸟一般,只能是在包围网之中不断折腾,最终连一部都没有逃脱而出第一个包围圈就被掐灭。

  而后,又不服气的夏侯兰再度尝试了三次,最高记录也只是坚持了七个指令的时间。

  换而言之,一个指令为三日计算,大体也只是坚持了大半个月时间就被全歼了。

  叫苦不迭的夏侯兰委屈巴巴地开口道。

  “先生,这不公平,红方所布置的包围网恐怕堪比淮阴侯的十面埋伏之阵,且兵力装备等均处于绝对优势……”

  “即便蓝方派遣藏于敌军军中的谍报人员偶尔会传递敌军的行军动向,但也压根没有任何逃脱的希望。”

  李基闻言,只觉得或许某个光头听到夏侯兰的评价,肯定会惊为知己。

  对此,李基拍了拍夏侯兰的脑袋,道。“既然如此,那便由你执红方,我来执蓝方。”

  顿时,夏侯兰已经开始萎靡的精神一震,当即就觉得自己这一次肯定可以。

  四十余万对上三万余……

  大大的优势在我!

  ‘这可是难得赢下先生的机会……’

  夏侯兰吞了吞唾液,甚至忍不住再度确认道。“先生,伱是认真的吗?”

  “当然。”

  李基答道。

  当即,早已经跃跃欲试的夏侯兰便急忙应承了下来,答道。

  “先生,既然如此,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好。”李基笑着答道。

  不过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夏侯兰,不忘补充道。“先生便是被全歼了,可也不能在沙盘之外对我用计。”

  李基忍不住笑骂了一句。

  “在你眼中,我竟是这般气量狭小之人?倘若你能赢,我便是答应你任意一个条件都可以……”

  顿了顿,李基接着说道。“不过如果明正输了,那明正今后便代我主持这个沙盘推演即可。”

  “好。”

  自信满满的夏侯兰,几乎是不带一丝犹豫地答应下来。

  并非是夏侯兰冲动,而是刚刚一连尝试了五次,将夏侯兰所能想到的方法与漏洞都已经一一尝试过了。

  甚至最后夏侯兰已经当真到了分兵三十部,完全不顾伤亡地试图开润。

  可依然没有任何办法,甚至整个过程红方几乎没有什么调动,完全是凭借着地形与绝对的硬实力差距将蓝方给碾碎了。

  只是,随着李基与夏侯兰的沙盘推演开始。

  当夏侯兰察觉到李基指挥下的蓝方第一个动向之时,顿觉得诧异无比。

  面对敌强我弱的包围网绝境,李基非但没有分兵,反而是集中兵力强攻西侧渡口,试图强渡大河。

  顿时,这让夏侯兰有种茅塞顿开之点。

  与轻步兵相比,重步兵与骑兵在山林之中的机动性是不如轻步兵的,在渡口上也相对困难。

  并且蓝方倾尽全军所攻击的正是红方一处薄弱之处,根本阻拦不了蓝方的渡河。

  不过……

  “自寻死路。”

  夏侯兰摇了摇头,只觉得李基此举的意义不大。

  纵使蓝方渡河成功了,渡河之后依然没有逃出包围网,反而包围网继续合拢之下,蓝方身后被大河所挡,机动空间将会进一步收缩。

  夏侯兰是如此想的,自然也就是如此指挥着红方根据着蓝方动向开始紧缩包围网。

  然后……

  一个时辰后。

  夏侯兰睁着淳朴且迷茫的眼睛看着李基,又看着超过三万蓝方逃至沙盘边缘,且红方所折损的兵力尚且不止三万,这不禁让夏侯兰陷入了深度的自我怀疑之中。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在做什么?

  半晌过后,夏侯兰忍不住弱弱地问了一句。

  “先生,要不……我们再换一换?”

  刚刚,夏侯兰感觉自己似乎亲眼看见了不可思议的神迹,顿时感觉自己非常强,只要复刻先生的思路……

  就算不能再现奇迹,逃走千人料想轻轻松松。

  “没问题,正好能让明正多熟悉一下如何主持这个沙盘推演。”

  李基宽容地答应了下来。

  然后,夏侯兰第一步成功复刻了西渡大河,然后就被四十万包围过来的重兵一个不剩地摁死了在河滩上。

  这一次,夏侯兰彻底地陷入到自闭当中。

  李基则是让夏侯兰自行调节之余,派遣仆从去将如今在吴县之中的刘备、赵云、简雍请过来也逝一逝。

第135章 逃跑向英杰

  面对刘备的到访,李基自然是出门相迎,刘备也是远远便冲着李基喊了起来。

  “子坤……”

  只是不等李基冲着刘备行礼,刘备就先行快步将李基扶住,道。

  “此刻乃是私下,你我何须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