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39章

作者:三月啦

  官做到这个地步,放眼整个秦国,加起来拢共也就两位数罢了。

  成为卿,那就是九卿的预备役了……理论上和九卿是完全平级,无非也就是手里权利大小的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以始皇帝对赵泗的亲近,赵泗手里会缺少权力嘛?

  别说成为上卿以后,就是现在,赵泗还没成为上卿,李斯都不认为赵泗这小子手里没权。

  只要赵泗想,只要赵泗敢,他手里的权利某种意义上比他这个大秦左相还要多。

  “上卿啊……”李斯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

  始皇帝的心思已经显而易见,而在李斯看来,赵泗成不成为上卿区别不大,只不过是以后赵泗办事更名正言顺了一些,始皇帝让赵泗做事也更顺理成章了一些。

  没甚么可以反驳的……

  李斯也不认为自己的不同意能够影响始皇帝的决策。

  况且,赵泗这小子就算不扛迁贵令的重任,也是时候该站在台前了。

  总不能以后都是这小子出出主意,自己就得忙前忙后。

  当然,战略性犹豫还是需要的,这会显得他对这件事做出了认真的思考。

  “虽年纪尚小,但于国有大功,足以为卿!”李斯认真的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实事求是的说,以赵泗目前的功劳,三种仙粮,五谷丰登,马蹬马鞍马蹄铁,提出迁贵令,加起来论功也确实配得上上卿之职。

  至于才能?

  上卿是九卿预备役,没有才能那就一直预备着呗,无非是以国养勋罢了。

  始皇帝抬眼看了一眼李斯,沉默片刻露出一丝微笑。

  这事情问李斯是纯属多余了,李斯没有任何道理也没有任何可能阻挠赵泗成为上卿。

  “且先下去吧……”始皇帝摆了摆手。

  李斯自顾自的退下。

  待李斯走后,始皇帝的手指轻轻在案几之上叩动,目光则落在了镇在案几之上的坦克手办。

  很多事情,成为了上卿才能够名正言顺啊。

  目前来说,海事已经进入了正轨,邹奉妥善的完成了前期规划和开展,在质疑声中诞生的海事部门随着源源不断运输回来的金银已经成了朝堂上的香饽饽,同时也成了大秦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可是邹奉年纪大了,而且邹奉是阴阳家的当代领袖。

  始皇帝不介意任何一家弟子进入大秦的任何一个部门,只要他们有足够的才能,始皇帝不会因为思想偏颇而弃之不用。

  但海外不能沦为阴阳家的一言堂,邹奉对诸子百家防范太紧,眼下海外之事学术门户之别太过严重,这样并不妥当。

  赵泗以前资历和才能都不够,但是现在已经勉强够用,手底下也有了自己的门客,也是时候该挑起来一些担子。

  如今的赵泗已经今非昔比,有张苍一行人的辅佐,他能够背负起来更多任务,而赵泗也应该给予自己的门客施展拳脚的舞台。

  当然,不仅仅是海事相关……

  海事独立于九卿这是很早就议定的,但是新的机构却迟迟没有成立,原因为何不必多说。

  “工匠之事……”始皇帝说着说着又摇了摇头。

  工匠概负责于将作少府,但是赵泗想弄的很明显不是再弄一个大型生产部门出来,这一点始皇帝很早就有所察觉。

  “还有……”

  始皇帝打算把郎中令的兵权给单独拿出来……

第一百三十三章 琥珀和虞姬

  上卿这种职位,除却出任九卿以外,手里权力有多大全看始皇帝愿意下放多少权力。

  以往九卿机构足以掌握全局,现在多了个黑冰台,全面由顿弱负责。

  还有海事,成立独立于九卿之外的部门是肯定的,这事情始皇帝打算交给赵泗,当然,不仅仅是这些。

  郎中令的兵权有一万多,司职于咸阳的脱产士卒。

  负责拱卫皇城,也是目前大秦最为精锐也是唯一一支完全脱产且全甲人马齐备的部队。

  蒙毅执掌郎中令,这一点不需要变动,蒙毅事情做的很好。

  但是兵权始皇帝打算全面从郎中令剥离开来,外城交给郎中令无所谓,内城拱卫始皇帝打算交给赵泗。

  和赵泗一样,蒙毅也是始皇帝的亲信大臣,入则进其里,出则随其侧,但是亲近也有多少之分。

  赵泗信不信的过已经无需赘述,事关咸阳内里宫廷拱卫,亲近和信任比能力更加重要。

  而且……扶苏归咸阳在即,蒙毅再手握那么多兵权也不合适。

  “这样一来赵泗这小子手里的兵是不是太多了一些?”始皇帝揉了揉眉心。

  拱卫内城最起码要分出来四五千的兵权,这是中央军,含金量和边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脱产士卒和服役士卒的战斗力也不是一个量级。

  问题在于,海事部门始皇帝也打算交给赵泗全面把握,这是很早之前都已经做好准备的。

  虽然目前大秦的海船和水师也就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

  但是未来重心一定会朝海外偏移,海船也在紧锣密鼓的建造当中,近海领域的把控也是计划之中,组建海师是必然的。

  按照赵泗规划的海外蓝图,大秦的海外开扩未来涉及的士卒恐怕也不在少数。

  始皇帝罕见的沉默了片刻……

  手握一半中央军,外加机动能力极强的海军大权……

  始皇帝下意识的开始权衡这样的布置是否合适,只不过刚刚陷入沉思,又没来由的摇头失笑。

  海军还没个影子呢……

  真到兴兵海外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届时赵泗这小子早就不知道干嘛去了。

  这小子贪不贪权,会不会被权力腐蚀暂且不提,先把这小子赶鸭子上架出出力气才是正要紧的事情。

  属驴的东西,打一鞭子还倒退的货,指望那么长久干什么?

  最起码就目前而言没有人比赵泗更适合眼下的工作,把海事推入正轨。

  怕就怕海师还没组建完成这小子就想着撂挑子不干了。

  而事实证明,始皇帝的担心确实是多余的。

  车架之中,虞妙戈侧躺在赵泗怀中,琥珀趴在赵泗脚边,并且不动声色的用尾巴将虞姬靠近它的腿往旁边推了推。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赵泗忙碌完了赵高的工作终于能忙里偷闲回到了自己的车架光明正大的偷会懒,顺便和自己亲爱的虞美人亲近亲近。

  赵泗有些怀念赵高了……

  无他,中车府令的活太多太杂。

  要是顶一两天职赵泗也不是不能干,凑合凑合也不会生出来什么乱子,实事求是的说,从赵高打出GG以后,赵泗顶着赵高的活,干的也算有声有色。

  不难,最起码对于赵泗来说不难。

  就是太麻烦了,一天天的屁事不少。

  就算是尽力凑合,也是劳心劳力,一天下来,赵泗的私人时间实在算不上太多。

  赵泗开始有些怀念自己无所事事只需要给始皇帝开车顺便蹭吃蹭喝的日子。

  “陛下愿意将这样的事情交给夫婿,这是对夫婿的看重,夫婿何必神伤?”虞姬轻声抚平赵泗的眉毛。

  “这活啊,一天新奇两天舒坦,三五天觉得大权在握,日子久了就生烦了,有这空倒不如床上躺着,饮酒赏月……”赵泗摇了摇头。

  他对于工作这种事情向来没我在太多热度和耐心,纯粹就是出于职业素养把事情尽量做好。

  对赵泗而言,他最希望的就是自己天天趴在家里吃喝玩乐,闲暇之余抽空指点江山,笑看大秦风云渐起。

  以前是没那个能力做好事情,难得清闲,赵泗也懂事的提升自己。

  提升完自己以后赵泗发现自己不如不提升,还不如像以前一样放放嘴炮悠闲自在。

  自己只管出主意,能不能干始皇帝来分辨,搞不搞的好去找李斯,多么美妙的开局!

  “世人熙熙皆为名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啊……”

  赵泗徒劳感慨一声,把脚搭在琥珀的脑袋上。

  现在琥珀已经长成了大脑虎了,虽然目前的琥珀只有一岁多,但是体型已经超过了正常的成年猛虎。

  性子倒是安稳了一些,不至于像以前一样胡闹了,而且现在体型也大,要是吓人是真能出大事的,如今的琥珀大部分时间都是趴在车里享受着使女的照顾。

  哦,值得一提的是,琥珀它不喜欢虞姬。

  赵泗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琥珀从小在人堆里长大,并不排斥和人接触,经常照顾琥珀的使女隶臣还能摸摸虎头给琥珀开开玩笑,琥珀现在性格稳定了,也愿意通过出卖自己的色相换取投喂。

  但是虞姬不行……

  通常情况下,虞姬在的地方琥珀都会自动离开。

  赵泗来的时候虞姬和琥珀才能做到同处一室,就算这种情况,琥珀也不愿意和虞姬有任何肢体接触,通常都会在挨着赵泗的情况下尽量离虞姬远一点。

  不过倒也没有性格恶劣的对虞姬张牙舞爪,只是不喜欢和虞姬相处罢了。

  “夫婿年纪轻轻,正是激流勇进的时候……”

  赵泗面对虞姬的宽慰只能徒自叹气。

  客观来说,他都活了四五十岁了,心理年龄还真没那么年轻。

  他向来都不喜欢为了名利而追逐,尤其是得到了充足的安全感之后,赵泗就理所当然的想要摆烂。

  始皇帝都这么信任我了,我还不能摆摆烂?反正没人能在封建社会把自己弄死了……至于钱,赵泗就更不缺钱了。

  然而,名利这种东西,总有人为之追逐,也总有人为之奋斗,为之付出许多。

  每个人追逐的目标并不相同,被贬为奴隶的项羽,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消沉……

  大秦遥远的边境,对抗匈奴的前线,上郡!

  并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

  只是今天来了一个小小的奴隶!

第一百三十四章 项羽终为执戟郎

  “项籍?”

  上郡之内,韩信听闻士卒禀报有奴隶发往军中愣了有很大一会才反应过来。

  之前主公还特意写信提过来着,会稽郡守殷通畜养私兵,意图谋反,身死族灭。

  而楚国大族项梁为殷通练兵,东窗事发因此自刎而死,项梁之侄项籍因此也被发配为奴。

  最后主公还特意写到,项籍身材魁梧,颇有勇力,可为执戟郎。

  韩信正了正神色,看向被士卒带到自己面前一身荆布麻衣,头发披散,带着镣铐的项籍。

  “你是项籍?”韩信皱了皱眉头仔细打量着项籍。

  “正是!”项羽点了点头。

  奴隶的伙食好不到哪里去,别说营养了,就是管饱都不可能管饱,纯粹就是吊着一条性命罢了,再加上一路走到上郡,风波劳顿,又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大的挫败,叔父自刎于自己面前,眼下刚刚二十出头的项羽却沧桑的宛若中年男人。

  人瘦削了许多,之前那股子锐气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不过骨架在那里摆着,身体先天条件是有的,韩信看着比自己还要高壮的项籍,知道这必然是一位猛士。

  “项家的?”韩信笑了一下。

  项羽点了点头,韩信摩挲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

  韩信是淮阴人,淮阴,其实也属于楚地。

  而项家在楚国的地位不必多说,有项燕这个悲情将军的加持,项家这个名头,基本上在楚国任何地方都吃得开。

  正儿八经的贵胄!

  也,勉强算是同国?

  “读过兵书?”韩信开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