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77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这事一出,顿时轰动整个京城!

  京城百姓争先恐后赶赴翰林街,果然闻到了不一般的气味,顿时嘻嘻哈哈乐不可支。

  他们什么时候见识过,翰林街的翰林老爷们,受过这等欺辱,简直就是被人踩着脖子拉屎拉尿。

  可惜,金陵薛家的那位公子哥混不吝,根本就不在乎外人的指指点点,只是一个劲述说薛家的委屈,以及梅翰林的‘狼心狗肺’。

  事情闹大,梅翰林气得脸红脖子粗,甚至请来顺天府官差处理此事。

  顺天府官差不敢怠慢,急忙赶来一看,得,原来闹事的竟然是薛大爷!

  再一听其中缘故,顿时熄了插手的念头,随便找个借口直接溜了。

  尼玛,梅翰林这书呆子不清楚薛大爷的厉害,他们这些顺天府官差可是清楚得很,得罪不起啊。

  再说了,梅翰林做的事情,真真可以用‘狼心狗肺’,还有‘忘恩负义’来形容,比起包公案里的陈世美都不差多少了,实在是叫人喜欢不起来啊。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事短短几天内便传遍整个京城,一下子成为了最为热门的话题。

  这下子,就是翰林院一干同僚,都不敢和梅翰林有多过接触,免得引来一身骚。

  听说,还是听说啊……

  梅翰林气得差点吐血,之前与他家儿子结亲的同僚,直接退亲不说还成了仇家。

  另外,梅翰林的名声遭受毁灭性打击,基本上已经在翰林院,甚至京城都待不下去了。

  也就在这时,金陵薛家的公子哥,给他带来了最为猛烈的一击。

  在无数京城官民的围观下,薛家公子哥大摇大摆走到梅翰林家门前,也不敲门直接掏出悔婚书,表明薛家女直接与梅家儿断绝婚姻关系,从此两家是路人。

  大声宣告一番后,直接将这纸悔婚书贴在梅家大门上,这才四下拱手大摇大摆离去。

  整个京城再次轰动……

  金陵薛家的名声一时间风光无两,梅翰林被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难以脱身,等待他的结局绝对不会太过美妙。

  在外头轰轰烈烈大闹一阵后,薛蟠回到家里,面对整天以泪洗面的堂妹头疼不已。

  “我说堂妹,用不着如此,你应该开心才对!”

  他可不会哄女孩子,苦口婆心道:“你知道这次我上门去的时候,梅翰林那老家伙有什么打算么?”

  见哭的梨花带雨的堂妹抬头望了过来,薛蟠顿时来了兴趣,横眉冷对怒道:“这老混蛋竟然想先将你娶进门,然后再想办法叫你突然病逝,这样一来梅家就可以摆脱咱们薛家这个拖后腿的包袱了!”

  这话一出,不仅当事人薛宝琴吓得小脸煞白,就是在一旁安抚的薛宝钗都听呆了。

  “兄长,不会如此吧?”

  此时的薛宝钗已经嫁为人妇,嫁娶的对象同样也是贾氏族学出色学生,目前夫君已是正八品官员,前程还是相当不错的。

  “怎么不会?”

  薛蟠冷笑道:“难道妹妹就没听说过,最毒不过读书人?”

  说完,冲着惊呆了的薛宝琴道:“堂妹,所以说这次你的运气不错,我正好闹上门去打探到了这些情况,不然真是生死不由人啊!”

  “兄长,可不要吓唬堂妹!”

  薛宝钗没好气白了自家兄长一眼:会不会说话啊?

  “多谢堂哥帮忙!”

  薛宝琴显然知晓好歹,就算心中万分难过,也得强打精神道谢。

  尽管这次,她成了京城官民口中的笑料,可不管怎么说性命总是没有问题的,若是嫁入梅家……

  想想,都感觉不寒而栗。

  “大家都是亲戚,用不着客气!”

  薛蟠大手一挥,大大咧咧道:“梅翰林这次不死也得脱层皮,他家那小子以后也别指望有什么前程了!”

  说到这里,冷然道:“若非老大不让我下狠手,我真恨不得他们一家子全部完蛋才好!”

  “兄长可不能乱来!”

  薛宝钗真是郁闷得紧,急忙劝说:“那梅翰林最是看中名声,此时名声彻底毁了,就跟要了他的命差不多!”

  薛蟠点头表示认可,笑嘻嘻道:“妹妹用不着担心,哥哥我心中有数,不会因为梅翰林这么一个龌龊小人,就把自己给打进去,实在不值得!”

  怎么说,都是跟着贾琮走南闯北,见识开阔的存在了。

  不说在西山的所作所为,也不提在江南的水生火热,单说在南疆的兵戈铁马,就叫薛蟠成熟稳重不少。

  否则,这次大闹梅翰林家的事情,也轮不到薛蟠,薛蝌这个当事人的亲哥哥岂不是更好的选择?

  只不过,薛蟠这厮‘诨名’在外,由他出面更有威慑力,起码一些明面上的力量不会轻易出手。

  “兄长,以后这样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薛宝钗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突然开口劝说道:“就算兄长要替琮哥儿办事,也的办正事啊!”

  “知道了知道了,还要你来教我!”

  薛蟠乐呵呵道:“老大行事,自然有他的规矩,咱们就用不着在这议论了!”

  心中却是有些怪怪的,感觉妹妹嫁了人后,心思就有些变了,他懒得多做理会,却不会轻易被说动。

  薛宝钗叹了口气,并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她的野心不小,想要帮扶自家夫君成为高级官员,起码也要踏入三品大员行列。

  显然,在贾琮这个小圈子厮混,做不到领头人,无法集中所有资源推动自身上进,想要达成目的可不容易。

  不管是薛宝钗还是嫁的夫君,都敏锐意识到了这一点,很想脱离这个小圈子的束缚,或者说不想继续听从贾琮的吩咐了。

  薛宝钗和她那夫君都很现实,贾琮就算能力再强,不是官员那就天生低人一等,凭什么可以成为他们这一伙官员的领头人,就是换成柳湘莲他们夫妇也更加服气。

  总之,就是心中野心难以伸张,所以想要脱离小圈子。

  只是……

  官场实在太过凶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万劫不复,若是没有坚实力量作为后盾的话,很容易就彻底泯然众人了。

  薛宝钗很想叫兄长薛蟠,彻底成为夫君的臂膀,而不是将薛家的大量资源,尤其是银钱资源耗费在贾琮身上。

  这些,薛蟠或许知晓或许不知晓,很显然他并没有脱离贾琮的意思,有些事情他还是看的比较准的。

  随着年龄增大,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原本的心思都跟着变了,是好是坏不好说,不过眼下却是叫薛蟠相当不喜。

  只有真正跟贾琮接触久了,才知道他到底有多厉害。

  贾琮虽然不是官员,可能够动用的资源,一般的知府都比不上,能够轻而易举推动一位知府级别官员的升迁调任。

  还有,贾琮和楚王世子的关系相当不错,以及隐隐约约的勋贵集团高层的赏识,有些事情就是薛蟠这个心腹都看不明白。

  可他就知晓一点,抱牢了贾琮老大的大腿,绝对没有错!

  事实证明,薛蟠的选择没有错误,自从跟随贾琮混迹以来,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

  最凶险的一次,不过是在西山的平安州被一帮子假山贼扣押,可还不是迅速就被老大贾琮就出来了么?

  要是没有贾琮这个老大,就凭薛家的那点底子,怎么可能和楚王世子混个脸熟,又能在林如海这样的封疆大吏跟前晃荡?

  心中闪过各种念头,薛蟠也没多做理会,迅速转移了话题,表示他们这次要好好庆祝荣府老太太的八十寿诞……

第二百八十四章 风潮已起

  

  老太太的八十大寿,办得相当隆重浩大……

  但凡有头有脸,还有点子声势的勋贵家族,全都上门祝寿。

  就是当今和上皇,都派遣心腹太监上门道贺……

  可以说,那一日的老太太荣耀显贵之极!

  林如海有资格作为迎宾,贾琮却是只能和一干旁支族人混在一起,老太太看重的话还犹言在耳,呵呵……

  一连七天的流水席,整个宁荣街在那七天热闹非凡,轰动了整个京城。

  只是可惜,另一桩大事突然爆发,抢夺了老太太八十大寿的无限风光。

  甄家海船船队,已经寻到小说中的那处巨岛,并且已经开始往巨岛上移民的消息,终于泄露了。

  一开始只是在淮扬沿海传播,而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就像一阵狂风般,直接席卷北地和京城。

  特别是京城,上至当今和上皇,下至普通百姓全都惊呆了,随即整个京城的舆论都炸啦。

  市井坊间:“不想‘琮三少’小说里的描述竟然是真的,外海真的有那么一处土地肥沃的无人巨岛!”

  “那不就是说,只要按照小说情节发展下去,用不着十年,那处巨岛就不会比南方一省之地差!”

  “不太可能吧,小说就是小说,许多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小说根本就没有描述,再说了忠顺亲王的手下,怎么可能比得上小说猪脚的那百万军民?”

  “可大庆的人口,还有江南的繁华,完全不是小说猪脚所在时代可以相比,能够给予忠顺亲王的支援力度也完全不同,只要迁移的百姓数量足够,十年后建成堪比江南一省的繁华之地,还是有些希望的!”

  “忠顺亲王的号召力不够吧,不会有多少军民愿意跟他一起出海的,那里的发展肯定不会太过顺利!”

  “不是有小说帮着宣传么,大庆境内的无地百姓数量那么多,愿意跟着忠顺亲王一同出海的,应该不在少数!”

  “啧啧,真说起来的话,‘琮三少’的那本小说简直就是神书啊,回去后我得好好读上几遍,指不定还能寻到一些没有发现的好处!”

  “我也是如此想法,不仅只是《海外建国》,还有《极品农庄》听说也是相当有料的,像是这样的建设类型小说,都有不少的可取之处!”

  权贵阶层:“忠顺亲王这次真的是走了大运,没想到真的寻到了小说中的巨岛,完全可以封藩建国!”

  “要不要派族中旁支子弟参合进去,指不定以后就能在忠顺亲王的封国立起一脉!”

  “倒是可以试试,若是忠顺亲王的封国,真的犹如小说里描述的那么巨大,怕是能建立数省十几个郡的统治,需要的官员数量可不少!”

  “就是不知道忠顺亲王究竟打的什么盘算,也不知道他需要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家里派出去的族人一定得能够发挥作用,不然就白白错过了这次大好机会!”

  “话说,忠顺亲王不会学小说里的那一套,开百家之学摒弃儒门一家独大的状况吧,真要如此的话,那乐子可就大发了,怕是一些大儒都不会答应!”

  “他们答不答应有什么用,没见小说里都写的很明白么,在外海玩愚民那套是自取灭亡,若是那一天有其他势力的海船杀奔而来,就靠几个儒生几本儒家典籍,能够抗衡得了么?”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别听那些儒生整日里说什么天朝上邦之类的,大庆外海的最强势力,可都是那帮子来自万里之遥的红夷,谁知道他们的水师实力究竟有多强?”

  “听闻那帮子红夷船坚炮利火枪犀利,一旦形成规模战斗力可不弱,忠顺亲王若是还按照大庆这一套搞,指不定就会替人作了嫁衣裳!”

  “怕是当今不会轻易叫忠顺亲王占便宜吧?”

  “怎么叫占便宜,忠顺亲王是在用自己的资源,难不成当今和皇室出过力不成?”

  “当今不会这么想啊,怕是此事还会有一番波折!”

  当今闻讯,第一反应却是勃然大怒……

  忠顺亲王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坑骗于皇帝!

  在外海发现了无主巨岛,为何不第一时间上报,反而还偷偷向那里迁移百姓,同时还通过上皇获得封藩建国的名义和资格,这不是坑骗是什么?

  当今可不会客气,第一时间将忠顺亲王喊来问话。

  “陛下先不要着急,还是请上皇,还有宗人府几位老王爷,一同旁听吧!”

  忠顺亲王老神在在,没有理会当今杀人的眼神提议道。

  “忠顺,你这是什么意思?”

  当今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沉声问道:“莫不是,你以为朕不敢整治你不成?”

  “陛下,都到这份上了,没必要出言威胁!”

  忠顺亲王还真不怕,淡淡道:“若是我突然出了意外,信不信上皇拼着和你同归于尽,也要把陛下一起拉下地府!”

  说到这里,嗤笑道:“陛下连我这么个失去威胁的所谓兄弟都不放过,那其余兄弟呢,岂不是都得死?”

  “你胡说什么呢?”

  当今眼神喷火,看向忠顺的目光十分不善,却又好像被说中心底的秘密,神色颇为心虚恼怒。

  他确实觉得兄弟多了点,却还没升起将兄弟全部干掉的想法,可被忠顺亲王这么一说……

  旁边的大太监戴权已是冷汗淋漓,悄无声息间便离开了御书房这个是非之地,不然哪天叫当今想起来了,他绝对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尼玛,就连他这个当今的绝对心腹都没察觉,当今竟然对那十几个兄弟心存歹念!

  只要一想想就感觉不寒而栗,果然天家无亲情!

  呵呵……

  忠顺亲王轻笑出声,悠然道:“陛下,你要知道咱们有十几个兄弟,包括成年和还没成年的,上皇绝对不会允许对兄弟心存歹念的皇帝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