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品御猫
刘恒心中一乐,也不在意贾琮的失礼之处,反而兴致勃勃的与其击掌:“君无戏言,只要你能封狼居胥为朕彻底平了大漠,朕就许你国公之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
贾琮的年纪小,还不到正式出仕的年纪。
刘恒之前亲自往龙首宫去了一趟,在请教了太上皇刘济后,才算定下了对贾琮的赏赐。
“诏曰,朕闻天下臣民,忠君为国不分老幼,有功必赏方能彰臣子之忠……晋贾琮为上骑都尉、宣武将军、龙禁卫指挥佥事、授从四品羽林郎将,银甲一副、金刀一柄……”
赏赐极厚,虽无实职,可这一个个官衔代表着宫中二圣对贾琮的喜爱。
内阁将圣旨明发时,整个京城再次陷入了对小胖子的各种猜测与羡慕中,甚至有人说出了生子当如贾三郎的赞叹之语。
第一百三十六章 省亲惊起一城波澜
“羽林郎将,圣人他老人家已经在将最后的权柄慢慢向陛下那儿转移了!”
贾敬接过贾琮端过去的茶盏,深邃的眼睛泛着亮光,始终古井无波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他分析着宫中对小侄子的赏赐,乐呵呵说道:“看来琮哥儿这次发狠将霍家统统沉了河,让二圣极其满意。若不是实在年岁太小,羽林郎的中郎将之位也不一定拿不到!”
羽林郎三千铁骑,设有正三品大统领一名,正四品中郎将两名,从四品郎将三名,千户六名。
如果贾琮将来到了入仕的年纪,圣心不堕的话,很有可能直接入羽林郎,统领一千大夏最强铁骑。
那可是羽林郎啊,谁能不羡慕?
怪不得圣旨明发之后,京中有人再传贾琮身上流着圣人或者皇帝陛下的血……
亲儿子、亲孙子都没这么宠的!
“其实我想跟陛下讨个国公爵位的,可惜陛下说我年纪太小了,功劳也不够。说是等我长大了封狼居胥,他就许我国公爵位,世袭罔替的那种!”
噗……
刚喝了一口茶的老族长一下子将口中的茶水喷出,他不顾小胖子满脸的茶水,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我贾家从此无忧矣!”
……
昔日的南安郡王府终于成了历史,京城的百姓无不唏嘘开国王府就这么烟消云散,八卦着贾三郎单骑平叛、炮打王爷的勇武,然后话题一转,就转到了贾三郎七杀转世,主杀伐,杀气过重,不利太平等等。
贾敬在看到府中探子收集来的各种消息后,鄙夷道:“又是这等肮脏手段,还不如直接说我贾家儿郎含玉而生,当为人主来的有威胁!”
“敬大哥,你觉得是哪家的手段?”
贾赦也嗤笑一声,询问堂兄该如何处置。
便见贾敬笑道:“琮哥儿无意间击碎了那三家的念想,十有八九就是这三家所为。些许流言,不用在意。琮哥儿不是在法华寺救了不少赴京备考的举子吗?踏雪寻梅,咱家办个诗会,让琮哥儿邀请这群举子赴会。稍一操作,以琮哥儿的手段,改天就会有大量的读书人为他破除谣言了!”
当贾琮听到办诗会的事儿,懵逼了好一阵。
文抄公不好当啊!
他坐在软塌上,面前的炕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他咬着笔皱眉考虑请帖该怎么写。
许久之后,贾琮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份帖子,长叹道:“好难啊,这帖子怎么写才合适?”
黛玉已经拟定好了名单,看到贾琮面前的纸上除了滴了一滴墨汁外再无其他,挑眉笑道:“东府会芳园梅花开的正艳,流觞曲水、踏雪寻梅、赏景吟诗,文人墨客皆好如此。不必在意文辞,只要说清这事儿就好,那些才俊们绝对会应邀赴宴的。”
宁荣贾家现如今红的发紫,只要不是迂腐之人,肯定会应邀而来。
黛玉拟定的名单中,不但有堂兄林柏结交的同年好友,甚至还让人出去打听了一下在京各省会馆中的情况,凡是有些名气的举子,她都记录在册,打算趁机扩大贾琮的交际圈。
贾琮看着满满当当的三张大纸,感觉手腕隐隐作痛。
他将手中的笔一扔,在软塌上打滚撒泼:“啊啊啊,那么多人,我要写多少份请帖,那么多字,累死我算了!”
噗嗤……
黛玉捂嘴笑道:“打滚也没用,这诗会是给你办的,这些人便都是你的客人,只有你亲自书写请帖才能体现你对他们的重视。”
说着,黛玉伸手往打滚的小胖子脑门一摁,跟哄小孩一样,盈盈笑说:“乖,快起来写,写完了下午我给你做梅花糕吃!”
贾琮感觉额头的温热让他心跳加速,立马停了打滚的动作,盯着黛玉的俏脸看了好一阵,抬起手伸出两根手指:“我还要吃红豆点心和百果米糕!”
黛玉闻言笑盈盈捏了捏贾琮的小胖脸:“好,真是个贪吃鬼!”
……
宁荣贾家的赏梅诗会,几乎将帖子发遍了京城各大会馆。
应邀的举子人数不下七八十人,虽说距离诗会举办的时间还有半月,可王熙凤便已经带着几个姑娘,和宁国府的蓉大奶奶秦可卿开始准备了。
这可是贾家破天荒的行动,自开国以来,以武立身的宁荣贾家,第一次要举办这么大规模的诗会,邀请了这么多的读书人……
不过贾家要举办诗会的事儿虽然新奇,不过还是比不过腊月二十九这天的大朝会。
原本照例说几桩无关紧要的事儿,封印放年假就完事了。可没想到皇帝刘恒,竟然在大朝会上宣了一桩震惊朝野的旨意。
“国朝以孝治天下,今朕体万民之心,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许嫔妃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
这还不算什么,勋亲之家自是感念皇恩浩荡,文臣也只是跟着呼了几声万岁。
可接下来龙首宫戴权带来的太上皇圣谕,让整个奉天殿都哗然一片。
“皇帝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然椒房眷属入宫,未免有国体仪制,母女尚不能惬怀。特谕诸椒房贵戚,除二六日入宫之恩外,可奏请宫中,迎妃嫔回家省亲。责令工部、礼部、户部并宗正寺,于贵戚家中修建省亲别院。”
若说妃嫔亲眷入宫觐见,得见亲人还好说,毕竟这是皇家重视孝道的体现。
可建造省亲别院,让妃嫔回家省亲,这不是瞎胡闹吗?省亲的规矩怎么定?那么多妃嫔修建省亲别院得花多少银子?花了那么多钱建造的省亲别院该如何处置?万一妃嫔在省亲时发生意外怎么办?
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光是制定其中的规矩流程就能把礼部给累死?
历朝历代,除了特殊情况,还真没有哪个朝代有过妃嫔省亲的。
虽说大殿中哗然一片,可内阁的几位大佬皆是眯眼揣手,似乎睡着了。
六部官员中,除了户部与礼部还想要挣扎一下,吏部、兵部、刑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样学样揣手眯眼假寐。
唯有工部一听来活了有钱赚,喜滋滋拜下高呼二圣万岁,工部定当全力以赴,为各位娘娘建好省亲的园子。
礼部的官员懵了,我就想好好休个假过个年,二圣就扔给我这么大的一个活,就礼部那点人,这是要累死人啊!
当然,反对省亲旨意的不止是户部和礼部的官员,像是六科给事中,就有过半的人反对。
毕竟建造合乎规格的省亲园子,那群贵戚肯定要去户部借银。这种只出不进的借银,有不少官员担心会耗空国库,来年春夏汛期,万一没银子了怎么办?
这种只给贵戚长脸的事儿,文臣这边还是有很大的意见的。
不过这一次二圣应该早就商议好了,两道旨意压下,六科就是想要封还圣旨都没用。
在两次封还圣旨之后,龙首宫再传圣谕:朕很不高兴,后果很严重!
这一下,反对的官员终于闭上了嘴巴,内阁以最快的速度拟定圣旨,加盖玉玺之后明发天下。
短短半日,京城的木材、石材、珍奇摆件的价格应声而涨。
一身员外服的夏守忠在京城逛了一圈,乐呵呵回到了宫中,将宫外所见一五一十的禀报给了皇帝刘恒。
“皇爷,果如您所料,不仅是木材、石材等物的价格翻了一倍,就是那些珍奇字画,都已经翻了两番的价格。老奴已经让咱们的人准备好了,只要各家贵戚来买,价格往高了说……”
刘恒畅快的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哈哈大笑:“去跟老貔貅去说一声,只要有人去户部借银,别抠抠搜搜的,放开了借,到时候会让他们一个个吐出来!”
……
省亲的旨意明发天下,贾琮的第一反应不是建不建大观园,而是想起了归还户部欠银的事儿。
宁荣两府可是借了户部数十万两白银,如今又要建造省亲的园子,没二三十万两根本不可能建的起来。
可贾家这会哪里来的二三十万两?
就府库中那点破东西,能凑出十万两顶天了。
再去户部借银?别开玩笑了,催缴欠银的计划肯定已经摆在了皇帝的案头,前几日他从通州回来去觐见时,皇帝就已经跟他抱怨过户部存银不足,想要催缴各家贵戚勋亲欠银的事了。
荣禧堂中,贾母满面红光,哪怕头疼银子不够,依旧乐呵呵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银子不够,那就是户部再借十万两吧。终归是为了娘娘,皇家的颜面不可丢,圣人都说了,让户部协助各家建造省亲园子……”
“万万不可!”
堂中坐着的几位长辈都还没说话,贾琮就喊出了声。
贾母与王夫人面露不愉,特别是王夫人,要不是贾敬贾赦在场,她都差点骂出声来。
倒是贾敬,若有所思的问道:“琮哥儿,说说原因。”
贾琮直言不讳的说道:“咱家都欠了户部数十万两银子了,再借的话,将来拿什么归还?”
“这还要还?”
王夫人惊叫道:“咱们是为娘娘建造园子,那便是为皇家建造,户部出银不是理所应当吗?为什么要还?”
这话就连贾母都觉得脸红,拿到手的银子自然都不想还,能拖就拖,可没人像王氏这么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
她刚想阻止这二儿媳妇再犯蠢,便听贾赦鄙夷的骂了一句:“蠢妇,这话要是传出去,信不信文老貔貅会写首诗叫你遗臭万年!”
第一百三十七章 薛家送银
大夏开国时,鞑子祸乱中原近百年,可以说是百业凋零、民生凋敝。
那会别说百姓了,就是刚刚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功勋人家,也没有多少钱去维持逐渐壮大的家族。
太祖皇帝不忍跟着自己打天下的那帮老伙计过的艰难,不但多有赏赐,更是定下了可往户部国库借银以度过艰难的规矩。
可惜,规矩是好的,借钱的人就不一定了。
近百年下来,堆积在户部的欠条已经装了好几大箱子了,还钱的人却少之又少。
特别是昭武年间,天可汗陛下十全武功,大夏几乎达到了千年来的巅峰时刻。
有一天刘济百无聊赖微服私访,见一新科进士因为俸禄不够维持养家糊口,赁居南城破屋。老母重病无钱医治,竟然在休沐时摆摊卖字。
这让向来自傲仁慈圣君的刘济怎么忍,随即再发圣旨,文武百官家计困难者亦可向户部借银云云。
于是乎,满朝文武百官纷纷前往户部,多则上万,少则近千。随后再以此事上书谢恩,通政司几乎堆满了万言谢恩折子……
就连林如海这等高门贵子都随大流借了一千八百八十八两银子,贾琮曾问过原因。
当时林如海的原话是:太上皇那会正以自己这道圣旨彰显圣恩,你不借,便是不感恩!
虽说这事吧,够扯淡的,但这事在当时的确是一种政治正确与时尚。
等老貔貅文同轩上任户部尚书时,这位大夏财神爷往户部银库走了一圈,进去时步伐六亲不认,出来时却是如丧考妣。
那是大夏户部银库吗?穷得养耗子都得饿死!
随后便在元祐元年开春时上了一道催缴户部欠银的折子,可惜那会新帝帝位不稳,痊愈后的圣人再次临朝,这种打脸的事儿,太上皇连听都不想听。
不但将文同轩骂了一顿,还再次下旨,朝中文武不论品级,有困难者可去户部借银以度艰难。
于是乎,至今年夏,户部银库几无存银,好悬没能撑到秋税抵京,差点开了天窗。
自此,文同轩化身老貔貅,非必要户部只进不出,别说臣子去借银,就是太上皇与皇帝想要从户部要走一两银子,他都能带着户部银库的账本堵住二圣,无时无刻的唠叨没钱的事。
“咱们是为娘娘建造园子,那便是为皇家建造,户部出银不是理所应当吗?为什么要还?”
王夫人的这句话若是真的传出去,呵!
文老貔貅还真会如同赦大老爷所言,提笔在荣国府的围墙上写满催债的诗词。
别看老太太心里也打着同样的主意,可她就精明多了。在大儿子怼了二儿媳妇后,再没提户部借银的事,甚至还询问了一下自家到底总共欠了户部多少银子……
“老太太、父亲、大伯、二叔,文老尚书前几日方上了折子奏请陛下准备催缴欠银,咱家就是一时间银子不够还债,那也别把窟窿往大了捅啊。到时候还不上银子,是要出大麻烦的!”
唉!
贾琮叹了口气,抬出了宫里的元春:“大姐姐可还在宫里苦熬,咱们不能给她再添麻烦了。陛下不是圣人,他可一直惦记着户部欠银的事……”
有些话不用说,在座的几位其实都或多或少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贾敬已经摸到了小胖子的心思,抚须说道:“琮哥儿说的对,娘娘的荣辱皆在陛下,咱们是该考虑考虑归还欠银的事了。”
“归还欠银?”
贾母的脸色很不好,这是要她的银子?
只见老太太皱眉反问:“这几年又涝又旱,庄子上几乎没什么收成,还得府里贴补。各地的铺子收益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还要供养族中老弱,哪里来的钱还欠银?”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