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439章

作者:三月啦

  “来找王离呢……”赵泗开口说道。

  “王离?王离呢?去唤他出来……”王翦闻声支使下人。

  “来了!来了来了来了!”还没等下人去通禀,王离就一溜小跑来到赵泗面前。

  “殿下怎个有空来寻?”王离笑嘻嘻的凑了过来行了一礼。

  “却是有用得着你的地方。”赵泗开口说道。

  “殿下但说无妨!”王离开口说道。

  年轻人总是如此风风火火,蒙父辈余阴,若说王离不想弄点事业那是虚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小伙伴的地位水涨船高,一不留神就直接监国了,王离心里没点想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孔雀国的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赵泗开口问道。

  “自然知道,殿下想对孔雀国开战?”王离眼前一亮,双手击掌。

  要不说大秦军方都是一群战争疯子,哪怕是王离这个中人之姿,听到打仗都颇为兴奋。

  “你有这个能耐跨海兴兵么?”王翦撇了略显兴奋的王离一眼毫不留情的打击。

  王离眼中的光芒顺便变得晦暗,尔后嗫嚅着开口道:“这……我……那……我确实不太通晓海事。”

  “你岂止是不通晓海事?难不成你还通晓兵事了?”王翦丝毫不给自家孙子情面。

  “老师这话说的……到底是将门世家。”赵泗笑了一下。

  “我自己的孙子自己清楚,守成勉强可以,对上一般人能够互有胜负,但若是对上一流的名将,这小子多半是要出差错的,至于跨海兴兵,又是从未接触过的海战,这小子实在是没这个能力。以他的能力,顶破天做个偏将,这还是因为这小子听话,不会胡乱发号施令的原因,仗着老夫的余阴,大部分人都会给他面子……”王翦毫不留情的再次撕裂伤口。

  “唉……老师实在是误会了。”赵泗摇了摇头。

  “是这样,我打算让槐里侯督管此次战事。”赵泗开口解释到。

  “李信啊……那倒不错,眼下大秦也只有他有过海上领兵的经历。”王翦一听并不是让自家孙子领兵出征,话头瞬间就变了。

  开什么玩笑?你这么上进干什么?

  你已经是彻侯的孙子了,已经注定要继承彻侯的爵位了。

  作为大秦最顶级的三代……王离并不需要奋发向上,也不需要努力创业。

  只需要老老实实跟着镀点金,混混日子,王家就能够一直屹立不倒。

  领兵统帅一方?责任越大,风险越大,尤其是王离本身能力确实不足。

  到了这个地步,收益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规避风险。

  “是啊,孤正是如此想的,只是海外通讯实在困难,一来一回便是几个月的时间,动起兵来靡费又实在太大……朝廷难以临时决断,因此除此之外,还需要一个信的过的人督军……”赵泗开口说道。

  “督军?”王翦皱了皱眉头,看了看一脸期待的王离,眼中带着几分沉思。

  “嗯……够资格督军槐里侯的人很少,孤能够信的过的人就更少了。”赵泗开口说道。

  “此战非打不可?”王翦手指缓缓叩动。

  “孔雀国相距万里之遥,就算有所斩获,战利品运回来都未必抵得上来来回回的路费……”王翦开口说道。

  “其实……倒也不是非战不可。”赵泗闻声摇了摇头。

  “孤的主要目的是和孔雀国建立贸易渠道,从这方面上来说,开战并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打赢了也收获不到什么土地和斩获……

  巨车王狂妄自大,但是孔雀国和大秦并没有必要的冲突。

  不瞒老师,其实在我看来,以巨车王的秉性,大秦倘若愿意伏低做小,也未必需要开战。”赵泗开口说道。

  二者没有必然的冲突的情况下,建立贸易互通有无其实是互利互惠的好事。

  站在一个合格的政治生物的立场上来看,开战绝对是最不明智的选择。

  以巨车王无脑的秉性,大秦大可以伏低做小,这不丢人。

  实际上海洋贸易时代,洋人对日本,对大清建立贸易的时候,都是采用如此做派。

  别管丢人不丢人,只要能够成功打开贸易渠道,那丢人比开战要划算的多。

  西班牙人为了和日本展开贸易,甚至还对日本人行跪拜礼,扮演小丑以取悦日本贵族。

  但是!

  阿三有没有贸易信誉是一回事。

  穿越一趟,还要受这种委屈,那岂不是白穿越了?

  钱,赵泗要,面子,赵泗也要。

  不贸易?那就打到你贸易!

  反正战场在孔雀国,大秦可以随时停战。

  届时,大秦消耗的是粮草金银,孔雀国得到的是满目疮痍。

  况且,赵泗的目的也不仅仅是建立贸易。

  文化影响和传播也是重中之重。

  孔雀国算是印度一代的主流文明,大秦想要强势传播文化,就必须要获得和孔雀国同等的地位。

  甚至,打上一场。

  文化传播可不是靠几本书,几件衣服,一些礼仪。

  那是要靠拳头打出来的。

  这个世界的底层逻辑实际上很简单。

  幕强!

  你更能打,文化才更容易传播。

  文化传播的第一步永远是武德充沛。

  只有肌肉亦或者只有文化都是小丑,二者同出就是真正的王炸。

  “那殿下何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王翦开口问道。

  “接下来孤要做的事情很多……一方面是因为孤想要打开贸易通道,另一方面,也算是为接下来做一些铺垫。”赵泗开口说道。

  矛盾转移……

  变法这种事情,就是主动激化矛盾,在矛盾没有酝酿到毁灭的前提时把矛盾释放出来。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剧烈斗争是少不了的,从文化到思想到学术……

  这种情况下,开辟外在战场转移矛盾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臣明白了……”王翦点了点头。

  王翦活了多大岁数了,哪里不明白转移矛盾这种操作?

  话说道这个份上,王翦自然不可能拴着自家孙子不让出去。

  都已经选择赵泗了,王翦都已经成了赵泗的老师,该支持,还是要支持的。

  “这下子……跑的怕是有点远呦。”王翦幽幽的看着王离。

  “大父同意了?”王离闻声为之振奋。

  “做臣子的,难道能够拒绝君上的任命么?”王翦闻声摇头失笑。

  好孙子这下子要往海外去,没个几年,怕是回不来了。

  就是不知道自己这老身子骨,还能不能等到自家乖孙凯旋。

第二百零四章 太孙殿下和陛下太像了!

  “去罢……去罢……只是督军的话,倒不算难为这孩子。”王翦眯着眼睛发出幽幽一声长叹。

  “只是孔雀国远隔万里,兴兵不利,殿下想好如何说服百官了么?”王翦开口问道。

  “航贸军府是孤一手执掌,无需虎符亦可调动,至于钱粮用度,孤已经说服治栗内史,既然如此,孤为什么还需要说服百官?”赵泗闻声笑了一下。

  “总得开个朝会知会一声,总不能让百官后知后觉,直到大军开拨的时候才知晓。”王翦开口说道。

  “孤是打算召开朝会知会一声,顺便把一些事情一并做了。”赵泗笑着开口。

  “既然殿下已有计较,老夫便不再多说了。”王翦闻声点了点头。

  “宫中政事繁杂,孤不便久留,待孤召开朝会以后,会亲自为王离送行。”赵泗执弟子礼开口。

  王翦点了点头,王离躬身行礼送客。

  直至赵泗的身影消失不见,王翦眼中闪过一丝恍惚,枯槁的指节擦拭了几下眼角,倒没有什么眼屎,只是目光却还是浑浊不堪。

  “越来越像了啊……”王翦幽幽开口。

  “什么越来越像了?”王离挠了挠头开口问道。

  “殿下和陛下,越来越像了……”王翦笑了一下,眼中闪过几分追忆。

  这对爷孙,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多。

  同样,在许多人看来,这对爷孙性格有着明显的区别。

  然而在王翦眼中,某些时候,这对爷孙的举止,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骨子里,这对爷孙,是一模一样的。

  那是……源自于血脉的本能。

  就像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召开朝会是为了通知群臣,而非和群臣商讨。

  就像,他认准的事情,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落实。

  这对爷孙的手段从来都谈不上酷烈,但是要做的事情,从来都会不折不扣的去行动。

  不论对错,从不瞻前顾后。

  “殿下和陛下?”王离愣了一下,脑海里浮现出来始皇帝充满威严的身影。

  那是如此的不可直视,威势甚重。

  对于王离这种后辈而言,刚一出世面对的就是巅峰状态的始皇帝,自觉得亚历山大,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逾越之处。

  相比较之下,赵泗?

  王离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画面就显得温和许多。

  哪怕自己的小伙伴已经今非昔比,摇身一变成为了大秦的储君,但终究有交情在,颇为亲近。

  况且,自家小伙伴再怎么说,也从没有在自己面前板着脸过。

  对比始皇帝带来的压力,和赵泗相处王离明显自如许多。

  “这……差别也太大了吧……”王离嗫嚅着嘴唇嘟囔道。

  “你能看出来个甚么?”王翦摇头失笑。

  “有这功夫,倒不如好好考虑一下去了海外该如何做好殿下交给你的差事,想一想应该如何对孔雀国用兵……”王翦开口笑骂道。

  “孙儿不是去督军么?领兵打仗那不是槐里侯的事情?”王离开口问道。

  “总得以防万一不是?出了什么差池,不求你建功,最起码得把船带回来。”王翦叹了一口气。

  “罢了,随大父去书房……”

  王离点了点头,搀扶着王翦的身子朝着书房走去。

  ……

  时间……悄然飞逝。

  转眼时间,几天时间过去。

  治栗内史那边已经开始进行粮草调集,赵泗也在为出兵孔雀国做预热准备。

  何为预热,无非就是舆论攻势罢了。

  时值赵泗颁布招贤令,开放学室,天下士子纷纷朝着咸阳汇集,可以说整个天下的知识人才都朝着关内汇聚。

  读书人多了……消息的流通和讨论热度自然也会相应变高,天然具备了舆论发酵的土壤。

  在没有干涉的情况下,舆论集中在声讨旧吏以及法家和各家学术彰显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