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25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薛蟠主动转移话题,直接道:“最近日子过得有些提心吊胆,最好能够快点确定下来!”

  “回了,只是你二叔的身体也不怎么样,不太可能亲自过来,只能派蝌哥儿上京了!”

  薛姨妈无奈道:“听说这次蝌哥儿上京,还会带上宝琴那丫头,说是早年间与梅翰林的儿子有过婚约,进京待嫁来的!”

  啧!

  薛蟠不以为意道:“我看这婚事难成,就算宝琴顺利嫁入梅翰林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你这孩子,宝琴怎么说都是你嫡亲堂妹,有你这么说话的么?”

  薛姨妈有些不满,好奇道:“你怎么就知道?”

  薛蟠摇头道:“跟着老大混了这么长时间,真的是很长见识,母亲你是不知道老大被那帮子文人骂得多惨,就跟刨了他们家祖坟一般激动!”

  见薛姨妈不解,他解释道:“老大不是京城闻名的小说家么,一本《三国演义》,叫那帮子读书人指责老大颂扬武将,赞美阴谋诡计不是正人!”

  “另一本《天下首富》,母亲也知道扬州盐商支助了多少读书人,在江南士林都是一股不小力量,结果被老大一本书把扬州盐商总会给端了,少了资金来源还不得把老大骂死啊!”

  “就是与读书人不怎么相干的《开封神捕》和《极品农庄》,也没少挨骂,说什么不务正业云云。也就《包青天》好点,包黑子也是读书人么,做到了龙图阁直学士的大宋牛比读书人!”

  薛姨妈听的目瞪口呆,颇有些心惊胆战的赶脚,震惊道:“外头骂得这么狠,怎么就没见琮哥儿担心过呢?”

  “担心什么?”

  薛蟠不屑道:“他们能喷,老大的那帮书友也不是吃素的,同样能喷,我就是从那时知晓了读书人的嘴脸!”

  说到这里,摇头道:“有些读书人,比府里的下人都要在乎身份差别,特别是对商户人家真是不屑到了骨子里!”

  “那可如何是好,总不能叫宝琴丫头跳火坑吧?”

  薛姨妈有些着急,薛蟠因为族长位置,还有皇商资格早就跟族里闹翻了。

  唯一关系还算不错的,就只有嫡亲二叔以及其一对子女了。

  在没有利益争斗的时候,薛姨妈自然不会表现得太过冷漠无情,指不定以后薛蟠就得二叔家的堂弟妹帮衬呢。

  “宝琴年纪还小,比老大还小上两岁,急什么?”

  薛蟠不以为意道:“到时候若是有什么意外的话,再做计较不迟!”

  就在这时,外头传来丫鬟问好的声音,薛宝钗回来了。

  “哥哥回来了,和母亲说什么呢?”

  薛宝钗进门,见到薛蟠不由好奇询问。

  “没什么,在说宝玉在外头又胡言乱语了,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心思,真是伤脑筋啊!”

  薛蟠也没说什么,有些话跟母亲说可以,但在妹妹跟前却不好说出口,凤凰蛋的某些言论真的很伤人的。

  随便找个理由,出门找通房香菱去也,这段时间只能憋在梨香院这里,也只能找通房逗乐子了。

  ……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探春回到荣庆堂后,就把在迎春院子里的闲聊,说给了老太太听。

  老太太闭眼不语,过了许久才淡然道:“探丫头也想去宁府,跟着蓉哥儿媳妇学习管家理事的,还有出门交际么?”

  探春低头乖觉道:“全凭老太太,还有太太做主!”

  “你年纪还小,不要着急!”

  老太太满意微笑,点头道:“看看再说,我倒是想见识见识,琮哥儿怎么将那柳湘莲扶上位!”

  眼中冷光闪烁,感觉对大房的控制有些力不从心了……

  旁边侍候的鸳鸯若有所思,看向探春的目光既有深意又有防备,这一手小报告打的,真够溜的。

  以前没看出来,探春这丫头的额嫉妒心还真够旺盛的……

第二百一十三章 锻炼

  

  八月桂花飘香,中秋佳节邻近。

  京城里的读书人数量突然多了起来,今年正是三年一次的举人试,整个城市都似乎弥漫在一股浓郁的书香氛围之中。

  这和贾琮,以及贾氏族学关系不大。

  哦,也不能说没有丝毫关系,贾芸和贾芳这两位族学最早考上秀才,之后又在族学教书差不多四年的家伙,也参加了这一次的京城举人试。

  咳咳,这一次顺天府举人试的主考官,正是礼部侍郎林如海,就算只是为了避嫌贾琮都不会上场。

  至于两位小弟能不能考上都并不在意,甚至就连坐镇族学的任务都交给了薛蟠这厮,他带着其余小弟全部赶到皇庄。

  都是能够信任的心腹小弟,就是贾兰这小子,都特意询问了大嫂子李纨后带了出来。

  环三倒是想出来,结果又被二太太王夫人牵扯住了,只能郁闷的继续在府里被逼着抄写佛经。

  区区童生,王夫人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想怎么折腾都成,就是政二老爷都不愿多管,谁叫她有个宫妃女儿呢。

  这次来皇庄,主要是和小弟们,一起操作水利之事。

  学堂里不是弄个了水利工程的辅修科目么,这次就是具体的实践。

  与学堂其他学生不同,凡是贾琮小弟,都知晓他对学堂的辅修课程相当看重,所以丝毫都不敢怠慢,就算感觉学习压力不小,却也努力提升自己对辅修课程的理解。

  贾琮自然十分满意,之所以将添置这样的辅修课程,也是为了以后向工部衙门,以及漕运衙门塞人方便。

  小弟们老实听话,他自然也要给一个前程,让他们以后衣食无忧不是?

  皇庄的地理位置相当不错,地势平坦周围还有数条河流纵横交错,最多就一两个缓缓起伏的山坡,千亩良田一望无际。

  此时正是农闲时分,北方地区每年夏初才是收获的季节,而不是秋天,北麦南稻,种植的小麦都是冬小麦,每年农历九月份左右开始种植,第二年五月份左右开始收获。

  田地里也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豆类,小米,黄米和高粱之类的杂粮,用不着太过精心侍候。

  为了让小弟们学到真正的本事,贾琮还通过秦钟父亲秦业从工部请来两位极擅农田水利的小吏指导,亲自参与策划皇庄的整体农田水利设施。

  同时召集皇庄上的不少佃户青壮,由小弟们指挥具体操作。

  贾琮一点都没客气,先将自己的要求提出来,需要小弟们做到何等程度,又需要新修的农田水利工程,达到何种目的都说的清楚明白。

  之后,就是小弟们做出整体规划,甚至要他们做出简单的地理舆图,通过数学记号标注清楚。

  真说起来,他对这方面的具体细节也不是太懂,可架不住现代时见识过,他只要提出具体要求,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就成。

  为了叫小弟们学有所成,不至于做了什么都不明白,或者说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他将自己知晓的所有相关专业书籍,全都拿了出来任由小弟们翻阅参考。

  这里头,可不只是大庆能够收集到的相关书籍,甚至就连主世界没有明显标记的相关专业书籍,也亲自默写出来,凡是记下的都没放过。

  同时还有简化的数学计算方式,总之能够提供的便利,贾琮都没有放过。

  就这样,由贾琮亲自坐镇,手下一干心腹小弟和两位工部积年老吏联手做出的皇庄农田水利整体规划,用了差不多大半个月时间才完成。

  贾琮看过规划后的图样,甚至请来高手做出泥塑模型,查漏补缺等没有明显错漏后,这才开始真正修建。

  期间伴随皇庄杂粮收获,还有冬小麦的播种,可以说千头万绪好不繁杂。

  贾琮只是坐镇后方管理后勤,田地方面的事情全都由小弟们处理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就连考举失败的贾芸和贾芳,也辞去族学先生职位,参与到了这一次皇庄整体的农田水利修建过程之中。

  等忙完了冬小麦的抢种,整个皇庄都处于农田水利工程得建设热潮中。

  贾琮只是看着并不插手,他也没必要参与进去,只要知晓大概情况就可以了。

  要说最辛苦的,当属贾兰这小子。

  大嫂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么,看的比眼珠子都重,就算贾琮与她说好了,每隔半个月贾兰都要回府一趟。

  可这小子也不想错过这次的实践课程,哪个家族有这等豪气,拿出一个千亩良田的庄子,任由他们这些半大小子操作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和修建?

  等到皇庄这边的农田水利工程结束,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下旬,贾琮就在皇庄管理处吃了碗寿面,悄然过了十四岁生辰。

  北风呼嚎,虽然没有下雪,可温度也降得极低,已经不再适合继续露天忙活了。

  此时的皇庄管理处却是一片热闹景象,手下小弟济济一堂个个精神抖擞,皮肤都比来时黑了一些,可整个人的精气神都提高一截不止。

  “做的不错,你们都用心了!”

  贾琮起身,手里拿着一本厚厚书册,笑吟吟道:“这本书,记载了大家从开始做准备到规划,再到具体修建的所有细节,可以说每一个字都蕴含了你们的汗水和努力!”

  一指田地所在方向,继续道:“你们的努力和汗水也没有白费,皇庄的农田水利已经全部完成,除非遇到大灾年景,不然庄子上的田地收获都不会差了!”

  若是有人此时能看到皇庄的整体布局,都会相当惊讶的。

  一条条沟渠水道纵横交错,几乎将整个皇庄所有田地全都覆盖,除非连地下水道都枯了,不然皇庄田地都用不着担心天灾之类的麻烦。

  河边,井边,有一座座木制水车和风车,能够将河里,井里的水自动提出,一旦需要就能迅速将沟渠水道填上足够田地所需水分。

  几条从皇庄纵横交错而过的河流,两边也都用土窑烧制的红砖,混合简单之极的土制水泥加高加厚,甚至还搭建了两个可供人货两用的小码头。

  可以说,由贾琮提议,手下小弟亲自参与规划建设的皇庄农田水利工程彻底完成,这一次的实践锻炼也已经结束。

  经过这番实际操作,这些参与进来的小弟们,对于农田水利的方方面面都有了解,以后若叫他们再主持这样的活计,肯定轻松自如得多。

  除了贾琮手中用文字和数据,将小弟们的所有努力记录成书之外,他们自身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极大提高。

  就是那两位高薪临时聘请的工部资深老吏,也对小弟们的表现赞不绝口。

  特别是将数学思维和数据计算也都加入具体的工程中后,那种一切都能在纸面上计算妥当的能耐,叫他们都忍不住大为惊讶。

  临走时没少提醒,这些小弟都是人才,若是放在工部也都能发挥一定作用,千万不要浪费云云。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金/点币等你拿!

  贾琮自然不会浪费,本来叫小弟们参与这样的事情,就是用以锻炼,打算明年就将表现突出的贾芸和贾芳两位送入工部,不管是在屯田司还是都水司,起码站住脚没问题。

  好好夸赞了一通努力的小弟们,贾琮就带着他们从新返回族学,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

  说实话,族学在京城贾氏一族的地位,可以说相当的尴尬,就和小透明一般。

  除非正好有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又愿意让孩子上学。寻常时候族人基本就把族学忘到了脑后。

  贾琮倒是不甚在意,等小弟们全都入职为官,并且顺利站稳脚跟后,族学自然会炙手可热。

  “老大,你终于回城了!”

  薛蟠第一时间到了贾琮的先生办公室,一脸‘激动’道:“没有老大坐镇,我这心里空落落的很不自在!”

  “少拍马屁!”

  贾琮笑骂道:“瞧你整个人都膨胀了一圈,看来武课的强度有些不够,得加码了!”

  “别别别,老大我错了还不成么?”

  薛蟠立即哭丧着脸道:“不是担心出了意外,最近一直窝在学堂和梨香院,日子过得悠闲自然就长胖了!”

  “怎么,你小子的事情,解决了?”

  贾琮好奇道:“你二叔上京了?”

  之前倒也听薛蟠说过,他有个嫡亲叔叔,原著中出场过的薛蝌和薛宝琴就是其一双子女。

  估摸着,薛蟠就算因为‘死人’之事,彻底放下金陵薛家族长,甚至皇商的位置,也是交给嫡亲二叔。

  “就我堂弟和堂妹上京,我二叔的身子骨不是太好,不过已经答应了我的条件!”

  薛蟠笑呵呵道:“等明年开春,我就回金陵老家一趟,以二叔养子的身份重新进入薛家,然后再过继给我母亲,还真是麻烦!”

  “有本事你可以不这样折腾啊!”

  贾琮没好气道:“事关身家性命,就算再麻烦也的做好,不然以后要是出了什么意外,可没地儿哭去……”

第二百一十四章 敲打

  

  进城了,自然要到将军府拜见大老爷。

  “你小子倒是耐得住寂寞,竟然在田庄上一待就是好几个月,除了又长高了点,没其他变化啊!”

  大老爷难得的没有醇酒美人,见面的时候顶着两个黑眼袋,怪笑着讥讽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小子刻意避开老爷我呢,这是翅膀硬了要单飞啊!”

  “怎么可能?”

  贾琮那个汗,之前也没觉得大老爷有儿女情长的时候啊,怎么突然就变得如此‘古怪’了。

  他也没有多做解释,直接拿出那本记载了皇庄农田水利建造点滴的书册,递过去笑道:“老爷看过这本书册,就明白我并没有刻意躲在外头不回来!”

  以为是现代的新农村啊,皇庄虽然带了个‘皇’字,却也脱离不了那是乡下的事实,生活环境怎么比得上城里?

  大老爷有些狐疑接过书册,翻了翻惊讶道:“你小子行啊,这都能弄出一本书出来!”

  怎么说都是经历过完整公府继承人培养的他,还是能够看懂书册内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