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42章

作者:三月啦

  “把他们的脑袋都挂在桅杆上!”

  一个个被活捉的俘虏又被活生生的斩首,脑袋又被挂在桅杆之上。

  只剩下一个俘虏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噌!

  一柄秦剑刺在他面前的甲板之上!

  “告诉你们的国王,大秦和叶调的战争,开始了!”荆持剑架在对方的脖颈之上。

  “哦,忘了,你听不懂!”

  “不过没关系,很快你们就知道你们招惹了什么!”

  将染血的秦剑交给对方,并丢给对方一个竹筏,荆目光深沉的看着远去的竹筏。

  “难怪兄告诉我这里的人可能会对咱们不太友好,叫我小心一些。”

  “分出来两艘船,回转扶桑,其余船只,跟我守在附近海域,他们的船比不上咱们,只要出来一艘,就打一艘,人多就拉着他们往远海跑,只要敢追,我就能让他们出来的船全沉进海里。”

  “让他们明白,是谁的国家在这里驻足。”

  “现在让他们看看,谁才是强盗!”

  远海探索,委曲求全是必然的,避其锋芒也是必然的,荆很早就做过心理准备。

  毕竟遥远的海域,大秦也确实没办法支援他们太多。

  可是这里他妈的离扶桑还没多远呢!还没到忍气吞声的时候。

  摇人!必须摇人!

  顺着洋流过来,也没那么难。

  说到底,还是在亚洲打转!

  大军进攻叶调本土肯定不可能,但这里是叶调的家门口,而这里又是群岛地貌。

  不巧的是,大秦的海船技术恰好比这里的猴子技术要好那么一些,武器装备和人员素养也强那么一些。

  在别人家门口打架,尤其是十分依赖航道沟通的群岛地貌,谁的损失更大是毋庸置疑的。

  荆背负的使命他自己比谁都清楚。

  大秦现在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是影响周边的蛮夷戎狄!

  因为四极封锁,强大的大秦只能在小小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拳脚。

  这一战或许没甚么收益,但是意义一定是巨大的。

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冬

  荆去扶桑摇人以及大秦对叶调国的战争都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完成的。

  始皇帝的驾辇依旧在返回咸阳的途中。

  眼下距离关内已经没多远了,一路不用停留,几个月就走完了之前一年的路程,驾撵停泊在了善阳……

  善阳,熟悉的名字,故赵国对匈奴前线之一,和上郡没差多远,但不算关内,不过上郡有很多地方也不处于关内,大差不差。

  简单点说,就是之前大巡天下赵泗搓出来蜂窝煤的地方。

  上一次因为大雪,始皇帝的驾撵停泊在善阳一带不能行进,善阳当地庶人算是倒了血霉,以一县之地供应始皇帝车队的柴薪和粮草,要不是有他赵大善人搓出来蜂窝煤,指不定善阳本地得被祸害成什么样了。

  “想甚么呢?”

  小亭之中,始皇帝裹着翻毛大衣,随行宫人侍奉在大雪飘零之中,头顶的华盖虽然能挡得住雪花却挡不住凌冽的寒风。

  而小小的破败的亭子之中只有李斯赵泗始皇帝三人围鼎而坐,鼎内咕咕咚咚升腾着热气。

  也不知道始皇帝怎么想的,凌冽寒冬,一大清早,天还黑的只能看到白茫茫的雪花和呼啦啦的寒风的时候,春宵刚刚结束的赵泗就被始皇帝派人滴溜起来,大早上被拉起来陪着始皇帝出来吃火锅。

  顶着大雪,寒风……

  虽然有煤火炉在四周环着,还有火锅热气升腾着,但是凌冽的风吹在身上依旧如同刀子一般,好在赵泗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火力旺得很,当然,最大的原因是赵泗半个身子都快缩琥珀怀里了。

  琥珀是老虎,毛厚,虽然母老虎很凶,但是该派上用场的时候也不含糊,用暖和的躯体将赵泗的双腿环绕了起来。

  又是几个月过去,琥珀的身形已经比成年老虎还要大一圈了。

  已经有一千多斤了……比项羽举的鼎都重,当然,是秦斤,换算成现代斤大概是八百斤左右。

  “啊……还记得上一次来善阳,百姓没有柴薪可用,这一次来,沿途所见,家家户户已经用上了煤炭,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没有柴薪取暖,这一切还全赖陛下之恩啊……”

  赵泗嘴上说着,心里却没来由的在想。

  上辈子老虎的体重记录是多少来着?

  野生的也就三百多公斤吧?

  人工的最大记录好像也就四百多公斤。

  琥珀才不到两岁,身体明显还没有完全成熟,体重已经快破记录了,最关键的是琥珀的体魄不是肥胖,而是强壮。

  这货要是长到完全成熟得有多少斤?

  不得有五百多公斤?四舍五入一下那就是一吨重啊!

  那一巴掌拍下去力道得有多大?

  要是给这货定制一套青铜甲胄,那放在战场上不是妥妥的虎式坦克?

  琥珀它聪明啊,还通人性,嗯,加载了智能的虎式坦克!

  不过猫科动物的耐力一般都有点够呛,在古代diy一辆虎式坦克的可能性或许有点低。

  不过在璞玉光环的滋润之下,琥珀已经不是寻常猛虎,或许耐力也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也说不定?

  始皇帝看着依旧出神,半个身子快趴到琥珀身上的赵泗,听着赵泗十分敷衍的语气,知道这小子又在胡思乱想。

  赵泗人不错,就是懒了一点,一旦强行开机,就经常容易打瞌睡神游天外。

  始皇帝倒也没有在意,年轻人不能理解风霜苦闷之下大雪漫天的景色,他却能欣赏这独到的美。

  铺天盖地的白落下,地面上也是白茫茫一片,一时之间分不清白色是在上升还是下落。

  铺天盖地的大雪是难得的美景,尽管始皇帝不是南方人,对雪也并不陌生,但是如此美景,不赏可惜。

  “陛下难得赏雪……”李斯把脚凑到琥珀身上。

  这么大的寒风有火炉子也不顶用,小亭四面透风,李斯的脚刚凑过去就感觉到一股暖意。

  不过话说回来,始皇帝确实极少赏景,随着年龄越来越多,政务越来越繁忙,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始皇帝给李斯的印象就变成了无休止的忙碌。

  但是,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始皇帝忽然又仿佛恢复到了遥远的从前,那个时候的始皇帝胸中雄心壮志大到能囊括天地,时常游猎,也时常会因为一处美景而喜不自胜,甚至还会作诗歌相附。

  “是啊……”赵泗摇了摇头还没有感慨,话还没说完琥珀却一脸嫌弃的挪开屁股并且用尾巴将李斯的腿强行推走。

  琥珀这家伙越长大越聪明,有了明显的喜恶,现在玩心也没那么大了,就喜欢黏在赵泗身边,当然,也没啥凶性。

  “琥珀,过来……”

  始皇帝见状笑了一下亲自片了一块牛肉拿在手里摇晃了两下,琥珀见状不情不愿的挪到始皇帝身边。

  还是那句话,琥珀主打的就是一个聪明。

  除了赵泗,现在能叫得动琥珀的就是始皇帝了。

  而且也没那么情愿,很可能是看在赵泗的面子?

  琥珀顺从的裹住始皇帝的双腿,埋头干饭,任由始皇帝怒搓虎头。

  “之前确实疏忽了许多东西。”始皇帝一边摸着琥珀的虎头一边轻声开口,没甚么威严,似是在诉说心事,又不像是对谁说,而是对自己说。

  “陛下!琅琊军奏!”

  正在始皇帝失神的欣赏雪景之时,蒙毅踩着大雪走进小亭之内,头上身上都是白茫茫的雪花,略一抖擞,雪花呼啦啦落了一地,开口白茫茫的热气吐出。

  “琅琊军奏?”始皇帝挑了挑眉毛。

  “何事?”

  “大秦的远洋船和叶调国发生了一些冲突,荆发书请战,这是扶桑发过来的军奏。”蒙毅开口,依旧是白茫茫的热气吐出。

  “海事啊……”

  始皇帝和李斯的目光落在了神游天外的赵泗身上。

  赵泗被两道目光加深,尴尬的笑了一下。

  “叶调国啊……”

  “怎么都看着我?”

  赵泗叹了一口气,很显然,始皇帝是让自己拿主意了。

  “陛下,先生还没有辞官呢……”赵泗幽幽的说道。

  虽然知道海事迟早得落在自己手里,但邹奉现在还是名义上的海事统筹者呢。

  还没入职就打算让自己提前工作了这不是?

第一百三十九章 航贸军府

  风雪依旧在胡乱的拍打,赵泗看着始皇帝毋庸置疑的眼神终究是点头认栽。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大秦想要对近海产生辐射,肯定是要打的。”赵泗揉了揉眉心。

  海事,勉强算得上是赵泗的专业,最重要的是这次远洋探索的船队有一大批船员都是赵泗曾经的手下。

  “而且,如果我预料没有出错的话,这封军奏发出去的时候,就已经开战了。”

  远海不比近地,消息传递太过于缓慢,开战如果非要等待军令,那早就不知道被人按着扬了多少次了。

  “其实这封军奏并不重要,陛下如果不想打,只需要从扶桑传令,下令切断供给即可,重要的是,海事必须要有统筹的部门来进行管理了,大海太过于遥远,情势也太过于复杂,大秦要接触不知道多少国家,消息传递又太过于缓慢,如果不建立一个正规的统筹海事的部门,以其距离之遥远的消息传递之缓慢,迟早是要出现大问题的。”

  始皇帝点了点头,看样子,海事部门筹建的事情是不能继续拖下去了。

  “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并非大秦的海船主动寻衅,这一点我还是信得过荆的,大秦也必须通过一场战争来打响自己在神州的声名,外交谈判永远都只是战争的延续,没有战争,和平的交涉也难以进行,关键点在于这一仗怎么打,打到什么地步。”赵泗顿了一下示意士卒取来地图。

  不消片刻,地图取来。

  赵泗将手指放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地。

  “这里,就是叶调。”

  “这样的距离,以目前大秦的海船数量和适合海战登陆的士卒来看,攻城掠地就不用想了,目前只能把战场放到海上。”

  “这一战,从短期来看也是没有太多实际收益的,但不代表从长远来看没有收益。”

  “四极封锁,大秦困于一隅之地,声名几近于无,客观来说,这是附近地域国家和大秦的第一次接触,第一印象,很重要。

  不仅是叶调,这里,这里,乃至于这里,都有国家,相互之间都有交流,这是大秦在这里第一次展露锋芒,因此这一战不仅仅是打给叶调来看,也是打给周边国家来看。”赵泗开口道。

  叶调,只是大秦刷声望的工具罢了,赵泗真正的目的是打出来大秦在印度次大陆的名声。

  从陆地上,打穿西域以后,受到印度次大陆文化影响的国家只会越来越多,从大海之上更不用说,大秦的地理位置太好,就是出去太难了,但是赵泗知道大秦未来必然是要踏出天地四极的,不能只是窝在东亚这个圈子里安于享乐打生打死。

  等到大秦的海船不断改进,船只数量越来越多,航海交流贸易也会越来越频繁,相应的自然也会导致大秦和世界的接触更加频繁,而大量的接触必然会产生冲突,归根结底,硬实力才是根本。

  大秦的硬实力毋庸置疑,周边国家能打的都被大秦锤了一遍,大军压过来没有哪个国家不害怕的,但问题是大秦的威名仅限于东亚地带。

  走出去,必须要走出去!

  “打多久?”始皇帝开口问道。

  “要想打出来大秦的威名,那就打到叶调国主动交涉和谈!”

  始皇帝揉了揉眉心,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不过现在粮食增产,大秦境内一片向好,倒也不至于因为一场海战而捉襟见肘。

  “其实陛下倒也不必担心开销,扶桑的石见银山和佐渡金岛还在开采,这一年多时间也囤积了不少金银,这场海战的开销控制在目前开采出来的的金银数估计就差不多了。

  况且迁贵令实施以后,大秦还能够多出来一大笔可用之财。”

  始皇帝点了点头,摆了摆手。

  “研墨拟旨,你去取虎符来。”

  虽然现在荆已经开战,但是该走的流程一样得走,海上不比陆地,真等到虎符送到荆的坟头草都得三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