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17章

作者:楚国隐士

  而那一套陪着胡大老爷从礼部到工部的躺椅、茶台等物件,如今也搬到了这里。

  算起来,这里也算是礼部的管辖范围,可以说这些物件也算是回了娘家了。

  到了这里以后,自有贴心的教坊司“花魁”前来伺候。

  还不是一个两个。

  一来就是五六个!

  泡茶的、唱曲儿的、捏肩的、捶腿的……

  关键是,有一点胡大老爷格外满意,那便是教坊司的乐队班子格外的专业!

  没错,教坊司毕竟是要负责整个朝廷礼乐之事的专业机构。

  这里的乐师简直不要太专业。

  那么作为教坊司如今的正经主官,胡大老爷考察一下对方的业务水平,顺便指点一二,怎么了?

  还别说,在经过胡大老爷一番调教和指指点点之后,甭管那些乐师是怎么想的。

  反正如今演奏的这些曲子,胡大老爷感觉真特么好听。

  他这么没音乐细菌,上辈子开车只会听土嗨歌,去KTV也只知道唱老歌的俗人,居然觉着声声悦耳。

  可想而知对方的水平了!

  反正胡大老爷是真心满意了!

  而胡大老爷一开心,教坊司的小日子也愈发的好过了。

  往日里偶尔几个在教坊司颇有些“桀骜不驯”的少爷、公子,如今一个个的简直不要太老实。

  毕竟,在胡大老爷面前,你谈什么你爹是谁压根没意义。

  但凡你爹不是朱元璋,那说出来绝对屁用不顶。

  胡大老爷的威慑力就是这么豪横。

  一时间,整个教坊司的秩序都要好上了三分!

  这也让原本就对胡大老爷寄以厚望的一众女子,看着胡大老爷都快眼放绿光了。

  这才是顶级权贵的气场啊!

  压根都不用自己出面就能震慑一应宵小!

  牛啊!

  这也就让一应花魁们伺候的愈发用心了。

  胡大老爷这小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合不拢腿啊!

  胡大老爷甚至还从府上调了个厨子过来。

  为的不过是保证自己在这小院里能吃得开心吃得舒坦而已。

  当然了,白日里跟这些十来岁二十岁的小丫头嘻嘻哈哈暧昧了一整天。

  这晚上回到自己府上,那自然就得在自家姬妾身上撒撒火气了。

  白日里伺候他的都是那些卖艺不卖身的花魁!

  他自然不好轻易破了人身子,那自然就得把火气回家好好撒一撒了。

  不过,胡大老爷倒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对。

  他反倒是觉着这样不错!

  这小日子简直不要太潇洒。

  他甚至都在琢磨,要不要再带一副麻将去教坊司了。

  倒不是为了赢钱,而是又多了个消遣啊!

  毕竟,这么每天听曲、喝酒、按摩,总是自己一个人,多少有些无聊啊。

  以李怀仁为首的一应教坊司官员,一个个的啥也不敢说,就只知道巴结他。

  娘的,他随口一句话,那帮人都得在脑子里转上七八个圈,琢磨有没有什么深意,然后才小心翼翼的回答。

  这种感觉,简直不要太操蛋。

  不过胡大老爷也没怪他们。

  毕竟二者身份相差太大,不是一个圈子、更不是一个阶层的,哪有那么容易放平心态的?

  所以,胡大老爷穷极无聊之下,就开始瞎琢磨了。

  然后,他就想到了一个人!

  对了,方孝孺那小子不是在报社吗?

  可以让他过来当值啊!

  这小子当初在醉风楼那熟稔的模样,一看也是青楼老手了。

  这等人来教坊司也不算浪费!

  更何况,如今的方孝儒不过是报社的一介小吏。

  到了教坊司,那也是继续当没品级的小吏。

  这种级别的调动,胡大老爷一句话就能搞定。

  这多好啊!

  有那小子在,说不定还能多点乐子呢。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也不含糊,当即便安排人直接去报社传话了。

  话问的很直白,就问他一句。

  “胡大老爷如今正在教坊司当主官,伱可愿去教坊司当值?”

  报社内。

  尚未收到消息的方孝孺正和罗贯中二人相对而坐,一人捧着一杯清茶,翻看着手里的稿件。

  他们二人也是机缘巧合之下碰上了,这同在一个衙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一来二去之下,居然还真就对上眼了。

  别看一个是最正统的儒家子弟,一个却是写话本的,可偏生二人倒谈得挺来的。

  因此,臭味相投的二人,干脆每天就凑到了一起,饮茶、读文章、骂街。

  倒也不是二人真就天天嘴臭,实在是如今随着大明周报社的名气愈发大了以后。

  这投稿之人那可谓是铺天盖地。

  这数量上来了,可质量就颇有些良莠不齐了。

  有些妙文,读起来那自然是如饮甘泉,可有些玩意儿读起来,那就真心是在恶心人了。

  所以,看着看着就破口大骂在报社里还真就不是什么脾气差,实在是被恶心到了而已。

  这不,二人这前脚还在看文了,转头就开始破口大骂了起来。

  可还没等二人骂过瘾呢,忽然方孝儒就收到了胡大老爷传来的口信。

  听着对方那重复了两遍的口信,方孝儒满脸写满了茫然和懵逼。

  教坊司?

  那可不是啥好地方啊!

第304章 方孝孺攀附权贵?

  第三百零四章方孝孺攀附权贵?

  “方兄,恭喜啊!”

  方孝儒还在犹豫呢,这边罗贯中却已经惊喜的向他道贺了。

  方孝儒一脸吃屎表情的看向罗贯中。

  “罗兄,难不成你觉着这教坊司的小吏就比咱报社的小吏好?”

  罗贯中看着方孝孺那表情哈哈直笑。

  眼见着众人的视线都转移了过来,罗贯中干脆直接拉着方孝孺走了出来。

  方孝儒刚被罗贯中拉到外面,眼见着周边没什么其他人了,他赶忙一脸愤懑的朝着罗贯中喷到。

  “罗兄,你刚刚那话有何用意?”

  “我怎么感觉你还有话没说完呢?”

  罗贯中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伱啊!这性子平素里看起来倒是四平八稳,可真有事儿的时候,立马就暴露无遗了!”

  “太急躁了!”

  “你就不能等我先开口?”

  方孝儒闻言一滞。

  他这人,实际上性子还真有点急。

  尤其是遇到事儿的时候,根本就坐不住的那种。

  实际上他那老师宋濂,也曾经因为这事儿劝过他好几次了。

  可这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性子哪里是那么容易改的。

  不过,眼见着罗贯中这么一说,方孝孺倒也有些不好意思。

  毕竟,对方是真的为自己好,才会这么说来着。

  他深吸了口气,规规矩矩的冲着罗贯中一揖。

  “多谢罗兄提醒!”

  罗贯中看着方孝孺这模样,赶紧把人扶了起来。

  “方兄,你这么一弄,倒是显得为兄有些不好意思了!”

  二人又你来我往的客套了好一阵,这才想起了之前走出来的正事。

  没办法,文人嘛,多多少少都有点臭毛病的。

  罗贯中这时候也终于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方兄,为兄之所以恭喜你,那是因为在为兄看来,你这是前程似锦啊!”

  方孝儒这会儿已经冷静下来了,倒也没有像之前一般直接发火而是认真的问道。

  “好在何处,还请罗兄明言!”

  罗贯中呵呵一笑,轻声道。

  “方兄,你我都是读圣贤书的。”

  “寒窗苦读这么些年,那终究还是要在官场上走一遭,才不负这么些年的努力。”

  “今年方兄确实倒霉了一点,没能更进一步。”

  “依照你的才学,不说一定一甲,但二甲、三甲还是有把握的。”

  “正好,方兄你参加的这一届,乃是新增的恩科,不纳入往常的科举计数。”

  “因此明年你便有机会再战科举!”

  说到这儿,罗贯中笑呵呵的凑到了方孝孺跟前,玩味的说道。

  “可是啊,孝儒,你总不能这一年什么都不干吧?”

  “那与其在这报社里当小吏,还不如去教坊司呢!”

  “要知道,你在这儿,撑死了将来熬到主编的位子,就没了!”

  “可若是去了教坊司,你眼下固然还是小吏,可将来呢?”

  “要知道,这可是那位胡相亲口点你的将的!”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