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登录诸天游戏 第283章

作者:化三生

可除了吕县令与赵家众人的担忧以外。

如今也在跪拜的崔道友,当知晓端坐首位的那人,就是王爷以后,却是心里更加辗转难安,一股极度后悔的情绪在心里蔓延。

毕竟他之所以会投靠吕县令这边,没有去往帝都,这不就是为了‘安全?’

可现在明眼人都看到吕县令要倒了,是王爷亲审,这明显谁都拉不回来,且看似自己又要受牵连之祸。

这就有点凄惨了。

什么吕县令的小女儿嫁到帝都。

这在嫁,不管是嫁到哪里去,他夫家的身份,还能高过王爷?

崔道友虽然现在是面临生死危机,可也是心思通透,知晓吕县令的女儿,要是真的嫁到了皇族。

那么也不会有今天的‘乌龙事情’发生。

但是他能混到这个地步,又以独行侠的黑户身份在各个世界内周转,那多少是有点面对绝境的‘转生’之策。

一时间,崔道友左思右想,不待身前同样跪着的吕县令求饶说什么,他就再磕一个响头,抱着宽大处理的心思,高呼道:“王爷英明!”

‘英明?’张封听到自己还没问,这人就喊了一句‘英明?’,看似是要叛变,就阻止了让他住嘴的高校尉,反而示意这位污点证人直言,看看他说什么。

崔道友见到王爷让他发话,顿时恭恭敬敬的捧手向天一礼,再磕三个响头,才义正言辞道,

“小民在半月前,游历到此,忽然得知了吕县令的徇私香火一事

顿时心下为万象宗叹不公!为万象宗的宗主悲苦啊!”

“崔道友你?!”听到这话,吕县令一下懵神了。

因为他本来还想着崔道友是位可交之辈,却没有想到他这面墙还没倒的时候,王爷还没问,崔道友就这么着急热心的推上一把?

“用人不明啊”吕县令长叹,是一种被背叛与被王爷审问的压抑齐来,让他悲呼出声。

并且他也知道王爷和万宗主前来,八成是问他的事。

所以他也不狡辩什么。

“崔”只是赵少爷等人见到崔道友出卖他们,却是心下一阵激动,恨意与杀意并现!

但孙公公稍微心神一动,一股灵气盘旋,扭曲,形成一道道实质性的锁链,把他们束缚在了原地。

张封是对这一幕不管不问,反而是望着有些害怕的崔道友,再次示意他言说。

“王爷!”崔道友看到王爷目光,是仿佛豁出去一样,畅言道:“王爷,您也见到了吕县令等人对小民除之而后快的杀意!

如此这般,也不难看出吕县令与赵家在柒合县遮天蔽日,混搅圣听!

哪怕是强如万象宗,弟子万众,也消声于江湖,无人为万象宗做主

小民在这般威势下已经自身难保,,又何德何能,为万象宗洗刷冤屈?

可是见到这吕县令知法犯法,亦是为我大齐的朝廷心痛!

像圣上、王爷如此英明,我又怎能让这些贪官乱臣、玷污大齐朝堂?

于此,小民心生一计,抱着死志,在十六日前,投靠在了吕县令的门下,想要多收集一些罪证。

等哪日,帝都内的巡抚大人路游柒合县,小民好带上铁证,拼死一举揭发,还天地一个太平!还柒合县一个太平!

未曾想,王爷明察秋毫,在小民正在筹划之时,目盼巡抚大人到来之时,王爷已经带诸位大人亲临!”

崔道友话到此处,把目光望向感同身受宗主,郑重的点了点头。

又目光一扫,看了看数位脸色对他放缓的禁卫之后,心里知道有戏,才再次向着张封一拜,颇有不顾安危,只想为公求证的大义道,

“小民可作人证,用性命担保,证明吕县令与赵家的确是有知法犯法之嫌!

还望王爷明鉴,还柒合县百姓一个公道,还万象宗一个公道!”

话落。

崔道友从始至终都没有为他自己求情,但却诉说了一个隐藏的事实。

就是他是‘卧底’。

他这次投靠吕县令衙门,看似是想分一份属于万象宗的美羹,实则暗中收集罪证,想釜底抽薪,还天下一个太平。

他这一番言辞,这种不求饶,只为大义的话语。

起码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是最好的脱身证明,绝对会赢得不少人的喝彩。

但张封听完了这些,却觉得这人好一个大义灭亲!

这还没审问,就有一个人跳水,还跳的这么果断,又义正言辞,合理合法的一瞬间就把吕县令给卖了。

至于为什么不提前报官,提前备案。

他话语也说明白了,就是吕县令一手遮天,他又是一个小小的修士,只能冒险独身犯险,等待绝对属于中正,绝对属于朝廷的六部巡抚。

六部巡抚,是六部都抽调一人,组成的巡查团,其中又有礼部坐镇,是皇上的眼线,绝对能保证公平公正。

他只要冒死突破吕县令的封锁,带着绝对的证据去报,六部应该会受理‘晋国遗宗’的案件。

充满一切的不确定性,说他冒死去查,不敢暴露身份的去查,好像没什么不对。

也是想到这里。

张封看了看崔道友,觉得这个人是个人才。

颠倒黑白,又顺应章法的条理,不亚于一些诡辩之辈。

所以关于什么报官不报官的话,也不用问了。

他既然能说出这些‘不相信任何官员’的话,若是自己再问了,他肯定会此搪塞。

也是变相的追捧着自己,说自己公平公正,所以才把他卧底的身份告诉自己。

当然,不告诉也行,那就是一块审了。

张封思索着,望向孙公公道:“既然证据确凿,就把吕县令的官印下了,再从城防内调出人手,押送吕县令与赵家众人回帝都。”

张封说着,又单独看向满脸正义的崔道友,“这位道友既然知道吕县令徇私香火一事,就一同随本王回帝都,去刑部做个证。”

“多谢王爷!”崔道友赶忙再拜,心里却十分窃喜,感觉自己的‘转生’计划成功了!

张封却是用心识望着他,觉得他既然有心变卖主家,投靠自己,那正好带回去帝都,让这位颇有心机之人,试着帮自己找找玩家。

若是找不到,像是这样有心计诡辩的人,等他作完了证,画完了押,就随吕县令等人一起斩了。

不能辜负他自报罪证的苦心。

第三百三十七章 放诱饵(二合一)

抄完赵家,也抄了县令的小金库。

张封让当地一名功绩与本事都上佳的文书,临时替代县令之后,就从柒合县离去。

只是在回帝都的路上,路过吴城的边境安灵县。

正在轿子内温养龙脉基石的张封,却听到前方禁卫来报,说‘吴城城主来了!’

言下之意,八成是这位城主听说了此事,于是紧赶慢赶,在安灵县附近等着车队,想要过来‘请罪’。

张封得知这个事情,是觉得有点意思。

因为自己不想见他,不想问他的事,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告诉他,这事和他没关系。

这位城主可倒好,非得过来掺和一下。

难怪是礼部的人,四皇子的人,做事就是这么死板。

但既然来了,那就见见吧,省得不见,这位城主更加害怕。

“传。”

张封向着禁卫吩咐一句,也没有下轿。

可也不多时。

禁卫就领着一位相貌严肃的中年来了,正是吴城城主。

等他来到轿子旁边的车窗侧。

张封还没有说什么。

城主却悲呼一声,不顾脚下的淤泥,‘啪嗒’拜倒了,“吴城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下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错啊!”

“城主此话就有些言重了。”张封望向惶恐不安的城主,稍微抬抬手,示意他起身。

但城主就是跪着,一副请罪的样子。

张封见到城主这般模样,心识再一瞧,就知道他一是害怕,怕自己追究下来,他脱不了干系。

二,和自己之前所想一样,礼部的人,四皇子的人,就是这副样子。

四皇子用人,就是喜欢用这种‘古板’之辈。

所以晓之以情,不如动之以‘理’。

既然他不起身,张封也琢磨了一下,和他讲出了一些大道理,

“吴城有千县,方圆万里。治下门派无数,官员更是十万之多。谁又能是圣贤,保证治下官员丝毫没有差错?”

“王爷所言极是”城主叹息搭话,却又认罪道:“但是吕县令总归是吴城治下的官员,下官监管不利,才会发生这般事情,惊动了王爷”

“什么治下的官员?”张封轻轻摇头,“就拿吕县令这事来讲,说错,是他自己的过失。

若是真要按照城主的话,推脱关系,难道只有城主有错?

要知道吕县令土地私自吞并,又拟假令,谎报万象宗的土地依旧。

工部的巡查使没有详查,导致工部没记。

这是工部侍郎有错,工部尚书亦有错,掌管工部的丞相也有失察之罪。

丞相失察,无人纠正,六部与大理寺都有过失。

六部有过失,太子兼任朝政,却未有察觉,也有责任。

我身为太子叔父,没有好好管教,过失难逃。

太子又身为东宫之主,时刻住在宫内,又是当今龙子,圣上自然”

“王爷!”城主越听越心惊,是一下子跪了下来,慌忙磕头,示意王爷不要再说了。

再说的话,他都感觉自己听了圣上的坏话,不用别人怎么着,他就要死了。

张封见到城主不再纠结此事,也是摆了摆手,“吴城事务繁忙,若是因为小小柒合县一事,耽误了其余各县,这罪责,才是推脱不了。”

“王爷教训的是!”城主恍然大悟,连忙起身走了。

但在心里面,他也知道王爷宽宏大量,不会拿他说事了。

同样,他既然出来,城内的事情肯定有其余官员代劳。

张封也知道,可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他虽然是四皇子的人,为人古板,该求饶求饶,该认罪认罪,但眼力劲还是有的。

张封见到他放松般的离去,也是放下了帘子。

只是说实在,哪怕不为四皇子,自己也不会惩罚他。

说白了,一位小小官员,搭进去一位城主,还是一位好城主,礼部的城主,四皇子的亲信。

张封觉得还是算了,这无论什么利益都不成正比。

因为四皇子正准备在吴城开办学院,为当地的百姓造福。

再加上这些百姓又大多属于晋国百姓,还没有完全融入大齐。

城主通过十几年的时间,好不容易融进了这里,怎能临时换将?

这不管为国事,还是为家事卖四皇子一个面子,不处罚城主,都是对大齐有利的事情。

自己身为王爷,还享受着国运加持,可不想好端端挖自己根基。

但像是吕县令这样的小官,还有帝都内他女儿的丈夫。

只要不是牵扯到六部尚书与丞相那一级,这个说动就动了。

没办法,帝都内的官员们,虽然权力大,可是他们没有民生,没有‘实权’。

动了,也就动了,除了有人求求情以外,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