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521章

作者:一品御猫

  “这些日子,陆千户怕是忙坏了吧。”

  徐晋将冲泡好的茶递了过去,陆万恭敬的双手接过,苦笑一声回道:“若说不忙,那是在骗大人。不过也算是不负使命,总算把藏在咱们内部的奸细给揪出来了。不过大人,末将有一个疑问,为何要将袁文龙那厮送去永丰侯那边?大人不如直接借此机会,揪出开封府甚至是京城的蛀虫……”

  “陆千户先喝茶~”

  嗯?

  徐晋见陆万脸上的疑惑更甚,举杯示意,悠哉的抿了一口。

  “就像是煮茶,水没沸腾,再好的茶叶也泡不出味道来。这河南诸州府衙门,甚至是京城,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牵扯进了此案。此时的河南官场,就像这壶茶,水还没烧热。本官大张旗鼓的将袁文龙送去御猫贾琮那,就是添这最后一把火……”

  “大人妙计,没有人能比御猫更令国贼禄蠹惧怕了!只要袁文龙到了永丰侯手中,整个河南官场,只要跟其有牵连的,都会变成热锅上的蚂蚁。”

  陆万身为天子亲军,太清楚御猫贾琮的威慑力了。

  都说龙禁卫有着小儿止啼的威慑力,可跟御猫贾琮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他腰间那柄御赐的雁翎刀下,不知死了多少贪官污吏。

  “不过……”

  “大人请讲。”

  徐晋突然话锋一转,面露凝重:“本官现在最担心的反而不是贪墨之事……陆千户应该也看到了各地这几日的奏报,河南各州府皆降大雨,按照农时推算,再有几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夏收。加之今年黄河大堤处处动工改建,若只是往年的情况还好,这雨若是不停,再有有心人狗急跳墙,本官担心黄河大堤……”

  “末将明白了,大人的意思是,当下最要紧的,是防止有人掘堤!”

  陆万也是老江湖了,哪里听不出徐晋的担心。

  还别说,狗急跳墙的人,没什么事做不出来的。

  早年还有人为了吞并良田,干出掘堤毁田的事来。

  徐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所以,本官将袁文龙丢给我那徒儿,将那些人的注意力都引到归德府去。这样一来,咱们这边就可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防汛之事上,盯紧了黄河大堤的每一个地方。”

  ……

  今年的雨是一场接一场,贾琮在虞城县呆了大概半个月,有一半多的时间在哗啦啦的下暴雨。

  因担心黄河大堤的稳固性,贾琮还专门跑去虞城县北边的河堤上检查了一番。

  还好,这虞城县附近的黄河大堤早就做了加固,目前来看,虽有汛情但也还算稳固。

  不过今年田中的小麦就不妙了,眼看小麦已黄,明明都要收割了,大雨是一刻不停啊。

  好不容易有了放晴的迹象,焦急不安的贾琮就已经站在了城头上。

  “侯爷,归德军指挥使冯永堂到了。”

  咔咔~

  “末将归德军指挥使冯永堂,拜见侯爷!”

  贾琮大喜,迎上前去扶起了躬身参拜的冯永堂。

  “冯将军免礼,可算把将军盼来了!”

  黑甲在身,腰佩长刀,加上那张黑脸,不愧曾是老英国公麾下的大将。

  冯永堂挺直了腰杆,任由贾琮上下打量。

  等到贾琮打量的差不多了,他才抱拳问道:“不知侯爷传末将过来,是有什么事?”

  “来、来……”

  贾琮拽着懵逼的冯永堂走到了城楼边上,渐小的雨幕外,隐隐绰绰是一望无际的麦田。

  “冯将军也看到了,今年的小麦还未收割。本侯问过不少人,都说就算天气放晴几日,后面还会有好几场大雨。这农时,耽误不得啊!”

  嗯?

  “是这个道理,可末将还是不懂侯爷传我过来的目的。”

  贾琮突然指了指放在不远处的镰刀,看向冯永堂的目光如同看到了羔羊:“所以,本侯打算传令诸州府,命各军卫、州府衙门,全部拿起镰刀,尽快收割田间的麦子。包括本侯自己,也有一亩田的任务。”

  ……

  民以食为天,谁敢阻拦贾琮抢收,那就是不共戴天的敌人。

  贾琮第一次请出了打王金锏,传令河南诸州府,凡是吃朝廷俸禄的,无论官爵品级,都下地里干活去。

  趁着天晴,一人一把镰刀,要抢在老天爷下雨之前,把已经成熟的小麦收割完。

  归德军近一万两千人,是最先领到军令,分成八支队伍,浩浩荡荡的赶往府中八县,帮助老百姓抢收粮食。

  冯永堂还是第一次接到这种奇怪的命令,亲自带了一千多人,在虞城县帮贾琮收割小麦。

  令他没想到的是,贾琮干起农活来,可比他自己强多了。

  “侯爷以前干过地里的活?”

  贾琮手中的镰刀都没停,一下又一下,将小麦放倒在地,然后捆扎好。

  “陛下在宫里种了一亩地,在京里的时候,那亩地基本上都是我跟太子殿下在照看……”

  历代帝王,都会有类似“作秀”的项目。

  比方说每年的春耕,皇帝老爷都会象征性的推着犁表演上一回。

  但当今皇帝比较实在,竟然将御花园的一角改成了农田,硬是夏收秋种,一年两季从不耽搁。

  不过皇帝老爷日理万机的,很多时候都顾不上照看田里的事。

  按说这种事也可以交给宫人去做,可皇帝老爷脑子一抽,就将这件事扔给了太子爷跟贾琮,美名其曰让他们感受农人的艰辛以及粮食的不易。

  吐槽归吐槽,怨念归怨念。

  贾琮干农活的水平已经在这几年锻炼出来了,撅着屁股干了大半天就收割了一亩地。

  腰酸背痛的贾琮丢下了手中的镰刀,揉着腰举目四望。

  天上虽然没有太阳,空气中还夹杂着潮湿之气,但总算是没有下雨。

  四处的军民还在忙碌,昨日还是麦浪连片,今日就变成了军民大联合的夏收场景。

  “这个得让画师画下来,送去宫里让四哥瞧瞧,让朝中的那些官老爷看看!”

  想到就做,贾琮立刻吩咐亲兵去城里寻找画师。

  短暂放晴的三天,给了归德府百姓最关键的时间。

  在军民大联合之下,归德府的百姓硬是从老天爷的手中抢回了近七成的粮食。

  虽说放晴三日后又下起了雨,不过贾琮这会也没有之前的焦虑了。

  “侯爷妙计,下官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打住打住,咱们说正事。”

  贾琮制止了虞城县县令代庭的马屁,瘫在太师椅上,微眯双眼:“代县令,这雨是一场接一场,黄河水位又一次超过了警戒线,河堤上一刻都不能少人。”

  “侯爷放心,下官已经安排好了。一日三班,每班五百人,会死死盯着县域内每一寸河堤。”

  代庭也看出来了,这永丰侯是个不喜欢溜须拍马的人,只注重办实事。

  这几日跟着永丰侯下田抢收小麦,代庭腰杆子都快断了,愣是没敢叫一声苦。

  好在这番苦吃的值,昨夜侯爷竟然传他去园子里,一同商议要事。

  这就代表了永丰侯认可了他代庭,有要重要他代庭的意思。

  “不过,侯爷真不打算接见园子外候着的人吗?”

  “不见,本侯都快累死了,哪有闲情跟他们扯淡。”

  贾琮都懒得睁眼睛,在他拎着镰刀抢收的时候,从开封府甚至是京城都有官员或是官员的亲信赶到虞城县,说是要见他……

  呵~

  根本不用见,贾琮都能猜到这些人跑来是为了什么。

  袁文龙到现在还在柴房关着,亲兵曾在夜间,宰了好几波杀人灭口的黑衣人。

  “行了,你也回去歇一歇吧。这几日跟着本侯下田,就属你干的最好最积极。本侯也调查清楚了,你是个好官,等回了京,本侯定然会在太子殿下面前给你请功。”

  哎呦喂,大惊喜啊!

  代庭那叫一个欣喜若狂,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

  “下官多谢侯爷,多谢侯爷……”

  贾琮安然受了代庭的磕头感谢,这人确实是个不错的官,除了出身低了些,没有什么背景,举人出身的代庭能爬到县令一职,原本的仕途其实已经到头了。

  不过好在遇到了贾琮,没有背景,贾琮就是他的背景。

  虞城县的百姓对代庭的观感很不错,这人在虞城任上已经两年,劝课农桑、拓展商业、修建水利、加固河防、清查诉讼……可以说,除了他不擅长的文教方面,代庭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极致。

  是个好人,能力有限,但有一颗为民做主的心。

  能力不够,可以培养。心坏了,越有能力越可怕,这是贾琮的用人原则。

  代庭感恩戴德的退了出去,贾十一才推门进来。

  “三爷,青腾先生来信,说是让三爷暗中调一支兵马过去,他有用。”

  调兵?

  贾琮翻身坐起,接过了贾十一递来的书信。

  这一回的书信出奇的长,其上不但讲了最近几日开封府城内的情况,还有几个点贾琮越看越心惊。

  其中,河南府、怀庆府、开封府各州县都有急奏,大雨不停,降水量远超往年,沿河两岸州县的河堤多有不稳之象,均在向布政使司衙门求援。

  军民大联合抢收的事虽然搞得不错,没人敢在这上面违逆手持打王金锏的贾琮之令,可效果根本没法与归德府比。

  按照各地报上来的数据,目前只抢收完成了不到三成。

  其次便是治河银贪墨案,袁文龙被送来归德府,开封城里徐晋的压力瞬间减轻了不少,这就让他有了足够的精力盯住了黄河大堤。

  正如徐晋所料,有人为了报复朝廷清查治河银贪墨案,也为了毁灭证据,竟然丧心病狂要准备掘开黄河大堤……

  河南境内各卫徐晋是一个都信不过了,故而他就打算让贾琮摇人,最好是河南各军卫之外的人马。

  “艹他娘的,小爷不扒了这群人的皮,都对不起老爷子赐下的打王金锏!十一叔,你亲自去安排,让人立刻北上去金乡卫,调金乡卫秘密南下,一刻不停赶去开封城,听从老师调遣!”

第六百零四章 多难兴邦

  天灾人祸,天灾往往不如人祸可怕。

  黄河自古多灾难,更何况如今的黄河两岸住着万万黎民。

  若河南境内的黄河大堤被人掘开,哪怕只是小小的口子,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水淹千里,令广阔平坦的河南大地成为千里泽国。

  持贾琮密令的亲兵一刻都不敢停歇,冒雨远赴山东,去金乡卫调兵。

  在亲兵出发后,贾琮也没闲着。

  原本打算先暂歇几日,现在看来,计划的推进速度还是太慢。

  那些候在园子外的人,也该见见了。

  归德军被安排上了黄河大堤,分派至沿河归德诸州县。指挥使冯永堂亲自带人守在了虞城县黄河大堤上,将归德军大旗插在最易发生决口的地方。

  站在虞城县的城头,远远能看到那面绣着白虎的军旗。

  城中百姓一看朝廷大军刚刚帮他们从老天爷的手中抢回了粮食,如今又半刻不歇的扛着工具上了黄河大堤,瞬间安心了不少。

  “大夏的将士,就是守护百姓安危的钢铁长城!”

  这句话被贴的满城都是,虞城县的百姓动容了。

  青壮们扛起了工具,妇人们烙好了大饼,煮上了肉粥,半大的娃儿抬着一同上了大堤。

  入夜时,雨又下了起来。

  贾琮蹚着泥泞,披着蓑衣站在了大堤的最高处。

  浑浊的河水在咆哮,一次次的拍打着堤坝。

  堤坝上是一排排的营帐草棚,暗弱的火把在这风雨中倔强的燃烧着,给忙碌的军民们照出了一处处光亮。

  “再这么下雨,怕是真的要出大问题啊!”

  哪怕是不懂河工水利的冯永堂,也已经看出来河南的这场水灾,几乎是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