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帝只想考证 第583章

作者:江公子阿宝

  选址可以是北方的港口城市,大连或者其他什么的。

  原作的失误是忘了放壁炉的防火板,要想一个符合华夏这边生活习惯的。

  其实最麻烦的是选演员。

  男一号肯定是郝运自己了,他好不容易才碰到一个能够冲奖的本子。

  虽然他的年纪可能小了点,但是他可以等。

  反正一时半会也没有档期。

  完全可以等三年之后,接近三十岁的时候拍。

  到时候做个沧桑一些的造型。

  只要演技到位,说服力没有问题。

  郝运看重这个剧本的主要原因就是演员发挥空间很大。

  他甚至觉得自己现在演技根本不够。

  不可能一边拍属性一边演。

  郝运打算用两三年的时间,初步整合一下自己的表演风格。

  到时候实打实的拿个影帝回来。

  至于女主角,安小曦大概是演不了的,不过也要看她的进步情况。

  最难的其实是侄子的演员。

  十多岁二十岁的年轻演员,真心没有什么出彩的。

  郝运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多花点时间物色。

  回到华夏,郝运补了一个《斗牛》的国内首映礼。

  这部电影和戛纳那边同步上映。

  借着郝运新作的名头,院线很给面子,再加上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首日倒也有了几百万的票房。

  后边几天随着口碑的发酵,票房并没有回落多少。

  接下来就是砸钱做宣发的时候了。

  光线传媒请了不少的业内大咖,办的热热闹闹。

  一个“评审团奖”被他们吹的像是拿了金棕榈一样。

  王长天给郝运奖励了五百万,还额外办个了庆功宴给其他人发红包。

  其他人就没有郝运这么丰厚了。

  郝运没怎么客气,也没有圣母的拿出来给大家平分,这是他应得的。

  安小曦没有参加首映礼和庆功宴。

  她跟着刘阿姨去旅游了。

  郝运没想到陪着她去了一趟蓉城,她居然还没有玩够。

  心里有点空落落的。

  就像是你一大早跑去买爱吃的早点,却发现那家早餐店已经关门了一样。

  郝运去过她家,发现东西都还在。

  不像是突然跑路了的样子。

  《十二公民》的剧本郝运没改,直接拿去找陈星良了。

  陈星良还挺意外的。

  在他看来,这个剧本涉及的学术问题可能很幼稚,但是考虑到和法学相关的电影本来就很少,倒也来了兴趣。

  甚至还召集了几个学生,把这东西当成课题进行了讨论。

  郝运已经谈到了改编权,不用担心别人抄他的剧本——他还挺期待有什么人不知死活的抄一抄,也让师兄们有点新鲜玩意解解闷。

  参与讨论的师兄全都是博士研究生,甚至还有学校的讲师,就他一个读硕士的菜逼。

  除了完善剧本,郝运也是在导师面前刷脸。

  他缺课太多了,虽然也能完成老师布置的课业,但是和他理想中成为陈星良关门弟子的追求不一致。

  今后真要出点什么事,会被大义灭亲的。

  所以,法学电影就是一件特别能够让陈星良重视的事情。

第694章 真是太矫情了!

  经过一番宣传之后,《斗牛》票房直线上升,郝运在戛纳又拿了一个奖。

  这是百试不爽的宣传点。

  而且光线传媒另辟蹊径,说郝运拍的《斗牛》连霓虹大导都说好。

  这个也不算撒谎,河濑直美在接受采访的时候确实对这部电影赞赏有加。

  河濑直美执导的剧情片《原木之森》获得本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会大奖”,比郝运拿的“评审团奖”牛逼多了。

  再加上《斗牛》电影质量也确实很不错,因此掀起了一股子观影热潮。

  本来首周票房只有一千万,结果第二周就三千万了。

  看起来大概能有个四千多万的样子。

  对于一部总成本才一千二百万的电影来说,还要啥自行车呢。

  光鲜传媒甚至按照赔个底朝天做的心理准备。

  却没有想到居然开始赚钱了,而且还赚的不少的样子。

  毕竟不止是票房有收益,海外也开始拿钱了。

  一部抗日片,卖出了海外版权,听起来确实有些魔幻,但是一百五十万美元的价格却是实打实的,这个价格直接就把成本收回来了。

  海外片商也不傻,他们根本不是奔着院线去的。

  多渠道之下,一两百万美元收回成本轻而易举,顶多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至少可以丰富他们的片源库。

  这是郝运第三部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作品,而且每一次的入围都没有走空。

  去年柏林甚至刷了两个奖。

  这也造成了他的知名度已经开始蔓延到欧美影坛,文艺片观众开始对他感兴趣。

  如果不是直奔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去,在好莱坞找个中型电影制作公司,郝运当导演拿到剪辑权并不是白日做梦。

  甚至连八大电影公司,只要制作成本能够维持在一两千万美元的水平,想必也会尊重他这个“电影奇才”。

  好莱坞那边确实报道称,郝运是华夏新生代里的翘楚,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奇才。

  报道里一般还会备注一下,《trouble is a friend》和《need you now》都是他创作和演唱的。

  还有《Pacific Rim》和《Northeast》。

  可以预想得到,再过十几年,郝运就会被尊称为大师了。

  即便郝运比一般人更精神,他也有点飘。

  “你去哪旅游了?”

  电影奇才趁着下课的功夫,和安小曦打电话。

  他刚才把手机调成静音了,担心安小曦突然打过来,陈星良不喜欢学生上课的时候接手机。

  然而,担心了好几天,安小曦都没打。

  她甚至都没有打个电话恭喜郝运拿了评审团奖。

  简直是玩疯了。

  和安小曦出去一趟,郝运能够感受的到安小曦对于旅游的热爱。

  很多人在自我介绍里写喜欢音乐、旅游。

  音乐还好说,大概没有人不喜欢,但是旅游很有可能只是个摆设,长那么大也就去过几个地方。

  “在维也纳~恭喜你拿奖了啊。”

  安小曦那边接到郝运的电话也很开心,连计划中的生气都忘了。

  从蓉城回来,招呼都不打一个就跑了。

  然后是半个月都没联系过她。

  “小奖而已,我在戛纳给你买了一块水晶,非常漂亮。”郝运还真买了给安小曦的礼物。

  “水晶?”安小曦已经开始内疚了。

  她居然为了“郝运不辞而别且一直没联系”这点小事觉得郝运是个大傻子。

  “我认识了一个法国电影人,她和Lalique(莱俪)的首席设计师是朋友,因此我买到了限量版的新品。”郝运解释了一下。

  而且那个法国电影人还想睡他呢。

  不过在郝运解释清楚之后,人家也就笑嘻嘻的放弃了,还帮助郝运买到了送礼的东西。

  “Lalique啊,我知道她们家,限量版可不好买!”

  安小曦英文名就叫水晶,本身对水晶也非常喜爱。

  家里收藏了很多的水晶制品。

  Lalique她不陌生,这个品牌制作过的限量作品,很受一众私人收藏家的垂青,收藏价值不容置疑。

  今年,Lalique推出了多款限量及珍藏之作。

  包括全球限量发行88件的“天龙”花瓶及全球限量发行888件的“丽江”花瓶,均为Lalique得意之作。

  郝运各买了一个,打算回来送给安小曦。

  以此来补偿安小曦今年接三部戏的辛苦,结果安小曦居然不在家。

  这就有点过分了啊。

  “这两个瓶子都用了咱们华夏元素,天龙瓶子是琥珀色的……丽江清水晶花瓶是仿照丽江古城中的古巷楼梯,而旁边通透的图案,灵感则源自纳西族人演奏的古乐……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就给扔了。”

  郝运给安小曦描述了一下瓶子的样子。

  最后还威胁了一下。

  安小曦听的只想翻白眼,但是还是担心郝运发神经,连忙哄道:“我过两天就回去,你别扔啊,放你家里我到时候去拿,我也会给你带礼物的。”“你给我带什么?”郝运坐在校园的长椅上,笑容在初夏的阳光下格外的刺眼。

  “给你带棒棒糖!”安小曦哼了一声。

  “哈哈哈~”郝运笑出声来,像个傻子一样,引得不少路人同学为之侧目。

  那不是咱们学校的奇葩学长吗?怎么看起来智商不高的样子啊?

  郝运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经过了几天的讨论,他的新剧本《十二公民》已经被师兄们吃透了。

  叫过去开了个研讨会。

  从剧情到台词,师兄们把郝运这个编剧批了个狗血淋头。

  让他直接怀疑人生。

  好在师兄们都给出了修改意见。

  郝运再从电影的角度和他们探讨一下,剧本被改得面目全非。

  背景建议改成了香江,说是内地并没有所谓的陪审团制度。

  甚至连内核都改了。

  然后师兄们就给郝运科普这么改的理由。

  说的还挺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