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街溜子,你说路上有核弹? 第362章

作者:青红又造孽

  江队立刻说道:“我这就查。”

  (本书又进入了新的静默期,接下来一个月可能都很凉,不会有多少新读者了……)

  (我又要开始求大家的三连为爱发电了,跪求!要撑不住了……)

第354章 查阅卷宗,调查方向出错?

  江队的效率依旧很快,18年前强间分尸案件的卷宗很快就被他调阅了出来。

  两人站在狭长的院落里,举着手机闷头看着系统中记录的卷宗。

  根据卷宗显示,两人也大致了解了这起分尸案的案情。

  18年前,也就是06年的6月25日。

  由于6月24日晚上下了特大暴雨。

  早上,有官庄的村民刘某去自己地里查看玉米庄稼,在地头沟渠里发现一个往外渗血水的白色尼龙袋子。

  刘某觉得可疑,将袋子提溜到沟渠上方,打开之后发现了人类的碎尸块和染血的衣物,然后立刻报案。

  在当年,这些地头上的排水沟渠平时是干的,村民经常把尼龙袋、垃圾等杂物抛到里面。

  俨然就是村里面的天然垃圾场。

  村里的村民除了种地外,有很多人家里都会养猪。

  有不少刚生下来的小猪仔熬不到长大会生病夭折,病猪的肉没法食用,村民就把死去的猪仔装进尼龙袋子,随意丢弃到排水沟渠里。

  所以沟渠里就算有尼龙袋子,大家就算见到,也不会有意去查看。

  但是,发现尸体前夜下了大暴雨,将尸体血水冲刷出来,这才引起了村民刘某的注意。

  报案后,该村民慌乱中在村中大声叫喊,导致附近的村民都好奇前去围观,再加上晚上刚下过大暴雨,村中地面泥泞不堪。

  原本抛尸案多多少少的都会留下凶手的毛发、足迹等线索。

  但是,等到警方赶到现场的时候。

  现场留下的线索已经被看热闹的村民破坏殆尽,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查取证。

  法医根据尼龙袋中获得的尸块部分,推断死者是13-15岁左右的少女。

  但是,由于尸块残缺不全,头颅未曾找到,短时间内无法明确死者死因以及死者身份。

  警方考虑在抛尸地附近可能还存在其他的尸体部分,立刻发动警民联合,大范围搜索周围的田间地头。

  同一时间,在周围寻找是否有符合死者条件的失踪人口。

  村民叶某在得知死者是名少女后,立刻跟警方报警。

  称自己十五岁的女儿叶莎,从昨天晚上9点下晚自习之后就失踪了,一直没有归家。

  叶莎的家人心中担心,联系了老师和女儿的同学后,确认女儿第二天也没去学校,所以报警。

  经过DNA比对,确认分尸案的死者就是失踪的叶莎。

  而经过一天的寻找,警方又分别在另一块玉米地地头的沟渠,以及河边的一个臭水沟里发现了两个款式相同的白色尼龙袋。

  法医从三个尼龙袋里取出的尸块,拼凑出了完整的叶莎的尸体。

  并且在尸体上发现了一根弯曲的黑色毛发和少量残存的体液,经过化验毛发和体液系同一人所有,推断死者生前曾经遭受过侵犯。

  叶莎的面部遍布淤青,身上有50多处刀伤切口。

  法医根据生活反应,推断叶莎死前曾经被暴力殴打面部,死后又被用利器在尸体划了很多伤口。

  在死者的颈部发现明显的扼痕,有指端扼压造成的椭圆形指压痕,以及指甲扼压形成的新月形指甲痕。

  推断,死者死亡原因是机械性窒息。

  尸块的切口均是从关节处等部位以锋利的刀具切割,手法干净利落。

  由于叶莎夜间回家的路是镇中学跟官庄村中间的乡道,平时多是附近村民来往行走,其余车辆都是走外面的公路大道,所以当时警方考虑凶手或许是附近的村民。

  根据得到的所有线索,当时的警方对犯罪嫌疑人作出了侧写。

  【推断嫌疑人为男性,年龄在20-40岁之间,可能从事的是屠宰、医生等行业。】

  根据犯罪侧写,警方迅速对案发地所在的官庄,以及附近相连的几个村子进行了排查。

  符合侧写条件的男性,全部被采集了DNA与凶手的DNA进行比对。

  令人遗憾的是,即使当时大费周折的大范围排查,也并没有找到DNA吻合的嫌疑人。

  这桩强间分尸案也成了一桩长达18年未破解的悬案。

  两人详细的看完卷宗,心中已经在细细比较这两起案件。

  江队皱眉说道:“你之前的判断很有可能是正确的。”

  “两起案件最大的不同,就是18年前的叶莎被分尸,而方宁被杀害后没有遭到分尸。”

  “但是,两起案件却又存在很多的共同点。”

  “死者都曾经被暴力侵犯。”

  “而且看叶莎的照片,她跟方宁的面部都被暴力殴打到变形的程度。”

  “两者的死因均为机械性窒息。”

  “不仅如此,两起案件都有凶手侮辱凌虐死者身体的情节。”

  “18年前的叶莎,是在死后被用利器划遍身体,就像是某种发泄。”

  “而相对于叶莎案,这一次凶手的作案手法显然要更大胆一些。”

  “根据法医估算,死者死于昨天夜里的2点左右。”

  “但是,在生前遭受了大约3个小时的凌辱和虐待。”

  “凶手面对活着的方宁有恃无恐,就像是玩一个玩具一样,虐杀了方宁。”

  “如果两起案件真是一人所为,可见这18年里,凶手随着年岁的增长犯罪心理已经发生了改变。”

  “再加上十八年前的案件成了悬案,逃脱罪责让他的胆量更大了!”

  江队越分析越觉得可疑,这两起案件的确有可能是同一人做的。

  他紧张的说道:“如果不尽快抓住凶手,他可能会再次犯案。”

  苏野说道:“既然18年前留下了生物检材,尽快比对两起案件中嫌疑人的DNA吧。”

  “是不是同一个人做的,一比对就知道了。”

  “嗯。”

  江队也是急忙安排人把两起案件的DNA作比对。

  加急!

  必须加急!

  同时,他看着18年前的卷宗也是连连叹气。

  “原本我还觉得在附近的几个村子排查之后,经过DNA比对,肯定会把暗处的凶手绳之以法。”

  “现在看来,调查或许没那么简单。”

  “十八年前的时候,警方就已经按照这个办案思路排查过一遍了,依旧没有抓到凶手。”

  “现在,我们再查真的能抓住人吗?”

  “难道我们的分析出错了?凶手不是附近的熟人?”

  “还是我的犯罪侧写有问题?”

  “要不然,当年凶手是怎么躲过排查的呢?”

  江队喃喃自语着,一连串的问题显示着他此刻的犹豫纠结。

  他已经下令,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近期不得外出,想必十八年前的警方也会作出相同的应对措施。

  而且,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跑路的人才更可疑。

  卷宗中并没有提到有突然离家的可疑人员,如果凶手真是附近的村民,可见当时他就躲在村子里。

  那他是怎么躲过警方挨家挨户的摸排的?

  一时间江队对自己刚才下达的调查任务有些不自信起来,接下来的调查方向不会出错吧……

  就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苏野说道:“方宁案的凶手肯定是住在附近的人。”

  “别忘了,我跟小张还在监控里看到了一辆可疑的电动车或者是摩托车。”

  “夜晚10点多,骑着电动车在附近晃荡,不可能住的距离很远。”

  “当时嫌疑人很可能是有事突然外出或者是夜间归家。”

  “至于18年前的那名凶手为什么能逃过警察的排查。”

  “我猜,是因为这个。”

  说着,苏野向着江队手中的手机一指。

第355章 当年的漏洞,某种意义上的熟人!

  苏野手指一划,所指的位置正是卷宗中十八年前警方作出的犯罪侧写。

  苏野分析着说道:“18年前,也就是06年。”

  “那时候强间案还没像现在这样,呈现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而且,在现场发现的证据太少了,再加上对职业的侧写是屠宰、医生等熟悉解剖的行业,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年龄不会太小。”

  “所以警方把嫌疑人的年龄锁定在了20-40岁之间。”

  “18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看当时的犯罪侧写,这个年龄段就有些不合适了。”

  “这个年龄范围将20岁以下,40岁以上的男性都排除在外,局限性太大了。”

  “要我说,当年的侧写年龄放宽到15岁-55岁之间才更加合理一些。”

  闻言,皱眉沉思的江队脑中灵光一闪:“你是说,18年前的案件凶手很有可能是少年犯?”

  “不一定就是少年犯,但是,十七八岁,十八九岁也是符合当时的案情的。”

  “但是,这些年龄段全被犯罪侧写排除在了外面。”

  “我们都知道,近些年强间罪一直在呈现低龄化的特点,无论是加害者还是受害者。”

  “现在的孩子,十四五都已经不算小了。”

  江队认真考虑着苏野的观点,片刻后他点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还真是有这个可能性。”

  “或许,当年嫌疑人就因为年龄卡在了侧写年龄外面,所以没被揪出来。”

  “如果当年的凶手侥幸逃过一劫,他很有可能还一直留在村里。”

  “这次我们再排查,就算咱们刚才的分析出错,两起案件不是同一人所为。”

  “通过比对两起案件的嫌疑人DNA,或许也能把18年前这桩分尸案一起给破了。”

  说完这话,江队也是一阵兴奋,那是摸到悬案命门带给他的愉悦。

  当然,也是希望警方能将这名逍遥法外十八年的凶手缉拿归案,给叶莎家一个交代。

  他重振旗鼓说道:“那排查附近的村民的调查方向就没有错!”

  只要方向没错,相信排查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就在这时,方宁的老公王升开着货车赶回来了。

  虽然根据邻居们的描述,王升和方宁的感情深厚,不具备虐杀方宁的作案动机。

  但是江队还是首先询问了他案发时的不在场证明。

  王升哽咽着说道:“昨天我去了隔壁的天照市送货。”

  “那边有几个我的朋友,晚上大家一起喝了点酒,我就留宿在了其中一个朋友家里。”

  “当时在场的人都能给我作证。”

  经过警方的排查之后,确认王升的不在场证明属实,彻底排除了他的作案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