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24章

作者:楚国隐士

  听着一应小官小吏搁那儿逼逼赖赖,坐在上首的几位考官,直接敲了敲桌子。

  “行了,少在那儿多嘴多舌了!”

  “试卷就在尔等手里,多说无益!”

  “既然这试卷能印出来,那责任便不在尔等身上了,你们又何必置喙?”

  “与其在这儿多嘴,还不如赶紧把卷子发下去!”

  “若是耽误了时辰,小心头上乌纱不保!”

  一众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的官吏们,这才恍然大悟的赶紧抱着卷子出了门。

  这里是贡院内部,专门供一应考官休憩、办公的地方,自然不是号房那破地方能比的。

  固然条件没有礼部衙门里好,但多少还是过得去的。

  反正又不是一辈子呆在这儿,没什么好抱怨的。

  更何况,当年他们都是坐在隔壁号房里考试的考生,如今却成了坐在这官衙里的考官。

  内里的感慨,又岂是一时半会能琢磨清楚的?

  但说那些走入考场之中分发试卷的底层考官们,每次把手里的试卷递出去时,看着那一个个眼神里透露出清澈和愚蠢的考生,他们心中满满的都是怜悯和庆幸。

  还好,还好!

  当初他们考科举的时候,胡大人可能是事务繁忙,没来得及插手科举之事。

  否则,他们今天能不能穿着这身官服都不知道呢。

  而眼前这些孩子,太惨了!

  随着一张张考卷顺利发放,基本上考生们都拿到试卷了。

  作为一路考过来的“老人”,他们清楚的知道,真正决定他们生死的,其实就看最后一题就行了。

  这题若是押中了或者答对了,那无形之中就能超过无数人。

  可若是这道题解决不了,那十有八九就与上榜无缘了。

  毕竟,相比于胡大老爷那些怪题,其他的考题相比之下,简直比小白花还要纯洁。

  主打的就是一个淳朴、天真!

  而后面胡大老爷的那道题,那就是高不可攀还心神莫测的高岭之花了啊。

  一众考生们,不约而同的深吸了口气,而后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题。

  然后一眼之下,彻底惊呆了。

  真就是瞠目结舌、不知言语的那种的惊呆了!

  “这啥啊?”

  无数考生在瞬间发出了同样的灵魂质问。

  有人惊骇、有人瑟瑟发抖、有人勃然大怒、有人痛哭流涕、有人……

  可以说,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但唯独就没看到一个平静的。

  实在是胡大老爷这次,真就整了个大活。

  他这次出的题是这样的。

  “孔子和老子吵架,你帮谁?为何?写一篇策论。”

  无数考生,此时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孔子?

  老子?

  二人吵架?

  还帮谁?

  无数人考生这一刻在心中怒吼。

  “我帮尼玛啊!”

  “这什么破题?”

  可骂完、哭完、怒完以后,该干嘛还是得干嘛。

  除非压根就不想着乡试过关了,那可以不管了,彻底摆烂就是了。

  但凡对本科科举还有一点想法的,此时就得绞尽脑汁,琢磨出这道题的答案来。

  否则的话,不用旁人提醒,他们自己也清楚,做不出来的话,本届科举基本上就到此结束了。

  只是,哪怕已经看过一遍了,再看这道题,一众考生仍旧觉着无处下手。

  实在是太抽象了。

  老子是谁?

  那是儒门圣人孔子的恩师!

  而按照儒家核心之中天地君亲师的排行,这事儿要怎么破解?

  关键是,孔子是儒门圣人、万世之师啊。

  这两位都是传说之中高高在上的大佬,他们之间先不说会不会吵架。

  如果真吵架了,是他们这些小垃圾能掺和的?

  关键是,就算他们掺和了,他们说啥啊?

  最特么要命的是,你还得给出理由来。

  这理由,他们能说?

  策论啊!

  谁家策论是劝架的啊!

  一众学子越是想越觉着头皮发麻。

  而且一应学子再细细一琢磨,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坑呢。

  这题目里问的是,帮谁!

  也就是说,伱必须在老子、孔子两个人里面选一个帮不说,还得说明理由。

  呵呵,毁灭吧!

  不少考生,此时已经装若疯狂了。

  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原来童子试时,胡大老爷对他们还真挺仁慈的。

  不然,他们怕是连童子试都过不了啊。

  只是,眼下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说自己乡试失败了?

  毕竟,这题,他们是真不会啊!

  没错,不仅仅是一般考生,哪怕那些早已盛名在外的天才考生,有如解缙这种的,此时同样一脸懵逼。

  解缙是有才不错,但他何曾见过这种题啊。

  他死活想不出,这题到底跟四书五经有啥关系啊!

第177章 乡试考场上的各种怪象

  第一百七十七章乡试考场上的各种怪象

  此时大明各地的贡院之中,一个个考生,简直就是人生百态的现场表演。

  有学子,怔怔的坐在那儿,两眼空洞的看着整张试卷,如同泥胎木塑。

  这是彻底的心如死灰了。

  也有学子,双目尽赤,双手叉进头发里,死命的抠、死命的抓,仿佛这样就能让脑子里蹦出些许灵感一般。

  这是没有灵感找不到思路的。

  还有学子,嘴里叨咕叨咕个不停,似乎下一刻就要写出什么鸿篇巨制一般,可实际上到头来屁都没写出来一个。

  这是各种想法充斥脑海却不知道怎么选择的。

  说白了,这会儿坐在贡院里的考生,就没有一个不头疼的。

  甚至不少人,这会儿掐死胡大老爷的心都有了。

  要知道,乡试,跟之前的童子试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说童子试更多地还是考察学子的基础知识,那么到乡试,那就是正儿八经的考核了。

  可以这么说,往常年份,乡试之中的任何一道题流出来,那都是需要学子乃至好些老师琢磨半天才能答好的。

  没错,乡试就是这么难!

  可以说,相比之前的童子试来说,压根不是一个次元的难度了。

  如果用胡大老爷的比喻来说的话,那就是忽然之间从初中代数变成微积分的跨越。

  足以让普通人神志昏迷的那种。

  为何眼前考场上那么多崩溃的考生?

  实在是因为他们第一次参加乡试,压根没想到,哪怕抛开胡大老爷的题,他们实际上也不知道怎么写啊。

  这一点无疑是非常令人绝望的。

  因为谁都清楚,科举,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也就是说,任何一道题,都只有大概的答题思路可以参考。

  但具体的行文,得考生自己去想。

  只是,甭管你文采如何的鼎盛,文风如何的漂亮,只要思路不对,那就一切都不对。

  这不,有的考生,干脆不去看那最后一题,而是老老实实的埋头从第一道题开始写了起来。

  但是,哪怕从头开始,仍旧不少人愁眉苦脸、举笔难下。

  解缙此时也是一脸的茫然,固然早就知道乡试会很难,可他也没想到能难到这个地步。

  以至于,他这会儿都在看着前面的题目发愁了。

  ‘啧啧,是不是如今这帮子出题的考官在互相怄气啊?’

  ‘怎么我感觉这题比往年难了这么多呢?’

  ‘好家伙,这是跟胡大人比试谁出题更偏还是怎么的?’

  ‘我这说是来过过瘾、见见世面的,可也不能考得太惨吧?’

  ‘唉,算了,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多写点总比空着好不是?’

  就在解缙开始动笔之时,有些学风没那么浓厚的省份,贡院里却是已经闹翻天了。

  “考官!这卷子是不是弄错了?”

  “考官,这题有问题!有辱斯文!这绝对有问题!”

  好几个考生眼见着压根想不出解题思路了,情绪崩溃之下,干脆在贡院里高声喊了起来。

  而考官此时也是冷汗潺潺啊。

  他们中间有部分是从礼部长途跋涉而来的。

  他们手里自然是有最原始、最基础的版本的。

  他们比谁都清楚,这题,压根不是印没印错的问题。

  而是一位不靠谱的主考官的问题。

  但是,他们在礼部、在应天府跟胡大老爷再怎么闹,那也是礼部内里自己的问题。

  在外,礼部的形象、朝廷的威严,那是必须要维护的。

  因此,除非有考生的试卷真就有错漏或者怎么样。

  否则,在贡院乡试举办过程中,但凡有胆敢大声喧哗者,直接抓!

上一篇:始皇家的好圣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