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公子阿宝
当然,郝运稍微大一点就不允许别人这么叫自己了,他很认真的纠正别人,说自己大名叫郝运,小名叫运运。
“唉,运运长大了,俺这个当妈的,也不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
郝妈一声叹息。
既开心郝运接触的女孩子都这么漂亮,让她非常有面子。
又担心城里姑娘不好相处。
这么漂亮的女孩,自家儿子还不得被迷得神魂颠倒,到时候肯定只听人家的话了。
胳膊肘子往外拐……
“运运妈啊,我们家有个亲戚,也找了个城里人,人家嫌弃家里没洗澡的地方,还嫌弃是旱厕……”一个小婶子危言耸听。
“怎么上个厕所还讲究上了,她们家厕所能有多干净!”这群八婆聚在一块,肯定是各种家长里短。
“俗话说门当户对,找城里的,运运妈这下半辈子要受罪了,不如就找个农村的,农村人实惠,洗衣做饭样样都会,不像城里姑娘衣来张手饭来张口。”
“对,找城里姑娘,运运妈还得去伺候人家。”
“运运妈,你要是想给运运找个农村媳妇,我二姑家的孙女再合适不过了……”
“你二姑家的那个是离婚的吧!”
“离婚的知道疼人啊!”
“运运现在什么级别了,你给介绍个二婚的,巧克力把你的心眼子给堵死了是不是?”
吵架的,劝架的,怎一个热闹了得。
郝妈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这些八婆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好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比如收庄稼种地,这些女人是真的帮忙干活。
所以,随便她们怎么闹腾吧。
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家里的旱厕确实不卫生了一些。
人家城里小姑娘肯定用不习惯。
赶明个去镇子上找找人,看看怎么给装修改造一下,弄个室内卫生间。
空调也装一个……
不,干脆多装几个,听说那东西夏天出冷风,冬天出热风。
郝运有事没事就给他们一些钱。
他们也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已经存了好几十万了。
要是孩子争气,带回来个城里媳妇,家里也不能拖后腿啊。
郝运和安小曦表演结束后,溜到了台下和刘阿姨、刘姥姥一起继续看春晚。
直到春晚结束,各回各家。
第二天春晚的反馈铺天盖地。
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其实,自春晚诞生那天起,就没出现过全民称赞那回事。
只是那时候的人能接触到的娱乐项目比较少,春晚就是一场精神盛宴。
过去一年到头可能也就看一个春节晚会,现在基本上每周都可以在电视上看见不同形式的晚会。
随着大家见识的多了,欣赏水平提高了,春晚就越来越难满足大家的胃口了。
但是春晚是个传统,真要是哪一年不办了,也许大部分人还是会不舍。
今年的春晚,普遍认为老面孔看腻了。
也就几个新面孔让人眼睛一亮,郝运和安小曦的出场,让很多年轻人觉得审美受到了安慰。
安然吴恙的CP粉尤其开心。
因为网上出现了大量认可这对CP的路人。
你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觉得好,快乐就是如此的简单。
春晚过后,新的一年大家开始走亲访友。
姜闻为了郝运这个关门弟子也是费尽了心思,丢下怀胎八个月的大肚婆周韫,带着郝运到处拜访首都的圈内大佬。
“去三爷家里。”姜闻示意助理开车。
“姜蜀黍,你看过马识途的小说吗?”郝运坐在姜闻身边,现在春晚已经结束,他终于决定把《让子弹飞》这个剧本逐渐摊开在姜闻的面前了。
不可能直接拿出来的,就算拿出来了,姜闻也会改的面目全非,不改他心里难受。
还不如一点点的引导着话题,逐渐形成一个适合姜闻的剧本。
“看过一些吧,不太记得了,可能时间有点久。”姜闻不知道郝运为什么提到这事。
但是也不觉得奇怪。
两人在一块经常谈天说地,并不局限于电影,古今中外,随手拈来都是话题。
“我最近在看《马识途全集》,里头有不少有意思的故事。”
“哦,你有什么灵感了吗?”姜闻顿时就来了兴趣。
郝运“创作”的剧本,经常会拿来和姜闻一起讨论,他的《团长》明确立意“我们为什么差点亡国,我们又为什么没有亡国”,就得到过姜闻的大力肯定。
能够为《团长》找到爹,姜闻也帮了不少忙。
“目前还只是有一些想法,我看的是这个故事。”郝运把书拿出来。
《夜谭十记》属于长篇小说,但也就三十万字出头,《盗官记》作为其中的一篇,字数就更少了。
姜闻快速的浏览了一遍,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这个故事是好故事,就是有点儿普通了。”
《盗官记》的故事原型在文化环境剧烈变迁后的今天看来并无甚瞩目之处,在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的如今,一个平民英雄、绿林好汉的传奇故事已经激不起现代人的万丈豪情了。
故事框架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个懵懂少年的家人被当时的大地主豪绅迫害致死,少年成人后自立山头,招兵买马,劫富济贫,钻了当时世道弊端的空子后由盗成官,最终手刃仇人的故事。
而故事结尾的悲剧回归——“张牧之”被戕害——是在意料之中的。
这样的悲剧结尾无疑更契合作品的讽刺意味,可以更夸张点说是为了达到悲天悯人,警世疾呼的目的。
当然,故事只是个皮囊,皮囊中的血肉才是作品的精神内核。
“故事重要吗?”郝运反问了一句。
姜闻想了想,问道:“故事不重要吗?”
“你哪部电影的故事重要了?”郝运毫不客气的来了一句。
姜闻顿时就陷入了沉默。
“我是这么想的,如果改编这个故事……”郝运开始简单的说一些自己的想法。
姜闻则是听得眼睛越来越亮。
郝运刚才说的很直接,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往故事里装什么东西。
当然,这个故事不重要是相对而言。
两人聊了一会就已经到韩散屏家门口了。
“不如回去吧。”姜闻突然就不想去给韩散屏拜年了,韩散屏黏黏糊糊的,进了这个门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出来。
“这……不太好吧。”郝运哑然。
“他又不缺我这一个拜年的,有的是人给他拜年,走!”姜闻大手一挥,对他了解甚深的助理直接掉头。
“要不打个电话解释一下?”郝运觉得,如果哪天看到韩散屏封杀姜闻,他都觉得不奇怪。
韩散屏确实不缺人拜访。
可人家听说姜闻要来,推掉了其他所有人的约见,整了一桌子菜,泡了最好的茶……
结果呢。
不好意思,刚到了你家门口,突然不想进去了。
这和到了临门一送的阶段,然后提上裤子转身走人有什么区别啊。
第548章 三爷来端茶倒水
韩散屏在圈内人称三爷。
三爷在华夏影视行业内,是当之无愧的“江湖老大”。
“三爷”的尊称,多少有点江湖的味道。
有人说他借助的是“华影”这块金字招牌,呼风唤雨,还有人炮轰他是垄断,是独大的“座山雕”,因为他手下的盘子确实太大了。
不管怎么说,一切的一切都造就了他现在的权威。
此时的他正坐在会客厅的沙发上,面前摆正在煮的茶,武夷大红袍,别人送的,据说花了几十万才搞到一斤。
闭着眼睛闻着茶香,想着待会和姜闻聊点什么。
这个时候电话响了。
“喂~到哪儿了。”韩散屏听到是姜闻的声音,就问了一句。
接着他就被告知不去了。
“什么,你都快到我这儿,居然又回去了,我特么……”
韩散屏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晋书·列传第五十》里头说,(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没想到这种事居然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感觉实在说不上有多好。
“生了?”大概只能如此猜测了,姜闻家里有个大肚婆,韩散屏是知道的。
“那倒没有,主要是聊到了一个特别好的想法,担心回头就忘了,所以赶紧回去完善一下,行了啊,我挂了~!”
姜闻文思如泉涌,灵感如尿崩。
担心这种状态丢失,根本不敢和韩散屏多说废话。
反正大家多年的老朋友了。
“哎……哎……你……姜闻你特么的……”
韩散屏气得蛋疼。
不过,姜闻刚才说啥,有个好的想法。
而且这个想法好到让姜闻掉头开车回家,那他又是和谁聊的。
好奇的点实在太多,韩散屏心里跟猫爪似得。
他看了看眼前已经煮好的茶,突发奇想的拎起了茶壶。
得嘞,你不来看我,我去看你还不行嘛。
“张麻子的背景得改……”车子停下,姜闻从车里出来,还在和郝运讨论剧本的事情。
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个故事一般般。
后来经过一路的讨论,他发现这个故事就像是能够装很多东西的大瓶子,把他所有想表达的东西装进去都绰绰有余。
而且,既能讲好故事,又能兼顾内涵。
“怎么改?”郝运当然知道怎么改,但是他就是不说。
就像是教小孩算数,2+3等于多少,大人肯定知道,但是大人的目的并不是求知,而是教学。
郝运的目的不是教学,而是让姜闻自己悟。
这样成型的剧本,姜闻就不会折磨郝运了,姜闻只会折磨他自己。
上一篇:都市:从上交釜山行开始
下一篇:都市:从大专开始当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