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63章

作者:楚国隐士

  这里边有为了好色而搞出来的老色批操作,有怕死而搞出来的蛇皮操作,有自污而搞出来的士林污名计划……

  可以说,自从胡大老爷正儿八经来到大明,他干出来的所有事情,似乎在外人看来,多多少少有些不正经。

  但唯独这大明周报社,是他第一个正儿八经弄出来的事业!

  这事儿,没人能置喙!

  甚至,但凡有点见识的,都明白,就冲着大明周报社这一事儿,胡大老爷铁定名垂青史。

  而对于李建林来说,名垂青史他可能有点难度。

  但如果把事情办好了,比方说销量扩充到十万乃至几十万的程度,那多多少少在史书上得写一笔吧。

  就算不说身后名的事儿,那么把事情做得这么漂亮。

  那太子爷、陛下,这二位难不成就不知道?

  那既然知道了,那不说原地升职加薪,但心里不得先挂个号,将来酌情提升一二?

  正因为李建林这算盘珠子都快崩人脸上了,导致这“视察”的气氛,格外的怪异。

  实在是李建林那“讲解”或者说吹嘘,太过密集了。

  要知道,这没多久之前,这里还是胡大老爷的地盘呢。

  就好比这一路走过来,好些个老员工一见到胡大老爷,条件反射般的就开始喊总编。

  没办法,这就是创始人,还是优秀创始人的魅力!

  关键是,胡大老爷还不是那种精神领袖型的,他是真把事情给干完了的执行官类型。

  因此,当李建林叨逼叨逼的说着报社的种种的时候,胡大老爷总能恰到好处的说出几句改进的意见来。

  而跟在一旁的官员,此时看着胡大老爷跟看神仙一样。

  哪怕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胡大老爷是大明周报社的创始人。

  大明周报社的所有人员、地点、规章制度全是胡大老爷定下来的。

  但如今,眼见着他们辛辛苦苦弄出来的成绩,还是他们非常得意,觉着能嘚瑟一下的成绩。

  到了胡大老爷这里,稍微瞟上一眼就发现了问题,吓人的是还能第一时间提出解决方案。

  哪怕没有解决方案的,也能第一时间给出发展方向……

  这尼玛,吓不吓人?

  这简直吓死人了好吧!

  有这种前任主官在,谁还敢自诩为专家?

  有这种主官在,谁还能说自己有多牛逼?

  不过,胡大老爷那怎么说也是懂得花花轿子人人抬道理的。

  他刚刚提出的建议以及一应发展方向,不过是一方面不想自己的一番心血就此浪费。

  另一方面,也是好久没出来了,如今场合、人员正合适,所以他来装个逼而已。

  现在搞完了,那自然该夸的还是得夸,然后还得鼓励鼓励一应人等。

  毕竟,如今的报社已经完全走向正轨,俨然成为了大明不可或缺的一个部门机构。

  这里面,可少不了一应人等的努力和加班!

  一众编辑们,听着胡大老爷那“平易近人”的鼓励和温和的话语,简直士气大增啊。

  其实没啥,胡大老爷内里就一句话最实在。

  “今年晚些时候,你们做出成绩了,本官替你们给陛下报功!”

  有了这句话,还要啥自行车?

  理解万岁!

  等到众人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下后,胡大老爷屏退了众人,笑着说要自己走走。

  众人自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当即离开。

  而不多时,方孝孺一个人就过来了!

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

  第二百三十一章胡惟庸身份曝光了

  方孝儒刚刚实际上,是看到胡大老爷冲他使得眼色了的。

  可来之前,方孝儒犹豫了好久!

  毕竟,猜测归猜测,但如今真要单独见面了,那自然又不一样了。

  陈近南,对于方孝儒来说,是个才华横溢、非常会玩的老大哥。

  开得起玩笑,说得出笑话,不管是青楼还是诗会,这等人都是一等一的亮眼。

  作为朋友,之前跟陈近南的几次相聚,对于方孝儒来说。

  那简直是美妙得不要不要的珍藏回忆。

  可如今呢,陈近南把马甲一脱,告诉自己,他是胡惟庸胡大老爷?

  这乐子,大了啊!

  都说交游广阔不论出身,可实际上,这话就是句屁话。

  真实情况下,方孝儒这样的有大儒宋濂作为老师的名教子弟,同时还是弟子当中较为出色的一批。

  放在普通人当中,他或许足够光彩耀眼了。

  可放在社交场合上,他若是不托点关系、找找路子,跟胡大老爷当面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说白了,二者之间的阶层,相差太大了。

  这种阶层之间的差距,没有人明言,可就是存在。

  正常情况来讲,等到方孝儒科举有成,并且成为官场上的政坛新星,还有了点靠山以后。

  那勉强就能站在胡大老爷面前当个问个好的小喽啰了。

  没错,到了那种程度,才能有资格在某些场合上来报个名字敬个酒当个小喽啰。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而所有人不会觉着有什么不对!

  因为胡惟庸胡大老爷如今已然是大明这个初生的帝国的第一批权贵。

  当然了,他同样也是最最顶尖的那一批权贵。

  而偏生,这种情况,是所有人公认的。

  那么……一个平日里能一起上青楼把妹、互怼、开黑的老大哥,摇身一变成了当下最最顶尖的大佬。

  这里面的恩怨纠缠,岂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明白的?

  因此,当方孝儒鼓起勇气,终于按照胡大老爷所示意的,一个人单独来见胡大老爷的时候。

  好家伙,那脸上的表情复杂的,简直就是个一个扇面分析图啊。

  三分急切、三分尴尬、三分纠结还有一分羞涩……

  而且,这小子也有意思。

  这不,这刚进来,二话不说就深深一揖。

  “学生方孝儒见过胡公!”

  胡惟庸听着对方的称呼,还有那毕恭毕敬的态度倒是半点都不意外。

  胡大老爷挑了挑眉头,玩味都是说道。

  “孝儒啊,我呢,没指望你敢喊一声胡兄或者老胡,但你这喊胡公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要知道,前面两次同去青楼,赢的可都是我啊!”

  听到胡大老爷这毫不遮掩的调侃,方孝儒苦笑着抬起了头。

  看着对面这泰然自若的胡大老爷,还有对方那熟悉的面孔、身型……

  方孝儒终于接受了这个苦涩的现实。

  那个化名为陈近南的人,真是鼎鼎大名的胡惟庸胡大老爷。

  没有半分侥幸,更没有半分掺假。

  一时之间,哪怕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都觉着这世界未免太过奇妙了。

  “那我应当怎么称呼?”

  “胡公不行,太过生涩;胡兄、老胡太过冒犯;胡大人显得有些公事公办……”

  听着方孝儒的吐槽,胡大老爷哈哈一笑。

  “没人的时候叫老胡,有人的时候你只能叫胡大人!”

  “没办法,这就是规矩!”

  “真要是让人听见伱当面叫我老胡,那你麻烦大了!”

  胡大老爷毫不客气的挑明了这里面的弯弯绕。

  而方孝儒苦着脸的抬头看了胡大老爷一眼,眼中满满的都是幽怨。

  他当然知道在外人面前不能喊“老胡”啊!

  这尼玛,胡大老爷的牌子确实翘硬!

  但与此同时,这位胡大老爷的风评那也是两极分化的很啊。

  一方面,这位胡大老爷权势滔天,既是前任宰辅,门生故旧一大堆。

  同时,他还是太子的岳丈,准确的说是伯父,乃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

  更别说胡大老爷还创立了大明周报社,一手大明周报弄得整个大明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就冲着这些,一般人见着胡大老爷高低得磕一个。

  可另一方面呢,他又在本届恩科当中玩蛇皮操作。

  而他方孝儒自己就是受害者之一。

  毕竟,让他落榜的科举考题,都是出自这位之手!

  大明上下,背地里偷着嘀咕胡大老爷的学子、家长、大儒简直不要太多。

  甚至,他方孝孺还不是当着“陈近南”陈兄的面,同样说过胡大老爷的坏话?

  一想起这个,方孝儒就愈发的觉着尴尬了。

  这尼玛,过去的记忆简直跟有毒一样,疯狂的攻击他啊。

  尤其是这种在当事人面前想起了尴尬记忆的经历,简直要死人了。

  不过,方孝儒到底也是“青史留名”的狠人,关键是他那性子,还真就是木讷、古板到了极点。

  他左想右想想不通,干脆,不想了。

  既然你胡大老爷说没人的私底下叫你老胡,平时有人的时候叫胡大人。

  那我叫就是了,其他的关我蛋事?

  因此,方孝儒还真就一口一个老胡的跟胡大老爷聊了起来。

  当然了,只是简单的叙旧而已。

  万万不可能达到以往那般在青楼里肆意妄为的自由和放荡了。

  毕竟,身份、阶层这些东西,但凡读过书的,脑子里面其实都清楚得很。

  哪怕如方孝儒这等情商压根几乎等于没有的货,他实际上也不自觉的受到了影响。

  而胡大老爷也没想太多。

  如今这个情况,其实就已经很好了。

  跟方孝儒聊聊天,倒也不是图谋什么。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