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登录诸天游戏 第251章

作者:化三生

‘洪大师雕刻的饰件、底材大型的完 美灵石’

类型:辅助

‘灵石品质:九阶、绿色’

看完 提示,张封再次瞧了瞧这精心雕刻的灵石,望着‘寿’字间的空洞,听着三皇子说着‘一颗巨石大小的圆润灵石,才能行云流水的雕刻完 善’,却感觉他送给自己一块完 整的灵石更好。

如今这一雕刻下来,最少要去了原有五分之四的体积,只剩下了半人大小粗细。

这是何其的浪费?

这一刻,最少刻掉了自己半个月的修炼资源。

可多少是后辈的一片孝心,张封还是笑着收下了。

“叔父喜欢就好!”三皇子看到叔父笑了,那是心里激动无比,更想着回去以后,重重的赏赐他麾下的那位谋臣,感谢他这个绝妙点子!

只是张封看到他还能笑的出来,并且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就知道这次不提点一下,那么下次还会接着浪费。

“灵石是绝妙的修炼宝物,怎能如此浪费?”张封坐直身子,望向笑容渐渐消失的三皇子,“下次送叔父一颗完 整的灵石就好,叔父就很高兴。但千万要记得,不再浪费了。”

“叔父教训的是”三皇子惶恐,想都不想的就赶忙认错。

并且他现在心里想的又是回去以后,要好好的训斥那位尽出坏主意的谋臣!

什么一举三得?

这分明就是属于叔父的三连训斥!

张封用心识看到三皇子依然知道错误,也没有继续责怪,而是让惶恐的他起身之后,又望向了一直神态温和的太子。

从始至终,太子都是这番模样,没有因为三皇子的‘出丑’,就生出任何窃喜。

“太子为圣上分担朝政繁忙”张封端起茶杯,“门下大臣遍布六部要职。这话可对?”

“是!”太子恭恭敬敬捧手回答:“为父皇分忧兵部与财政,是作为儿臣的本职,望叔父明鉴!侄儿绝无一丝私心!”

“说的不是结党。”张封摇摇头,“你这段时间帮我注意一番,帝都内可能会出现一些邪教之人。”

“叔父指的邪教”太子皱眉,“可是指那些亡国余孽?”

太子所指的事情,是这三百年来,在大将军的征战下,有三国被大齐灭。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但是这三国总归是大国,总会留下一些幸存的皇室血脉,或者对朝廷报效死忠的人。

这种人中的大部分,都难忘自家灭国之仇,静等着复仇兴起的时机。

这种时机,每年都会发生,比如有人在帝都刺杀太子,刺杀皇子与重臣。

也有余孽在外围杀朝廷命官,或者为祸乡野。

更甚至者,实力高强者,已经改头换面,自成一方不弱的小势力,潜伏在都城之内,悄悄传播信仰。

没钱的时候,就成群结队,打探消息,在郊外劫取朝廷给予某城的救灾银两。

纵观种种作为,不管是哪项,这都已经和邪教无疑。

邪教,也只是一个统一的称呼,泛指这些灭国余孽,入魔修士,以及祸乱人心的妖人、鬼物。

“侄儿在今年已经遭遇了十七次暗杀”太子说完 了妖孽的事情后,话语中也多有感叹,“他们多半都是一些寻常修士,却被邪教蛊惑,前来刺杀于侄儿且他们对侄儿的行踪了如指掌,侄儿有时怀疑”

太子说到这里,眼神扫过四周的几位弟弟之后,话语却又一转道:“侄儿府上就有可能存在邪教的眼线,或者帝都内隐藏着邪教的人。每次侄儿出门,他们都会通风报信。”

“事实如此。”张封顺着他的话断言,“但此事会在三日后越演越烈。皆因我游历之时,曾抓到一位邪教中人,得知他们会在近来几日,渗进帝都。”

张封说到这里,望向倾听的众皇子,“于此,将来若是心思敏捷、修为高强,言谈举止不同于常人者,投靠你等。

你等先告知于我,不要打草惊蛇,以免这些人鱼死网破。也切莫生爱才之心,对叔父有所隐瞒。”

“是!”关于邪教妖人大事,众人没有一丝徇私之心,尽皆起身行礼承诺。

张封看到他们谨记于心,也是轻轻点头。

因为只要告知了众皇子,那么他们门下得一些大臣与手下们自然也会得知。

包括皇子们的心思也不傻,他们为了不让即将到来的‘妖孽们’发现端倪,也只准备告诉他们信得过的重要大臣。

这样一来,陷阱铺成,也只剩玩家们不知道,这里有一个自己为他们准备的大圈套。

第三百一十二章 时间匆匆(二合一)

当夜九点左右,晚宴落,太子与几位皇子告辞离去。

张封见到他们离开,也是第一时间来到了后院卧室,之前和老管家吩咐过,让他把礼品都拿到这里。

这一时间,望着几位皇子送的九阶宝物。

张封开始动手,先是把精妙的法阵基石,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在了房间内。

稍后感受到灵气逐渐浓郁之后,张封又拿起大儒手书,放进怀内的衣服夹层中。

最后的‘寿’字。

张封想了想,还是先不动它吧,反正自己目前的资源还有不少,昨天大臣们也送了不少。

足够半年高速修炼之用。

除外,张封又重新审视了一下这些‘九阶宝物’,也发现了一个趣事。

这个趣事是,国运与龙气的实质性作用。

最显而易见的,是国运能让修士们加快修炼。

但要问他们,这是怎么加快的,又体现在哪里,能不能用数据化说清。

他们肯定是回答不上来什么。

可是张封拥有规则判定,却能实质化数据化的看到国运的影响。

就比如这些‘九阶物品’,按道理来说,应该是仙人所用与所炼之物。

但如今大齐境界最高的强者,是没有仙人。

那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国运与龙气把这些宝物‘提品质’了。

这也是为何那些投靠朝廷的修士们,为什么会觉得修炼加快。

因为在国运的加持下,他们所用、所修炼,以及平常吐纳的灵气,都变的‘更高级’。相对的。

要是没有国运加持的人,又获得二皇子等人送来的宝物,那么在天道规则的判定下,应该和平常无疑,大约是原有的‘飞升、八阶’。

至于这个猜测对不对,等玩家过来就知道了。

如果他们拿到自己的九阶物品,却显示的是八阶,就证明自己没有猜错。

这个世界的同源物品,确实能在天道的规则下,提升原有品质。

或者再拿一位飞升修士的宝物,看看他的宝物品级,也能对照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例如? 自己目前所收的东西,是朝廷飞升修士所炼,大致都是九阶。

可要是其余不次于他们实力的飞升修士? 所炼的都是八阶法宝与丹药? 那答案不言而喻。

能证明天道国运? 确实是强大,已经影响了判定规则。

但这里的国运,对手稿感悟没有用。

如之前的贺散人? 虽然身为八阶? 却能拿出九阶的手稿。

这样的例子,自己也曾见过。

第二世界的老道,一位后天修炼者? 就拿出了先天二阶传奇。

而张封思索着? 随着时间的过去。

往后两天都没有选择出门。

这两天都在大把的收礼物? 见同僚? 争取把这些琐事与人际关系整理清。

直到玩家将要来临的前一天下午。

王掌柜派人送来书信? 说身为飞升修士的李道友宿醉两天后? 终于醒了。

张封才让老管家准备了马车,带上两名侍卫,去往帝都内最有名气的烟花之地。

一路上,马车中张封与老管家闲聊时,也没有易容一番? 以防别人认出。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 朝廷大员? 大儒? 甚至是太子游历这里,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到底,这里有不少才子? 也有不少才女。

不是清一色的全部青楼,卖身不卖艺。

以至于张封坐着轿子过来,也没有引起什么轰动。

也是夜晚八点,天色正黑,再加上又不是敲锣打鼓的过来,马车也普通,那谁会上去掀张封的马车帘子,瞧见端坐车中的张封与老管家之后,再说一句‘你竟然是王爷?’

因为没发生这样的情况。

张封安安稳稳的来到了飘香阁后院,让老管家静待之后,就在专门等候自己的小二带领中,去往了李道友的三楼雅间。

至于李道友为什么没有来迎接自己。

或许是飞升修士的尊严作祟,也可能是怕一露头之后,有人认出他,然后引起一些轰动,打扰来做客的王爷。

要知道李道友回帝都的消息,只有朝廷的部分大臣知,王掌柜知。

其余人,还不知道这雅楼内坐着一位半仙。

不然来此游玩的人,是玩姑娘,谈风雅,还是来看仙人,想要拜师?

而等跟着小二绕过楼梯,一进雅间来。

张封首先闻到了一股清香酒气弥漫。

又在靠窗户的坐塌案桌旁,一位相貌英俊的青年,正慵懒的一手掂着的酒坛,一手放在身后的诸多酒坛上靠着。

一副刚睡醒的模样。

“去忙吧,莫让人打扰。”张封给了小二一些银两,屏退了千恩万谢的他之后,才一边向着李道友对面的坐塌走,一边李道友道:“今日冒昧前来,打扰李道友休息。”

“我李某人此生最敬佩的只有两个人”李道友望着窗外夜色,半窝着身子,答非所问道:“一位是我师父,没有他,我还是一个整日为狩猎发愁的猎户,每日冒着生命危险,用单薄仅有练气的实力,去深山老林里狩猎。”

李道友说到这里,坐正了身子,“可也正是在二百年前,我在山林里狩猎,被师父看中,收我为徒,传我香火,我才有了今天有这般悠闲的赏月饮酒这份恩情,我一直谨记在心。可惜他老人家已经寿终仙逝”

‘贺道人’张封听到李道友诉说往事,也知晓他说的那位师父是谁。

毕竟‘渡劫修士’收徒传香火一事,在各个王朝的修炼界内是大事,仅次于飞升修士收徒传承。

并且在自己的记忆里,贺道人就是三千年前的渡劫修士,属于大齐国,但又不投靠朝廷的自由修士。

李道友也算是传了他的衣钵,不仅实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修炼到了‘飞升大成’,且依然是自由自在。

又在他的名声庇护下,供于他香火的一城百县万万众生,也保得一方安宁。

“我师父的恩情无以为报”李道友声音渐渐放低,仿佛有些思念故人。

张封见到李道友出神,也是没有打扰。

直到片刻过后,李道友才摇了摇头,再次品了一小口酒,望向了张封道:“第二位,就是王爷的师父,大将军。

只是在下不是敬佩大将军的名满天下,也不是敬佩他麾下的强军。而是佩服大将军以个人之力,修炼到飞升!也敬佩他甘愿舍生取义,封印那位入魔修士!”

“我代家师谢李道友抬爱。”张封抱拳,不表言说。

“也只有王爷能代表大将军。”李道友感叹一声,“我师父在生前,最钦佩的也是大将军。不知如今九泉之下,他能否与你我一般,像是这样赏月品酒攀谈。也不知,我师父能否入大将军的法眼”

李道友说着,又忽然摇摇头,“故人已去,就不聊两位前辈的事情了。今日,在下有幸见得王爷,不如聊了一聊这帝都内的美景?”

“美景?”张封琢磨一下,也没想到李道友转弯转的这么快,但也接话道:“近来年,本王不曾回帝都,又听家师的朋友言,帝都内日异月新。如要说到美景一事,相信李道友在帝都月余,想必比本王要了解的更为详细。”

“王爷这是哪里的话?”李道友否认道:“在下回到帝都虽然月余,但整日都在这烟花之地赏景、赏船,又沉于这鱼燕之间,香玉在怀”

他说到这里,不由笑道:“帝都内禁神识,我又在此地,肉眼所见,只在百丈方圆,被众繁华楼宇隔断,却不知帝都内还有何美景。”

“李道友就没有问过”张封指了指窗外楼下街道,街上除了才子与权贵,还有烟花之地的姑娘,

“她们?”

“倒是从未问过。”李道友再品一口酒,“本想邀请王掌柜,王道友前来做客,问上一番。却未想没等到王道友,却等来了王爷亲临。”

李道友话里的意思,也不外乎是平常人有平常人的交谈方法。

但对于风景、闲聊之事,这种属于朋友之间的交谈,那当然要找一位身份对等的人。

李道友就是扭着这一根筋,觉得能聊的来,且不忙的,目前只有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