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登录诸天游戏 第170章

作者:化三生

“山匪众多,藏身之地又多为山野。”孙老财表情端正,看似诉说事实,“茫茫大山,想要找这些熟悉山野的匪徒,难啊~”

“孙掌柜出力了”一位老财摇头叹息,闷气干了一杯烧酒。

“山匪一直是咱们县的祸事”另一位老财也是顺着两人的话,把目光望向了张封。

张封看到众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是直接挑明道:“山匪是坛捕头圈养几位也有份吧?”

“大人此话怎讲?”孙老财的表情压根没变,还是一副端正的样子,“大人的意思是我等圈养山匪?”

“是不是,几位都清楚。”张封端起酒杯,也稍微品了一口,“但孙掌柜所说的事,既然是税收。那就谈税收。我说个章程,之前说的三成税收,这个去了。并且几位每年也需要缴上一成税收,我张封就可以对山匪的事情既往不咎。”

“张大人或许没有明白”孙老财失笑,“就算是我等与山匪有染,那也有染的事。但若是财粮短缺,收我等税收,让我等府内的护卫吃不饱肚子,动乱起来您那时还能做这个主吗?等朝廷怪罪下来,您能当起这个责任吗?”

“孙掌柜的意思”张封望向他,“你能当这个主?”

孙老财稍微收了一点眼神,露出笑容,端起桌子上的茶水,细细品着,没有去看张封,也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但看他的这个样,是‘能。’

其余老财见到,也是懒懒散散的精品茶水,仿佛再给这位新来的县令施压。

让张封老老实实的先待着,先坐着,让张封知道,要是没有他们,那么张封在这里就是寸步难行!

张封瞧见他们逼宫的架势,放下酒杯道:“我既然身为本县的县令,怎么做不了主?”

“哦?”孙老财诧异看了张封一眼,“张大人可是要想清楚啊~”

张封望着孙老财似笑非笑的样子,一副左右而言其它的偏转话题,隐约威胁,是抽出身侧的佩剑,猛然向着孙老财的脖颈斩去!

顿时‘咔嚓’脆响,血液迸溅,溅洒了满桌子的美酒好菜。

一颗大好的人头,顺着桌边滚落到了众人的脚下!

“张大人”几位老财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趴在桌子上的无头尸身,感受着脸上温热的血液,牙齿上下打颤,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更不敢反驳。

他们没想到这位新来的县令,竟然说杀人就杀人!

“我再重述一遍。”

张封手握佩剑,在旁边一名颤抖的老财丝绸衣服上,抹干净了剑刃上的血液,“即今日起,齐广县由我张封做主。”

第二百一十八章 来龙去脉 升堂断案!

滴嗒—

粘稠的血液顺着桌沿滑落。

桌边的老财害怕的闭着眼睛,能清晰的感受到剑刃在他身上抿过的痕迹。

其中三位老财也不敢动,像是默认。

张封擦好了佩剑,望向了他们,“既然几位没什么意见,那么由今日起,府衙的一切运作银两,就有几位帮忙补上。”

张封说到这里,看着孙老财的尸身,“就如孙掌柜说的那般,掌柜府里的人,是咱们齐广县的人,县衙当然支持。那齐广县县衙的人,难道就是外人了?几位掌柜就不支持了?这个理好像说不过去吧?”

“是是”一位老财慌忙点头,首先代表了支持。

反正不管咋样,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再说。

省得一句话说不好,被这位新来的县令给斩了。

‘他上任文书可能是假的’还有的老财感觉张封不像是一地父母官。

如今,要不是张封身侧有腰牌,再加上上任县令确实是死了,他城里的一位为官朋友也和他提点过一句,说有新县令过来。

他都以为张封像是哪个城门墙上贴着的通缉要犯!

但张封是没管他们想什么。

此时看到众人都同意,张封就隔着房门,让屋外的侍女,唤来了张二等人,带上了笔墨。

侍女从头到尾都很听吩咐的没进来。

可等张二四人拿着笔墨进来时,却是被眼前的血腥一幕吸引,又戒备抽出刀剑,围在了张封身侧。

一时间刀兵再起,听着‘铿锵’的刺耳声。

仿佛触动了四位老财的神经,让他们更加恐惧,不敢直视附近。

“大人!”张二站在张封身前,打量着四位老财。

看他的架势,就好似张封一句话令下,这四人就要人头落地。

不过等他望着孙老财刨开的脖颈,齐断的脊椎骨,也感叹自家大人的武艺也不浅,是位用剑的好手。只是这也没什么奇怪。

皆因这个鬼怪世界内的大部分文人,虽然比不上专门练武修道的高手,但多少都有点功夫防身。

沙沙—

张封接过笔墨,倒是书写了一个简易的契约,把之前四位老财同意的条件,全部书写到了里面。

张二见到,把桌子上的饭菜拿到旁边,尸体移开。

“莫说我不相信诸位。”

张封收起笔墨,扫了一眼契约,“只是此事事关重大,白纸黑字总比口头承诺要好的许多。”

张封看到契约清晰,就推在了四位老财桌前,“也是白纸黑字,几位签字画押。要是往后几位阳奉阴违,对自家县衙缺斤短两。几位也莫怪我张封不顾今日酒宴交好之情,痛下杀手。”

“张大人说的是!”四位老财慌忙行礼,逐个接起毛笔,在契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等到了按手印那一刻。

张封指了指桌上未干的血迹,“沾血画押,当孙掌柜也同意了。”

“诶”四位老财又是点头,强忍着恐惧,用手指沾上血液,按在了契约上面。

张封接过,望着他们,“几位掌柜回去准备吧,不送。”

“谢大人”四人听到张封让走,这时才松了一口气,齐齐告退。

而随着时间过去。

在晚上十一点左右。

地牢内正在睡觉的师爷,忽然一个激灵睁开眼睛,环视左右,仿佛做了什么噩梦。

可当他感受到此刻牢房内的温暖,又看到前方草团上打着瞌睡,时刻在守着火炉子的狱长,却忽然想起了之前的事情,知道自己已经得救了。

“师爷”狱长看到师爷醒来,也是强打起一些精神,少有的关心问道:“可是炉子温度太低?冻醒了师爷?”

“不”师爷半掀开身上的被子,是热的。

狱长为了给师爷驱寒,专门盖得厚被子,想让师爷睡觉的时候出出汗,去去牢房内的湿气。

这样第二天早上醒来,一洗澡,换身干净衣服,精神焕发。

“大人在哪?”师爷没管这些,只问新来的县令在哪,想要表示感激。

狱长也没隐瞒,说出了张封在县衙内宴请五位老财的事情。

因为伴随着之前捕快们去请五位老财。

这样的‘大动作’,当然会传到了狱长耳朵里。

但具体怎么样,过程怎么样,他就不知道了。

师爷听闻,那是一轱辘翻身起来,要去找新来的县令老爷。

他怕张封在言语谈词,吃上这五只本地老狐狸的亏。

只是等换好了衣服,出了牢房,上了狱长准备的好马。

等他来到了县衙,捕快禀报,带他进了院子,他却看到新县令正在大厅内看书。

他站在厅外,轻叹一声,知道事情过去了。

可等他来到厅内,闻到了一股未散尽的血腥味以后,却是愣了一下,感觉事情或许才开始。

“大人”

他进来行礼,想说不亲自来。

“先生来的正好。”张封放下这个世界内的书籍,望向师爷,“请坐,我正有些事情想要问一下先生。”

“大人言重”师爷听到张封有事问他,那是轻轻坐下,端正身子,洗耳恭听。

什么事都抛到了脑后。

张封却没有说五位老财的事,而是另有所指的问道:“之前听有人谈起‘赵氏杀夫’一事,先生可曾听闻?或是了解此事?”

“赵氏杀夫”师爷听到这事,一瞬间紧锁眉头,“我这次牢狱之灾,有三成就是查此案而起。皆因赵氏被‘兴掌柜’相中,兴掌柜又是坛捕头的好友,所以此事非常复杂难言不止是赵氏的德行之事”

师爷说到这里,也不知道这错综复杂的关系,与道德伦理的利益从而讲起。

他总感觉有辱斯文。

张封见师爷这个样,不知为何,却忽然想起了水浒传里的西门庆,一时间问道:“是兴掌柜勾引赵氏,赵氏毒杀了亲夫?”

“这”师爷听到‘下毒’二字,顿时露出惊叹的表情,向着张封一捧手道:“大人只听学生两三语,便直指此案重点疑云,学生自叹不如!”

“嗯。”张封气定神闲,表情没变,但也没想到自己真猜对了。

这赵氏还真的从了兴掌柜,来了一手奸夫给药,她喂汤的武大郎戏码。

然后再由坛捕头出马,把此案填平。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需言说!

“赵氏如今在哪。”张封询问,准备审一审这事,把事件分线完成。

谁知道师爷忽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赵氏已经被兴掌柜杀了可是兴掌柜等人却逍遥法外”

“杀了?”张封望向师爷,感觉这事难不成还有曲折?

师爷默默点点头,如实诉说道,

“前几日未进大牢之前,我探查了一些,知晓赵氏没有被兴掌柜取进家门。

且赵氏或许是毒害了亲夫之后,有后悔之意。

每日夜时,经过兴掌柜府邸的百姓,都能听到府中传来一位女子的低声哭泣传来‘恨不该如此’与‘未曾想受到正室姐姐排挤、夫君厌恶她,不娶’的话语

也有听说,赵氏在五日前连夜出府,想要把兴掌柜驱使她毒害丈夫的事情报官,却又被兴掌柜府内的护卫发现没跑多远,就被毒打抓回”

师爷说着这里,摇了摇头,

“没过两日,兴掌柜就说赵氏病死在了家中

但当日也有传言,晚上听到后院传来凄厉哀嚎。说赵氏求护卫为她找位大夫,治疗伤势。没过多久,兴掌柜的管家,就带着两名护卫,拖着一个染血的麻袋从后院出府,交给了一名乔装打扮的壮汉

直到现在,赵氏的尸体也没有找到。

兴掌柜说是瘟疫,交给了专门处理此事的人,一把火在县外烧了

可是”

师爷琢磨了一下,望向张封。

‘毁尸灭迹’张封思索了两息,也望向了欲言又止的师爷,示意他有什么话就明说。

“不是坛捕头抓我,我才心生恨意”师爷心里念了念,“而是我查到了一些事发现赵氏一案,牵扯到了许多人”

师爷话头一开,或许是想着新县令既然会抓‘坛捕头’,那定然会明察秋毫,继而把他查到的事情全说了。

张封倾听,发现师爷暗中这一查,查那位壮汉,是一名山匪,更是大当家的人。

于是,师爷也由此得出,兴掌柜不仅与坛捕头有不少交情,还勾结山匪。

否则赵氏一案,赵氏的尸体,也不会消失无踪,案件又被草草的压下来,激不起一点水花。

并且这事的来龙去脉,兴掌柜家里的妻室都知道。

毕竟娶来一位小妾,再联系赵氏亲夫的死亡,赵氏的死亡,这就是很明白的杀人夺妻,又怕名声被毁,玩腻了杀人。

这样的事,在哪个世界里都是屡见不鲜。

不过在这个世界里,是多了一个玩腻的‘杀’字,去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让自身的名声得到了保全。

因为人都死了,谁也不能说兴掌柜渣。

兴掌柜的妻子妻妾们也都知道,也是仅限于知道。

她们还是该享福享福,过好自己的少奶奶生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