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生玉
不過那幫老頑固是不可能將這樣一個獎項給內地人的。
那時候李魚龍和柳亦菲在拍《神鵰俠侶》,也沒有來參加。
說歸說,張國容留在劇組,除了每天研讀劇本,也指點柳亦菲演戲。
不過他很快就發現,柳亦菲不但有靈性,演技也強得可怕。
自己好像有點多餘了。
事實上,柳亦菲也感覺到,在飾演小龍女這段時間,她的演技在李魚龍指導下一直進步得很快。
之前還沒太多感覺,以為只是入戲太深、太過投入角色。
然而現在,她和張國容對戲也絲毫不落入下風。
她似乎有點知道自己的厲害了。
不,厲害的是李魚龍。
是他一直在手把手教導自己。
這是不是就是平時說的,導演對演員的調教功力?
她的臉一下子悄悄紅了。
只是,李魚龍那傢伙去學校比自己還少,明明都沒怎麼上過課,怎麼就比自己還厲害呢?
很多東西,好像他天生就會一樣。
所以,自己還不能驕傲,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目標要向李魚龍看齊!
當然,只是想想而已,單是讓她寫歌寫劇本這一塊,她就寫不出來。
大概也只有在演技上超越他了。
一想到這裡,她就彷彿下定了某種決心。
第181章 電影拍攝
電視劇的拍攝和電影的拍攝有很多不同。
要求更是天差地別。
一部電視劇幾十集拍幾個月,一部電影一個多小時也拍幾個月。
就比如打光和拍攝。
拍電視劇的時候,可以三百六十度打光,然後七八部攝影機全方位拍攝。
後期需要什麼素材什麼角度隨便剪。
而電影為了畫面的質感,往往只能單面打光。
拍攝的時候,也只能單面拍攝,最多就兩三臺攝影機拍攝。
這樣一來,對攝影師和燈光師的要求都大幅度提高。
對導演的功力也很考驗,他必須很清楚知道自己要拍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
還有演員的表演,也要非常精準,表達的情緒非常到位。
更別說扛不扛得住大螢幕了。
商業片還好說,為的只是娛樂大眾賺票房。
而藝術片,那幾乎是吹毛求疵。
這也是為什麼藝術片容易拿獎的原因,人家是真有東西。
好在,李魚龍師從劉幗權,她本身就是北影廠出來的。
即使之前拍電視劇,李魚龍也用了很多拍電影的手法。
所以如今轉型拍電影,幾乎沒什麼阻礙。
至於柳亦菲,更沒有任何問題。
她那張臉太抗大螢幕了!
更何況之前還參演過星爺的《功夫》,對電影拍攝早有了概念。
李魚龍第一次獨當一面,一切都很順利。
張國容在劇組裡坐鎮,團隊裡一些香江人也非常給面子。
更何況,裡面不少人就是李魚龍和柳亦菲的粉絲。
劇組幾乎完全按照李魚龍的意志咿D。
張國容不僅研究自己的戲份,還找李魚龍要了整個劇本來看。
李魚龍自然也沒必要對他保留。
等看完整個電影劇本,張國容才知道這部電影拍的是什麼。
而且這劇本還是李魚龍一個人寫的。
這一刻,他腦海裡只有一個想法。
天才!
以他的造詣,當然看得出來劇本內容表達的是什麼。
種善因,得善果。
種惡因,得惡果。
但是這善因和善果之間,不是必然,而是以整個世間為平臺,囊括所有人在內。
你種的善因,它會一直存在這世間,但是可能落在別人身上。
這很好理解。
比如你種了一棵樹,別人能吃到果子。
你撿起馬路上的一個酒瓶,別人可能因此避免一場災禍。
同樣,惡因和惡果也一樣。
兩者一結合起來,卻造就了一個非常荒謬的結論。
種善因的人,很可能卻承受別人種惡因結出來的惡果。
種惡因的人,很可能卻得到別人種善因結出來的善果。
這世界沒什麼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所有人都同處於這片渾沌世界中。
有人種善因,就有人得善果。
有人種惡因,就有人得惡果。
所有人一起向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美好的。
所有人一起作惡,那麼這人間就是地獄。
甚至不止這個現實時間線,還包括前世今生。
前世,也就是以往時間線那些人作的惡,也依然會輪迴不止,最終在這世界結出惡果。
以前的人作惡,現在的人承受,現在的人作惡,未來的人承受。
空間和時間,全部囊括進去!
這就要求不僅現在的人要多多行善,還包括以前的人、未來的人……
只有一代代的人都做善事,這世界才會變美好。
更不分什麼種族、文化……
然而,這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這,大概也是李魚龍要表達的思想吧?
這種違反常倫的事,張國容卻瞬間就有一種深深的認同感!
在這社會打滾幾十年,他見過了太多的善和惡。
什麼種善因得善果,不過是騙騙小孩子的童話罷了!
更多的是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鋪路無屍骸。
甚至,惡人往往善於掠奪別人的“善因”,他們得到的更多。
好人退讓忍耐,所以他們承受的也更多。
世界本來就黑白顛倒!
他不知道,李魚龍小小年紀,是怎麼寫出這樣一個劇本的!
這樣的佛性感悟,需要有非常高的心性水平。
需要有一雙看透世間的慧眼。
又或者,這單純只是他創作劇本的一個靈感?
而以他過往創造的種種奇蹟,絕不會是偶然。
拿到完整劇本,張國容簡直愛不釋手。
有一瞬間,他甚至想據為己有。
這個男主角要是自己來演多好!
不,女主角才是整個劇本的精髓。
很顯然,這是李魚龍特意為柳亦菲量身打造的。
這字裡行間,全是濃濃的情意!
張國榮忽然很羨慕他們。
甚至有種瞬間的錯覺。
小兩口在這打情罵俏呢!
柳小麗比張國容更早就看過完整的劇本。
一開始她有點雲裡霧裡,但是研讀之下,她就知道這電影是講什麼了。
李魚龍和女兒解讀劇本、講戲的時候,她還在一邊聽。
當時李魚龍還舉了個很生動的例子。
就像苦行僧,他們認為世間的苦是有限的,他們透過苦修承擔更多苦果,那麼其他世人就承受少一點苦果,得到多一點快樂。
她也終於知道,李魚龍花了兩年時間寫的這電影劇本,水平有多高!
果然,他創造的奇蹟從來沒有上限。
一次又一次給人驚喜!
她已經很期待,這部電影拍出來會是什麼樣?
大家看了又是什麼想法?
不管如何,到時候必定一鳴驚人!
在劇組裡,其實她很想幫幫李魚龍。
但是很多專業的東西她都不懂。
也只能在生活上照顧好他們了。
拍攝過程中,李魚龍也剔除了一些不必要的元素。
因為他沒必要向商業妥協。
南亞人沒必要設定成會縮骨功,功夫比較厲害就行了。
其它一些獵奇元素也去掉。
包括原來劉得華的大隻佬設定也是。
上一篇:港片:枭雄崛起,从干掉大B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