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第96章

作者:李夏蝉

  “不是朕把哈密让出去,是让吐鲁番人进入哈密,咱们恢复和吐鲁番人的朝贡制度。”

  弘治皇帝淡淡看了一眼朱厚照,道:“继续说说看。”

  朱厚照道:“其实哈密问题的根节大家都没想过,吐鲁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入侵哈密因为什么啊?”

  “因为我们关闭了和吐鲁番人的朝贡贸易,所以他们才会屡次疯狂的去打哈密。”

  “不妨我们恢复和吐鲁番人的朝贡贸易,让吐鲁番人主动进入哈密代大明管理哈密。”

  “谁强盛,就允许他们和朝廷做贸易互易。”

  “这样一来,哈密就成为了我们的番邦国,也同时能利用吐鲁番人帮我们抵御住鞑靼人。”

  弘治皇帝呆怔的看了一眼朱厚照,心中快速在权衡思考。

  这些年大明和吐鲁番人一直就哈密问题争来争去,似乎谁也没想过根症所在。

  吐鲁番人为什么要一直争夺哈密?

  好像还真是自大明关闭和吐鲁番人朝贡贸易开始,西北的战争就越来越频繁了。

  只是……让吐鲁番人主动进入哈密,以夷制夷,实施朝贡贸易制度,真就能一劳永逸解决哈密争端问题吗?

  弘治皇帝不动声色的问朱厚照道:“你怎么忽然开始关注西北问题了?”

  朱厚照理所当然的道:“父皇不是说不让我带兵打仗吗?既然武的不行,那就只能来文的了。”

  “怎么样,我这建议还不错吧?”

  “父皇你看啊,咱们虽然将哈密让出去了,但本质哈密依旧是大明的领土,只是让吐鲁番人代管了。”

  “以后就算我们去打哈密,也是收回自家领土,没人敢说什么闲话。”

  “况且,恢复吐鲁番人和大明的贸易朝贡,明面上看大明是吃亏了点,可相较于每年在西北投入的兵力和军费,这点贸易亏损对我们来说其实反而是赚了的。”

  “王越死后,哈密能用的武将已经没多少了,继续下去,大明只会败多胜少,与其这样耗着,不如尝试一条新路线?”

  “父皇你好好想想吧,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只是给你提供一个思路。”

  “你早点睡吧,我也困了,莫操心太晚,身子比什么都要紧。”

  听着朱厚照的话,弘治皇帝心里暖洋洋的,道:“知道了,你要是天天都能这样让朕省心,朕比什么都高兴。”

  朱厚照走了,弘治皇帝盯着他的背影认真看了很久。

  这一番话自然不是出自朱厚照的手笔,弘治皇帝也懒得去查谁教他的,但无论如何,就如朱厚照说的那样,这一番话给他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第二日一早。

  弘治皇帝早早召见了内阁六部部堂官员开了一场小朝会。

  弘治皇帝开口道:“朕昨晚看到了一封奏疏,给朕提供了一条治理哈密的新思路,诸卿不妨听一听是否可取。”

  当弘治皇帝将以夷制夷,恢复和吐鲁番朝贡制度,让吐鲁番人代管哈密的事说出来后。

  整个小朝会顿时炸锅了。

  内阁次辅刘健拱手道:“皇上!吐鲁番人狼子野心,此冒险之事,万万不可啊!”

  兵部尚书马文升却有不同的看法,马文升其实早就想放弃哈密了,他一直认为哈密那块地方对大明来说意义不大,与其固守哈密,还不如固守甘、凉,最起码有关隘可阻挡吐鲁番人入侵。

  “启奏皇上,臣认为也未必不是一个方向。”

  弘治皇帝来了兴趣,问马文升道:“你说说看。”

  有点急事耽搁了,抱歉

  (本章完)

第154章 整合资源

  马文升的核心观点是放弃哈密,和陈策提出来的理念还是有本质的区别。

  陈策并未打算放弃哈密,只是让哈密由吐鲁番人代管,恢复和吐鲁番人朝贡贸易才是陈策的核心思想。

  但兵部尚书和刘健在这一点上的看法如出一辙,依旧建议杜绝和吐鲁番人之间的朝贡贸易。

  他们始终觉得吐鲁番人狼子野心,和如此番邦小国让步,有损大明天威。

  朱厚照一直在大殿外偷听,太监们也不敢阻挠,哼了一声背着手走进大殿,指着刘健道:“你是内阁辅臣,怎么也这么没远见?”

  弘治皇帝见朱厚照不知何时闯了进来,不悦的道:“朱厚照!”

  这一刻,内阁六部才明白,弘治皇帝口中这建议,恐怕是出自太子的手笔。

  朱厚照道:“这个兵部尚书我就不说什么了,他没水平,你这个内阁阁老也没水平的吗?”

  马文升:“……”

  上一次因为哈密被吐鲁番人破城之事,马文升被皇太子指着鼻子作诗骂,让他记忆犹新。

  现在却也不敢说什么,只能眼观鼻鼻观心,假装没听到太子的话。

  刘健苦笑道:“太子殿下,以你之言,和哈密恢复朝贡制度,吐鲁番人就不会觊觎西北边塞之城了吗?”

  朱厚照信誓旦旦的道:“对!”

  小老弟说是这样,那就一定是这样!

  “吐鲁番人狼子野心,若是我们拱手让出哈密,他们又对甘凉边塞入侵,那这二地是不是也要让出去?”

  朱厚照反驳道:“哈密是西行贸易的必经之路,朝贡制度一旦建立,他们没理由继续入侵大明西北边塞,非但不会入侵,为了保住他们的贸易通畅,他们还会帮着我们抵御鞑靼人。”

  弘治皇帝没阻止朱厚照和刘健的对话,自家儿子能和这群阁老大臣说话丝毫不怵,这反而让弘治皇帝很高兴。

  刘健沉思了一会儿,才拱手对弘治皇帝道:“启奏皇上,太子是国本,未来的天子。”

  “臣虽不赞同皇太子之言,但也未必不可一试。”

  不等弘治皇帝开口,刘健继续道:“就是这后果,不知皇上是否做好了心理准备。”

  “若是吐鲁番人背信弃义,继续朝东挺进,那时候我们可就失去了哈密,同时还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防御甘、凉和关西六卫。”

  刘健果真是个老狐狸,他没反驳朱厚照,反而赞同朱厚照,并没有和太子产生任何矛盾,但也将后果告知了弘治皇帝。

  换言之,臣已经将后果告诉伱天子了,你若想陪着你儿子胡闹,那臣自然支持,治国无小事,这后果也希望你们天家父子想清楚。

  弘治皇帝闭目沉思,忽然开口询问户部和兵部道:“大明每年在哈密投入兵备和人力折算财政大概多少?”

  户部尚书权衡一番,给出一个大致数据——二十六万两银子。

  弘治皇帝嗯了一声,平静的道:“朕知道了。”

  “那就按照太子的意思去办吧,马文升,你兵部派人去和吐鲁番人接触。”

  “三点,其一,让阿黑麻入住哈密,代大明管理哈密城。”

  “其二,撤出哈密的汉人,分散去甘、凉诸州,朕不能拿着汉人百姓冒险。”

  “其三,开嘉峪关,准许吐鲁番人报备进入大明朝贡。”

  能不能行,试一试就知道了。

  这话别人建议,弘治皇帝可能会百般权衡,但自己儿子的建议,他无论如何也要试一试,即便失败了,也能给自家儿子吸取治国的教训。

  这是值得的。

  ……

  西北的那一批谍子始终要着手安排。

  他们继续蛰伏在西北意义不大,陈策需要给他们安排后路。

  这批谍子对陈策来说是重要的资源,陈策不会放弃,只是如何才能光明正大的养活这批谍子呢?

  陈策坐在槐花胡同的小院书房在思考。

  傅元给自己留下了一批商契,都是书铺的商契,本来傅元是要和陈策争一争,开设第二个顺天报业的。

  现在傅元的计划流产,但这些商契全部转赠给了陈策。价值数千两的商契能做什么?

  继续投入在书铺中?

  按照王德发的意思,书铺在顺天府其实赚不了多少钱,傅元收购这些书铺,完全是想用这一批书铺商人的人脉帮他一同发展顺天报业。

  陈策也不会再建设第二个顺天报业了,所以他打算将这一批商契原价给卖回去。

  其中大部分人当初都是折价亏本卖给傅家的,陈策不占他们便宜,当初收购多少钱,现在回购就多少钱。

  大部分的书铺商人都有钱来赎回书铺的产业。

  少数一些被空手套白狼的人才就没钱赎回了,比如杨玉振。

  这几日时间,陈策原价卖回了六千七百两银子。

  加上此前徐经给自己的五千两,抛开他给朱厚照的一千五百两银子,现在陈策手里拥有一万两出头的银子。

  这不是个小数目!

  陈策已经想好做什么了,赚钱是其次,重点能光明正大的养活那一批谍子,闲时为商为工,忙时为间为谍。

  能做到如此的,有且只有一种行业,答案呼之欲出,驿站。

  驿站要涉及的地域庞大,这一批谍子又十分忠心,让他们每个人负责一个区域,实在再合适不过!

  掐日子算,刘洪也该快从西北回来了。

  陈策需要在刘洪回来之前,提前将驿站的蓝图给构建好,他打算打造一个明朝版的邮政快递。让刘洪这一批谍子彻底融入其中,也让谍子覆盖到更远的地方,收集侦查更多可用信息。

  这个商业,陈策就不打算让朱厚照涉猎进来了,毕竟那一批谍子实在太敏感,还是自己全权负责吧,让刘洪负责管理就足够了。

  先从京畿区域开始吧,然后一点点扩大规模。

  这半个月时间,陈策基本都在研究快递的经营模式,诸如网络站点建设,路线规划,商品邮递的定价,每担的重量、路线远近、价格、覆盖区域,人员奖惩和俸钱设定,丢失快件的奖惩,车马骡交通工具,时效奖惩等等。

  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陈策都需要面面俱到的去考虑,不厌其烦的修改。

  直到二月末的一天,槐花胡同小院来了一名陌生的客人,礼部右侍郎程敏政!

  (本章完)

第155章 好心办坏事

  程敏政在打量着陈策的院落,面带笑容的对陈策道:“小院挺别致的,都是你自己布置的?”

  “在下礼部右侍郎程敏政。”

  陈策愣了一下,傅元离开京师之前对自己说过,他要给自己送另外一份大礼,程敏政。

  本来陈策已经淡忘了此事,毕竟现在距离傅元离京已经有段日子。

  他实在没想到这个时候程敏政竟会找上门来,于是拱手行礼道:“小人见过程大人,程大人里面请。”

  程敏政背着手,随着陈策来到中厅。

  落座后,程敏政便开口道:“本官查了半个月之久,才将这场会试舞弊案的来龙去脉彻底查清楚。”

  “如果没有你,老夫的后果想来会更严重,谢谢。”

  陈策摇头道:“我没打算救大人,单纯为了救唐寅而已。”

  程敏政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道:“老夫想了这么久,始终还是没想明白。”

  “本来老夫以为是朝廷哪名高层入场了,可细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你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一同下场,力保住老夫?”

  “老夫也查过伱,你和官场的人接触不多,顶多认识一名厂卫官,他们改变不了局面。”

  “老夫很好奇,你究竟如何做到的?可否给老夫解惑?”

  陈策想了想,问程敏政道:“程大人,这重要吗?结果是好的不就行了吗?”

  程敏政倒是很大度,既然对方不想说,他也没用强权去逼,无论如何,他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不管是歪打正着也好,还是有真材实料也罢,就如对方说的那样,结果是好的就行了。

  “老夫不喜欢欠别人恩情,这个情分老夫会还给你的。”

  “你想要什么,在老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老夫尽可能替你办。”

  你要有这个本事,舞弊案爆发的时候也不会没人出来替你说话了,也不会所有人都选择明哲保身了。

  从某种程度来说,程敏政是个孤臣,对陈策的重要性不大,结交不结交都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