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第163章

作者:李夏蝉

  “对了,西南那边是不是打赢了胜仗?”

  不说这个朱厚照都忘了,他小鸡啄米点头的道:“小老弟你真神了,王守仁确实是个人才,带两废物去西南,居然还能打了一场大胜仗!”

  陈策:“……”

  你这两舅舅要听到你这么评价他,不知会作何感想。

  “虽然赢了一场战争,但后续西南土司的治理还是一件麻烦事啊。”朱厚照叹口气。

  王守仁固然打赢了一场战争,但又不能将西南土司全部给灭了,说到底西南土司还是明朝的管辖范围内,明朝还是要花时间精力治理他们。

  虽然短时间内可以给予西南土司镇压,但以后呢?

  土司土民们依旧会在西南制造动荡。

  陈策微笑着道:“改土归流吧。”

  “啥?”朱厚照挠挠头。

  陈策道:“以前大明对西南治理政策是以夷制夷,让土司治理土民,数十年实际操作中已经印证了,这个模式并没有多大的用。”

  “派汉人官吏去西南,让汉人官吏去治理西南土民。”

  “朝廷一味的赏赐土司,给与他们恩惠,显然不能让他们真的归心。”

  “大土司们想尽办法制造动荡,就是为了问朝廷源源不断索取恩惠,可下面土民却根本无法沐浴到皇恩。”

  “派人深入地方去治理,真正能让土民们感受到皇朝对他们的重视,劝农课桑、开垦水利、置办学校,允许他们科考,充当汉官,如此一来,不出数十年,西南土司的动荡将会彻底平息。”

  朱厚照挠挠头,也不知道小老弟这建议行不行得通,但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要派个真正实干的官员过去,真正能治理西南的官吏过去。”

  “王守仁不是打赢了这场战争了吗?他的能力有目共睹,朝廷恰好能借着这次胜仗,给王守仁升官,将他调去西南,在那里治理一段时间看看成效也未尝不可。”

  朱厚照将陈策的话铭记于心,笑着道:“那明天我来找你,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陈策:“……”

  和你说正事呢,不过这家伙应该听进去了,陈策点头道:“喔,那明天见吧。”

  等朱厚照回乾清宫的时候,弘治皇帝正在和张皇后在坤宁宫吃着晚膳。

  这些日子朱厚照觉得自己素描画颇有长进,刚进坤宁宫,张皇后便招呼朱厚照来吃饭。

  张皇后今日心情不错,显然是听到自己两个不成器的弟弟在西南打赢了仗高兴的。

  “母后,你先吃着,我最近学了绘画,让我来给你和父皇画一幅画留个纪念。”

  弘治皇帝蹙眉,揶揄道:“呵呵,你瞧瞧咱们这儿子,以后就算不当皇帝也饿不死,去民间卖艺也不错嘛。”

  张皇后听出了弘治皇帝言外之意,狠狠瞪了一眼朱厚照,道:“你是太子!成天学这些乱七八糟的做什么,画什么画?来吃饭!”

  朱厚照没理会弘治皇帝,自顾自拿着纸张和铅笔,坤宁宫内一时间嚓嚓声不断。

  张皇后还要说点什么,弘治皇帝哼道:“让他画!朕要瞧瞧他能画出什么来。”

  没多时,朱厚照将弘治皇帝和张皇后的素描画递了过去,然后才大咧咧坐在餐桌上大快朵颐。

  张皇后拿着自己那幅画卷,只看一眼,便吃惊的全然忘记了吃饭。

  “皇,皇上……这画,不错!”

  弘治皇帝见张皇后夸张的表情,冷哼道:“一副画而已,宫廷画师不知……嗯?”

  当弘治皇帝看着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画卷后,又不敢置信的看了看张皇后的面庞。

  简直一个模子刻上去的!

  宫廷自然有画师,但画出来的人物画像从来都不是立体的,哪儿有朱厚照这幅画如此活灵活现?张皇后仿佛就被直接拓印在纸张上一样。

  这太匪夷所思了!

  弘治皇帝抬眸看了一眼朱厚照,见他正在没心没肺的囫囵吞枣吃饭,终究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朕的画呢?”

  朱厚照随意朝后面指了一下,道:“在那,父皇你自己去看吧。”

  弘治皇帝:“……”

  张皇后赶紧起身,去将弘治皇帝的画卷给拿了过来,弘治皇帝看着自己的画卷,也忍不住呆了一下。

  太像了!

  这臭小子,恐怕又是和那小子学的,那个妖孽,究竟还有什么东西没拿出来?

  “父皇。”朱厚照一边吃着饭,一边对弘治皇帝道,“我知道这作画是不入流的,我只是想给你和母后留个纪念,以后你们谁先死了,另一个看着画卷可以睹物思人。”

  弘治皇帝:“?”

  张皇后:“……”

  你可真是朱家的大孝子!

  “还有一件事。”朱厚照道,“你说西南的后续治理,改土归流咋样?”

  弘治皇帝挑眉,问朱厚照道:“什么意思?”

  (本章完)

第262章 皇上好像变了

  坤宁宫,张皇后才吃了点饭菜,便自觉的离开了。

  父子两人要谈论政事,张皇后是懂得分寸的,不会在这个时候打扰弘治皇帝和朱厚照。

  朱厚照道:“父皇,咱们以前治理土司的道路,走错了。”

  你这非但是教育你老子,你把朱家的祖先所有努力都推翻了?

  伱小子,口气挺大啊!

  朱厚照继续道:“父皇你想想,假如你是大土司,我是你下面的土民,母后是大明的皇帝。”

  弘治皇帝:“?”

  算了,懒得和他计较,虽然这比喻让弘治皇帝很不舒服,暂时还是忍了。

  “母后每每赏赐给我们这些土民的钱财,都要先从你手里过一遍,那你如果不将这些赏赐给我们,我们又怎知道大明在善待我们?”

  “你这个大土司有分配财富的权力,最后大明赏赐的恩惠,所有都进了你的腰包,我们收到啥恩惠了啊?”

  “土民和大明的纽带全部靠大土司一句话,大土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会不断压榨土民的反抗,只要土民反抗大明,大明就要赏赐恩惠。”

  “你仔细想想,大明走的这条道路,真的利于治理西南么?”

  “西南之所以这些年一直在爆发战争,归根结底其实就是咱们从未正视过西南问题,可一件件小问题不断地积压,到最后始终会爆发的啊?”

  “现在要不把西南问题给治理好了,积压下去,总有一天会对大明造成威胁,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朱厚照继续扒拉着饭菜,然后喝了一口茶顺顺油乎乎的嘴巴。

  弘治皇帝仔细品味朱厚照的话……准确的说是陈策的理论分析。

  越是深入去想,越是不寒而栗,要是真放任西南不管,西南迟早会堆积出来更严重复杂的矛盾问题。

  他沉默了一会儿,问朱厚照道:“那该如何解决?”

  朱厚照道:“不要再让土司去管土民了,大明派流官过去,直接治理西南土民。”

  弘治皇帝微微摇头,对朱厚照道:“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却很难。”

  西南虽然名义上是大明的领土,但一百年来,治理的模式都是土司治土民,明廷不干扰土司的治理。

  现在派流官过去,怎么开展工作?土司们会配合大明官吏?他们会放权给大明的官吏?

  土民们本就对汉人敌对,他们眼中只认识自己部落的大头领大土司,哪里服从你大明官吏的管辖?

  土民不支持,土司还要阳奉阴违,就算派流官过去治理,也治理不出来任何成效,反而会让流官在西南陷入危险之地。

  就算弘治皇帝有这个打算,派谁去?谁会愿意去西南做流官?

  派一批不情愿的官吏过去,只会更加激化土民和大明之间的矛盾,真正的干吏也不愿去西南,就算去了也不会实心实意的做出政绩。

  这就是个无解的难题,纵然弘治皇帝赞同朱厚照这想法,但心有余力不足啊!

  朱厚照有些头晕,脱口道:“那我就不知道了。”

  弘治皇帝似笑非笑的道:“你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你不知道怎么执行吗?”

  朱厚照:“啊?不是,哦,容儿臣想想哈。”

  小老弟没说具体的解决方案啊,只是建议改土归流,派流官去治理土民,也没说具体方案啊。

  “要么,先等舅舅他们回来,再问问西南的情况?”朱厚照说道。

  弘治皇帝:“好!”

  他不着急,等着朱厚照继续去请教陈策,他倒想看看陈策究竟还有什么高招,从治理西南到开中到盐引到宗藩俸禄,这几件事哪一件不难办,哪一个不是难啃的骨头,却都被陈策给啃下来了。

  弘治皇帝倒是期待陈策怎么彻底解决西南之局面,他不着急,给足陈策时间去教导太子。

  等朱厚照离开后,弘治皇帝背着手去乾清宫。

  怀恩对弘治皇帝说,东宫的左春坊杨廷和和右春坊靳贵等候已有一段时间,等着觐见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微微颔首,召两人入殿。

  “微臣等参见吾皇万岁。”

  弘治皇帝示意两人起身,杨廷和毕恭毕敬的道:“皇上,近日来太子时常不在东宫,每每授课都见不到人,还请皇上严加约束。”

  当初焦芳还活着的时候,最起码还有人能管得住朱厚照。

  自焦芳死后,朱厚照就放飞自己了,东宫这群夫子压根管不了皇太子。

  弘治皇帝淡淡的点头,道:“朕知晓了。”

  啊?

  皇上就如此风轻云淡?

  杨廷和急忙道:“皇上,皇太子课业要紧啊,此事不得不重视。”

  弘治皇帝蹙眉道:“朕知道了,而且现在皇太子不也没有变的更坏吗?”

  杨廷和有些狐疑,皇上以前对自己的态度和现在怎么截然不同了?

  以前一口一个介夫,现在甚至都不愿意称呼我一声杨春坊?

  这究竟咋回事?

  杨廷和以为自己在弘治皇帝心中很有分量,毕竟皇帝以前三番五次就会召自己入宫询问皇太子学业问题。

  那时候,杨廷和风光满面,虽然表面上保持克制,但心中激动之色已经溢于言表,他认为自己已经简在帝心,尤其焦芳死后,他甚至以为自己能取代焦芳的位置。

  可事实好像不是这样,皇上这段时间非但没召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杨廷和甚至不知道发生了啥事。

  他当然不知道了,以前弘治皇帝以为皇太子的改变是你杨廷和教导的好,但现在弘治皇帝才发现,那不是你杨廷和的功劳啊,这些都是陈策的功劳,和你杨廷和一点关系都没。

  你还指望弘治皇帝对你怎么重视?

  等两人离开乾清宫的时候,靳贵蹙眉道:“杨大人,皇上似乎对太子的教育不那么重视,怎么回事?”

  杨廷和微微摇头,不过心里也在揣测,莫非此前焦芳给皇太子教导的知识高到了一定程度?现在再教一点常规的东西皇上已经看不上眼了?

  毕竟之前焦芳给皇太子教导的都是实打实解决国策的知识。

  看来以后自己也得上高度了啊!不能在教四书五经这些死板的东西了,要朝国策上靠拢了!

  (本章完)

第263章 梁储做媒

  翰林院,当初弘治十一年的时候,弘治皇帝派梁储远去安南册封安南国王黎晖,梁储拒不接受安南国王黎晖的送礼,归来后被提拔翰林院学士,主持修撰《明会典》。

  今日一早,梁储来礼部借阅关于《明会典》史料,和礼部左郎中宁诚相谈甚欢。

  “宁大人,听闻汝之长女依旧待字闺中?”

  听闻梁储的话,宁诚恭敬的道:“是啊,今已十六,依旧待字闺中,始终未得良人。”

  梁储微笑道:“女郎十六,始嫁人婚媾之年岁了,宁大人若不嫌弃,我可与你推荐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