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剑桥留学生到物理学之神 第131章

作者:虚空圣堂

  没办法,现在大清的底蕴连隔壁的樱花国都比不上,只能慢慢猥琐发育了。

  “你们接下来的主要工作,除了教材外,还有一点就是开始招募讲师。”

  “育杰、元瑮、启泰,你们一定要好好寻找国内的科技人才,想方设法把他们争取过来。”

  “比如启泰,你甚至可以让你的父亲来开设几门课程。”

  “在前期,大家就不要划分的太细。”

  “你们三人虽然是各自学院的教授,但不代表就不需要讲授其他专业的课程了。”

  “能者多劳,既然当了教授,就要以教学为中心。”

  “带出的学生越优秀,说明你们的工作越出色。”

  说罢,李奇维又看向周子余。

  “周大哥,国文这一块,我就全权交给你负责了。”

  “你暂时可以先招募两个人,至于给他们什么待遇,由我亲自面试后,再做定夺。”

  周子余全程都在兴奋之中,明明只是一个院长而已,比不得他之前自己创建学校。

  但是李奇维的院长却让他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他内心有个声音一直在提醒他,千万要抓住这个机会,不然以后一定会后悔终生。

  “奇维你放心,我在国内也算有点人脉。”

  “理工科的人才,我不好找,但是国文,保证让你满意。”

  李奇维笑着点点头。

  接下来,几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有不懂的地方就问李奇维。

  然后兵分两路。

  李奇维去筹措资金,开始设计和建造黄埔理工大学。

  力求将东方古典与西方科技完美融合,让所有师生能发自内心感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知识氛围。

  而其余四人,则开始编写各自的讲义,招募人手,为上课做充足的准备。

第163章 慈禧召开新政朝会

  就在李奇维规划黄埔理工大学时,广东学政于式枚也没有闲着。

  他将李奇维的教育改革纲要整理并润色后,便动身出发,北上面圣,呈奏这份纲要。

  从广州出发,沿着海岸线,一路直达天津塘沽,然后马不停蹄赶往京城。

  1903年4月15日,于式枚终于顺利抵达京城,并下榻在贤良寺,等待明天的朝会。

  在后世很多人的印象里,对古代皇帝最熟悉的事情,恐怕就是上朝处理政务了。

  有的皇帝懒惰,二十年不上朝;而有的皇帝是工作狂,恨不得一天24小时都在上朝处理国家大事。

  清代的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

  大朝是在每年的元旦、冬至及万寿节,皇帝御太和殿接受王公和文武百官的参拜庆贺等。

  大朝是一种单纯为体现国家礼制而设立的朝会制度,皇帝在朝会上不会处理任何政务。

  说白了就是一种仪式,一年只有三次。

  而常朝则是为处理日常政务而设立的一种例行制度,也叫“御殿听政”。

  根据皇帝的喜好不同,常朝的时间也不同。

  但总体来说,常朝每个月会举行三四次。

  可以看到,哪怕是常朝,时间也很少,皇帝几乎不可能处理太多事务。

  所以,在大朝和常朝之外,还有一种朝会,叫“御门听政”。

  它才是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朝会形式,后世影视作品中所谓的“上朝”都是指御门听政。

  至于御门听政的地点有太和殿、乾清宫、圆明园、避暑山庄等等。

  到了清末晚期,由于皇帝都是幼年即位,再加上西学冲击,清朝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朝会的程序和流程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大起”就是一种特殊的朝会,也叫“御前会议”。

  皇帝为了应对重要的政治与外交问题,召见军机大臣、全体部院大臣,甚至有时把官员等级放的更低。

  御前会议往往参加的官员人数众多,讨论的都是重大问题。

  此外,因为慈禧的存在,从而产生了垂帘听政的制度,即太后临朝听政。

  朝会的地点也经常转移到慈禧的居所,仪鸾殿。

  所谓的御前会议,其实也就是慈禧主导的会议。

  而光绪一般会在乾清宫或者坤宁宫召见臣子。

  当然现在的他已经被软禁,住在瀛台,只有需要他参加朝会时,慈禧才会派人去接他回紫禁城。

  怎一个惨字了得。

  4月16日,紫禁城。

  上午巳时一刻(十点十五),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在仪鸾殿东暖阁召开了一次规模很大的御前会议。

  共有一百多名在京官员参加,还有不少从京外赶来的官员,于式枚就在其中。

  本次会议的主题就是讨论新政的实施情况。

  仪鸾殿是南北朝向,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背窗向北坐,众多大臣则依次跪在御案旁。

  众臣跪地叩礼后,光绪和慈禧让众人平身,会议开始。

  慈禧在明黄色的珠帘子后,影影绰绰,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

  三年前,就是在这里,她和百官商讨对八国联军宣战一事,结果就是被揍得屁滚尿流。

  如今,她又要在这里听人讨论,她最反感的新政改革。

  慈禧的内心很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

  她善于玩平衡政策,但当群臣众口一词,一致同意某件事后,她也只能妥协。

  政治是很复杂的。

  而反观光绪,此刻却显得意气风发,总算找回了一点当皇帝的感觉。

  让你们当初都不支持我的变法,现在还不是得乖乖照做。

  他的内心极度畅快,倒想看看你们这帮人把新政搞成什么样了。

  庆亲王奕劻首先出列,他是新政的负责人,一切结果都由他上报。

  奕劻首先对慈禧和光绪拍了一通马屁,赞叹太后和皇上运筹帷幄,高瞻远瞩,让大清重新恢复元气,国力蒸蒸日上。

  然后又大肆美化新政的成果。

  其中重点讲述了慈禧最在乎的新军编练情况。

  “启禀太后和皇上,如今编练新军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全国各省都已经逐渐成立督练公所,为各省领导编练新军的机构。”

  “奴才斗胆上奏,希望朝廷能设立练兵处,统筹全国新军之编练事宜。”

  说罢,奕劻便低头双手呈上一份计划书,由李莲英拿走,送到慈禧面前,看完后再给光绪看。

  珠帘后传出一道声音:“你做的不错。”

  “我大清要是早有这样一支新军,也不至于被洋鬼子们欺负成那样。”

  “可见伱们平时都是懒人,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

  群臣顿时惶恐,虽然内心吐槽,还不都是你个老妖婆的锅,但绝对不能表现出来。

  “奴才(臣)万死!”刷完,齐刷刷跪下。

  “好了,都起来吧,今天是来讨论事情的,不是让你们来磕头的。”

  “剩下的事情,皇帝你看着办吧。”

  了解了最重要的新军改革后,剩下的慈禧都不太关心了。

  当然她只是随口一说,她不关心不代表光绪可以做决策。

  而光绪也很有自知之明,所谓的看着办,就是看着慈禧办。

  “是,亲爸爸。”

  接下来,奕劻又汇总了新政在商业、教育、官制、法律等方面的成就。

  赢得在场群臣的默默点头,现在这是中兴的前兆。

  大清经历了那么多黑暗时刻,现在总算能看到一点曙光了。

  光绪脸上也露出惊喜的表情,没有哪个帝王不喜欢一个强盛的国家。

  虽然它暂时不是自己的,但早晚有一天会是。

  光绪已经想通了,论权力斗争,再过三十年,他也比不上慈禧。

  还不如老老实实熬时间,年龄才是他最大的资本。

  于是,他内心的包袱没了,整个人显得更加有精神了。

  对奕劻不吝赏赐,称赞他为国实干,是众官楷模。

  接着,新政的几个政务大臣,也分别上奏,介绍具体的成果,以及当前所面临的困难,希望朝廷能够提供支持。

  包括设立商部,倡导私人创办工商企业;修订大清律法;在边疆设置行省,方便管理等等。

  其中袁世凯的折子更是引起一片惊呼。

  他和张之洞一起,奏请朝廷停止科举,兴办新式学堂。

  要知道,这可不是1901年取消的武科科举考试,而是在华夏延续了1300多年的文科科举考试。

  科举,这是古代所有读书人鱼跃龙门的唯一手段,更是寒门学子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

  然而,在新政面前,科举也得让步。

  因为科举的内容和形式,实在跟不上世界的局势发展了。

  早在前几年,就已经有不少大臣建议废除科举。

  但是因为事关重大,清廷一直拖着,走一步看一步。

  如今,全国各省已经开始建立新式学堂,这和科举有天然的矛盾和冲突。

  形势所迫,不得不变。

  要么取消科举,要么取消新政,二者只能选一个。

  此时,朝会上顿时出现了不少的窃窃私语声。

  张之洞是湖广总督,袁世凯是直隶总督,两位大佬联名上奏,就连慈禧也不得不重视。

  “皇帝,你的意见呢?”

  光绪微微低头,把皮球踢回去,“一切全凭亲爸爸圣裁。”

  慈禧在帘子后面,众人看不到她的表情,也无法揣摩她的心思。

  “罢了罢了,都随你们,你们想废除那就废除吧。”

  “但哀家有一条要求,那就是废除科举后,新式学堂需要承担起作用。”

  “为国家培养人才的目的不能变。”

  群臣高呼:“太后圣明,皇上圣明。”

  忽然,慈禧又问道:“张百熙呢?”

  人群中闪出一人,正是管学大臣张百熙,“微臣在。”

  “我看了你写的学堂章程,只能算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