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襄王 第46章

作者:飞花逐叶

  别院名叫飞云斋,乃是本地望族柳家的别院,也是何嘉言所谓宴会的场地。

  提前赶来这五百号军卒,隶属于应天守御千户所,而他们只是赶到的第一批人。

  在他们之后,又来了两百名京营士兵,散布在紧靠院的范围内,来回巡逻放哨警戒。

  飞云斋占地不过两亩,如今被这么多军卒守卫,说是铜墙铁壁也不为过了。

  “大人,这么多人守着,刺客来了也得摇头,然后从哪儿来回哪儿去!”

  “也不知上头怎么想的,这么多人还把咱们派来,连案子都不用查了……”

  听着手下的吐槽,陈云泰吃下了最后一口馒头,而后呵斥道:“都闭嘴,咱们既被派到这边,若这位爷真出什么事,是要掉脑袋的!”

  这就叫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改变不了情况,那就尽力让情况变得更好,至少也不能变差。

  这时有人低声提醒:“大人,陆千户和张百户过来了!”

  陈云泰一行穿着便衣,像他们这样的十人小队,在飞云斋周边有四组,分别监控不同方向的“可疑人物”。

  作为锦衣卫金陵千户所下直属百户所,陈云泰一干人绝对是精英,刺探情报查缉案情都是好手。

  等两位查岗上司离开,校尉们恢复了常态,其中又有人开口:“大人,你看这里三层外三层的,一圈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咱还是别费力气了!”

  说话这人姓张,在一众校尉中早已佛系,是手下人中陈云泰最头疼的。

  没办法,锦衣卫有地位且福利高,不求上进依然活得很好,年纪大些升不上去了,自然会佛系起来。

  陈云泰表情严肃,提醒众人道:“园子里请了些戏子娼妓,这些人难保来路不正,还是要盯紧一些!”

  “今日之事非同寻常,案子查不了无非挨骂,十三爷出事咱就得挨刀了!”

  “关乎一家老小生计,诸位还是用心些好!”

  经过这第二次的强调,一众校尉尽皆凛然,做事也就更认真了些。

  提前到场的戏子和歌妓,他们都有认真检查盘问,连来赴宴的“青年才俊”亦不能免。

  遇到不听招呼的,只要亮出锦衣卫的招牌,即使是官宦子弟也选择息事宁人。

  时间缓缓流逝,赴宴的才俊们全都到,别院外再度安静下来,只是间断传来马蹄声响。

  好一通忙活后,眼下着实无事可做,陈云泰便命手下先歇着。

  “贵人也该来了!”有校尉打着哈欠。

  从军队清场到现在,已经过去近两个时辰,太阳都升到中午去了。

  下一刻,有校尉喊道:“来了来了,你们看那边……”

  顺着此人手指方向,果然见到道路转角处,有士兵正陆续出现,看其装束应是京营。

  京营士兵越来越多,紧接着一顶轿子出现,轿子后面还有更多的士兵。

  轿子之内,朱景洪身着墨蓝色祥云暗纹圆领袍,腰束革带脚踏皂靴,头戴网巾并用玉簪固定发髻。

  撩起帘子,朱景洪打量了外面情形,便对随行的侯璟说道:“我不是说了要低调,你看这里三层外三层,未免太过小题大做!”

  “十三爷,这已按您的吩咐缩减排场,否则还有旗手卫的仪仗,还有随行的乐工和……”

  “我说一句……伱要还两句是吧?”

  “哪儿能呢,这不是跟您解释清楚!”

  “还有多远?”

  “就在前面了……”

  侯璟才答了话,就听张临开口:“十三爷,这地方可真不错,山清水秀的,是个养老的好地方!”

  朱景洪放下帘子,徐徐说道:“那也得能活到老才行!”

  很快,朱景洪的轿子停在别院外,内里一干“才俊”都迎了出来。

  轿子被压下,自有宦官掀开帘子,让朱景洪显露了真容。

  “恭迎十三爷!”

  在何嘉言带领下,一众青年尽皆下拜,将身份差距展露得淋漓尽致。

  提起袍子,朱景洪迈步走了出来,目光所及尽是俯首。

  “今日我是应朋友之邀,前来此处赴宴听曲……”

  听到被朱景洪称为朋友,何嘉言脸上笑容更甚,往后他何大少就更有面儿了。

  “所以今日只有朱景洪,没有什么十三爷,诸位请起!”

  “谢十三爷!”

  一干青年尽皆起身,没人真敢无视身份,尤其是这些官宦子弟,格外懂得分寸。

  “十三爷,里边儿都准备好了,可就等您了……”

  何嘉言迅速靠近,显摆着朱景洪和自己亲近些。

  “前面带路!”

  “十三爷请……”

  抬头看了眼“飞云斋”匾,朱景洪背着手走了进去,何嘉言等人立刻跟上。

  飞云斋内,同样有大批侍卫值守,只是没有穿上甲胄,肃杀之气少了许多。

  进入别院的路上,何嘉言的嘴就没闲着,不停跟朱景洪介绍今天的安排。

  先是听曲儿喝酒聊天,然后看戏吃饭,再然后是游船观舞……

  内容很丰富,正合朱景洪的心意。

  进了别院二门,便是个宽大的院子。

  院子靠南一侧建有戏台,戏台以北的空地摆着十几桌子,桌上摆好了点心和茶水。

  而在院子北侧,建有一座观礼台,此刻朱景洪正往台阶上走。

  “十三爷您坐!”

  何嘉言动作麻溜,抢在陆育新前替拉了椅子,朱景洪大摇大摆坐了上去。

  看着底下众人还都站着,朱景洪遂笑道:“今日只是朋友聚会,诸位不必拘束,都坐都坐……”

  “谢十三爷!”

  众人纷纷落座,现场依旧非常安静,这些平日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此刻却无半点儿洒脱之意。

  朱景洪端起茶杯,看向一旁的何嘉言说道:“不是听曲儿吗?现在就开始吧!”

  “嗯,好!”

  只见何嘉言拍了拍掌,底下立刻有人会意,便到后边儿安排去了。

  没一会儿,便有两名面容姣好的少女,抱着琴走上了戏台。

  待她二人坐好,戏台左右的乐工便开始演奏,然后两名少女也开始唱了起来。

  曲子很柔很软,现场演奏氛围感很足,让没上多少心的朱景洪,一时竟听得入迷起来。

  事实上,此时能被选来唱曲,唱功必然冠绝金陵,否则岂不落了何公子的颜面。

  “十三爷,最近有些风声,您可听说了?”

  往嘴里扔了一颗小小点心,朱景洪已经看着下方戏台,随口问道:“什么风声?”

第69章 朱景洪的面子

  “太子爷发布政令,说各府县亏空钱粮,只要如实上报便可揭过!”

  “可这毕竟有违国法,听说已有御史上奏弹劾,为此金陵上下人心惶惶啊!”

  听何嘉言语序平缓,似是徐徐道来,朱景洪便知今日宴会并不单纯。

  对此他已有准备,毕竟赏赐何嘉言来送礼,也是有其额外的意图。

  端起茶杯,朱景洪仍不看他,平静问道:“按察司衙门也有亏空?”

  按察司衙门当然没有,否则自己的屁股不干净,何顾谨怎会支持太子查账。

  “十三爷说笑了,我是听其他人呢说的!”

  “大家伙儿为这事儿,心里的都犯愁呢!”

  朱景洪问道:“官府的事情,他们为何犯愁?”

  您老难道真不明白?底下那些家伙是各府县衙的公子,他们当然是替自己老爹犯愁。

  正当何嘉言要解释,却听朱景洪拍起手掌,大声赞道:“唱的好,看赏!”

  “有钱没有,借我一下!”

  朱景洪要赏人,身上却没银子,此刻只能向何嘉言借。

  何嘉言便向身后招手,一名家奴勾着腰上前,掏出了并不丰厚的钱袋。

  朱景洪也不看,直接递给身后的陆育新,命他拿下去给人打赏。

  吩咐完这些事,朱景洪才说道:“太子爷发的令,自有太子担着干系,他们何必要担心?”

  何嘉言讷讷道:“话是这么说,可这毕竟有违国法,若圣上震怒……到时金陵一干官员,只怕都不会有好下场!”

  头一次,朱景洪看向了何嘉言:“你们呐,就是考虑得太多……”

  “难道让太子爷差事办不成,日后就不查亏空的事了?”

  “亏空是悬在各衙门头顶的剑,太子爷把这柄剑给拿开了,你们应该高兴才对!”

  “只要剿倭顺利,什么亏空都不算事,所以接下来各府县衙门,要精诚协作多加配合才是!”

  这话不只何嘉言在听,下方“二代”们同样认真听着。

  之前又是审案又是抓人,再加上有朱景洪的威胁,金陵官员们着实被逼到了墙角。

  所以当太子宣布,只要如实上报亏空,就可以直接豁免之后,定力差些的官员便陆续上报。

  然后越来越多官员跟从,几天后才有了现在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过去了几天,官员们也都冷静下来,然后他们又开始担忧起来。

  虽说金陵大小事务,皆由太子朱景源做主,可大明朝最终是皇帝做主。

  圣旨没有下来,所有人都不安心。

  所以这些人私下里联络,让家中晚辈前来讨个说法,其实就是为求个心安。

  看到两名歌女得了赏银,朱景洪便喊道:“领了赏,就别唱了,让她们下去歇着!”

  “是!”

  待歌女乐工退下,院子里安静了下来。

  朱景洪起身走向楼梯,何嘉言几人也都跟上,他们不明白朱景洪的意图。

  来到院子中央,看着周遭起身站立的一众公子哥,朱景洪双手嘘按示意他们坐下。

  “你们的长辈心有忧虑,我其实非常理解,但事已至此……忧虑亦毫无用处!”

  “各衙门能做的,该做的……是要把粮食军饷,及时足量送到该送的地方,帮助官军剿灭倭寇!”

  “剿灭倭寇圣上高兴了,就亏空这点儿小事,他老人家又岂会记挂!”

  走到一处桌旁,坐着的几人便想起身行礼,却被朱景洪伸手按了回去。

  “即使到时候,我爹他耿耿于怀,非要计较个什么……我也会帮伱们美言几句!”

  “我呢……毕竟是圣上亲子,在他老人家面前,咱还是有几分面子!”

  听到后面这两句话,好在侯璟等人管理表情是专业的,否则真的要笑出声来。

  你十三爷在金陵有排面,可在皇帝陛下面前,怂得不跟孙子一样吗?

  朱景洪被痛打的场景,他们可都亲眼见过,甚至都记不清次数,反正每一次都被打得很惨。

  此刻,朱景洪仍在慷慨陈词:“所以诸位,回去跟你们长辈说,让他们把心放回肚子里,好好办差才是正经!”

  “退一万步说,圣上若真是追究,我愿意与尔等同罪!”

  看起来大大咧咧,说着些不靠谱的话,但收买人心的效果却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