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4章

作者:三月啦

  眼下已经是该吃饭的时候了。

  赵泗主动开口打破了和始皇帝微不足道的小尴尬。

  “陛下,眼下瓜果蔬菜已有一些成熟,其余如这玉米,虽然不能收割,但是嫩玉米煮出来亦是美味,还有这红薯,虽然暂时不能挖出来,但这红薯藤红薯叶吃起来也不错,这些新作物以前大秦皆无,陛下可要尝试一二?”

  两个多月了,其实除了一些长的比较慢的水果,大部分蔬菜基本上都能吃了,蔬菜和粮食不一样,蔬菜不用等到结果就能吃。故而会给人一种蔬菜长的比粮食快的错觉,实际上如果蔬菜长完一个结种周期,未必比粮食快到哪里去,不过这一茬毕竟是为了留种,赵泗也没有因为口腹之欲竭泽而渔。

  掐点嫩叶,不要连根拔起,一般情况下倒也不影响蔬菜结种。

第七十四章 璞玉光环的新发现。

  “可。”

  始皇帝神色平静的看着赵泗,赵泗总感觉压力山大。

  偷瞄始皇帝被发现了,这事总感觉怪怪的,眼见始皇帝同意,赵泗一溜烟的跑路去摘菜。

  先跑到苞谷地里,随便弄开几个苞谷,赵泗讶然的发现,苞谷居然长的还不错。

  这几日忙于读书有些忽略,现在仔细看来,玉米的长势好像好的有点过分了。

  基本上大部分苞谷棒子都比较大,随便打开的几个也都是颗粒饱满密集。

  要知道这些可都是没经过太多人为驯化的原生种子,赵泗带回来的原生种本身都是棒小颗粒不怎么密集的玉米种,故而一开始赵泗就没敢把这玩意产量往高了说,现在看来这长势未免太过于喜人。

  虽然说人为耕种浇水灌溉施肥驱虫占了一部分因素,但也不应该增益这么大。

  说实话,这长出来的玉米和赵泗带回来的玉米感觉都不是一种农作物了。

  有点后世经过改良的玉米种的意思了。

  “难道是璞玉光环?”赵泗心下沉吟。

  虽然经常跟着王离吃喝玩乐,不过这些耕地赵泗自己也经常亲自下地,不至于撒手不管。

  仔细回想,好像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还是红薯土豆玉米,从开始长势好像都比较好,只是最近这几天忙于读书,故而玉米挂果的时候赵泗没有太过于关注。

  毕竟没挂果之前也看不出来什么东西,赵泗又不是专业的农学家。

  璞玉光环可以影响人赵泗一清二楚,但是能够影响植物,赵泗还真不知道。

  毕竟赵泗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海上漂泊,还真没时间种菜种地,关键这玩意又不是系统,没个系统提示,包括现在已知的提高免疫力和好感光环,也是赵泗在长时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心中存疑之下,赵泗掰下几个嫩苞谷,尔后一溜烟跑到了红薯地,直接带藤拔出。

  这个时间点红薯也应该挂果了,只是还没发育到成熟期。

  伴随着红薯连藤带泥被赵泗拔出,果不其然,其根部挂的红薯密密麻麻,个头不算太大,毕竟生长时间不足,但是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来长势很好,发育空间还很大。

  尔后又薅了几颗土豆出来,情况和红薯差不多。

  又去仔细查看了蔬菜水果的生长情况,赵泗心中大概已经有了答案。

  自己的璞玉光环,似乎不仅能够影响人,让人的免疫力提升百病不侵,还能够影响植物?

  “就是不知道是一次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亦或者是衰退性的。”赵泗皱眉沉吟。

  一次性,永久性,衰退性,三种可能区别很大。

  如果是一次性影响,那么对赵泗最大的帮助无非也就是可以吃点新鲜的味道更好瓜果蔬菜,他亲力亲为耕种的田地能够收成高一些。

  如果是衰退性影响,也就意味着赵泗手里出产的种子,可以充当粮种惠及一方。

  惠及天下有些强人锁男,但是惠及整个关中地区应该问题不大。

  大不了到时候每天就在田地里面遛弯散步嘛。

  如果是永久性的,那就堪称恐怖!

  这意味着经过赵泗培育过的种子,将会很快的替换掉大秦的所有农作物种子。

  “也不知道璞玉光环的影响力度是多大?如果能够达到现代转基因粮食的水平,哪怕这个时代的耕种方式较为原始,产量会因为照顾不周没有化肥等因素有所下降,但是恐怕日后都不会再有饥馑之忧,便是小冰河时期,恐怕也能轻松度过。”赵泗心中暗暗盘算。

  现在的所有东西都还没有出产,璞玉光环造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一次性的,还是永久性的,还是衰退性的,都有待考证。

  但是毫无疑问,这些都足以让赵泗心怀忐忑。

  如果是最理想的情况,那意义可就真的非同一般了。

  这意味着大秦对自然环境的抵抗能力成指数性上涨,这意味着大秦,有可能,真正意义的踏出天地四极,猛兽出笼。

  这也意味着,彼时献给始皇帝地图心中闪过的荒谬想法,将不再荒谬。

  一个,不缺粮食的国家!

  一个可以初步抵御天灾,解除农业滞阂的国家。

  一个在这个时代拥有航海技术造船能力和航海图的国家。

  一个拥有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一帝的国家!

  诸子百家的思想荟萃和人杰璀璨!

  如果是最理想的情况,大秦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大秦这个耕战制度体系的国家,将会对这个世界开展一次雷霆浩劫一般的降维打击。

  赵泗的胸口忽然忐忑了起来,没来由的忐忑起来。

  作为一个现代人对于粮食的重要性再怎么理解比不上踏足于这个时代的理解来的深刻。

  赵泗最近读了很多书,他知道这样的粮食意味着什么。

  这其中的意义远比自己带回来的原生种意义大的多的多。

  红薯土豆,哪怕是明清时期经过人为干涉培育的高产种,最多也只能造就一个红薯盛世。

  最多最多仅限于少饿死一些人,提升一下人口极限。

  可是自己璞玉光环能影响的,可不仅仅是红薯土豆。

  相比较起来,自己从海外带回来的红薯土豆玉米反倒比较鸡肋了。

  麦!稻!

  这样的主粮,自己的璞玉光环是否可以影响?

  当然,眼下情况未定,一切还得等待慢慢验证,毕竟粮食种出来需要时间,赵泗打算正式离开蓝田大营安家咸阳以后,将大秦目前主流的农作物在自家的田地上种个遍。

  如果真的是最理想的情况,赵泗都不知道后世的历史该怎么形容自己。

  赵泗怀抱着采摘而来的新鲜蔬菜,从始皇帝面前路过,心不在焉的神情丝毫不加掩饰。

  始皇帝诧异的看着赵泗匆匆略过的身形,眉间浮现出一丝好奇。

  赵泗的心事重重不加掩饰的摆在了脸上,但似乎并不是因为尴尬的对视?

  当然,始皇帝并没有刨根问底的习惯,年轻人嘛,总是心性跳脱的,相比较于探究他人心思,始皇帝更愿意期待赵泗这个胆大妄为敢趁自己睡觉偷瞄自己的小家伙在接下来的晚饭里有没有什么新花样。

第七十五章 恰饭饭

  来到厨房,赵泗看着自己面前一大堆食材陷入了沉思。

  璞玉光环对于农作物的影响现在想也没什么用,没个一两年功夫,不多种几茬出来大概率是得不到实证的。

  种粮食是水磨功夫,不是一蹴而就,璞玉光环也不能让粮食早产。

  相比较之下,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倒不如考虑一下该如何料理今日份晚餐,让始皇帝吃的舒心,以不计较自己目无尊上的小动作。

  “嗯……目无尊上好像不太对。”赵泗想了一下,自己是偷瞄,明明满眼都是始皇帝。

  低头看向面前的各类蔬菜。

  首先是嫩玉米,得益于金手指,玉米各个棒大粒满,不需要特别料理,嫩玉米白水煮出来的口感最佳。

  其次是红薯叶子,这玩意能炒菜,不过赵泗打算换个做法。

  尔后取出面粉,这年头白面粉可谓珍贵至极。

  这年头的石磨很贵重,叫石磨也不恰当,而应该叫硙。

  其次白面粉重点在于脱皮,古代只能用硙磨碎以后人工筛选。

  红薯叶略微清洗,不用晾干,带着水分的红薯叶直接沾些面粉,开蒸。顺便敲出蒜汁,等到蒸熟以后洒上蒜汁味道可谓是一绝。

  蒜汁里面可以加辣椒盐等调味,不过赵泗就喜欢单纯的点蒜汁,加辣椒盐反而影响红薯叶的本味。

  接下来就是简简单单的弄几个小炒菜了。

  因为薅了几颗未完全长大的小土豆,顺便再弄一个土豆炖牛肉,赵泗馋这一口馋了许久了。

  一个清炒菠菜,一个辣子鸡丁,一个醋溜白菜。

  另外又用面粉弄了个白面汤,里面打了鸡蛋花。

  没功夫发面弄馒头,干脆摊几张白面薄饼,等会直接卷着菜吃,放两河流域叫烙馍卷菜。

  至于薅出来未完全长成的小红薯,赵泗沉思以后干脆丢火里烤了。

  半个时辰以后,忙碌许久的赵师傅开始上菜了。

  简简单单的五菜一汤!

  始皇帝这一次并没有邀请赵泗。

  好在赵泗后厨里面留得还有。

  始皇帝打眼看了一眼赵泗,赵泗立刻上前开始介绍。

  “陛下,这是红薯叶。”

  面粉,蒜汁,红薯叶,清蒸,简简单单。

  始皇帝没有任何犹豫,夹起几片放入口中。

  味蕾之中,红薯叶的清香脆爽外加蒜汁的点缀瞬间激活了始皇帝的味蕾。

  没有多余的调味,食材本身的味道和口感就已是一绝。恰到好处,蒸熟但并未蒸烂,保留着清脆爽口和面粉打表的软糯。

  始皇帝原本匮乏的食欲,悄无声息的打开。

  “陛下,这是土豆炖牛肉。”赵泗笑着开口。

  “长成了?”提起土豆,始皇帝自然将吃食先放在一边。

  “还未长成,方才拔了几颗看看长的如何,倒是不能浪费,特意炖了牛肉,此物和牛肉相配,可谓一绝。”赵泗笑着开口。

  始皇帝点头,夹起一块牛肉。

  入口!

  微辣,筋道。

  辣椒,陈醋,黄酒,麻椒,葱段,香菜,赵泗的厨艺算不上太好,但是胜在菜式新颖。

  尔后又夹起拇指大小的小土豆。

  小土豆比较嫩,赵泗直接连皮一块炖的,口感更好一些。

  入口软糯,粉粉嫩嫩软趴趴的吃透了牛肉汤,初尝土豆,可谓惊艳无比。

  “这是清炒菠菜。”

  “这是辣子鸡丁!”

  始皇帝一一尝试,菠菜的爽嫩,辣子鸡丁的劲爆。

  初尝火锅以后新鲜感略去,始皇帝的食欲再次下降,又至蓝田,想不到赵泗已经在食艺方面再次推陈出新。

  烙馍卷菜的吃法也让始皇帝十分满意,毕竟是陕北汉子,好吃这一口很正常,白面鸡蛋汤倒是没什么味道,但是用来溜溜缝适合无比。

  剩下来的就是重头戏。

  烤红薯和煮玉米。

  红薯不大,也没有完全长成,不过正因为没有完全长成,里面老筋不多,吃起来反而口感更好一些。

  煮玉米让始皇帝眼前一亮。

  嫩,糯,微甜。

  始皇帝依稀记得,赵泗对玉米的评价好像是不太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