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第36章

作者:大秦烛照

  会不会是嬴政要用他来对付,不与帝国合作的诸子百家,而先拿我儒家开刀?”

  张良智慧绝伦,短短片刻,便分析了这么多,并且有所推论,甚至还被他说中了一部分。

  “既然如此,那便让淳于越他们回来。

  待在秦国的朝堂里,若是皇帝真的要动手,他们躲不掉。

  虽然淳于越他们,与我们理念和学派不同,但也终究是我儒家弟子!”

  伏念听完张良的分析,如是开口道。

  作为儒家的掌门人,伏念肩负着整个儒家,也具有很强的使命感。

  所以,在淳于越等儒家弟子,有可能会有危险的情况下,伏念第一时间便想让他们回来,确保安全。

  齐地,是距离帝国中心最远的地方。

  也是儒家的根基之地,在这里,帝国的控制力较弱,而儒家的势力却很强。

  哪怕有什么变故,在自己的地盘上,儒家也有余地应付的来。

  而张良却是缓缓摇了摇头:“不可。

  嬴政刚愎雄猜,就算想动儒家和诸子百家,但秦初并天下不过一年,政权并未真正稳定,尚且需要淳于越等诸子百家的人撑场面。

  所以短时间内,嬴政应当不会有什么举动。

  但是如果掌门:0下令召回淳于越他们,则会被嬴政认为,这是儒家要反的信号,反而会先动儒家。”

  “更何况,淳于越他们也未必肯听掌门之令回来。

  当初因为是融入秦国朝堂扬我儒家声名,还是闭门读书不与帝国来往,我儒家上下争论不休。

  淳于越等七十多位儒生,不顾劝阻,毅然入了秦国朝堂,他们也想有一番作为,扩大我儒家的影响力。

  只不过嬴政不信任儒家,只是晾着淳于越他们,已经让淳于越等受到打击了。

  如今赢战又舌战群儒,让淳于越他们,更受打击。

  这个时候,若是让淳于越回来,他们一定会自觉没有颜面,不愿回来。”

  说到这里,张良忽然看向了咸阳的方向,眼神明亮:“淳于越希望小圣贤庄有人出面入咸阳,能压下咸阳候赢战的气焰。

  在子房看来,也确实该如此。

  淳于越虽然与我们理念流派不同,但是也代表着儒家。

  淳于越他们被压下去了,天下人也会嘲笑我儒家无人。

  所以子房请求掌门允许我入秦,会一会咸阳候赢战!”

  …

  墨家,机关城。

  墨家巨子燕丹,也接到了一封信。

  只不过并不是竹简,而是纸张写的书信。

  这封书信,正是盗跖传递回来的那封,让墨家给他去交罚金的书信。

  同时上面也将赢战讲给盗跖的那些话,以及盗跖自己的感受,和对墨家众人的劝告,都写了出来。

  只不过,墨家的巨子燕丹,看到之前失联的盗跖的消息,非但没有开心,反倒眼中有一抹愠怒闪过。

  这样的书信,他不能让墨家的其他人看到!

  否则必然会引发墨家上下的思考,动摇墨家人心和他这个巨子的权威!

  “巨子,听说盗跖那小子来信了,说813的什么?

  这小子,真是没有我们墨家的规矩,说是出去劫富济贫,弄点钱回来请我喝酒。

  却一走就是这么多天…”

  巡逻回来的墨家统领大铁锤的声音,瓮声瓮气的响了起来。

  燕丹收起了眼中的愠怒,平静对大铁锤道:“没什么,只是盗跖说自己遇到个朋友,要叙叙旧,晚一些天再回来。

  这件事不要对其他统领们说,毕竟盗跖违反了墨家规矩,影响不好。”

  大铁锤一直以来,都是燕丹的下属,对燕丹深信不疑,因此也没多想,就点点头答应了。

  却不知燕丹这个墨家巨子,隐瞒了他和墨家上下!

  …

  太乙山,道家人宗所在,赢战这个名字,进入了人宗掌门逍遥子的耳中。

  楚地会稽郡,帝国咸阳候赢战的名字,也被兵家范增和项梁所知。

  而或先或后,农家、名家、杂家、医家等诸子百家,都先后听闻了咸阳候赢战的名字。

  只不过因为消息传播的速度不同,所以他们对于赢战的事迹了解多少也不同。

  唯一的共同点是,大秦有了个封号特殊的咸阳候赢战的事情,天下尽已皆知。

  而这个时候,天下知名的咸阳候赢战,却在咸阳治粟内史府中,谋划着收网的事情….

第58章 我计如同割韭刀,磨刀霍霍向豪强!(上架第七更,求首订)

  咸阳,治粟内史府。

  赢战手捧着几页纸张,看的津津有味。

  “通武侯办事还是很卖力的,一到魏地就大力宣扬重金收粮的消息。

  如今已经以三千钱一石的价格,收粮两万石。

  那些邻近魏地的粮商赚到了第一波甜头。

  如今韩地、赵地、齐地的豪强们,都收到了消息,如同渴望吸血的苍蝇蚊子一般,争先恐后的载着粮车,往魏地三郡赶。

  尤其是粮荒最严重的东郡,离哪里都近,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要不了半个月,原本粮荒的东郡,就该是天下粮食最多的地方了!

  至于楚地的豪强们,因距离相对远一点,怕是这一次要损失最重了…”

  赢战每看一页纸张,脸上的笑容便越浓郁一分。

  至于他手中的纸张,尽皆是来自魏地和韩地等各方的消息。

  有的是王贲送来的汇报他在魏地收粮明细的信,有的是驻守韩地、赵地等黑冰台密谍送来的当地豪强的动向。

  这些都是最先呈给始皇帝的密报,始皇帝却在接到的第一时间,就让内史蒙毅给赢战送来。

  因为这个鲁缟灭国的计策,本就是赢战出的,为了能让此计圆满实施,始皇帝将决策指挥权,全部交给了赢战!

  王贲在魏地三郡为明线,负责具体的实施和吸引天下目光。

  而赢战则坐镇八百里之外的咸阳,做这一盘大旗的执棋者!

  磨刀霍霍向豪强!

  “咸阳候,我有一事不解。

  咸阳候此计若成,固然是精妙,但是风险也极大。

  比如那些得知消息的六国豪强,若是夜以继日的赶路,在咸阳候收网之前,便将粮食送到了。

  那么岂不是会让帝国损失惨重?

  而那些豪强却可以因此赚的盆满钵满!”

  赢战对面,奉始皇帝之命,来给赢战送谍报的内史蒙毅,带着些许忧虑的问道。

  他倒不是质疑赢战这个计策不行,而是觉得其中有着很大的风险。

  这让性格稳重的蒙毅,想想都觉得担忧。

  事实上,蒙毅作为始皇帝最信任的近臣,始皇帝虽然没有隐瞒蒙毅,这一次赢战借魏地赈灾的同时,对六国豪强布局的事情。

  但是因为这几日事务繁多,也没仔细和蒙毅讲过赢战在王贲出发前,交给王贲的计中计。

  所以蒙毅才有此担心。

  而赢战看着蒙毅这位大秦忠臣担忧的样子,笑着让蒙毅宽心道:“内史大人,殊不知人性本就是贪婪和自私的。

  那些六国豪强们,在听闻有百倍的利益可图的时候,必然是第一时间先只想着把消息在当地捂住,好让自己把握赚钱的机会。

  最多只带上自己信得过的几家亲朋好友,而不会想着把消息公布于众。

  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是大队的粮车走在路上的时候。

  有心之人只要稍一打探,便不难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也会紧接着跟上。

  再加上黑冰台密谍在各地散布消息的距离和速度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得到的消息就会有先后,不会同时扎堆。

  而如此一来,当大家不是在去东郡的路上,就是已经在东郡的时候,即便是得到粮价恢复原价的消息,也已经骑虎难下来不及后悔了。”

  “所以这个计策,只会让一开始一小部分速度最快的人吃到红利,而让后来者只能被迫接受平价交易和亏本交易。”

  “同时,我也给通武侯定下了计中计,若是在收网之前,而魏地三郡赶来卖粮食的粮商却很多的时候,就浑水摸鱼把局势搞乱,引起豪强的内讧。

  让那些豪强们为了先把粮食以三千钱的价格卖出,而抢破头!

  毕竟,那些豪强们也不是傻子,当看见来卖粮食的豪强多起来的时候,便会担心朝廷收够了前面的粮食,就不会再收后面的。

  所以,贪婪之下,必然会争先恐后互不相让。

  如此一来,则谁也不能卖出去粮食。

  等他们僵持过几日之后,发现魏地的粮商越来越多,而朝廷已经停止了高价收粮的大门!

  如此,这一茬已经长肥的韭菜,就可以割了!”

  说着,赢战以手指向桌子上的舆图,仿佛居高临下的看到了整个天下,有一批批贪婪的豪强们,满载着粮车车队,从韩地、赵地、齐地、楚地,一茬又一茬的出发,汇聚向离咸阳八百里外的魏地。

  就像是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一样!

  而俯瞰着天下目光舆图的赢战,高举着手掌,仿佛镰刀一般的扫过。

  那些韭菜一般的豪强们,便要被赢战的这一刀,尽皆收割!

  此刻,蒙毅看着面前并掌为刀,有着气吞天下豪强之势的赢战,心中又是感慨,又是心惊!

  感慨的是自己果然是多虑了,赢战的计策,一开始就把各种情况都想到了,并且还有控制进度的计中计!

  对于赢战的智慧和谋略,蒙毅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让蒙毅心惊的则是,在嬴战挥下手掌的那一刻,蒙毅感受到了赢战身上,那令人心惊的气吞天下的气势!

  那感觉,让蒙毅仿佛看到了十年之前的始皇帝!

  那个时候,始皇帝便是站在铺满咸阳殿的天下舆图之上,拔出了秦王剑,将六国地图踩在脚下!

  以气吞六国的气势,开始了大秦一统天下的征程!

  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赢战和年轻时候的始皇帝,影子重合了!

  这让蒙毅的心中,又是一阵翻腾和激动。

  (钱好的)他本就知道,赢战是始皇帝真正的长公子,只是还未相认。

  如今又在赢战身上,看到了与始皇帝一样气吞天下的气势,这让大秦忠臣蒙毅,甚至有些热泪盈眶。

  因为他知道,大秦后继有人了!

  想到这里,蒙毅甚至有些感慨,扶苏胡亥等公子生于宫中,自幼享尽了最后好的富贵和教育,最后却无一人有帝王之气象抬。

  而真正长公子赢战,自幼被人所收养,长于民间,也没听说被什么名师教导,最后却有惊世之才,有吞天之势!

  “` 〃这或许便应了那句话吧,真龙纵生于野河,亦有翻江倒海之威势!”

  这一刻,蒙毅的心中,默默的道…

  在他的心里,赢战便是那有翻江倒海之威的真龙!

  只待龙归大海之日,便是纵横四海,傲啸天地之时!.

第59章 尔等可还识得,大秦百战穿甲兵!(上架第八更,求首订)

  半个月后,魏地,东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