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21章

作者:林家龙女

  “是的,其实对于她我也很难评价,在我看来,她的堕落黑化完全是她母亲武后一手逼成的。”

  李清轻声叹道,他实际上也为太平公主感到惋惜。

  “提到她,就不得不提到伱的儿子越王李贞。”

  “贞儿?”李世民立刻捂住心口,按住李清的胳膊:“贤弟先等一下,容为兄缓缓……”

  在他眼中,李清就像是催命判官一样,提谁谁不是好东西。既然他能够单独提起越王李贞,而且和太平公主有关,李世民已经不敢想这王八小子到底做出什么事儿才能在李清这里留下名号了。

  “没事李哥,你家这老八是好样的。”李清竖起一只大拇指,对李世民称赞道。

  “好样的?”李世民原本沉在谷底的心一下又提了上来,“贤弟所言当真?”

  天可怜见,朕终于有儿子能当得贤弟的一声“好样的”了……

  瞧瞧,瞧瞧,好好的千古一帝,都让你折磨成啥样了?

  “是,他造反了。”李清安慰着李世民。

  “造反了啊。”李世民点点头,忽然觉得不对味儿,声音也抬高起来:“什么?造反了?这还是好样的?”

  “哎,我还没说完呢李哥,你家老八是造武后的反。”李清立刻说道。

  老李看着自己的好兄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算了,不和贤弟一般见识。

  不过是不是错觉?为何总觉得贤弟有时候就是故意要气我一样呢?李世民有些怀疑地看着李清,但很快又打消掉这个念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贤弟和我至亲至爱,情比手足还坚,怎么可能会故意气我呢?再说他气我又没好处。

  按下这个想法,李世民又开始高兴起来。

  看样子,自家这些儿子里还是有很多有出息的嘛。

  “只可惜他兵败被杀,实际上也不怪他,毕竟当时武后还占据大义的名分,只是临朝称制,并未篡位。”

  说到这里,李清稍稍停顿片刻,等到李世民缓过“丧子之痛”时,才继续往下说。

  “太平公主和驸马薛绍情投意合,夫妻二人好得如同蜜里调油,只可惜薛绍的兄长被卷入这起‘谋反’之中,被武后诛杀;薛绍就比较惨了,他明明一点牵连都没有,却被武后下令痛打一百棍子,扔到狱中。”

  “当时太平公主最小的儿子才刚刚满月,她苦苦哀求武后,却没有让母亲心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爱郎在监狱之中活活饿死,而自己也被武后逼着嫁给她的堂侄武攸暨。”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由得痛骂一声:“这个毒妇!”

  “从此之后,太平公主便在自甘堕落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和朝臣们私通,并且还将自己中意的男宠送给武后,以博宠爱。”

  李清的语气都带上了几分沉重,换做是他的话,不被武则天逼死,也得被逼疯。

  “或许是因为第一任丈夫被杀,也或许是受够了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她意识到了权势的重要性。从此之后,她便在武后的默许下主动参与朝政,甚至于武周朝的酷吏来俊臣,以及武后的第一个男宠薛怀义,都是她定计铲除的。”

  “另外,神龙政变之中,太平公主积极参与诛杀二张,逼迫武后还政李显,因此受封“镇国太平公主”,李显平日里也多倚仗公主。中宗一朝,韦后及安乐公主乱政,唯独惧怕这位镇国太平公主。”

  ————————————

  求追读,求追读好哥哥们,龙女跪求啦……

第45章 大唐皇家小学

  “看来朕这位孙女儿,还颇有手腕。”

  李世民表情看起来十分满意。

  大唐的风气就是如此,李世民并不介意太平公主参与政事,毕竟这也算是李家传统。有他三姐平阳昭公主珠玉在前,太平公主在后也不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再者说,李清钦点的两大虫豸——韦后和安乐公主都忌惮太平公主,想来她至少是站在李家这一边。

  “这个评价倒也不错,武后经常说太平公主类她,但实际上,太平公主的政治素养比她只强不弱。”

  李清的声音不大,却十分符合李世民的预期,他不由得露出满意的神情。

  “在韦后与安乐公主密谋毒杀李显后……”

  “等等,贤弟,你说什么?!”李世民忽然出声打断李清:“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李显?!”

  “是的,你没听错。”李清摊手表示遗憾。

  “这两个蠢材,竟然如此利令智昏,她们不知道自己的权势来自于李显的过分溺爱吗!”李世民忍不住骂道:“更何况李显乃是那韦后的丈夫,安乐公主的父亲,她们怎么忍心下手的?!”

  “权势就是如此迷人眼,”李清瞟了一眼李世民,“哪怕是嫡亲的兄弟,建成和元吉当年不也是到了要除你而后快的地步吗?”

  “可我们未曾有一人想过,要对父皇下手。”

  “要不怎么说韦后和安乐公主是拟人生物呢?”

  以前读史书的时候顶多是感觉恶心,但认识那个李显之后,李清实际上并不讨厌他,那是一个宠爱妻子溺爱女儿,却被最爱的两人合伙毒杀的可怜男人。

  只是觉得他可悲罢了。

  “在十几天后,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家的老三李隆基密谋政变,李隆基率军冲入宫中,诛杀韦后,安乐公主,扶持其父亲相王李旦登基,是为唐睿宗。”

  “李旦登基后,先立长子李成器为太子,李成器谦让说自己没有一点功劳,父皇还是另请高明,让三弟来做这个太子吧。”

  “于是,太子就成了李隆基。李旦性格比较恬淡,不喜政事,每有军国大事都和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商议。”

  “并且李旦过分宠溺幺妹,想要在她和李隆基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让两人能够共存。太平公主也权倾朝野,七个宰相有五个出自她的门下。”

  “但显然李隆基作为一个英主不可能让一介女流骑在他头上,哪怕是姑母也不可以;太平公主也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于是二人寻找一切办法互相争斗,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地步。”

  “李旦多次制止未果,伤心之余宣布退位,禅让皇位给李隆基,改元先天,试图以此来平息二人之间的纷争。但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纠集最后的党羽想要袭杀李隆基,却被李隆基反杀,最终太平公主逃入深山,三日后被擒获,赐下白绫一条,史称先天政变。”

  李世民陷入纠结,两人一个是他的孙女,一个是重孙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平公主出色,而李隆基看起来也是个英主,一时之间他也不知道该替谁惋惜了。

  “除掉政敌的李隆基再无阻碍,几年后改元开元,是为开元盛世,而一般所说的盛唐,就是指李隆基时代的开元这二十多年。”

  李清毫不吝惜自己的夸奖,他甚至当场就给李世民念了一首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诗圣杜甫的这首诗,完美地复原了开元年间的盛世景象。”

  李清现在就是在玩儿欲抑先扬,只有在李世民这里把李隆基捧上天,以后去天宝十五年的时候李世民下手才能更狠。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李世民捏着胡须,畅想着开元盛世到底是何景象。

  如果能去开元年间,定要向李隆基借点粮食!李世民在心里恶狠狠地嘀咕,最少也要借他个几十万石!

  这个借……到底是真借,还是李云龙的借,就无从得知了。

  “总体来说,我个人还是认为太平公主是比较可惜的,”李清开始总结,“如果给她以合适的舞台,未必不能成为一代英主。”

  “至于安乐公主……”李清卖了个关子,“咱先把改革落实,过几天我带伱亲自去看就是了,咱一起听一听大唐百姓是如何评价她和韦后以及中宗李显的。”

  李世民并不反对,他也想深入群众,了解一下在百姓的口中,李显一家子到底是怎么个形象。

  当然还有最重要一点,他也很想知道在几十年后的百姓口中,有关于他自己的评价。

  穿越也不能太勤,不能光顾着去赚情绪值,毕竟李清的最终目标是让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唐,还是要把贞观十一年的主世界好好发展一番才是正理。

  从玄宗朝往后,大唐可就是一个烂摊子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回鹘吐蕃……这一桩桩一件件,总不能光靠李世民站出来振臂一呼吧?

  高宗朝尚且管用,哪怕是到后面,在后代皇帝面前这个金字招牌都管用。可问题在于从玄宗朝之后,皇帝这块招牌在藩镇眼里都不太够用了,到了唐末,就成“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了。

  想要收拾这些个藩镇丘八,光靠嘴皮子是没用的,还要用拳头把他们锤服。

  老李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第二天他便颁下旨意,宣布在京兆地区广选七岁到九岁之间的孩童,成立大唐皇家小学。

  教学区设置在原齐王府内,不得不承认,王府可是要比后世的学校面积大得太多。

  教材采用李清提供的新式教材,至于教师,则是李清从系统中以一万情绪值一年雇佣的。

  半个月后,大唐皇家小学总计招收两千余名新生,按照人数一共分为四十个班级。由于现在是十一月,故而定于明年三月一日正式开学。

  齐王府面积虽大,可面对这两千多的学生,王府内的房屋是不够用的。在李清的要求下,李世民下令征发徭役,在王府内建设教室以及寝室。

  ————————————

  一会儿还有一章,求追读qwq

第46章 能不能过一个肥年,就看李显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步子也要一步一步地迈,小学一共六年,所以建设初中也不急于一时。按照齐王府的面积,哪怕是在里面再建设一所中学也是够用的。

  建设大唐皇家小学的任务由将作少监阎立本负责,就是那位画昭陵六骏和《步辇图》的画家。

  不会造东西的画家不是好官员了属于是。

  小学课程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少,由于这是大唐,且最终的目标是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唐,外语是不需要学习的;所以目前需要从系统中雇佣的只有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

  音律课,美术课以及书法课从大唐就能找到现成的老师,体育课就更简单了,从十二卫找几个将军客串就好了,还能从小培养一下基本的军事素养。

  古代征发徭役一般都是在秋收之后,春种之前,这样做的原因是避免出现劳动力短缺致使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

  对于突然间的征发徭役,御史台本来颇有微词,但被魏征凭借一己之力给按了下去。

  开玩笑,你不想活了别带上老夫!已经认识到科技重要性的魏征恶狠狠地想着。

  搞得同僚们像外星人一样看着他,您老人家不是最爱和陛下唱反调吗?怎么今天一点反对的意见都没有不说,还要把我们按住?

  对此魏征表示,我魏某人一生行事,何须向他人解释?

  在朝会的次日,朝廷便颁布命令,废除原本“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的法令,全面提升工匠的地位,并且设立一到八的等级,每年秋季考核一次。

  经过国家考核的工匠可以获得相应的等级,工匠们在考取等级后可以入仕。最低等的一级工匠享受从八品的待遇,以此类推,最高等的八级工匠享受正四品的待遇。

  并且朝廷还宣布,即日起组建大唐皇家工程院,选拔优秀工匠人才。

  旨意一经颁布,天下震动。

  工匠们无不额手称庆,各地的工匠纷纷前往长安,目标只有一个——皇家工程院。

  唐朝的科举制度还远远没有宋明时期那般完善,在士林之中的大部分人看来,只不过相当于在科举之中多加了一个学科门类而已,并且工匠们走的是另外一条晋升道路,和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最主要的是,世家之中也不乏专业技能优秀的工匠,对于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分一杯羹的好事,没人认为应该反对。

  至于李治和李贤的那两个位面,李清暂时没有轻举妄动,最主要的是他的情绪值实在是捉襟见肘。

  正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给大唐工业革命打基础,李清也是拼了。

  大豪斯计划可以等一等,但孩子们不能等。

  于是,就能看见他天天在床上哆哆嗦嗦的,直到突然有一天他脑子开窍盘了个火炕,问题才得以解决。

  在看到李清盘的火炕之后,大唐君臣也掀起盘火炕的热潮,为此李世民还被礼官抓着喷不合礼制。

  “你们宁愿朕的儿女忍受寒冷也要坚持所谓的礼制吗?”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谁让我女儿着凉,我就让你彻底凉凉。

  感受到皇帝陛下的彻骨杀意后,再也没人敢出来哔哔宫里盘炕不合礼制这件事了。

  李治这混球小子自从上次挨打后,已经认定了叔父是好人这件事,没事就跑到秦王府蹭饭,还带着他的小尾巴李明达。

  见到李治的上官婉儿极度不适应,毕竟她在宫中侍奉武后的时候,李治曾经有过下手的意思。只可惜武后严防死守,李治一直没得手,也或许是因为李治天天病殃殃的缘故。

  总之习惯了那副老迈多病的李治,忽然间看到一个青春年少只知道吃的小萝卜头……

  不适应也实属正常。

  李承乾也偶尔过来蹭饭,但并没有李治这么亲昵,他和李清总是刻意保持着距离,仿佛和李清在一起特别有压力一样。

  但李恪不同,这王八小子简直比李治还要不拿自己当外人,来也就算了,还总搜罗漂亮侍女塞给李清,搞得上官婉儿看他的眼神都不对劲了,仿佛要随时刀了他一样。

  在他看来,叔父是谪仙临凡,对于金钱肯定不是特别需求;但漂亮女人不一样,哪怕不用,看着也养眼不是吗?

  “真是叔父的好大侄儿。”李清如是地高度评价李恪。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次李清都是说下次不许,李恪也保证是最后一次。

  转眼间就到了年跟前儿,皇家工程院的考核也告一段落。工程院的工匠们分门别类,开始学习李清提供的技术图纸。

  齐王府……现在应该叫大唐皇家小学,那边的工地李清也和李世民一起去视察过。此时的徭役一般都是自备干粮,但李清觉得还是管饭比较好,并且待遇可以稍微往上提一提,必须保证一天至少一餐有肉,且每天有五文的工钱。

  阎立本为难地看着李世民,朝廷本来就没多少钱,再整这么好的待遇……

  李世民本来打算咬咬牙把这笔钱掏了,但李清表示这点小钱无所谓,上次卖七匹狼那十万多贯反正也花不掉,正好出五万贯交给阎立本,嘱咐他要提升劳工待遇。

  参与徭役的劳工们得知此事后,工作热情大涨,再也不似之前那般能摸摸鱼就摸鱼的懒散态度,并且对李清千恩万谢。

  看着不断上飘的一点两点情绪值,李清不禁面色古怪。

  让老百姓念着好也能涨情绪值的?

  盘算着年关将近,李清查看一眼见底的情绪值,开始琢磨着下一次穿越的事宜。

  上一次穿越到嗣圣年间,实际上占用的是武后临朝称制的名额,毕竟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是武后。

上一篇:大明隐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