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72章

作者:三月啦

  虽然常把复国的口号挂在嘴上,但是沧海君是亲眼见过秦国的兵锋之强的。

  他,秽人的君长啊……

  秦王清剿秽人的时候,甚至只出动了两万秦军。

  东海一带几十万秽人都因此而肃清……

  骂是真骂,怕也是真怕,这是天底下大多数贵胄的真实反应。

  “如今秦国虎狼之师不下百万,我听说彻侯王翦又重新出仕,担任太尉,统管天下兵马,王翦覆灭六国之时,未尝一败,南越之地尽皆设郡,陇西的匈奴也因此被击溃,不久之前就连东胡都被秦国痛击,这样的秦国,真的是可以战胜的么?”沧海君脸上带着犹疑。

  迁到咸阳是任人鱼肉,可总归不是没有一丝一毫活着的希望。

  但是提刀入咸阳痛陈厉害,沧海君是真的怕。

  距离秦国覆灭六国,才过去多久?

  王翦还活着呢!

  心理阴影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秦末乱世,始皇帝驾崩,老一辈将领尽皆老死,忠臣良将被胡亥悉数屠戮,喊了几十年口号的贵胄才敢真正意义的起兵造反。

  嗯……甚至还需要陈胜吴广为王先驱。

  倘若没有陈胜吴广连战连捷,这群贵胄一时半会尚且难以发现秦国已经在胡亥的带领之下外强中干,恐怕还要犹豫几年乃至于十几年的时间。

  现在,在这个节骨眼上,让沧海君做出这样的选择,何其难也?

  不论如何,始皇帝,王翦,就是六国旧贵心中难以跨过的大山。

  除了岁月和光阴,几乎没有人知道该如何战胜。

  “秦王之所以能够覆灭六国,是因为六国不合,而被秦国离间,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蛇鼠两端,这才给了秦国逐个击破的机会,而王翦之所以能够战无不胜,也是因为秦王能够信赖于他,秦国一统天下,兵锋直指六国,却并非战无不胜,李信伐楚也曾溃尽二十万秦军,始皇帝一统天下以后,让屠睢带领五十万大军攻伐南越,却依旧大败而归,屠睢也因此身死,这些都可以说明,秦国并非是不可战胜的。

  南越的蛮人甚至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铠甲,李信伐楚的时候楚国的粮草也早已告急。

  而如今,秦国一统天下,又连年对南北用兵,陈兵超过百万之巨,现在虽然撤掉了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的徭役,但是服役的百姓依旧有百万之巨,这样的秦国,先后覆灭了六国,连年战争不断,国库里面又有多少存粮?

  秦国这次得罪的是在天下各地都皆有声望的贵胄,这是切肤之痛!

  只要我们抓住机会,让全天下的贵胄联合起来,就算秦国有百万大军,又有何可以惧怕的?

  天下苦秦久矣,现在秦王又颁布迁王陵令,这个时候,只要举兵,天下人一定会云集景从,趁着这种机会,秦国外强中干,只能疲于奔命。

  就算是光复六国,也是没甚么不可以的。”

  沧海君听到张良信誓旦旦的回答,心中稍微安定,于是轻声开口问道。

  “举兵这样的大事,我们又该怎么布置呢?”

  张良笑了一下开口说道:“如果沧海君能够信得过我,就请听从我的计划。

  现在天下贵胄心中多有犹疑,并不是起兵的好时机,就算现在沧海君举兵,也不会有太多人响应。

  等到第一批迁移的贵胄进入关中,等到他们的家人沦为奴隶,等到他们的财富被秦王夺走,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感受到切肤之痛,唇亡齿寒。

  但是秦王势必不会仅仅迁移这几家贵族而善罢甘休,必然会迫不及待的催促李斯继续执行迁王陵令。

  等到这个时候,天下贵胄人心惶惶之时,就是举兵的好时机。”

  沧海君闻听张良的分析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很有道理,最起码张良不是让他现在起兵送死。

  说实在话,沧海君也不想立刻起兵,因为第一批大名单里面没有他。

  人,总是都会带着一定的侥幸心理。

  说不定这次反响剧烈,秦王就真的停手了呢?

  最起码,现在还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万一,秦始皇比较守规矩呢?

  张良抓住了沧海君的心理,给出了最合适的计划,沧海君也信服了张良,因此开口说道:“子房真是堪比华管仲乐毅的大才啊,像您这样的人都不愿意出仕,由此可见秦国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我愿意听从子房的建议,可是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未雨绸缭,应对这种危险的发生呢?”

  张良的计划,得逞了!

  像沧海君这样的人,现在劝说他举事是不可能成功的,天底下贵胄的心理和沧海君都差不多。

  张良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鱼死网破的备用计划。

  然后,击碎他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不得不抱成一团!

  劝说沧海君很顺利,可是张良心中依旧沉凝如水。

  真的……可以成功么?

  他总感觉,始皇帝露出来的,被他所把握的所谓的破绽,是始皇帝故意而为!

第四十八章 联胡抗秦

  但是尽管心中隐隐有些忧虑,张良也清楚,这或许就是他此生仅有的一次机会了。

  始皇帝的改变让张良意识到,把复国复仇的愿望寄希望于始皇帝自己作死是一件并不现实的事情。

  他必须行动起来!

  “如果沧海君信得过我的话,可以派我以沧海君的名义暗中联络天下贵胄,由我来痛陈厉害,说服天下贵胄……”张良沉声开口。

  “子房欲效仿苏秦故事?”沧海君开口问道。

  “秦国势大,非合力而不能胜!”

  沧海君点了点头,尔后开口说道:“我相信子房的本领,但是秦国却没有张仪这样的人才了,那我在这段时间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联络海外秽人,积蓄船只武器,一旦举事,帮助他们渡海而来!

  现在海外秽人有几十万之众,因为沧海君的缘故,他们种上了红薯土豆玉米这样的仙粮,现在的秽人大部分都是因为秦国而流亡海外,他们和我们一样无时无刻不想回到自己的故乡恢复自己的国家,现在海内外的秽人都信赖沧海君的为人,一定愿意跟随沧海君举兵抗秦。”

  “我的国家虽然覆灭,可是秽人却愿意尊敬我,我会让他们跟随我举兵起事的!”沧海君点了点头。

  沧海君作为一个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秽人,能够混进中原贵胄的圈子甚至声望在东海之边无人能及。

  靠的就是他秽人君长的身份。

  秽人被秦国赶出海外,但是近海一带秽人再怎么说也有几十万之众,失去了家园的秽人急需各种各样的贸易来在荒芜之地站稳脚跟。

  而中间人,只有沧海君有这个资格担任。

  随着贸易逐渐增多,沧海君在秽人群体中声望也越来越高,因为他的身份,他的地位,他的血脉,以及人格魅力。

  后来秦国散发红薯土豆玉米三种高产仙粮以后,沧海君第一时间凭借自己的渠道弄来了种子,直接送给了海外秽人,更是让沧海君的名望水涨船高。

  沧海君虽未生活在秽人的地界,可是每一个秽人都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如此一来,只要沟通好天下贵胄,沧海君借助秽人举事,顷刻之间就能在东海地界掀起来滔天巨浪,天下贵胄只要这个时候响应,秦国除了关中必然会狼烟遍地。

  我会趁这段时间想办法联络北边的匈奴东胡和月氏,以及南越的诸蛮部落,秦国北击匈奴,丝毫不讲道义的夺走了匈奴的河套沃土,又强迫北方胡人和秦人贸易,就算是北胡也对秦国痛恨不已,南越一带,秦国屡次入侵,就像清剿秽人一样,在南越覆灭了他们的家乡,强行在那里设郡,让他们服从繁重的劳役和高昂的赋税,并且从关中迁移秦人来监视他们,南越诸胡也恨秦欲死。

  如果可以联络他们,蛮夷戎狄和我们一同响应,秦国就自顾不暇,内外全部陷入混乱,就算是王翦这样战无不胜的将领也只能疲于奔命,当天下的贵胄联合起来,秦国就只能放弃曾经侵略攻打的土地,退回到关中以内,那个时候,就能够恢复战国的盛况,大家都在自己的国土上安居乐业,沧海君也会成为秽人的君长,甚至在东海一带立国,成为像齐国这样的诸侯国的君王!”张良认真的开口说道。

  沧海君闻言大喜!

  张良的分析确实让他茅塞顿开!

  张良描绘的蓝图也让他振奋不已。

  成为秽人的君长?那是沧海君所不愿意的事情。

  他曾经是秽人的君长,但是他早就看不上了。

  几十万秽人分了几十个国家,部落更是不计其数,不通教化,没有礼数……

  可是……如果是在东海一带,建立一个诸侯国呢?

  一个,被中原承认和接受的诸侯国!

  这对沧海君的诱惑可太大了!

  张良话语之间一直在暗示沧海君,如今更是直接图穷匕见。

  可是沧海君就吃这一套,实在是张良的分析并非无的放矢。

  秽人愿意听从沧海君的号令,不顺所有人吧,只要有足够的船只武器装备,沧海君可以轻而易举拉出来几万人马!

  拳头就是话语权!

  显而易见的是,在起事之初,沧海君一定是掌握兵马力量也最为强盛的人。

  他有人口资源,而且是完全愿意听命于他的人口资源。

  凭借这些原始股,足够他在天下举事义军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那么,倘若真的功成,秦国被逼退到关内。

  沧海君就算是论功行赏,也完全有资格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诸侯国!

  “南越一带的脑子我并不熟悉,和他们没有太多交流,恐怕要子房自己去做,但是北方的胡人这边,我确实有一些门路。

  赵国的名将李牧被杀害以后,留下了一个孙子叫李左车,在李牧被赵王杀害以后,在李牧门客的帮助之下活了下来,出塞逃到了东胡才得以保全性命。

  东胡人畏惧李牧的用兵手段,却敬畏他的能力,因此善待李左车,李左车长大以后,在东胡受到了重用,因此东胡强于月氏和匈奴,后来李左车思念故乡,于是向东胡王请辞回到了中原,现在在代郡一带隐居,我有一个门客是代郡出身的游侠,他知道李左车居住的地方,如果能够请动李左车,凭借其大父李牧的威名,以及他和东胡王的交情,一定能够说服北胡南下!”沧海君脸上带着振奋开口。

  在张良的引导之下,沧海君已经不再把谋反举事当成备用计划了。

  在中原建立一个被诸侯接受且承认的诸侯国深深地吸引了他,因此沧海君的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

  张良闻言神色大喜!

  李左车!

  他还真没想到,李牧的孙子居然隐居在代郡,沧海君居然还有门路联络到李左车!

  北胡!

  稳了!

  至于南越诸部,却是麻烦一些!

  北胡只有东胡月氏和匈奴,需要说服的目标很少。

  但是南越……诸部落林立,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没有公认能服众的王者,想要说服他们统一行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第四十九章 兽苑进展和成效

  张良抓住了最后一丝机会,为自己的国仇家恨努力,甚至愿意不惜一切代价。

  而另一边的咸阳城,也分外喧嚣。

  “又有人投拜贴了,见还是不见?”张苍脸上带着笑容看着兽苑里面正在被群兽环绕的赵泗。

  猪羊牛马骆驼鸡鸭鹅甚至还有小象……琥珀则蹲在一边百无聊赖的打着哈欠,悄咪咪的将一旁的小鸡仔一口包圆含在嘴里。

  “不见……先生何必多问这一句?先前不是说过了?”

  “妈的往哪里拱呢,赵泗一把将一头小猪推开。”

  “琥珀,吐出来,贼眉鼠眼的!”

  琥珀闻声老不乐意的张开嘴,小鸡仔从琥珀嘴里咕咕咕的走出来抖了抖翅膀。

  天上几只鸽子来来回回在赵泗头上绕圈,好在没有给赵泗投放炸弹。

  这里说是兽苑,其实就是动物培育基地。

  因为金手指的特殊性,这里的动物都是在刚刚出生以后就被接到这里照料。

  除了常见的家畜家禽以外,还有一些野生猛兽,最让赵泗不可思议的是,始皇帝还弄过来了两头小象。

  象这种东西,对于中原来说很稀奇。

  春秋乃至于更早之前,中原是有大象的。

  豫,牵象之地嘛!

  但是豫,作为整个中原最早被开发的地区,也是中原人类最早的聚集地,两河流域附近,经过不断的开发,大象已经难以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因此逐渐往南迁移,到了春秋时期还偶有记录中原有大象的踪迹,战国以后就已经彻底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