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家的好圣孙 第207章

作者:三月啦

  中车府令,那可是内臣啊。

  关于内臣,一直众说纷纭。

  身为中车府令的赵高到底切没切赵泗也说不好,之前赵泗甚至还猜测过,最终得出了赵高的活儿处于薛定谔状态的结论。

  说来遗憾,都把赵高弄死了,赵泗还是不知道赵高到底切了没。

  眼下赵高的尸体早就没了,他的活儿也彻彻底底成了真正的薛定谔的鸟儿。

  赵泗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他可不想以身试法,用自己来验证赵高到底切没切,对于这种事情,大可不必以身试法。

  “陛下,臣才疏学浅,不能担任此重职……”赵泗连忙告辞。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怎能以今日之才学定今后之事?”始皇帝摇了摇头。

  “臣漂洋过海而来,孤身一人,可怜臣……上无父母,左右没有兄弟,下没有子嗣,陛下……”赵泗抬头看向始皇帝正对上始皇帝的笑容。

  又被耍了……

  赵泗张了张嘴。

  耍了就耍了吧,只要不切一切好说。

  狗屁的的中车府令谁爱当谁打你。

  事关下半身的幸福,赵泗也不敢再多说,彻彻底底的老实了下来。

  始皇帝也没再说,只是示意赵泗将玉佩收好,尔后低头处理政务。

  赵泗恭敬的跪坐在一旁,又陷入了沉思。

  直至许久之后,始皇帝耳边才响起来一个略显忐忑的声音。

  “陛下,官任中车府令,到底,要不要,嗯……净身。”

  “以前不好说,以后一定要。”

  始皇帝头也不抬的开口。

第九十四章 将项羽收为己用的可能性

  赵泗虽然嘴上是在问,但是实则也是给始皇帝提了个醒。

  净身这种事情吧,却是有悖于道德。

  可是在家天下的时代,宫中一应内臣,非得净身了才能够避免许多祸端。

  嫪毐之事历历在目,君王嫔妃越娜越多,就算腰是铁打的也照顾不过来,赵泗应付几十个使女都显得有些为难,至于黄帝御女三千一夜飞升,那多半都沾点神话色彩了。

  这倒不是个人私欲作祟,实在是家天下的时代,这种事情太重要了。

  万一一个不防备来了个狸猫换太子,亦或者什么其他骚操作,届时祸害的可就是天底下的芸芸众生。

  天家无私事不是说说而已,实在是处于那个位置,一言一行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管不好裤腰带,亦或者整顿不好后宫,真的有可能会酿出来灾祸。

  始皇帝或许是因为亲爱的母亲的赵姬的影响,多少有点PTSD了,夺权,覆戚,终其一生都没有立后。

  甚至于因为赵姬的影响,始皇帝打算把此作为定式。

  始皇帝对此不置可否,他当然清楚赵泗隐喻的提醒,但是这种事情,始皇帝怎么可能没有自己的思索?

  赵泗终究是个外臣,在这种事情上也不好过多评价。

  只是老老实实的陪着始皇帝批阅政务。

  “取印!取玺!”

  始皇帝一边批阅政务一边开口。

  赵泗愣了一下,这不是赵高的活儿?

  况且他一个外臣,哪里知道玉玺和王印存放在甚么地方?

  “这……”

  始皇帝指了指一旁书架的小格子。

  赵泗下意识走过去,只见其中放着赵泗亲手弄出来的火箭小摆件,至于传国玉玺和王印就那么简简单单的放在那里。

  “不会真打算把我切了吧?”赵泗暗自嘀咕。

  这执印保管是中车府令的活。

  当然,以始皇帝的性格,最多也就是使唤赵高跑个腿拿印罢了。

  所以这项权利,听起来很牛逼,但实际上荣誉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用印!”

  始皇帝指了指一旁批阅好的奏折,示意赵泗可以在始皇帝的注视下盖上大印,确定批阅结果答复百官。

  赵泗犹犹豫豫,始皇帝瞥了一眼哑然失笑。

  “中车府令一时半会还难以挑选……”

  虽然,赵泗这小子信得过,也用的顺手,满足了一切成为中车府令的需求,但是始皇帝也不至于因此就强行要切了赵泗。

  只不过是现在赵高没了,一时半会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让赵泗顺手干一点赵高的活,以作替代。

  蒙毅已经折返归来,车队大小事宜已经尽数交于蒙毅之手,反正赵泗现在身上没有什么实务,又能够随意进出宫禁,闲着也是闲着,不如顺手拿来用用。

  沙丘卧病的这段时间内,赵泗对于宫中一应支配虽说不能尽善尽美,倒也勉强够用了。

  况且这是大巡天下,又没有什么女眷,最多也就是支应一下宫女,对于赵泗而言,倒是没什么好避嫌的。

  赵泗,终究是活成了赵高的模样。

  赵高在欢声笑语之间打出gg,赵泗再清闲了一段时间以后被始皇帝委以重任。

  车队事宜是蒙毅负责,始皇帝日常起居安排则被赵泗掌握。

  平日里跑腿,充当门面,传递接收奏折,印玺掌管的事情全部被一股脑的丢给了赵高。

  怀疑赵高,杀了赵高,成为赵高!

  赵泗被一股脑丢过来这么多事情才深刻的意识到,赵高,确实是有能力的。

  内臣近侍一应事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主要是事情多且杂,各种事情都要考虑都要思量,甚至还需要认真斟酌皇帝的喜好。

  当然赵泗就不需要像赵高那样顾忌那么多,甚至连哪只脚先进门都得好好考虑一下,干啥还得考虑始皇帝喜欢不喜欢。

  本来就是临时顶替,还要啥自行车?

  能凑合着用就行。

  一些赵高留下的痕迹很快被清除。

  什么各种各样的小细节,对于赵泗而言纯粹就是对牛弹琴。

  完全看不懂,他只会觉得赵高真几把会给自己找事。

  放个花瓶还有讲究,讲究个屁,始皇帝啥时候想看大不了搬到他面前给他看嘛……

  至于一应饮食,安全就行。

  要啥口味?赵泗主打的就是一个按照自己的口味来,反正他是跟随始皇帝一块用餐,始皇帝又没那么挑剔,当然先紧着自己的胃口来。

  当然,就算如此也给赵泗累的够呛。

  宫人近侍内部的鸡毛蒜皮的事情实在太多,赵泗甚至还要临时充当一下大法官。

  除了晚上赵泗能回自己车上睡觉,一整个白天都是在忙前忙后,生活肉眼可见的充实。

  失去了赵高以后,始皇帝的一切开始变的随性且凑合。

  至于细节?

  没有细节?

  赵泗是真怕始皇帝用顺手了给自己切了让自己专心负责宫中事宜,凑合过去得了,这种事情不宜出头。

  今天整顿小火锅,明天整点小烤肉,始皇帝身体都恢复了,锻炼也在保持,稍微放纵放纵亦无不可。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沛县啊……”

  赵泗看着舆图陷入了沉思,再过个三五天,始皇帝的驾撵可就要行经沛县了。

  “主公何故沉凝?”张苍看着赵泗对着地图一阵琢磨,又看了看赵泗目光盯着的地方。

  沛县?

  “沛县此地有甚么特别的么?”张苍开口问道。

  “啊?”赵泗闻声惊醒,转而笑了一下起身发出感慨。

  “沛县啊,此处可是人杰地灵之地!”

  张苍看着地图端详许久,作为一个知名的学术大能,张苍多多少少也有一手堪舆的本事,看着舆图山川地势的走向,张苍微微皱眉。

  “此处风水是不错,主公还通周易?”张苍开口问道。

  “略懂一二……”赵泗抱胸,心里嘀咕着张苍从哪里看出来沛县风水好的。

  这年头但凡是士子,基本上都会诵读易经,多多少少也都会点占卜堪舆的本事,赵泗自然也看了易经,只不过完全看不明白。

  当然,这并不妨碍他在张苍面前小小的装一下。

  张苍见赵泗露出自得的神情倒也捧场的开口道:“那这么说来,用不了多久,主公又要捉来些同僚了?”

  话说回来,自从捉了韩信以后,赵泗可好久没有动手了。

  目前张苍主要负责的内容就是赵泗手下的人事管理和联络以及一些杂务,郦食其和韩信已经半途出发,目前随行的只剩下陈胜吴广和陈平三人供张苍调教。

  说实话,这对于张苍而言多少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是没办法,赵泗捉人太过于玄学,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质量都没的说,赵泗手底下的门客扔出去稍微培养一下哪一个都能够独当一面,甚至不乏王佐之才,赵泗也算是圆住了自己善于相人的牛逼。

  可问题就是太少了,少得可怜。

  “先生是嫌人少了?”赵泗笑了一下。

  张苍闻言笑而不语。

  赵泗摆了摆手。

  “无妨,用不了多久,先生就有的忙咯!”赵泗笑道。

  沛县啊,沛县可以打包的人才太多了。

  萧何,樊哙,曹参,周勃,夏侯婴,王陵,审食其,卢绾……

  这些人才能够崛起,自然离不开乱世的磨砺,不过历史也证明了他们未来的成就,给予他们晋升的渠道和上升的空间,他们就足以胜任。

  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刘邦……

  这群沛县出身的家伙,有刘邦在,天然就是一个小团体。

  赵泗的人手会顷刻之间变的十分充足,张苍届时可就有的麻烦咯。

  其中平衡任用,该如何教导选用,赵泗打算一股脑丢给张苍。

  “多多益善罢……”张苍眯着眼睛笑了笑。

  调教人才于这群人才斗智斗勇,牵制平衡,这样的事情对于张苍来说极有乐趣。

  不管赵泗找到的人才拥有怎么样的潜力,未来有怎么样的成就,但就目前这个时间段,和已经经历过宦海浮沉磨砺,有了足够学术知识和人生经历的张苍相比,充其量只是一个稚童罢了。

  “过了这里,可就是下相咯……”赵泗叹了一口气暗暗思索。

  下相,今江苏宿迁,东哥的老家。

  而在这个时代,下相还有一个别称,叫做项地,项城。

  就是项家的项。

  项地原来是一个国家,叫做项国,后来项国覆灭,项国族人就改姬为项。

  后来项氏为楚将,又被封到项地,世代为楚将。

  楚国没有覆灭的时候,这块地方就叫项地,这里的城池就叫项城,楚国覆灭,秦国一统天下,项地改名下相。

  此处,就是项家盘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