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咸阳亭长,把始皇拒之门外 第11章

作者:大秦烛照

  而此刻一个他们看不惯的年轻人,却说儒生们孤陋寡闻!

  这岂不是在打儒生们的脸?

  “阁下何意!

  普天之下,谁不知道我儒家学识丰富!

  你这竖子,竟敢如此非议我等儒生!”

  淳于越气的胡子都要翘了起来,其余的儒生们,也都在那里七嘴八舌的怒斥。

  赢战冷笑一声:“说你等孤陋寡闻,你等还不服气。

  你儒家口口声声宣称以克己复礼,恢复周礼为宗旨。

  儒家先师孔子更是以圣人周公为楷模。

  岂不知当初周成王,与其幼弟唐叔虞嬉戏,将一枚桐树叶子削成了玉圭的样子对唐叔虞道,以此桐叶为信物,封你为诸侯。

  周公听说了,便前来贺喜,并问询封唐叔虞为诸侯的日期。

  周成王说,我只是与幼弟嬉戏,做不得真。

  周公对成王说,天子一言九鼎,君无戏言!

  天子金口玉言,一言既出,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0!

  于是周成王封唐叔虞为诸侯,晋国便是唐叔虞的封国所在!”

  说到这里,赢战意味深长的一笑:“周成王一句戏言,周公尚且说君无戏言,维护天子的威严,促成了桐叶封弟。

  而汝等儒生,口口声声尊周公之礼,却对皇帝金口玉言的册封如此反对,质疑皇帝的威严,违背周公的礼制!

  连自家祖师的言行都不知道,不遵循,此岂不是孤陋寡闻!”

  淳于越万万没想到,赢战会举出这个例子来。

  以儒家尊奉的周公来对付淳于越等儒生们,堪称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顿时让淳于越他们哑口无言,无法反驳。

  毕竟他们总不能说,儒家先师孔子都尊奉的周公做错了吧?

  那岂不是亲手动摇了儒家的根基?

  “就算陛下封你为侯,那也大可以采用别的封号,岂能以咸阳相封!

  自古以来,便没有把都城封给诸侯这样的事!”

  淳于越眼见无法反驳赢战封侯之事,便又拿咸阳候的封号来做文章。

  而赢战闻言,又笑了:“汝学艺不精,就不要出来丢人现眼了!

  汝岂不听闻,周天子分封到最后,已经无地可封,于是只能将成周京畿分为两块,分别封给西周公和东周公。

  就连周天子的都城洛邑,都封给了东周公,周天子更是寄人篱下,客居东周公的封地洛邑之内!

  更何况,陛下封我咸阳候,又与迂腐的周天子不同,只是以十里咸阳亭相封,而不是将都城咸阳封给我。

  而我大秦的爵位封地,也并非是世代继承,与分封制不同,更多的是作为食邑,所以我这咸阳候,不过是十里封侯而已,以封地大小而言,与那些百里侯相比,可就小的多了。

  又有哪里违背了礼法?

  我大秦始皇帝,总比迂腐的周天子要圣明万倍吧?”

  赢战一句学艺不精丢人现眼,同样以周朝的分封举例,顿时又让淳于越如遭雷击,颤抖不已!

  偏偏淳于越又无法辩驳,因为赢战说的确实没错,甚至比许多儒生还要更为了解周朝礼制,以及儒家学说!

  这反倒显得淳于越无能无知,自相矛盾了!

  就在这时,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儒生开口了:“皇帝陛下金口玉言,封你为咸阳候,固然是君无戏言,不可收回。

  但是你赢战何德何能,竟敢接受此等尊位?

  创制纸张,说起来不过是工匠之事,如此鄙陋之事,你有何颜面坦然接受封侯?

  还不速速主动请辞!

  皇帝陛下厚待于你,但你却不可不识好歹!”

  赢战看着那自以为聪明的儒生,缓缓一叹:“现在的儒生,还真是给孔子丢人。

  孔子曾言: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就连孔子年少贫贱的时候,都学过许多技能来谋生。

  其中不乏工匠之事。

  而你竟然如此看不起工匠之事,岂不是也看不起儒家先师孔子?

  似你这等欺师灭祖、数典忘祖之人,又有何面目以儒生自居,位列朝堂之上?

  我要是你,就找个柱子撞死,好过活着丢人现眼!”

  赢战这番话落下,那个儒生当即脸色胀红,面露惶恐,连大气都不敢喘!

  欺师灭祖的帽子扣过来,他哪里还敢多言。

  至于儒生之首淳于越,更是憋的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

  在场七十多个儒生博士,本想以口舌把赢战辩倒,竟被赢战一人,驳斥的体无完肤,当场自闭了…

  而朝堂之上,其余群臣看着这样精彩的一幕,也尽皆是震撼不已,目瞪口呆….

第19章 赢战挖坑,咸阳纸贵!

  “好家伙,这新晋的咸阳候,口舌竟也如此犀利,竟然连能言善辩的儒生们都给驳斥的体无完肤!

  佩服佩服!”

  “是啊,这真是三寸不烂之舌,若是在列国尚存之时,就这口舌游说列国,少说也是苏秦张仪一般的人物!”

  “皇帝陛下慧眼识人,怪不得要以咸阳候相封,想必是除了献上纸张之功以外,更是看出了他有如此才能!”

  “从今日起,咸阳候之名,真的要名动天下,闻达于诸子百家了!”

  咸阳殿中,吃瓜看了一场好戏的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不透露着对于赢战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辩倒了七十多位儒生的佩服!

  要知道,对于儒生,许多大臣们也是不待见的。

  因为儒生虽然在地位上不高,但在话语权上,儒生们的攻击力太强了!

  儒生的人数又多,通常惹了一个就一拥而上,像淳于越这等自命清高的,倔起来甚至连始皇帝的面子都敢驳。

  在朝的大臣们,也有不少被儒生们找过茬。

  可是因为说不过儒生们,不少人都吃过言语上的亏。

  至于能让儒生们吃瘪的,赢战还是第一人!

  这让许多大臣既觉得佩服,又暗暗觉得解气。

  角落里的通武侯王贲,此刻更是幸灾乐祸的差点没笑出声来。

  赢战的口舌犀利,王贲是最早领教过的!

  那一次王贲不过是想在始皇帝面前表现一下,便险些被赢战喷成了动摇秦法的罪人!

  此刻看着那些儒生们吃瘪,王贲只觉得大快人心。

  除了因为王贲本来也看不惯儒生们以外,还有一种可耻的平衡心理。

  人就是这样,在看到儒生们被赢战喷的比王贲还惨,王贲心里就好受多了。

  至于帝座上的始皇帝,此刻更是满脸欣慰,早就在心里放声大笑起来!

  自己的长子舌战群儒,大放光彩,辨倒儒生,打压了儒生们的气焰,始皇帝心中既快意又欣慰!

  快意的是他忍了儒生们很久了,终于见儒生们吃瘪。

  欣慰的是赢战展现出的博学多才、逻辑清晰,满腹韬略的才能!

  比起只知亲近腐儒、满脑子儒家理论的扶苏,强的太多!

  始皇帝看着自己这个失散多年的张泽,可谓是越看越满意!

  “叮!宿主舌战群儒,打击了儒生们气焰,维护了大秦的尊严,巩固了秦法的根基,奖励点+233!”

  与此同时,赢战的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这让赢战心头一笑,没想到驳斥倒这些儒生,竟然也引起了系统的感应,获得了两百多奖励点。

  但想想也正常,毕竟大秦以秦法为国本,而儒家若是扩大影响,必定会动摇秦法的根基。

  所以赢战舌战群儒,打压了儒生们,便是巩固了秦法!

  说实话,倒不是赢战存心仇视儒家,而是儒家实际上对天下的作用,弊大于利。

  在赢战看来,儒家虽然也有一些引导人向善的可取之处,但是缺点同样很多。

  过分崇尚虚礼而不切实际,故步自封,脱离底层百姓。

  以至于春秋战国数百年,诸子百家的法家、兵家、纵横家、公输家等,不断的受到列国重用,而儒家却始终不为列国君王所喜。

  因为不实用,对于治国强兵没有作用!

  哪怕在原本历史上,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如此。

  因为汉武帝所尊的儒术,乃是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那一套,是为了在法理上塑造汉朝的正统性和神圣性。

  至于汉朝治国,还是以法为本,此乃汉承秦制,外儒内法!

  这一点,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便明确的表示过!

  当时汉宣帝重法,以霸道和王道治理天下,使得汉朝重新强盛,史称汉宣中兴。

  而汉宣帝的太子刘奭,却柔仁好儒,见汉宣帝重用法家人物,太子便进言说,陛下重用法家有些过分了,应当重用儒生。

  汉宣帝当场就怒了,厉声说道:“汉家自有汉家的法度,本来就是王道霸道兼而用之,怎么能像腐儒们推崇的周代,单纯使用德政呢?

  更何况那些俗儒们不能洞察世事变化,只是一味的推崇古代,贬低今朝,厚古薄今,连名与实的区别都分不清楚,怎么能交给他们治理国家的重任呢?”

  看太子如此尊崇儒家,汉宣帝当时就叹息说:“乱我汉家者,必太子也!”

  后来,果然与汉宣帝所说的一样,太子继位之后,是为汉元帝,元帝重用儒生,汉朝也在元帝期间,豪强地主兼并之风盛行,中央集权逐渐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开始由盛转衰!

  汉元帝的教训,让赢战知道,儒生们只能高高挂起,捧起来做个吉祥物,而不能让他们实际掌权!

  不然的话,贻害无穷!

  所以,赢战也暗下决心,要从他开始,遏制儒家,甚至改造儒家,让儒学真正变得实用!

  不能让腐儒之学,为害大秦,甚至坑了后世!

  “启奏陛下,臣有一言!

  纸张虽然物美价廉,使用方便,但是用作朝廷的公文传递、大臣贵族们著书立说就好。

  却不可流传民间,为黔首百姓所得。

  一旦百姓们得了比竹简绢帛便宜百倍的纸张,则就有机会通晓文字,习得学识。

  到时候若是黔首庶人们都有了学识和思想,便不容易被官吏们管理,甚至会以文字非议皇帝与朝廷。

  若是被那些六国余孽利用起来,蛊惑人心,会危及我大秦的统治!”

  就在这时,右丞相槐状站了出来,忽然进言道。

  赢战闻言,心中冷笑一声,朝堂上果然都是人精,有聪明人反应过来了。

  右丞相槐状所言纸张会动摇大秦统治,不过是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槐状要限制纸张流传的真正原因是,这纸张一旦广为流传,必定会使知识普及,使底层百姓和士人中,出现人才,从而动摇这些贵族们的蛋糕和利益。

  毕竟原本没有纸张,大家以竹简作书,传承知识,使得学习知识成为少数贵族和有传承者的特权,底层士人和庶人百姓,是没机会学习的。

  如此一来,学识在贵族和世族中世代相传,他们的子孙也世代为官,可以世代富贵,无穷尽也!

  而一旦纸张普及,普通人获得学习机会的概率变大,便会分走官位,动摇这些贵族们的蛋糕和利益!

  也正是因为底层百姓获得学习机会的几率极低,所以在秦国变法,军功授爵之后,秦国百姓才如此的悍勇!

  因为军功封爵,拿命求富贵,是底层百姓唯一的机会!

  如今天下一统,获取军功的机会少了,这些官员贵族们,作为既得利益者,便更想焊死了底层百姓上升的阶梯,只给自家子孙留机会!

  右丞相槐状那番话一出口,在场的许多大臣们,也尽皆反应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