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第268章

作者:柠檬雪加冰

  片刻后,在双方你来我往的邮件沟通之下。

  一封详细的合作方案最终达成,由‘长城守望’组织提供技术与方案,以及之前数个‘直升机’所得的50亿美金,占据未来建设的‘动力电池厂’其中40%股份。

  大夏出资一千亿人民币,以及出让包括土地、配套建设等等方面,占据其中60%股份。

  尽管这份协议只是大致的框架,但是双方都没有意见的情况下,里面的各项条款基本不会有太大变化。

  看著初步的合作已经达成,张予理这才想起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蹙眉道:“总不能光建设‘电池厂’,这新能源汽车怎么生产出来??”

  刚才商谈合作的时候太过于投入,导致他完全忘记了,新能源汽车里不仅仅‘电池’至关重要,如何把它生产出来也是一门极大的学问。

  郑立行也犯了难,想了想说道:“我们境内的汽车厂商也不少,委托让他们进行生产?”

  大夏境内的厂商可是多如牛毛,上至能造飞机大炮的军工企业也能造汽车,下至生产拖拉机的厂商,一样也具备生产资质。

  张予理琢磨了片刻后,想到了一个法子:“不是有合资企业么.他们经验应该更丰富。”

  这个想法立刻被旁边的刘致学打断了:“可别合资厂商了,你找那些合资车企.”

  “他们会研发‘新能源汽车’?那不是寿星公上吊,找死吗?”

  可能张予理和郑立行不清楚这些合资厂的尿性,但是刘致学以前可是搞能源动力的。

  这些厂和正儿八经的军工企业可不是一码事,这些合资厂躺在‘丰田’‘本田’‘大众’等等的尸体上,就能大把的捞钱,每年高价甚至加价卖车。

  你指望他们有动力去研发‘新能源汽车’?他们不给这个新兴行业使绊子就不错了,毕竟这可都是抢占他们这些厂商的市场份额。

  甚至哪怕知道新能源汽车能起来又如何?

  前期要投入大量的生产成本,意味著要产生大量的亏损,他们也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甚至占据一小半份额的日企、德企也不会愿意做这种事情。

  想到这里,刘致学开口提议:“不如,就和‘OS智慧型手机’一样.”

  “我们提供整合方案,提供基础的电池售卖,其余让各个厂商自己来?我们夏科院进行辅佐培养有潜力的企业。”

  这也是最好的方式,毕竟总不能让大夏单独成立一个汽车制造部门。

  哪怕这样子成功研发并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这个市场也并没有真正活跃起来,一个不够活跃的市场,便意味著失败。

  没有形形色色的车企在初期进行竞争内卷,那么就无法快速衍生庞大的生态圈与供应链,更无法普罗大众,让新能源汽车全面开花。

  “唯有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这个行业。”刘致学信誓旦旦的说著:“才能保证良性循环,又能让市场迸发最大的活力,不断推陈出新。”

  就如同‘OS智慧型手机’一般,唯有让绝大多少厂商都能够参与其中,才能够迸发出最大的活力。

  像‘小米’‘华为’以及‘步步高’旗下的各个主品牌与子品牌,以及不计其数涌出的各种新兴企业,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便搅的大夏手机行业风起云涌。

  几个月之前‘小米1’那1999的搭载‘OS系统’的智慧型手机最低售价,仅需1999看似令人瞠目结舌。

  但是放在现在,一些小品牌甚至999就能卖给你一台同样搭载‘OS系统’的智慧型手机,甚至各方面的配置还不差。

  为了争夺市场,这些手机厂商甚至愿意亏本卖手机,把脑浆子都要打出来了。

  但是,如此内卷的市场是不健康的吗?内卷就有错吗?

  非也,手机厂商为了市场不断研发新技术,不断更新设备,并且控制成本拓展用户群体,甚至不仅仅开始卷价格,还开始卷售后,卷拥有的各项全新功能。

  而消费者们,也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服务,更具备性价比的设备。

  最终总有一些在市场中无法经受住考验的‘三流’厂商退场,也总有厂商能够赚钱并推出更好的手机设备。

  这才是一个市场的良性竞争,是从大夏官方到老百姓到企业三赢的局面。

  而不是大家互相哄抬高价,从普通老百姓身上搜刮财富。

  新能源汽车也是一样的思路,必须要有足够的‘厂商’参与进来,才能带动整个市场的良性循环与竞争。

  “好,老刘的这个主意不错!”郑立行拍板决定道:“我们负责核心的电池动力组成,其余让各家厂商自己来。”

  隔天。

  一封封报告并发往大夏各个省份,其中最为关键的,由大夏科学院主导,成立‘长城电池厂’。

  不过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那个亮瞎眼的金额,总计投资一千五百亿人民币建设电池生产基地。

  顿时间,各地的招商办都快疯了一般!

  这可是一千五百亿人民币的超大投资,如今这年头哪怕鹏城的GDP也才八千多亿人民币而已。

  如此庞大的投资,足以让大夏任意一座城市装上最强劲的发动机,经济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开始狂奔。

  各个省的招商办直接订了机票就奔著燕京而去,打定决心怎么样都要把这个项目拉回自己家里去。

  甚至哪怕燕京当地的招商办,都时不时往夏科院这里跑,毕竟这么大的香饽饽,他们也眼红了。

  只不过。

  张予理倒是没空理会来自于全国各地招商办的各种信息,而是坐在院长办公室内,招待著一位‘贵客’。

  “老谢,你就说这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行吧!”

  “这个项目交给你来执行,有没有信心?”

  郑立行把一份策划案排在桌子上,理直气壮的看著眼前这名中年人。

  谢广南,大夏工程院院士。

  能源汽车领域的顶级学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就一直专注著各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电动汽车、氢气车乃至于生物燃料汽车,他都有涉及或参与,不过最为擅长的领域还是电动汽车的研发。

  可谓是一直站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尖端的存在,这一次,上头便决定由他来主导推行使用‘刀片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全面改革方案。

  整个大夏境内,也唯有他最具备这个实力,可以担任这个重大的任务。

  PS:5K,求月票!

第274章 奔赴洛杉矶,准备复制!这才是大夏的美好未来!

  第272章 奔赴洛杉矶,准备复制!这才是大夏的美好未来!

  (已修改)

  此时此刻。

  夏科院,院长办公室内。

  谢广南看著眼前这厚厚一沓的文件,满脸凝重的仔细查阅起来,只是越往下看,他手中的颤抖便越加严重。

  作为一名业内人士,他没有理由看不出这份的含金量,哪怕这里面写的仅仅只是一些简略的技术指导,但是依旧令他内心涌起惊天骇浪!

  如此精妙的技术构思,是怎么搞出来的??

  他自己怎么不知道?明明他几乎时时刻刻关注著‘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方方面面,怎么就没发觉这么一个‘核武器’出现了?

  一个个疑惑从他脑海中迸发出来,令谢广南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新能源汽车以碳酸铁锂‘刀片电池’为基础??”

  “我们竟然搞出这种技术了??”谢广南突兀的抬起头来,望向张予理的眼神中充斥著一万个问号。

  作为一个车辆工程的顶级学者,同时专注于研发新能源领域的他而言,十分清楚‘刀片电池’这种技术意味著什么。

  “没错,技术的理论验证已经完成了,没有任何的错误。”张予理点了点头。

  “嘶”谢广南倒吸一口凉气:“竟然是真的?”

  这是一种长续航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他无比清楚这玩意的重要程度。

  新能源汽车想要崛起,那么唯有一个途径,也是至关重要的途径。

  那便是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出行需求,不然别人燃油车一箱油大几百公里乃至上千公里,你新能源电车区区一两百公里,两者之间又如何竞争?

  哪怕用电的成本比用汽油便宜,也没几个人会去购买,因为大多数人都有至少路途为一两百公里以上的出行需求。

  另外的一点,则是让充电速度快上去。

  毕竟动辄十多个小时乃至更久才能充满电的速度,对于用户而言使用成本实在太过于高昂,每人愿意耽误那么长时间仅仅只是为了充满电。

  只有快充乃至于闪充,充电速度越来越快,那么和燃油车的竞争便会越加有把握。

  而眼前这项‘策划案’不仅仅包含了‘刀片电池’这种长续航电池的技术,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方案整合。

  把常规家用轿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了600-800公里,同时还配套了快充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做到一小时充满电。

  甚至,还有里面还提出了不一样的‘增程序’与‘插电混动’技术,能够从不同层面对燃油车造成全面打击。

  这简直就是他心目中,新能源汽车真正的未来走势,也是在自己看来最为正确的道路。

  “怪不得.我们会突然投资一千五百亿的资金,去建造一个电池厂”

  “原来是这样子,那就不奇怪了!”

  谢广南这才明白了过来,为什么大夏突然间投资如此巨大去建造一个‘电池厂’了。

  要知道,在往常的时候虽说大夏千亿级的大投资也不少。

  可是每一个都是要分好多期进行的,跨越数年乃至于十多年的幅度,才能最终达到这个投资额度。

  但这一次,却是直接一次性就投资1500亿人民币,至于整个项目未来预计投资多少,大夏甚至都没有明说。

  摆明了一副,资金要是不够还能追加的样子。

  这种大手笔在整个大夏历史上都不少见,毕竟上头一样是以稳妥为重点的,不可能会做出如此‘冒失’的举动。

  如今他明白了,一切的问题都是来源于他手中的这个项目!

  一项足以改变大夏工业进程的技术,一项能让大夏经济装上最强劲动力的技术!

  看著谢广南不断变幻莫测的脸色、

  “这项目,你就说老谢你接不接吧。”郑立行喝了一口茶水,在一旁沉声询问道。

  闻言。

  “接,我立刻回去成立项目组,务必完成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谢广南根本不带任何的犹豫,直接应了下来:“要是完不成任务,要怎么处罚我都行!”

  这一份技术方案,足以完成他的夙愿,让大夏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直接腾飞。

  他又有什么理由不接?又怎么可能不接?

  要是错过这次的机会,自己这个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老家伙,又要等上多久的时间,才能见证这一刻的到来?

  要是真的能够达成计划里所说的那个场景,大夏的新能源汽车将彻底制霸整个汽车领域,谢广南这辈子最大的心愿都完成了。

  而这件事,他更希望自己亲手去执行,而不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想到这里。

  谢广南双手捧著这份报告,眼眸中绽放出光芒,嘴里忍不住呢喃著:“这燃油车.也该是时候让位了。”

  燃油车确实很不错,甚至在应用渠道上更加广泛,这份‘刀片电池’上依旧有许多技术无法解决,例如过冷、过热等等问题,乃至于石油制品便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汽油不过是其中一环的衍生品罢了。

  但问题是。

  这并不是在评判某个产品好或者不好,新能源汽车纵然可能有缺点,但这是大夏自主研发的东西,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产品,单单这一点也就足够了。

  燃油车的方方面面,已经被老牌工业强国以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给牢牢把控了,大夏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完成超越,甚至始终作为一个追赶著。

  这块肥美的蛋糕,其中最丰厚的利润不属于大夏。

  他们只能够给这些拥有技术壁垒的国家,提供基础的加工与廉价的服务,赚取‘卑微’的酬劳,而利润的大头却轻而易举的被日系、德系等汽车强国赚去,这是他乃至于整个国家与人民都无法接受。

  “是啊.”张予理无比认同的点了点头:“燃油车方面追不上,技术壁垒无法攻克.那我们就不和他们玩燃油车!”

  “我看这新能源汽车,一样能够取代‘燃油车’的地位。”

  以目前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再过一些年工业产值能超过三十万亿人民币,每年单单家用车的销量就超过数千万辆。

  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又能够养活多少工业人口?多少人能够赖以生存?

  既然燃油车这块肉,大夏始终无法吃下,那索性就不和那些洋鬼子玩了!

  大夏直接掀桌子,转换新赛道,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片刻后。

  当看著谢广南急匆匆的走后,办公室内的两人坐在椅子上长呼一口气。

  “总算是把这件事吩咐下去了”

  “至于落实的话,我估计还要一段时间才能完成。”郑立行擦了擦脑门上的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