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311章

作者:虚空圣堂

  “另外在婆罗洲的三所大学内,开创研究院。”

  “目前黄埔理工大学只能培养本科生,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需要它能培养硕士、博士。”

  “因此,研究院的建设必不可少。”

  “这一块,你们四人应该很有经验了。”

  “接下来,你们在英国再待一年。”

  “到各国著名的实验室或者研究院去调研。”

  “看看他们的培养计划和方案,需要哪些仪器等等。”

  “不出意外的话,我决定在1914年初返回婆罗洲。”

  李奇维当然不会直说,那是一战前夕。

  一战是1914年7月爆发,他应该会在当年四五月份就离开欧洲。

  至此,李奇维的原子弹计划,核心班底已成。

  钱五师、钱湖州、邓怀宁、于隐四人是研发核心,负责攻坚具体的科学问题。

  李奇维本人虽然有一整套的方案,但是任何一个原子弹都是不同的。

  需要毫厘不差地计算好当量,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形象点说,李奇维只会软件,不懂硬件。

  何育杰、夏元瑮、徐启泰三人是管理核心,负责统筹安排调配所有的研发人员。

  盘古计划哪怕对标曼哈顿计划,至少也需要13万人的参与。

  况且以李奇维的资源,肯定不能和当时的美国比。

  所以他粗略预估,自己大约需要20万人。

  当然,这其中核心人员不会太多。

  绝大部分人并不清楚自己具体在做什么。

  所以保密问题还是可以控制的。

  李奇维的大哥李伯开,是保卫核心,负责保密、安全等一切军事活动。

  确保盘古计划顺利进行,镇压一切敌对势力。

  盛景然和胡喜忠则是资源核心,负责提供计划所需的一切财力、物力。

  盛景然负责金融钱财,给整个计划源源不断地输血。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从1942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历时三年,一共花了20亿美元。

  李奇维就算再节省,也至少要15亿美元。

  这些可不包括固定资产啥的,而是纯现金。

  因此,未来盛景然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胡喜忠负责工业基础设施的搭建和运转,还有铀原料的分离提纯等等,保证把计划顺利落地。

  工业体系也是重中之重,是计划实施的基础。

  这一块,也是李奇维最需要各国顶尖科学家的部分。

  李奇维二哥李仲星是后勤核心,负责科学之城的正常行政运转。

  给以上三个核心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

  同时迷惑西方列强,把科学之城表现的像一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而李奇维自己,则是一切计划的绝对核心。

  一旦他发现哪个模块出现问题,就会立即采取必要措施。

  后世很多不懂科学的人,会盲目地夸大原子弹的制造难度。

  电力、离心机、铀原料。

  巴拉巴拉,说什么小国没办法造。

  其实这些根本都不是关键!

  就以离心机来说,李奇维后世的某个穷国,甚至用洗衣机的离心系统去分离铀235。

  照样可以运转。

  根本不是某些人想象的,一定需要什么高精尖的仪器设备。

  原子弹的真正核心是理论计算,是实验数据。

  当然,这一切李奇维都不会说出来。

  具体的步骤、方法等等。

  因为没法说,懂得都懂。

  当初曼哈顿计划的物理学家,在计算原子弹的可行性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可能性。

  那就是在爆炸的瞬间可能会产生一个黑洞。

  虽然这个概率低到可以忽略,但还是有发生的可能。

  一个不小心,甚至地球都没了。

  海森堡也是在计算临界质量时,犯了一个低级错误。

  不然历史很可能就改变了。

  因此,整个原子弹的研发其实都是基于大量的计算。

  那真是一个数字都不能错。

  所以说,李奇维的盘古计划,因为他后世的经验,理论计算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剩下的就是具体的实验工作了。

  李奇维把盘古计划告诉给钱五师四人后,心中顿时感觉通透无比。

  如此惊天动地却又要高度保密的计划,他一个人憋在心里,很容易出事。

  如今终于有人可以帮他分担压力了。

  何育杰三人了解的都不如钱五师四人多。

  因为后者才是研发主力。

  当然,李奇维没有系统,他无法绝对控制所有人的忠心。

  所以,盘古计划中的核心方案、数据、关键设施等。

  目前,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他会根据进度,一点一点透露出来。

  按照他的初步计划,真正开始启动盘古计划,怎么也得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了。

  而这期间,李奇维的核心工作就是建设科学之城。

  其目的就是完善原子弹研发所需要的各种工业体系。

  李奇维有着后世的记忆,所以他完全可以少踩很多坑。

  而且他可以有针对性地只布局相关的辅助工业,完全不需要门类齐全。

  他的优势可以帮助他节省无数的时间和资源。

  因此,一个婆罗洲的地盘是足够的。

  这才是他有信心的根本原因。

  李奇维从1900年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谋划。

  如今过去了十年,总算把所有的基础都铺开了。

  下一个十年,就是开始大规模建设了。

  从现在到1919年一战结束,这十年左右时间就是科学之城腾飞的开始。

  因此,李奇维必须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声望。

  这样科学之城的吸引力才是足够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非要跑来欧洲的原因。

  事实摆在眼前,欧洲此刻就是科学的中心。

  他如果现在待在婆罗洲,根本无法与主流学术界进行交流。

  光发论文可没用。

  他需要去大学演讲,参加高端的会议,去结交大佬,去打造自己的关系网。

  这一切都是目前的婆罗洲所不具备的。

  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一旦他成为物理学的至高权威。

  到时候就可以把其他人带偏。

  比如,他可以先提出核聚变的思想。

  让欧美等国直接研究核聚变,而不是核裂变。

  他自己则偷偷实施盘古计划。

  由于核聚变实现的前提就是核裂变,因此欧美注定是浪费时间。

  只要华夏是第一个研发出原子弹的,那么目标就算完成了。

  这一切的前提是他要成为物理学的权威,物理学之神。

  这样他的话别人才会去听,去研究。

  这种情况在后世是很常见的。

  一个院士大佬,他自身就代表了一个研究方向。

  他的话对于这个领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更不用提以李奇维那时的地位,超过院士好几个等级。

  他的话不仅仅是影响某个方向,而是整个物理学。

  甚至有可能还影响其他学科。

  毕竟没事的时候,可以搞搞克隆技术嘛,就当消遣了。

  李奇维现在也不想唯我独核了,因为那有点不切实际。

  也许刚开始他是这样想的。

  但是来到这个世界十多年,他亲自体会到那些超级大佬的天才程度后,就打消了这个计划。

  原子弹的秘密可以藏五年十年,但不可能藏一辈子。

  所以无论早晚,其他国家总会发现这个秘密,总能跟上。

  除非他能发明出一种超级科技,锁死其他国家的基础物理研究。

  那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奇维只要保住华夏的领先地位就可以了。

  当然,目前这一切都是他的想象。

  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

  也许他真的能想出绝妙的点子,让华夏超越一切。

  李奇维想到这里,思绪忽然开始飘散。

  等到盘古计划顺利实施,这一世华夏的命运就会彻底改变。

  剩下的事情和他也就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