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福运 第104章

作者:我叫排云掌

  不管什么题材的小说,连续更新了一年半,在这个还是以数十万字小说为主流的时代,实在太长也太拖沓了。

  最近数月时间,会友书店收到的读者来信,其中近乎八成都是要求“琮三少”开新书。

  贾琮眼见火候差不多了,加上身上的琐碎事情也都处理干净,随即花费了不短时间开写新的小说。

  首先在会友书店的评论版半月刊上放风,结果引起读者的极大关注,催促询问的信件犹如雪片般飞来。

  见书友们如此热情,贾琮花费了差不多三个来月时间,开足马力一气呵成,写出了一本农庄经营类小说。

  楚王世子自然是第一个看到书稿的书友,看完之后连连称其,感觉有些不可思议,甚至都难以想象小小的农庄,竟然能玩出那么多的花样。

  贾琮表示不屑,丫的知道什么叫做‘新农村’么,知道什么叫做‘生态农村’么?

  这本小说,内容新颖满满都是实料,若是书友肯信的话按照小说描述操作,绝对能叫他们大吃一惊。

  “你为什么写这种类型的小说?”

  看完了书稿后,楚王世子心中很有感触,然后又到贾琮的皇庄看了几天,这才郑重其事询问贾琮写这种小说的缘故。

  “很简单,民以食为天,既然外头给了我一个小说家的头衔,所写小说自然得有趣又有用啊!”

  贾琮回答得理所当然,继续道:“再说了,今年的那一场水灾,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不过就是降雨量大一点,真的算不得多大,结果却是引起北方五省水灾,流民遍野的惨状!”

  说这个的时候,他真的有些痛心疾首,摇头道:“就不说官府的应对了,单单各省田地竟然被水灾毁得差点绝收,简直不可思议!”

  楚王世子一时无言以对,他见过贾琮的皇庄。

  在今年梅雨季节到来的水灾中,贾琮的皇庄真的表现得太好,不仅水利设施齐备轻松度过涨水期,而且田地里的庄稼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收获时节甚至比往年要强不少。

  这事,在京城还颇为轰动,甚至就连朝堂大佬,闻讯都忍不住亲赴贾琮的皇庄看一看,哪个不是赞不绝口连声称赞?

  单单就是贾琮的皇庄,出售的粮食和官府储备粮,就帮助朝堂稳定住了京城动荡不休的粮食价格。

  以皇庄的真实状况作为蓝本,贾琮写的这本农庄经营类小说,就不是夸夸其谈没有根据的玩意,甚至有心的书友根据其中内容,能够调整自家田地的运转模式,指不定过两年就有大丰收的喜事。

  “你小子把经营农庄的窍门都写进小说里了,就不怕学会徒弟饿死师傅?”

  楚王世子在贾琮准备开足马力印刷新小说时,没忍住好奇问道:“还是说,你小子另有图谋?”

  “不过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的田地增产,让靠种地为生的百姓日子更好过一些罢了。当然在这期间,我也能收获一点点名声!”

  贾琮笑眯眯开口,他怎么可能告诉楚王世子,对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后一点啊,那都是能够转化为气运的人气,他可是多多益善。

  农业技术和工业技术不同,自然是推广得越好,对于大庆和贾琮来说效果最佳……

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务正业

  

  啪!

  在众多书友的期待下,京城第一名嘴‘快嘴老李’惊堂木一拍,很快一个新奇励志的故事缓缓拉开帷幕。

  “话说,都中有一落魄世家子……”

  故事新奇有趣,从刚开始就牢牢吸引了书友们的注意,偌大的会宾楼只听到‘快嘴老李’抑扬顿挫的声音,极富感染力用语言勾勒出了一副神奇画卷。

  猪脚虽是世家子,可家道败落混得和普通百姓差不多了,这就有了不错的代入感。起码不会叫书友觉得太过遥远或者高不可攀。

  唯一的金手指,便是家中的丰富藏书。

  大部分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自然换不了叫猪脚过上富裕生活的银钱,毕竟猪脚并没有科举上面的天赋,这样的设定同样适合大众书友。

  加上开头就遇到了父亲生病,必须花大价钱治疗调养,母亲身子骨也弱做不了什么,家里陷入极度缺钱的困境,作为嫡长子的猪脚必须挑起家庭重担奋发图强。

  这样的桥段,既能叫书友升起同情心,又勾起了他们的好奇,很想知道猪脚是如何发达起来的。

  猪脚借钱无果心生绝望之时,遇到‘老爷爷’指点‘书中自有黄金屋’!

  这叫先抑后扬绝处逢生,让书友的代入感越发强烈,同时升起浓郁的爽快情绪。

  待第一章结束,整个会宾楼顿时热闹起来。

  “庞老哥,这次的小说很有意思啊,书名叫什么来着,我刚才听的太过入迷没记住!”

  “好像是《极品农庄》吧,就是不知道怎么个极品法!”

  “猪脚也真是倒霉,开场就遇到了各种困难,要是换做寻常人早就崩溃了!”

  “是啊,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就是这么个道理,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就是不知道后续情节如何,猪脚家道中落也没银钱购买田庄啊,也不知道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我也好奇啊,这小说情节确实有些意思,很贴合实际生活么,没有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也没有各种叫人心情压抑的案子,正正适合消遣!”

  不说普通书友,就是一些有钱的书友也觉得故事新奇有趣,虽然没有熟悉的调调,却也听得津津有味,被勾起了相当的好奇心,与同桌或者邻桌书友好奇讨论很是热烈。

  “看来书友们的反应不错啊,估计这次的小说开头已经成功了!”

  雅间,听到外头热烈的议论声浪,楚王世子很有参与感笑呵呵道:“你小子,也不知道脑子怎么想的?”

  “没多想,就是根据自身经历,加上一些真材实料写出来的,只要用心观察你也能写出来啊!”

  贾琮笑得风轻云淡,当然这话只是哄哄楚王世子罢了。

  不熟悉网络小说套路,贸然开写的话,很容易写成寡淡无味的流水账,或者早就烂大街的公子小姐套路。

  限于原始落后的生产力,还有见识眼光的问题,就算楚王世子这样的存在,想到解决猪脚困境的办法也不多。

  估计不是遇到贵人一步登天,就是遇到富家小姐一下子人财两得,根本就不会想到发展生产力靠自身劳动赚钱,根本就没有这等意识。

  别看一家家豪门大户拼命兼并土地,可依靠土地真的难以赚到丰厚财富,最多就只能保证稳定的收益罢了。

  真正赚钱的还是做生意,哪家豪门大户麾下没有众多白手套帮着赚钱?

  “你小子别忽悠人,我可写不出《极品农庄》这样的小说,以前甚至连想都没想过!”

  摆了摆手,楚王世子很有自知之明自承不足,转眼却又郑重道:“话说,你小子都是怎么琢磨出来这些手段的?”

  “和猪脚一样,都是从农书上看到,通过实践慢慢归纳总结出来的!”

  微微一笑,贾琮也没隐瞒,悠然道:“不然,一个千亩农庄,用得着耗费那么多人手么?”

  为了收集皇庄里的天象,雨水,土壤等等方面的数据,他可是把手下还在读书的小弟都拉过来了,这才勉强完成了部分数据收集。

  想要搞生态农业,可不是拍脑袋就能做成的。没有详实的数据支撑,贾琮凭什么说服皇庄里的管事和佃户?

  “难怪!”

  楚王世子恍然,他之前还觉得贾琮特意弄出了个所谓的皇庄管理处,只是为了锻炼手下小弟的管理能力设置,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用意。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好了,咱们也该走了!”

  天色已晚,贾琮可没有在外头过夜的习惯,直接起身招呼道:“话说纯然兄,我看你最近身子骨有些虚啊,还是不要过分沉迷床第之事的好!”

  “你个小子知道什么。毛都没长齐!”

  楚王世子笑骂,倒也听了劝,和贾琮一同离开依旧热闹的会宾楼,直接返回各自居所。

  “少爷回来啦!”

  见到漆黑夜色中走来的熟悉身影,一直在小院门口徘徊观望的小丫鬟灵雀喜道:“炉子上还热着八宝粥呢,要不要来一碗暖暖身子?”

  “那就来一碗吧!”

  贾琮笑着走进所居小院,直接进屋一股暖气扑面,身上带着的寒气很快就消散一空。

  看着在便捷式小煤炉旁忙活的小丫鬟,忍不住笑道:“奶娘买煤球的时候,没遇到守门婆子刁难吧?”

  “还真被少爷说中了,李妈妈花了买煤球差不多的铜板,才把那守后门的婆子买通!”

  说起这个,小丫鬟小脸气鼓鼓的很不高兴,手上动作却是十分利索,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话说,到了现在各种样式的煤炉子,已经成了京城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就是豪门大户也不例外。

  听说啊,只是听说,就是皇宫大内也有便携式煤炉的身影。

  实在是方便,能够随时热东西,在北方冬天效果更是明显。

  比如贾琮这个小院子,以前没有小厨房不允许生火,每到冬天从大厨房带来的饭菜差不多冷了。

  有了煤炉子就不同了,直接热一热就成,起码能够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在冬天绝对是一种享受。

  虽然贾琮基本都在将军府正堂用膳,可奶娘和小丫鬟大部分时间都在院子里进食,总不能让她们在冬天吃冷饭冷菜吧。

  现在,不管是刑夫人还是王夫人,想要用小厨房卡着姨娘小妾根本不可能了。

  “少爷,好了!”

  接过小丫鬟递来的八宝粥,贾琮一边享用一边和小丫鬟闲聊,问一问府里的八卦。

  “今天,宝二爷又挨训了!”

  小丫鬟是个小八卦,手帕交遍布整个荣国府,消息灵通快捷得很,说起八卦来满脸红光十分兴奋,幸灾乐祸道:“说起来也是怪,不都说宝二爷聪明有天赋么,怎么他对上学就那么抵触?”

  “他那是没感受到压力!”

  三两下将小碗八宝粥喝下,贾琮悠然道:“反正不管读不读书,二房的家业,甚至整个荣国府都是他的,自然是顺着自己的心意来了!”

  “怎么可能?”

  小丫鬟瞪大双眼表示不敢置信,接过空碗不信道:“这府里的继承人,难道不是链二爷么?”

  “老太太和二太太不乐意啊,宝二哥从小耳朵里全是荣府以后是你的,时间长了自然就认为是真的!”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贾琮觉得还是有的。

  虽说凤凰蛋性子纯良,却也真的不傻,要说他一点不在乎荣华富贵怎么可能?

  之所以对仕途经济不感兴趣,大概是周围的环境给他一种错觉,反正以后整个荣府都是他的,努不努力读书都一样。

  他老子政二老爷就是最好例证,别看这厮总是以读书人自居,可连童生都没考上过。

  不说凤凰蛋非得有样学样,可受到政二老爷的影响是肯定的,上梁不正下梁歪么。

  “好了,你个小丫鬟别想蒙混过关,今天的任务还没完成呢,还不快点拿书出来诵读?”

  说了一会闲话,眼见小丫鬟有主动撤退的意思,贾琮没好气提醒道:“今天的任务少点,就一本杂书好了!”

  小丫鬟顿时苦了脸,却又不敢反对,只得郁闷开始了雷打不动的每日诵读。

  这边,荣庆堂的热闹也消散了,一干姑娘们都各自回屋休息去了,老太太身边只有鸳鸯一个贴身大丫鬟,一边梳洗准备休息一边问道:“鸳鸯,最近贾琮那猴儿有什么动作没有?”

  鸳鸯手上动作不停,口中答道:“老太太,琮三爷最近一心忙于新的小说,没其他的动作!”

  “怎么,他小小年纪就中了秀才,难道没想着在科举路上更进一步么?”

  老太太声音缥缈,根本就听不出到底是什么情绪。

  “琮三爷倒是说过,他的功课底子不足,能够考中秀才已是相当侥幸,起码二十之前不会再上场考举了!”

  鸳鸯轻声说道:“环三爷也是这么个意思,最近基本都在皇庄哪里窝着,为此二太太还发了好几通脾气!”

  “哼,就知道折腾一个庶子,显得她很能么?”

  老太太冷哼出声,可鸳鸯却听出了语气中的满意……

第一百八十四章 人比人气死人

  

  贾琮不务正业,着实叫荣府某些人松了口气。

  二房的压力尤其大,不管是政二老爷还是王夫人,都对大房蒸蒸日上的势头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一个坐稳正四品顺天府府丞的链二,已经足够叫他们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压制了。

  现在又冒出一个十三岁的秀才贾琮,压力山大有木有。

  夫妻俩这时候的脑波频段一致,事关荣府掌家权,绝对不允许大房染指。

  可事实是,大房势头蒸蒸日上,府里的风向已经开始有所转变,若是借助贾琮这个庶子的考举势头更盛,谁也不知道大房能不能成功抢夺掌家权!

  政二老爷一如既往的不作为,反正有老太太和王夫人出马,他坐享其成就可,总不会真的伤害到他的利益。

  王夫人确实已经准备好了种种手段,相信老太太一定会支持她的,有宝玉在呢。

  甚至,这次她打算给环三这个‘不安分’的庶子,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要他知晓有些东西他没资格‘肖想’。

  谁料贾琮这个在科举上大有前程的大房庶子,竟然不务正业的写小说,对外表示二十之前不会参加科举。

  王夫人松了口气之余,吩咐手下心腹周瑞家的,恶狠狠道:“给我大肆宣扬,就说这是贾琮这小畜生在老太太跟前发了誓,就不信他敢无视孝道自毁前程!”

  周瑞家的吃了一惊,有些犹豫道:“太太,这样做是不是太过了点,老太太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