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630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弗如释卷:放开安小曦!有本事冲我来!

  他是个好人:他们吃这么辣,我就想知道他们屁股会不会疼。

  不过,当然也有很多人乐见其成。

  既然都能一起出来嗦粉了,至少说明不是单纯的工作关系。

  这年头,嗑CP最恶心的事就是被利用。

  有些明星一起合作,刻意的去炒CP,弄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引导大家去嗑。

  等到他们的目的达到了,比如电视剧卖了,商务提升了,又开始澄清两人只是普通的朋友,甚至只是工作的关系。

  你们纯属硬嗑,和我们没有关系。

  而一旦等到他们又有了需求,还会继续把这部分CP拉出来继续操练。

  郝运和安小曦的CP粉最幸福的就是这俩人虽然也澄清,可是人家是真的在一起玩啊。吃饭被抓到过,旅游被抓到过。

  出入酒店就更不必说了。

  当然,他们在同一个剧组,酒店自然也是订在一起,这个没办法作为证据。

  话题热度一直不减。

  正好给悄咪咪上映的《小森林·秋季篇》助推了一波。

  相比较《小森林·夏季篇》首日四百多万的票房,秋季篇甚至还提升了一些。

  毕竟上一部觉得好,这一次就会早一点去看。

  只是持久力怕是比不了上一部。

  毕竟,总会有人审美疲劳,觉得两部没有太大区别。

  还有那些《小森林》的盗版碟片用户。

  他们会觉得既然能够花几块钱就买个可以反复观看的碟片,又为什么非得花20块钱去一趟电影院呢。

  所以,《小森林》首周三天斩获1600万票房后,后续就陷入了疲软的境地。

  等过了周末,更是进一步硬不起来了。

  不过,硬不起来那是和上一部比较的,相对于其他电影,《小森林·秋季篇》的走势还是很坚挺的。

  网络上的口碑也比较不错。

  普遍认为,不管是造型还是画面,还是音乐和剪辑,秋季篇质量都不比夏季篇差。

  原汁原味,一点都没有偷工减料。

  有些人甚至更喜欢秋季篇,觉得安小曦秋季篇里的造型更漂亮一些。

  风景上,秋季也比夏季更有韵味。

  尤其是有一出安小曦骑马的戏很带感,让粉丝们大呼过瘾。

  拍的是安小曦一身白色运动服,骑在黑马上在金黄色的原野上纵马狂奔,英姿飒爽,帅到没有朋友。

  甚至有一些路人影迷都被帅到了。

  路转粉就是那么简单。

  因为没有太多的宣发预算,负责发行的光献传媒主要走了网络营销的路子。

  贴吧、博客,还有一些年轻人经常逛的地方。

  吸引年轻人去观影。

  效果非常的不错,有不少没看过《小森林·夏季篇》的观众,为了秋季篇走进电影院。

  反正不看前作,也不影响观影。

  这也让吴老六看到了网络的巨大力量。

  跟郝运聊天的时候,就问是不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涉足一下互联网产业。

  前脚才想着做发行,想做院线,现在居然想涉足互联网。

  只能说这老哥看似稳重,但是干事情的时候骨子里却充满了激进。

  一天到晚总觉得自己有可能混不下去的郝运,再怎么激进也比不上他这般野心勃勃。

  不过,吴老六一切的野心都是围绕着郝运来的。

  他自己也没钱搞投资。

  有黑豆传媒兜底,他才敢想的这么狂野。

  其实,2007年的互联网还是有很多大事发生的,比如和郝运打过交道的完美时空在纳斯达克上市。

  郝运还让人送了花篮去他们公司。

  安小曦一直是他们家游戏的代言人,拍了不少游戏cos装扮。

  上市的时候,还去帮忙站台。

  另外,郝运以前用过的TOM在线退市了。

  自2006年7月以来,华夏移动等运营商和相关部门对国内SP(无线增值服务提供商)市场进行了整顿,在纳斯达上市的华夏SP概念股股份纷纷下跌,以SP收入为主的TOM自然在线也在其中。

  还有阿里巴巴在香江联交所挂牌,这也是刺激到吴老六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过,他的目标是新闻社交网络。

  这么选择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网络媒体上的新闻,占相当比例都是和它黑豆传媒有关的。

  这总让他有种钱被别人赚到了的不甘。

  社交也很好做。

  如果郝运和安小曦在自家社交网络上开账号,都可以预想会有多少用户涌入进来。

  还有参与黑豆传媒项目的明星。

  完全可以邀请他们来黑豆传媒的社交网络上常驻。

  没事就在上头分享一下心情,发一发生活信息,或者宣传作品和商务。

  绝对是对两边都有利的事情。

  选他们来演电影电视剧,动不动就几十万数百万的收益,开个账号绝对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如果他们觉得麻烦,可以让助理干这个活啊。

  请助理是干嘛的。

  郝运对吴老六的这个想法还挺支持的,他倒不是觉得这玩意有多好的前途,而是觉得如果做大了,他就可以用来黑别人。

  而不是担心被别人黑……

第740章 黑米是只猫

  得到郝运的“认可”,吴老六就行动起来了,打算先把这个研发部门给组建起来。

  毕竟一开始啥都没有。

  就算是抄人家也得先研发出来才行。

  他想做的这个东西叫“微博”,其实不是什么新玩意。

  2006年3月,博客技术先驱blogger创始人埃文·威廉姆斯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就推出了大微博服务,也就是Twitter。

  当然,在最初阶段,这项服务只是用于向好友的手机发送文本信息。

  到了2007年5月,国际间计算总共有111个类似Twitter的网站。

  Twitter的主要竞争对手是Plurk和Jaiku。

  Plurk有时间轴可以观看整合了视讯和照片的分享,Identi、Pownce整合了微博客加上档案分享和事件邀请。

  Twitter在国外的“大红大紫”,令国内有些人终于坐不住了。

  从校内网起家的王兴在2006年把企业卖给千橡互动后,于2007年5月创建了华夏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社交网络饭否网。

  而企鹅作为一个拥有4.1亿QQ用户的企业,看着用户对随时随地发布自己状态的强烈需求后,也忍不住尝试了一把,2007年8月13日企鹅滔滔上线。

  黑豆传媒的优势不在于用户。

  而在于它手里掌握的娱乐圈资源。

  嗯,还有老板对于能够自由黑人,还不用被人黑的强烈愿望。

  黑豆传媒不算特别有钱,但是资金流比较不错。

  因为它根本就没赔过钱,旗下艺人也都发展的很好。

  做微博这种产品,一开始也未必需要投入太多的钱财。

  至于技术人员。

  郝运和北大水木那边太熟了。

  他自己就是北大的一员,堪称风云人物,和校领导都能说上话。

  找几个想要出人头地但是又没有勇气去创业的大学生轻而易举。

  比如有个叫田梦妍的,在国外留过学。

  觉得自己行了之后回到国内,进入互联网行业创业,结果三个月内就输掉了所有的身家。

  不止是她自己攒的那点钱,连家里的存款也输光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目前回本科母校北大当讲师,打算老老实实当打工仔。

  但是她属于实战型的人才,而且脾气太过于火爆,实在不适合教书育人,北大这边得知郝运要人,就推荐给了郝运。

  别折腾学弟学妹了,你还是下海去吧。

  田梦妍技术过硬,见得世面多。

  她甚至在Twitter创始人伊万·威廉姆斯的团队里工作过。

  另外,还有个叫赵四海的。

  他是一个不喜欢说话的技术宅。

  最长的记录是三天没和人说一句话。

  这种人哪怕成绩再好,水平再高他也不好混。

  毕竟去做个大宝剑,都还要哼唧两声呢。

  老师对他的未来也很头疼,这样的情况也没办法留校任教。

  北大水木也有那种特立独行的天才,但是人家至少不是哑巴哥这种啊。

  只能寄希望于有需要技术人员,又不嫌弃他“哑巴”的互联网公司。

  正好,郝运这边一问,北大就把还在读研的他给推荐过来了。

  田梦妍、赵四海,外加几个学生,就组成了初始的技术团队,他们的任务是在年前把产品给研发出来。

  过了年之后就开始上线。

  和其他互联网公司做这个不一样,郝运和吴老六商量了一下,不打算花钱做推广,黑豆传媒根本就烧不起。

  郝运打算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推广这个产品。

  然后,又开始讨论要怎么运营这东西。

  是和黑豆传媒搀和在一起管理,还是单独的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公司存在。

  两人约了商量。

  坐在横店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这个他们两人起步的地方。

  都是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