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第168章

作者:林家龙女

  张俊的妻子章氏,颇为知书达理。柘皋之役时,张俊传家书嘱咐章氏一些家事,章氏在回信中引用了霍去病、赵云不问家事为言,令勉报国。张俊回去后便将这封家书递给赵构看,赵构看了很高兴,亲自书写奖谕赐之。

  这事儿还是昨天晚上后宫的嫔妃告诉老朱的,现在也算是活学活用。

  张俊闻言大喜,跪在地上连连谢恩。

  “记住,”老朱意味深长地看着张俊,最后嘱咐道:“以前是什么态度,现在就是什么态度……行了,你退下吧。”

  张俊顿首再拜,离开了殿内。

  果然不出老朱所料,当天中午时分,万俟卨便持着拜帖来到了张俊的府上。

  “枢密相公,官家可是……”

  说着,他在脖子边上比了一个砍。

  万俟卨也不好直说官家都说了什么,所以便拐弯抹角地暗示着问。

  这事儿,懂的自然都懂,大家都是人精,讲讲谜语也不需要去猜。

  “官家只是问了些张宪的事情,并且嘱托我事情要做的干净漂亮,不要授人以柄。”张俊模棱两可地回答道。

  得到这样的回答,万俟卨松了一口气。

  当今官家生性多疑,看到那和议的内容,难免不会起什么心思。就算是他这个铁杆的主和派,都觉得那和议内容有点过分,更何况是官家这个皇帝呢?

  他也慌,但既然官家求和之心没变,那就好说了。

  又聊了没几句,便听外面通传,说官家叫他们入宫。

  等到张俊和万俟卨入宫之后,发现官家不止叫了他们,从秦桧到韩世忠,主战派、主和派还有墙头草派是一个没落下。

  叫这些人来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让他们说一说,到底是战还是和。

  两方吵吵嚷嚷,谁也不让谁。但目前来看,还是主和派更占据上风,毕竟主战派的领军人物岳飞已经下狱,现在韩世忠算是独木难支,根本不是以宰相秦桧为首之人的对手。

  秦桧到底是为何,老朱或许不明白,但江南大户的心思,老朱比谁都懂。

  和他们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他们是个什么鼠肚鸡肠的鬼蜮心思,那自是不用说。

  花着江南的钱和人,打回来土地,抢回来北方的士人回来和他们抢官做?

  江南大户们不是信息闭塞,相反,他们比特么谁都清楚,但就是喜欢算小账。

  北方军民和他们什么关系?臭特么北方的,来江南要饭了?

  就算是辛弃疾这样脱离金国虎口的有志之士,也被他们打上了“归正人”的标签。

  所谓的“归正人”,便是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即投归正统之人。“归正人”在南宋朝廷受到歧视,被认为怀疑有异心。南宋朝廷规定,归正官员只允许添差某官职,而不厘务差遣,即只给一个闲散的官职而并无实权。此后,南宋不仅坚持宋朝立国以来猜忌武将的国策,并且加了一项——猜忌“归正人”。

  再加上以秦桧为首的人宣称“南人归南,北人归北”,自从燕云十六州沦陷之后,南北汉人陷入了更进一步的分裂,到了宋末,几乎都要成为两个民族了。

  而这个政策,对当时大量逃往江南的北方人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他们如果愿意接受金朝的统治,谁还会千里迢迢来到江南呢?现在可倒好,拖家带口来投奔正朔,结果却被视为正朔的朝廷嫌弃,甚至于抛弃……

  这种强制性的回迁,必然会导致他们对南宋朝廷的怨恨,若是金人适时地给了一点甜头,那么他们必然会倒向金人。

  想当初晋朝衣冠南渡,大量中原人南下给了晋王朝充足的兵源。在淝水大破苻坚的北府军,便是由大量北方人组成的。

  晋人唯恐“归正人”不够多,而你大汴人唯恐“归正人”不够少是吧?

  老朱也不傻,经过这两天的突击史料,他算是串出来了。

  宋朝是唐以后,明以前,中间隔着一个元。

  想到自己即位时的南北问题,他就想骂娘。

  就在两派吵得不可开交之时,老朱忽然出声了。

  他的声音一扫昔日赵构的柔缓阴郁,变得阳刚霸气。

  “是战是和,看来今日也难得到一个说法。”

  “明日朝会之时,朕的龙椅边上,会有一张龙头硬弓。”

  老朱的眼神睥睨,如同一条蛰伏待起的苍龙。

  “届时,朕便要听听你们的心思,就在朕的面前,剖肝沥胆地好好说一说,到底是应该战,还是应该和。”

  “朕劝你们,最好三思而后言,谁若是揣着鬼蜮的心思,朕便亲手……射死他!”

  (求月票!推荐票也求点,马上满一万整了!)

第229章 众皇帝:想看仙师怎么穿越赵构

  群臣面面相觑,尽皆惊疑不定。

  惊的是官家为何突然之间又高又硬,疑惑的则是官家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是支持战,还是和。

  百官之首的秦桧倒是老神自在,他心中只是有些诧异,为何官家忽然之间就要玩儿硬的,但是却没想过他是不是要改弦更张。

  老朱忽然之间,就感觉到倦了。

  乏了,累了。

  他受够了这些蝇营狗苟,只想赶紧将这些烂摊子收拾个干净。

  散朝之时,群臣各怀心思,都在考虑各自的立场。主战派的只有小猫两三只,但和秦桧这个权相争斗多年,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而主和派团聚在秦桧的府邸上,在秦桧的安慰下放下心来。

  老朱当夜便收到大小群臣在秦桧家中开会的消息,他只是冷笑一声,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吩咐杨沂中第二天多带点人。

  次日朝会,群臣果然在龙椅边上,发现了一张龙头硬弓。

  老朱这人,懂的都懂,他一向奉行那种能动手的话尽量不多比比。

  但就算动手,也不至于不教而诛,得让人死个明白。

  朝会正式开始时,老朱拎起那柄龙头硬弓,放在了腿上。

  “都说说吧,金使也在,说说你们的意见,到底是战,还是和?”

  金使那小人得志的面孔,老朱看在眼里,却并没有任何表示。

  韩世忠率先出班,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官家!自古未闻有战胜而求和者。金人新败,已是难以支撑,不然完颜宗弼定然不会主动寻求和平。且《六国论》曾言,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如今我大宋以岁币贿赂金国休战,岂不是损宋而肥金,令其厉兵秣马,再图我大宋吗?”

  韩世忠说的很有道理,这种事儿也不是没发生过。当年大宋给辽国的岁币也不少,也没耽误辽国吃饭睡觉打大宋。现在到了金国,难道就能幻想金国大发慈悲,不打宋朝了吗?

  见墙头草派都开始点头,秦桧立刻站出来驳斥韩世忠。

  “韩枢密此言,臣不敢苟同。大金愿意与宋约为伯侄,世代友好,本是好事。且战端一开,江南数省定遭兵灾,韩枢密此言,难道不是欲置大宋于战火之中吗?”

  秦桧的话说完,便引起众多主和派的响应,尤其以万俟卨等人为最。

  “所以秦相的意思是,要朕对金人俯首称臣喽?”老朱面无表情地问道。

  “臣只是觉得,我大宋应当暂避锋芒,徐徐图之。”秦桧立刻回答道。

  金使在这时也开始出言道:“若求和平,南朝国主当应我狼主所言之条件,必先杀岳飞而后可和也。”

  此言一出,韩世忠就如同被点着的炮仗一样勃然大怒。身后的张俊眼疾手快,给他抱在原地,结果挨了三个手肘。

  “靠嫩娘的,老子先把你杀了!”韩世忠嗷嗷地喊着,怎奈张俊双臂死死地抱着他,任凭他在那咣咣地怼着,也不撒手。

  “你松手!”他回头嗔目以对,但张俊丝毫不为所动。

  打两下就打两下呗,可不敢让他破坏官家的计划。

  金使原本还被吓一跳,见韩世忠被人按住,便站在原地,嘲讽地说道:“南朝不过尔尔,不过是……”

  这话还没说完,一抹寒光便从他的嘴中突出,带出片片血色。

  韩世忠惊愕地看着被一箭贯穿后脑勺的金使,又看看龙椅上继续张弓搭箭的官家,半天没说出话来。

  老朱张弓搭箭,将目标转向秦桧。

  “秦相,朕也舍不得这江南花花世界,但朕的膝盖也很硬,跪不下去,伱说该怎么办?”

  秦桧咽了口唾沫,有金使被射杀在前,他的心中不禁警铃大作。

  这官家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在说笑,但想到金兀术给他的那个主人的任务,他又不敢放弃。

  在大金国,早就被调教成金兀术的形状了,他现在一心是想为金国添砖加瓦。

  “臣……”

  秦桧刚说了一个臣字,便被一箭射在了膝盖之上。

  吃痛之下,秦桧发出剧烈的哀嚎。

  “你是谁的臣?”老朱冷冷地问道。

  “臣……”

  又是一箭,射在了秦桧的另一只膝盖之上。

  “万俟卨,你来说说,这宋金到底应该战还是和?”老朱将目光转向一旁站着的万俟卨。

  万俟卨一个哆嗦,走上来恭恭敬敬地说道:“臣以为,当战!金寇欺人太甚,臣与金寇不共戴天!”

  “你们呢?”老朱说着,一箭又点在秦桧的肩膀上。

  群臣偷眼看着老朱,发现官家的神情一如平常,风轻云淡,就像是在靶场上射箭靶一样,而不是在射一个大活人。

  惊惧之下,诸臣立刻说道:“臣等以为,当战!”

  这么整齐划一,绝对不是因为老朱手中的长弓正在张弓搭箭,主要是因为……杨沂中已经带着一群人把宫殿里三层外三层地给包了起来。

  “朕知道,你们其中有的人并不想北伐。”

  老朱俯视着群臣,面色冰冷。

  “你们害怕,北伐要你们出钱,要你们出人,最后打下来的北方地盘,北方的士人还要和你们抢官做。你们从来都不关心从朝廷到你们,到底是站着还是跪着,只要关起门来,过好你们一亩三分地的日子就行。”

  “或许你们心中也在想,赵家人有什么了不起,就算没有赵家的朝廷,也照样有完颜家的朝廷,只要你能做官就可以,不管他到底是契丹人,还是女真人的朝廷,对不对?”

  “告诉你们,只要朕在一天,你们就把偏安一隅的心思给朕收起来。北伐,什么时候都要进行,不雪靖康之耻,朕誓不休战!”

  老朱最后一句话,几乎是吼出来的。与最后一句话一同迸出的,还有他射出的利箭。

  秦桧死了,被老朱活生生射死在朝堂之上,和他一起死的还有金使。

  韩世忠率领主战派大臣跪在地上,高呼官家圣明吾皇万岁。

  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释放岳飞,厉行北伐。

  朝中的主和派被杨沂中的锦衣卫连根拔起,岳飞与韩世忠在前方北伐,老朱在后方拎着宝剑砍杀江南士族。

  老朱本来就不是很在乎后世评价的皇帝,再加上现在身后名是赵构的,又不是他老朱的,所以行动起来异常地生猛。他可不管什么是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北伐吧。

  好,你不愿意,皇遁——九族剥离之术!

  ok,你愿意,出钱还是出人你选一个。

  什么?你不愿意?你和杨沂中说一声?

  一时之间,江南几乎闻杨沂中色变,端的有止小儿夜啼的功效。

  士大夫们还想忽悠百姓,阴阳怪气老朱的政策,结果平民百姓和他们也不是一条心。

  人家赵官家祸害的是你们士大夫,和我们老百姓啥关系?再说了,不愿意北伐的是你们这些当官的,老子们可是有血性的!

  从十月开始,宫门口就立着三个大皮袋子,一个是秦桧,另一个是秦桧的媳妇王氏,最后一个则是万俟卨。崭新的稻草人,全新的处理方式,每天都有不远万里来到临安城的百姓,就为了冲着秦桧的皮吐一口唾沫。

  一边吐还有人在那骂,说这稻草可真是无辜,好端端的塞秦桧的皮里了。

  至于什么岳飞韩世忠,老朱根本就没空猜忌他们。这大宋也不是他的,自己也没儿子,只能从宗族里面过继个不知道隔了多少代,甚至通婚都不会出现近亲结婚问题的大侄子出来当太子。所以大宋的武将并不像明朝一样死的那么……那个什么。

  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老朱这一世活的时间太长了,岳飞病逝的时候,老朱才五十多岁,他甚至还有点惋惜,惋惜于岳飞死得太早了。

  而燕云十六州等北方故土收复以后,老朱再次致力于弥合南北的关系。将南方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官员尽数拎出去剥皮实草,朝堂为之一空。并且他在绍兴四十年时,将都城迁到了幽州,并将幽州城正式改名为应天府。一来是为了平抑南北不均衡的问题,二来是因为大宋极度畸形的军制。强干弱枝,如果将干的位置放到枝上,那不就两难自解了吗?

  南方……哦,别闹了,除了他老朱,自古以来就没听说过谁北伐成功的。

  绍兴六十一年,老朱版的赵构终于驾崩,甚至熬死了自己的皇太子大侄子。

  由于大侄子的儿子并不怎么样,所以绍兴五十年的时候,老朱又从宗室中选了一个继承人,带在身边天天教导。

  在意犹未尽之中,老朱的模拟结束了。

  “老朱,六。”赵匡胤率先竖起大拇指。

  朱樉一边给他爹祝贺,一边伸手胖揍赵构。

  不为别的,今天天气不错,爷们儿心情挺好,捎带着揍他狗娘养的。

  老朱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转过头对李清说道:“贤弟,咱其实一直都想看看你穿越成赵构会是如何……”

上一篇:大明隐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