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261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关键就在这里……

  自觉被抢夺了利益的地主和乡绅,在官面上的关系还是相当不俗的,起码给了张叔夜不小的压力,不然他也不会巴巴跑过来质问。

  当然,真要说起来,梁山也没坑这帮家伙。

  给出的价码,都是市场价,而且还有不少的商业渠道,成熟商铺以及一些比较热门技术兑换。

  只要经营得当,每年能够收获的银钱,绝对比田地要多得多,这是可以肯定的事情。

  所以,当张叔夜看到梁山拿出的那一系列正规红契,以及付出的代价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很明显,这是公平买卖!

  尽管梁山的手段稍显霸道,可真要是不识趣,梁山有的是手段折腾,区区一帮子乡村级别的地主和乡绅,怎么可能顶得住,这不是老实做出了最好的选择么?

  就是有亲戚在官府做官的地主乡绅,都没胆子硬抗。

  真以为梁山接受招安了,就是从此成为了良民不成?

  “张太守,其实某也是想有一番作为!”

  见张叔夜默然不语,柴大官人这才笑呵呵道:“依托八百里水泊,某觉得银钱商货往来的规模,起码还能增加两到三倍,只要将路上的那些莫名其妙的收费关卡排除,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某的目的,便是做八百里水泊以及周围三州区域的商业霸主,期间商业流通,道路桥梁规划建设,还有新的市集产生,对于官府还有百姓来说都有莫大好处!”

  “大官人如此行事,很有邀买人心之嫌啊!”

  听了柴大官人的部分计划,张叔夜心头震动忍不住变了颜色,过了许久这才悠然说道:“加上大官人手里的精锐强兵,想不引起官府的注意都难!”

  “没办法,某也是想给出征在外的弟兄们,留一条根基稳固的后路罢了!”

  柴大官人神色不变,淡然道:“估摸着,梁山的大部人马出征之后,朝廷不将他们用到死,都不会轻易放手!”

  “大官人就这么信不过朝廷?”

  “某谁都信不过,尤其是眼下的朝廷,啧啧……”

  虽说大官人没有明言指点,可张叔夜的脸色却是分外难看,外加说不出的尴尬。

  说起来,此时的大宋朝廷真的可以用乌烟瘴气形容。

  六贼并起围拱当今官家……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哦,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张叔夜出身不差,又不是没在汴梁混过,哪能不知道朝堂上究竟怎么回事?

  “难道大官人就不担心,一番举动引起当今官家和朝廷不满,然后对出征在外的梁山大军不利么?”

  虽说心里很不待见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可张叔夜毕竟是官场中层官员,自然不会拆自家的台。

  “张太守,不是某说大话!”

  斜瞥了张叔夜一眼,柴大官人嗤笑道:“朝廷就连王庆这等跳梁小丑都解决不了,更别说实力更加强劲的梁山大军了!”

  张叔夜气得脸膛涨红,却也不好说什么大话,事实如此也是无可奈何。

  淮西王庆怎么做大的,作为济州知府他还是十分清楚的。

  正如柴大官人讥讽那般,根本就是朝廷和地方禁军无能,结果却是叫淮西王庆越打越是强大,越大越是自信。

  “大官人,你打算把事情弄到什么程度,才会歇手?”

  很是干脆绕过之前尴尬的话题,张叔夜直言问道:“希望大官人的胃口不要太大,不然张某也只能说声对不住了!”

  “某家只对乡村感兴趣,对于县城和州府丝毫兴趣都无!”

  柴大官人也没客气,说的十分清楚明白:“当然,城里的店铺和商铺不能出事,不然某也不会客气!”

  “真的只是如此?”

  张叔夜下意识觉得事情有些不妥,可惜限于时代局限,根本就看不上所谓的乡村地方,至于城里的商铺,只要本分经营谁没事会胡乱招惹,嫌自己命长了么?

  “自然当真!”

  柴大官人郑重点头,心中却是相当高兴。

  农村包围城市这一套,可不是说着玩的。

  加上手里掌握了这个世界,可以说最为尖端的技术——符文,可以说已经掌握了改天换地的能量。

  只要他愿意,让乡村彻底发展起来,甚至抢夺城市的商业地位并不困难。

  一旦商业地位旁落,以大宋的环境而言,政治地位自然而然也会跟着旁落。

  到时候,水泊周围三州城镇商业凋零百业不振,而受到梁山彻底掌控的乡村却是兴旺红火,会发生什么谁也不会知晓。

  这些,张叔夜自然也猜测不到……

  眼下,既然探出了梁山的底细,他心中的担忧去了一半。

  毕竟,朝廷刚刚招安梁山不久,又征调梁山大军前往淮西平叛,这时候作为地方官员的张叔夜自然不好做什么过分举动,不然逼得梁山造反不是打当今官家和朝廷的脸面么?

  当然,该有的防备自然不会少……

  可惜,当他看到梁山之上,日常训练的那帮身着百斤步人甲,依旧健步如飞的重装步兵后,顿时也熄了强硬的心思。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尼玛,他怎么也没想到,梁山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大力之辈!

  那可是步人甲,一副最轻的都有七十斤,加上手中清一色的青龙偃月刀,怕不是有一百五六十斤了吧。

  寻常人等,怕是直接就被压趴下了。

  可梁山上的牲口,却是披甲齐全不说,还能健步如飞卷起道道烟尘,十人的重装步兵奔跑,竟然生生造出千军万马的声势,简直骇人听闻。

  柴大官人相当满意张叔夜失魂落魄的模样,显然梁山强大军力的威慑,已经超标达到了目的。

  主世界的军中硬功,在水浒世界相当适宜!

  这里的天地灵气相当活跃,只是可惜不能纳入体内转化成真气,可通过硬功锤炼筋骨的话效果惊人。

  只要吃食充足营养跟得上,一年半载就能有所小成!

  后营直属兵马不多,也有三千之众,这还只是单纯的战兵,没有将人数差不多过万的辎重部队计算在内。

  这些辎重人马,都是最近新招收的附近百姓子弟。

  因为梁山田租只有三成,加上又代为缴纳赋税,尽得民心的缘故,梁山招揽辎重人马的时候,附近多余的青壮十分踊跃,丝毫都没有当兵轻贱的想法。

  当然,这也和梁山辎重人马的粮饷待遇有关,军功分田制度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相当有用的,只是不会光明正大提出来罢了。

第三百九十五章 战争红利

  

  不说柴大官人在梁山地域开启改造大业……

  这边,宋江和一干前营头领,高高兴兴在汴梁接受完了当今官家的接见后,便带兵士气高昂前往淮西平叛。

  话说,为了显示梁山大军对朝廷的忠心,又或者为了给当今官家和朝廷看,一路行军梁山大军对百姓秋毫无犯,表现得相当抢眼。

  宋江却是不知,梁山大军越是表现亮眼,朝廷的忌惮便越深,以后越不会轻易放手。

  梁山军中,自然也有朝廷派遣的使者随行,宋江客气得不行,可是每到商议紧急军情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将这位随军陈太尉撇除在外。

  不知不觉,又将朝廷派来的使者得罪透彻!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幸好大宋朝廷对于平叛十分看重,在粮草物资以及军械后勤方面的保障还算及时,可就是如此也闹出了不小矛盾。

  就是当今官家赏赐的酒肉,都有官员胆敢克扣一半,为此宋江只敢忍气吞声拿梁山后勤人马出气。

  不过这次,跟随大军同行的后营头领铁面孔目没有忍气吞声,差点带人直接和宋江闹翻。

  消息传回梁山,柴大官人不以为意,只是在例行的头领会议上不屑表示:“大宋的吏治已经败坏到了骨子里,以后和官府打交道的时候得多个心眼,免得被坑了还得憋着!”

  至于宋江提都没提,像他这等在朝廷那受了窝囊气,就要拿自家弟兄出气的做法,铁铁的不得人心。

  难道梁山后勤缺斤短两了?

  还是梁山大军遭遇了老曹那般的缺粮困境,需要杀督粮官叫底下弟兄们发泄不满?

  都不是……

  凭什么朝廷官员的问题,需要自家弟兄的脑袋出气?

  难怪原著中,征讨方腊结束后,梁山还剩下了三十三位头领,结果宋江身边留下的,就三两个心腹小弟。

  其中,可还有兵权在握的大刀关胜,还有双鞭呼延灼!

  按说,他们当初作为官军降将,并不怎么受朝廷待见,应该和宋江等人抱团取暖才对。

  可事实上……

  若是三十几个头领依旧愿意跟随,高俅等人想要毒杀宋江和卢俊义,也的好好掂量掂量后果。

  不用说,宋江在某些事情上的做法太过,引起了手下头领们的不满,这才有了直接散伙的结果。

  按照柴大官人的看法,梁山崛起势头太猛,在方腊手里吃的苦头太大,宋江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他的基本盘乃是梁山好汉,一心倒向朝廷的结果就是差点成了孤家寡人。

  “后勤物资的运输要及时,不要给前营头领找到错漏,出手惩戒的机会!”

  在后营头领们的碰头会上,柴大官人毫不客气道:“咱们后营要有足够的表现,起码也得把官府比到泥地里去!”

  ……

  随同梁山大军一起行动的陈太尉,本来还想看梁山内部纷争的戏码,结果叫他失望了。

  尽管在汴梁城外的陈桥,因为当今官家的赏赐被克扣的缘故,宋江拿自家后营头领发泄,差点闹出巨大矛盾。

  可事后,跟随梁山前营大军行动的后营人马,并没有出现什么疏漏,将大军的后勤物资以及一应后勤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丝毫不差。

  更叫他感觉奇怪的是,之前的后营头领很快换人,由之前脾气刚硬的铁面孔目裴宣,变成了比较圆滑的铁算子蒋敬。

  仔细观察,好像后营不少的将士都换了新面孔。

  这是怎么回事?

  陈太尉吃惊不小,要知道此时的梁山平叛大军,已经进入了淮西地界,很快就要和王庆所部叛军对上,这时候后营人马却是大面积换人,不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么?

  “加亮先生,这是怎么回事?”

  逮着机会,他向前往通报军情的吴用问道:“这也太古怪了吧?”

  吴用手中鹅毛扇摇了摇,风轻云淡笑道:“太尉可是察觉到了后营出了疏漏?”

  “这个到没有!”

  “那不就结了么!”

  鹅毛扇摇得起劲,吴用哈哈笑道:“只要后勤方面不出问题,其他的事情都不值得一提!”

  陈太尉哑口无言,心中却是很不以为然……

  他倒是想看看,梁山大军究竟如何平叛,若是表现不好的话,那就别怪他不给面子,狠狠参上一本。

  当然,梁山大军的后营既然引起了他的关注,那必要的监视自然少不了。

  很快,通过手下心腹传来的消息汇总,陈太尉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情况。

  这边,梁山大军已经和王庆的人马打起来了……

  说不上摧枯拉朽,却也算得上进展顺利,初战的结果就是胜利,打得王庆手下一干乌合之众屁滚尿流。

  随军后营又出了一把风头,在攻城战时迅速拼装了攻城器具,同时以临时制作的中小型投石机压制城头敌军,帮助前营将士一鼓作气杀上城头取得开门红。

  不说梁山大军上下欢声雷动,就是与后营一同行动的陈太尉也是喜不自胜。

  然后,陈太尉和身边心腹,以及数位朝廷派员,惊奇的看到了后营专业化的清扫战场,收刮战利品。

  简直可以用点滴不剩,搜刮得干干净净来形容。

  只用了数天功夫,搜刮到的战利品,已经被装车运往后方。

  看着那一车车,延绵足有十来里的车队,包括陈太尉在内的几位朝廷派员,眼珠子都红了。

  更叫他们吃惊的是,梁山后营在不声不响间,又换了一波人马,为首的换做浪里白条张顺。

  虽说淮西距离梁山不远,可这反应速度也太快了吧?

  他们根本就不知晓,梁山大军和梁山本寨之间的联系十分频繁,基本上一天就有数封书信往来。

  传递信件消息的,不是传统的骑马信使,而是装备了四百里加八百里神行符的飞毛腿。

  不管梁山前营发生了什么,一天之内身在梁山本寨坐镇的柴大官人,都能知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