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78章

作者:楚国隐士

  总不能到时候子孙后代看着自己的“祖训”,在那儿怪罪他这个老祖宗昏庸吧!

  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自己定下的祖训,朱元璋是真的挺看重的。

  结果被胡大老爷一说,却好像哪哪儿都是毛病一样。

  这难不成真要取消?

  那到时候岂不是显得有些太过废物?

  想到这儿,朱元璋看着胡大老爷颇有些犹豫的问道。

  “惟庸,那你这意思,这禁海令,当真要取消?”

  胡惟庸一听这话,顿时一个激灵!

  这话问的可谓是诛心呐!

  这种国策,其实他一个如今一心摆烂的臣子能开口评价的?

  这帮着出出主意什么的倒也无所谓。

  可若是真没轻没重的说点什么不该说的,到时候出了事儿,自己岂不是又大麻烦?

  哼,这糟老头子坏得很!

  想到这儿,胡惟庸当即面色一肃道:“此事事涉颇广,乃朝廷国政。”

  “臣不过一介散官、学识不足、谋略不够,岂能在这等大事上置喙?”

  “此事,当由陛下一言而决才是!”

  朱元璋听到这话人都快被气笑了。

  不是!

  特么的,刚刚那个叨逼叨叨逼叨说着各种理由、道理,一条条一件件流利得不行的时候,你咋不说自己谋略不够、学识不足呢?

  敢情你就负责哔哔,真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伱立马就缩了?

  你这未免也太谨慎了吧?

  可看着胡大老爷那低垂着脑袋一句话不说的模样,朱元璋彻底无语了。

  得!

  惟庸这是又开始谨言慎行了!

  这人怎么这一两年变得这么慎重了?

  真就是半点跟犯禁沾边的事情都不碰啊。

  不过,不得不说,胡大老爷能如此稳重,朱元璋还挺满意的。

  不说别的,就当前这一派谨言慎行的表现,老朱就表示很欣慰啊。

  这才是咱能安心使用的好臣子嘛。

  你要是真站起来指手画脚的跟咱说要如何如何治国、如何如何制定国策……

  那咱就得琢磨琢磨,你这厮到底是想当臣子还是想当皇帝了。

  跟现在这样提提建议,然后等着皇帝自己权衡,这多好啊。

  嗯,不错,继续保持!

  朱元璋也是个当了好些年皇帝的老手了,自然不能在臣子表现出了符合自己要求的举动的时候还去反对他。

  因此,他非常干脆的转头说起了今日里找胡大老爷来的本意。

  “惟庸啊,既然你不想说,那禁海之事,咱就之后慢慢琢磨去吧!”

  “嗯,顺便也让咱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毕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嘛,这等大事还是不能乱来的!”

  “不过呢,咱今日里找你过来,主要还是有一件事。”

  “那便是你帮咱想想,这殿试,咱出个什么考题好呢?”

  “你本就是本届科举的主考官,之前的差事也干得让咱非常满意,那这殿试,你也帮着出出主意呗!”

  朱元璋这话说得特别的客气。

  可实际上,他也不得不客气。

  毕竟之前胡惟庸在本届科举当中干的各种事情,那可谓是大放异彩啊。

  至少对于他而言,本届科举选拔的人才反倒是他期望看到的。

  他还真想想看看,能从胡大老爷那一轮轮故意刁难的考题当中脱颖而出的,到底是何等的人才。

  当然了,也正因为之前的工作格外出色。

  那便更加不能让最后的殿试破坏了这大好的抡才大典才是。

  这不,朱元璋就得让胡大老爷出力了。

  胡大老爷听闻此言,倒也没慌。

  这事儿嘛,其实很简单的。

  最关键的是,殿试的考题,一般情况下皇帝本就会跟不少朝臣商量来着。

  也就是说,这事儿嘛,不怎么犯忌讳。

  那说说,也就说说嘛。

  想到这,胡大老爷正准备开口呢,忽然心头一亮,笑着说道。

  “陛下,臣这会儿忽然有个主意,虽然不知道靠谱不靠谱,但倒是挺有意思的!”

  朱元璋闻言一乐,遥指着胡惟庸笑骂道。

  “好你个胡惟庸啊,你是不是又想着什么乐子折腾那些个士子了?”

  “你这促狭性子就不能改改?”

  “算了算了,你先说说看吧,咱先听听再说!”

  胡大老爷被朱元璋这么一说,倒也没觉着过分,嘿嘿笑了两声后,这才朗声道。

  “陛下,刚刚咱俩不是在讨论禁海一事嘛?”

  “那不妨就以禁海的利弊为题,让那帮士子总结利弊、各抒己见呗!”

  “若言之有物,鞭辟入里,那么哪怕既能彰显这学子的本事,同时也能看出品性来。”

  “可若是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满纸都是歌功颂德、阿谀奉承,那这等人趁早弄走吧!”

  “当然了,若是连具体的想法都提不出来,只能人云亦云甚至只会照搬什么经史典籍的话,那这样的也不能要!”

  “毕竟,这过了殿试,这些人可就要为官了!”

  “于大明计,这阿谀奉承之辈,将来怕是滑不留手;人云亦云之辈更是空谈误国的酸儒。”

  “唯有言之有物、踏实肯干之辈,才是陛下所需之才啊!”

  朱元璋越听越觉着自己把胡大老爷叫来叫对了。

  这事儿,还真就挺有道理。

  至少,于朱元璋看来,既能听听他人对于禁海一事的看法。

  也算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表率了。

  但与此同时,也正如胡大老爷刚刚所说,也看一看士子们的品性究竟如何嘛。

  挺好的!

  这事儿,就算是这么定下来了。

  正好,这会儿也到了饭点了,朱元璋干脆留下胡大老爷吃午膳!

  不过,这次则是红薯宴。

第252章 解缙遭遇回旋镖了

  第二百五十二章解缙遭遇回旋镖了

  按照一般的规矩,但凡会试结果出来以后,大概七天左右就该是殿试了。

  而此时但凡有资格参与殿试的考生,无一不在客栈或者家中埋头苦读。

  太惨了!

  他们这一届可以说历届考生之中最惨的。

  真可谓是被胡大老爷玩弄在股掌之间啊。

  先是一道又一道怪题把他们难得痛不欲生,而后又在他们放弃之后,用一张满满都是基础题的试卷,让他们清楚的想起了一件事儿。

  那便是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

  作为主考官,想要整你,有的是办法整伱。

  考生们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头悬梁锥刺股,踏踏实实看书、温书的同时,在家里狗狗祟祟的骂两声“狗胡”!

  对,正儿八经大声骂都不敢。

  点名道姓?

  不行!

  大声嚷嚷?

  不敢!

  毕竟,胡大老爷本就盛名在外,堂堂前任丞相,如今的翰林学士。

  那门生故旧遍布天下的威势,收拾他们几个无官无职的生瓜蛋子考生,那岂不是一句话的事情?

  更别说,如今的胡大老爷成了太子爷的岳伯父,跟陛下那都成了儿女亲家了,那就更不得了了。

  如今谁还敢在街上对胡大老爷胡言乱语,那岂不是祸及家人?

  或许胡大老爷豁达,可那些想要拍胡大老爷马屁之人,怕是听到这种事儿都得高兴得笑出声来。

  整死几个不听话“妄议上官”的小官儿而已,算的什么大事?

  一般人想要抢着这种机会来跟胡大老爷打打交道还没机会呢!

  也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胡大老爷的名声再次被害。

  于此种种,再加上胡大老爷那神出鬼没的思路和手段,胡大老爷闯下了这偌大的名号。

  与此同时,而作为此次会试的第一名会元,解缙也躲在客栈里老老实实温书了。

  不温书不行啊。

  他不敢出去了。

  这已经是他换的第五个客栈了。

  之前总是刚刚住进去还没过夜呢,就被人摸上门然后堵着门指着鼻子骂了。

  而且人还越来越多!

  不得已,他只能换客栈。

  结果,还是刚住进去,连包袱都没打开,又被发现。

  接连换了好几个以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这个偏远的小客栈。

  这个客栈平日里住的都是一些贩夫走卒,考生们一般不会住这么便宜、这么闹腾的地方。

  想必这地方能够多呆一段时间吧!

  不过,他现在一边有些心不在焉的看书,一边也在琢磨。

  这到了殿试了,应当好些了吧?

  毕竟这殿试都是皇帝出题的,总不能胡大老爷这个主考官还能干涉陛下出题不成?

  不过,也不能不防啊!

  天知道这位如今跟陛下是儿女亲家的胡大老爷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