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69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至于其他的信件,除了小弟们的之外,都是一些不着四六的关系寄来的,根本就用不着在意。

  慢悠悠度步来到巡抚衙门的办公场所,如往常一般在林如海的办公室找了个地方坐下。

  “看你小子的神色,是不是有什么好事?”

  见到他进来,林如海放下手里公文,一边端茶轻抿一边笑吟吟道:“说来听听,也叫我高兴高兴!”

  “还不是新小说在京城引发轰动,一些存在起了某些心思罢了,眼下还不用着急!”

  贾琮也在处理部分不重要的公文,一边轻松处理一边好笑道:“一个个都叫我尽快回京,这时候回去干什么,被当靶子蹚浑水么?”

  话说,这时代的公文真特么叫人无语,前面大多都是废话,只有最后几句才稍稍那么实际一点。

  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被喷成筛子的虚假报告,可放在眼下时代却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所谓的官场老鸟,就是拥有能够轻易在这些看是不靠谱的公文字眼中,寻到真正核心要素的手段。

  最特么搞笑的是,本来文言文的意思就丰富之极,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在最少的字眼里,表达最多的含义。

  许多公文都深韵其中奥妙,写的含糊其辞都不知道该怎么解读,幸好他的文化功底还不错,不然连看懂公文都难。

  这样的玩意,他连半个字都不信。

  好在林如海要他帮忙处理那些简单的公文,目的也只是锻炼他理解公文的能力,并没有要求贾琮擅长处理公务,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空闲的话,他还会亲自指点公文中的一些套路,好像从这些含糊其辞的公文中,真能看出花一样。

  贾琮都懒得吐槽了……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现代的一省行政公务繁如烟海,最重要的还是详实的数据,还是对地方情况的及时了解。

  在他看来,在大庆这样封建时代,基本没有统计数据可言的情况下,想要处理好一省政务,最好的办法还是多走走多看看,而不是依靠含糊其辞的公文,猜测其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简直荒谬之极。

  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亲自到姑苏城里,以及城外乡村四下溜达,了解实际情况对于公文里某些含糊其辞的地方,自然心知肚明知晓该如何处理。

  既然林如海敢让他插手巡抚衙门的简单政务,贾琮自然没有客气的道理。

  批语中各种言辞讥讽,顺便将实际情况贴在公文里,只要不是脑子有问题都能看的清楚看的明白。

  时间一长,巡抚衙门一干官吏也都知晓了,林如海这个新任巡抚不是好糊弄的,只是言辞太过犀利刻薄了点。

  等林如海反应过来,影响已经形成,他干脆任由贾琮施为。

  虽然公文上的批语往往十分刻薄,可每每都能说到点子上,还能给出十分可行的指示,也就下面的官吏面子难堪了一点,其他方面竟然还相当不错。

  话说,有些刻薄话,他一个传统文官真说不出口,还的有贾琮这样武人气息浓郁的家伙来干。

  贾琮并不介意冲锋陷阵被当枪使,比如姑苏的治安,之前只能说是一般,可经过贾琮亲自整理,搞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联防机制,很容易就将以往难以根除的某些毒瘤,限制在某个很小区域,想要解决很是轻松简单。

  像是贾琮最深恶痛绝的拍花子,姑苏城作为江南繁华城镇,从薛蟠通房香菱的身世就可见一斑,经过一番轰轰烈的大扫除,可是挖出了不少这方面的毒瘤。

  只是可惜,封建时代的官府,能够做到的事情其实有限得很,并不能对姑苏城的方方面面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暂时解决拍花子一类社会毒瘤,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贾琮倒也没什么不满的情绪,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就做到什么程度,起码他还做了一些对姑苏百姓百利无一害的好事。

  闲话不提,林如海闻言好奇道:“你小子的新小说可是不得了,要是引起了某些权贵大佬的注意,以后怕是少不了回京城解释吧?”

  “用不着那么费劲!”

  贾琮悠然道:“想要找我咨询,得表现出足够的诚意才行,我可不是那等召之即来呼之即去的小喽啰!”

  林如海微微一笑,准备打趣几句的时候,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切脚步声,而后一个高级武官打扮的胖子,气喘吁吁冲了进来慌急道:“林抚台不好了,刚刚接到南疆那边来报,南安郡王突然亲率五万将士,杀入了茜香国境内……”

第二百七十二章 突发变故

  

  南安郡王,真特么牛比!

  贾琮敢打包票,这厮并不知晓他写的新书《海外建国》,不然也不会如此莽撞。

  京中大佬就算对南疆之南的土地有兴趣,也不会贸然叫驻守南疆的南安郡王知晓。

  肯定得是达成共识后,以后整个势力或者集团的名义,与南安郡王协商或者施压。

  毕竟,南安郡王乃是大庆有数拥有兵权的异姓王,为人傲气不怎么好打交道。

  就是京城勋贵集团,也不会贸然和南安郡王联盟,到时候利益如何划分?

  总之,贾琮的新小说在京城高层掀起波澜不假,可因着时间太短的缘故,不太可能迅速形成一致决议。

  留守京城南安郡王府的,不过就是南安郡王的老娘和几个妻妾,南安王府的男丁基本都在南疆边军厮混,怎么可能对京城突然涌起的风潮作出及时反映?

  也就是说,南安郡王这次出兵征讨茜香国,乃是擅自行动。

  这次,他算是捅了大篓子……

  在京城权贵对南疆之南的土地生起兴趣的时候,贸然挥兵杀入藩属国境内,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若是顺利建功也就罢了,可要是战败……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估计南安郡王将付出惨痛到无法呼吸的代价,才有可能勉强过关,最大的可能就是直接被剥夺军权,成为北静郡王这样的闲散王爷,甚至还大有不如。

  在问清楚了南安郡王出征所带兵马数量,以及粮草数目,还有兵马所行路线后……

  “姑父,南安郡王这次实在太过冒犯!”

  挥退了前来报信的都指挥使衙门高级将领后,贾琮没好气道:“搞不好,是要栽大跟头的!”

  “不会吧,南安郡王再怎么莽撞,也是边军宿将!”

  林如海迟疑道:“其驻守南疆十来年,不是一直都没出过问题么?”

  “屁的宿将!”

  贾琮一点都不客气,嗤笑道:“纵观南安郡王驻守南疆的经历,指挥打仗的次数屈指可数,是不是真的是他亲自指挥的,谁也不清楚啊!”

  “那……”

  林如海神色更加犹豫,他对行军打仗也不理解啊。

  “姑父应该知晓,南疆南边的地形,几乎全是崇山峻岭,对于后勤补给的压力太大!”

  贾琮沉声分析道:“南安郡王都没做好准备,一口气就亲率五万大军杀入茜香国境内,单单跨越南疆边境的崇山峻岭就是个十分辛苦的活计,要是这时候后勤粮草被断……”

  “不会吧!”

  林如海惊出一身冷汗,要真如此的话可就出大事了。

  “军队都已经出发了,咱们也管不了那么许多!”

  贾琮嗤笑道:“眼下咱们要做的,首先是向京城汇报,同时准备好足够的粮草军械,准备运往南疆!”

  虽然没有当今和朝堂的命令,可早做准备总比没有准备的好,要是万一出现了最糟糕的情况,也不至于叫局势彻底糜烂。

  林如海是个行动派,听从了贾琮的建议后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自然是以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汇报,同时找来布政使和按察使,以及都指挥使,把心中的担心一说,只道提前做好支援准备,其余几位大佬虽有迟疑还是答应共同署名签发命令。

  储备在各地粮仓里的陈粮,迅速运转全部抽调到距离南疆最近的水路要冲之地,同时征召民壮随时做好出发准备。

  做这些的时候,暴露了不少的问题……

  比如官仓里的粮食数量对不上号,比如官仓里的粮食被以次充好等等,林如海没有睁只眼闭只眼,而是听从了贾琮的建议,责令管理官仓的官吏限期将偷卖的粮食补足,顺便缴纳一笔巨额罚款,然后直接调离成了彻底的闲人。

  还别说,如此惩罚却叫这些暴露出来的官吏个个感恩戴德,要是换个严厉点的那就是杀头抄家的结局了。

  “不将官仓管理制度完善,并且坚持不懈的给予官仓官吏极大压力,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无法杜绝,杀了一批还有下一批,根本就杀不过来!”

  贾琮嗤笑道:“官仓的作用就是为了稳定粮食物价,在灾难或者紧急事情爆发之时,能够及时增援需要的地方,只要能够保证调运的粮食充足,其他的管那么多多干什么?”

  另外就是,淮扬都指挥使麾下的兵丁,彻底烂糟了。

  尼玛,就贾琮亲眼所见,这帮混蛋东西连个队列都站不齐,更别说组织征调来的民夫进行临时军训了,简直笑料百出。

  贾琮还好,心中早有准备……

  林如海和布政使以及按察使的脸色,那才叫一个精彩。

  咳,江南的兵丁彻底烂掉了,就是不知道号称南疆精锐的边军,战斗力究竟有多少?

  总之,这次淮扬地方紧急动员,闹出了不少笑话。

  “姑父用不着着急上火,只需要给予都指挥使衙门足够的压力就成!”

  见林如海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贾琮不以为然宽慰道:“地方官兵久疏训练不要紧,只要上面抓严一点,都指挥使衙门自然会把军队的训练强度搞上去!”

  “可若是南安郡王这次出了意外,叫茜香国杀奔过来,发现江南官兵都是这副模样的话……”

  林如海愁眉不展,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但意思已经十分明白,怕是会叫这帮蛮夷起了某些心思啊。

  呵呵……

  贾琮不以为然,倒也没再开口劝说。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林如海就算再担心又如何?

  南疆距离淮扬可不近,就算出了事朝廷也不会抽调林如海过去的,这不是明摆着坑人么?

  ……

  京城皇宫,御书房。

  “混账东西,南安郡王这是想干什么?”

  当今怒气冲天厉声咆哮,看向殿内一干内阁大臣,尤其是兵部尚书牛继宗的眼神十分不善。

  唯祭与戎,不得假手于人!

  远在夏商时代,当时的天子都有这样的观念,更别说眼下了,当今绝对容不下这样的事情。

  “不经朝廷允许,竟敢亲率五万边军杀入藩属国境内!”

  当今眼神冰冷,冷笑道:“真是好大的威风,好大的气派啊,牛大司马就没什么说的么?”

  牛继宗额头冷汗淋漓,心中早就把南安郡王骂了个狗血淋头,此时却不得不硬着头皮道:“陛下,可能情势紧急,南安郡王来不及汇报!”

  好一个来不及汇报!

  其余几位内阁大佬面无表情,心中却是忍不住连连讥笑。

  “那南安郡王的汇报呢?”

  当今满眼喷火,脸色难看冷笑道:“就连淮扬那边都送过来军报了,南疆方面的消息还是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情况紧急的表现么?”

  这……

  牛继宗低头不语,能顶着当今的不满和怒火,给南安郡王解释一两句也就算了,他可不想把自己搭进去。

  “陛下,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弄清楚南疆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是啊,南安郡王一向‘安分守己’,怎么突然间就如此冒失冲动,怕是其中有什么缘故吧!”

  “不管如何,既然大军已经出动,朝廷这边必须立即做出反应,稳定南疆安宁以及维护出征将士的后勤补给,这些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确实如此,至于南安郡王的问题,等此战结束后再做计较不迟!”

  一干内阁大臣纷纷开口,总之就是一个意思:事已至此,先稳定南疆局势,以及维护住南安郡王所部边军的后勤,至于秋后算账的事情眼下不急。

  当今脸色铁青听了一干内阁大臣的意见后,强压怒火亲自点名牛继宗作为钦差立即出发,前往南疆坐镇稳定后方。

  若是需要调拨粮草军械,就从附近省份临时抽调。

  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可能会失败的情况……

  倒也不是在场君臣狂妄自大,只是觉得区区一个蛮夷小国,根本就顶不住五万精锐边军的摧残。

  指不定,君臣心中还暗暗高兴,有南安郡王这傻缺打头阵,只要能够拿下部分茜香国土地,他们就立即扑上去分一杯羹,而且还是最肥美的那一块。

  所以,消息虽然传回京城,并且在权贵圈子迅速传开,却并没有引起多大震动。

  相反,贾琮所写的新小说,尤其是描述茜香国那一片的单行本,短短数日时间又卖出去了数万本!

  一干有心思,有想法还有能力的权贵,甚至已经偷偷派出了得力人手,提前一步赶赴南疆地界,为后续进入茜香国抢地盘做好准备。

  甚至,京城权贵都怀疑,南安郡王也是看过‘琮三少’的小说,这才突然发动对茜香国的战事,目的也是为了占便宜捞好处,不管是抢夺膏腴田地还是那处露天煤矿,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这么个道理,谁叫南安郡王的地盘就在南疆呢,有便宜的话自然得先占好了。

  忠顺亲王有些急了,没想到局势发展得如此突燃,他必须尽快说服上皇帮忙,不然要是当今和权贵们尝到了甜头,以后还有没有他的机会就难说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