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嗷世巅锋
您是策划过淘宝双十一购物节的人,既然已经和阿里搭上了线,我看这什么京东商城……”
他没把话说全,只是连连摇头。
王忠军也听过一些消息,所以在送走了龚羽之后,也劝徐琨别被刘墙东给哄骗了,现在京东商城基本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不说和淘宝比,连当当网都比不了。
东哥现在这么惨的吗?
徐琨面露惊讶之色,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刘墙东之所以这么惨,他徐某人也要负一定的责任。
本来上个月的时候,京东的股东之一,今日资本的徐欣已经帮忙联系上了雄牛资本,准备联合注资拯救京东商城。
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徐琨策划的双十一取得了远超原时空的效果,也把京东商城的虚弱衬托的淋漓尽致。
于是雄牛资本就打起了退堂鼓。
刘墙东和徐欣努力了一个月,最终还是没能挽回颓势,把东哥急的头发都白了,一咬牙干脆不找资本圈的人了,直接找上了徐琨这个局外者。
一张嘴更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徐导,您在网络商城运营这一块,是得到了马芸推崇的,那您有没有想过,干脆打造一家属于自己的网络商城?!”
“啥?!”
徐琨瞪大了眼睛,惊道:“你要把京东卖给我?”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
刘墙东连忙摆手,有些尴尬的解释道:“我是想邀请您成为我的合伙人,咱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我相信有了您的加入,京东一定会成为下一个阿里!”
这大饼怎么听着这么耳熟呢?
如果不是知道京东的未来成就,徐琨这会儿估计就该赶人了。
但因为对东哥还是有一定信心的,所以他开门见山的道:“刘总,有什么你直接摊开了说,这些虚头巴脑就没必要提了。”
刘墙东能直接找过来,自然也是有通盘考虑的,他先对徐琨剖析了京东现在的困境,然后又展望了一下物流系统建立起来之后,京东对淘宝的优势所在。
最后才图穷匕见的表示,只要徐琨能提供一笔投资——不需要太大,他要的只是徐琨的名头,以及他曾当面拒绝马芸邀约的噱头。
和其他导演艺人不同,徐琨的商业眼光和头脑,在互联网圈里其实颇有名气的,再加上他国内第一商业导演的名头,只要带头投资京冬,肯定会引来其它人的效仿跟风。
届时只要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京东商城就可以度过这段最为艰难的时期了。
“目前网络商城的日成交量每天都在增加,支付系统也越来越完善便捷,未来两三年,必然会迎来网络商城的盛世,届时您的投资绝对会物超所值!
而且考虑到您的示范效应,以及对京东商城的重要性,除了您真金白银购买的部分股份,我们还会提供一部分类似技术入股的抵偿股份,数量绝对会让您感到满意!”
看刘墙东此时的表情,明显已经做好了徐琨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东哥果然是有魄力的。
这个机会也是殊为难得,如果操作得当,肯定比徐琨当初入股乐视要赚的更多。
因此稍一犹豫,徐琨便郑重的询问:“京东现在资金缺口总数是多少?”
“2000万美元或者1.5亿人民币!”
刘墙东斩钉截铁的道:“只要能拿到这个数,我保证京东可以摆脱危机蒸蒸日上!”
徐琨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道:“那好,这个项目我徐某人投了!”
刘墙东大喜,忙又问:“那这技术入股……”
“用不着什么技术入股!”
徐琨大手一挥,气概万千:“这1.5亿投资额度你全都交给我就成,年前我一定帮你解决!”
第546章 破局之道
听到徐琨如此大包大揽,刘墙东第一个反应不是高兴,而是心里头咯噔了一声。
难道徐琨那句‘你要把京东卖给我’并不是什么误会,而是真的有这种想法?!
虽然京东商城目前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但刘墙东坚信这是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只要撑过去必然是一片光明,所以哪怕最近半年过的再怎么艰难,他也从未想过要交出京东商城的主导权。
这也是他找了40多个投资人,始终也没能拉到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他一开始说什么让徐琨拥有‘自己的网络商城’,不过是在给徐琨画大饼罢了,京东只能是他刘墙东的网络商城。
但看徐大导演这气势……
刘墙东表面露出感激涕零的模样,主动握住徐琨的手道:“徐总,我就知道您是有远见的!不过这可是2000万美元,您千万不要勉强,咱们……”
“不勉强。”
徐琨断然道:“今年我的净收入差不多有两亿五千万,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需要慢慢兑现,但零零碎碎凑个一亿不成问题,剩下的五千万,等一月份拿到海外品牌的代言广告费用,就绰绰有余了。”
刘墙东:“……”
原来娱乐圈这么能赚的吗?
虽然他对京东商城的未来信心十足,但要说一年纯赚2.5亿,估计三四年内都未必能做到。
“看来是我错估了徐导的财力。”
片刻后,刘墙东感叹道:“怪不得借着淘宝双十一,徐导一下就捐了两千多万。”
其实在听到徐琨的收入之前,刘墙东一直以为这两千多万就是个噱头,毕竟内地明星捐款最多的也就是两三百万。
这个两千多万已经超出了刘墙东的认知。
但知道了徐琨的真实收入之后,这两千多万的捐款就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毕竟徐琨是接近年底才陡然成为了内地商业片第一人的,目前他的商业价值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到2009年必然还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但这就和刘墙东最初的设想大不一样了。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讪笑道:“徐导,说实话我一开始没想到您能……所以这里面一些额度,其实已经……就比如今日资本,咱们京东起家就是拿到了今日资本的投资,这阵子今日资本的徐总也一直跟着跑前忙后……”
徐琨又不是第一次成为公司股东了,听刘墙东说到半截,就知道自己的慷慨大概是吓到了东哥,让他开始担心自己会鸠占鹊巢了。
啧~
本来徐琨还想着趁京东正处在低谷期,顺势捡个大便宜呢,但刘墙东表现出来的态度,显然是不希望京东内部出现除他之外一家独大的状况。
“刘总。”
徐琨正色道:“我想你可能是误会了什么,我之所以想要投资京东,既是看好这一行的发展,也是对刘总你重仓存储物流策略的欣赏。
在出现新生人口急剧下降之前,就算是京东商城的网上业务迟迟不能突破,整体资产也会不断的升值,支持京东一直坚持到黎明到来。”
对于徐琨能看出这一点,刘墙东倒是不奇怪,毕竟是娱乐圈的金融专家嘛。
倒是那句‘新生人口急剧下降之前’引起了他的兴趣,忍不住好奇道:“徐导,您这个判断有什么标准吗?”
“1000万。”
徐琨毫不犹豫的给出了答案:“人口增长降到每年一千万以下,对地产经济肯定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估计临近一千万,征兆就会很明显了。”
“那应该要等到许多年之后吧。”
听到这个数字,刘墙东多少有点不以为然,出生率维持在1600万左右已经好几年了,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甚至因为80后逐步进入生育期,预计还会有小幅度的上涨。
徐琨看他态度如此,也没再深聊这个话题,毕竟在数据真正急速下降之前,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会崩的那么快那么厉害。
他继续解释道:“我当初拒绝阿里马总的邀请,一来是我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并没有转行的想法;二来也是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和精力,去长期管理、掌控一家大企业。
所以哪怕重仓投资了你们京东,我也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上面,更多的还是会经营自己的主业。”
顿了顿,他又道:“我当然知道,融资除了筹措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也是一种投名状和利益捆绑交换的方式。
但我认为京东想要尽快破局,除了必不可少的政治资源,来自娱乐圈的助力也是极其重要的,甚至远远大于那些外部资本吹嘘的什么商业支持。”
刘墙东听到这里,不由皱眉沉吟。
他选中徐琨做突破口,主要还是因为徐琨成功策划了淘宝双十一,在网络商城这一行里不算是完全的局外人。
而徐琨先前助力乐视起家的种种,以及他预测CD危机的事儿,也让投资圈对他并不陌生。
至于他大导演、威尼斯影帝的身份,对刘墙东来说只能算额外的优势,属于可有可无的东西。
但现在徐琨突然把娱乐圈和京东绑在了一起,这就让刘墙东有些迷惑不解了,双方不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要说娱乐圈提供的助力,能大过国际资本能提供的助力,刘墙东是肯定不相信的。
但徐琨说的这么言之凿凿,显然也不会是无的放矢。
于是刘墙东诚心请教道:“徐导,您说娱乐圈是京东破局的关键,却不知这破局之道究竟从何谈起?”
徐琨却先反问道:“刘总对博客熟不熟悉?”
刘墙东笑道:“我又不是七老八十,而且还是搞互联网这一行的,对博客还是有些了解的,实际上我也经常在上面发表一些看法。”
因为接下来还要长篇大论,徐琨先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茶杯刚放下,刘墙东就殷勤的给续满了,然后用灼灼的眼神盯着徐琨。
他这阵子碰到的钉子实在太多了,每一次都要竭尽所能向别人解释京东的未来宏图、光明前景。
可是无数次口干舌燥,换来的却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渐渐的连他自己都有点没信心了。
在今天找上徐琨之前,刘墙东是万万没想到会有人反过来,要给他指点江山,这让刘墙东感到新奇之余,也迫切想知道,徐琨这位曾受到马芸看重的娱乐圈经济学家,到底能拿出破局的手段。
徐琨也不卖关子,直接道:“博客这玩意儿少则几百字,多则一篇文章几千上万字都有,论理来说最适合文化人或者行业专家发挥,但这两年最后的却是徐婧蕾。
而徐婧蕾能成为博客女王,固然是因为各种巧合以及她自身的努力,但她娱乐圈当家花旦的身份,却是绝不应该忽略的重点——明星天然就有着吸引流量的效果。”
徐琨说到这里,又冲正在思索的刘墙东抛出了一个新问题:“最近的饭否你有注意到吗?”
“饭否?”
刘墙东想了想,才回答道:“就是那个只能发100多字的简略版博客?”
“或许叫微博更合适一些。”
徐琨道:“如果我说微博会很快会取代博客,成为更新更大的社交平台,你会怎么想?”
“这……”
刘墙东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道:“我暂时看不出有这个趋势,就100多个字够干什么的?除非是发表诗歌,否则根本就算不上一篇文章。”
这也是当下很多人的想法。
博客时代最吸引人的,永远是那些精心炮制的文章,最容易引发热议的也是那些长篇雄文。
所以身处其中的人很难想象,微博会那么快那么迅速的取代博客。
徐琨笑道:“刘总你看不出这个趋势,是因为你从来没有站在娱乐圈的角度思考问题,也对娱乐圈的整体情况不是很了解。
徐婧蕾这个才女或许有些水分,但在明星当中她绝对算是文化比较高的那一批,绝大多数明星其实不具备写文章的能力。
但你要让她们在工作之余,用百十个字分享一下自己的最新动态,吐槽一下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那还是没问题的。
而现在粉丝经济又是娱乐圈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很多明星也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和粉丝接触的渠道。
只要捅破这层窗户纸,微博和明星,那就是天作之合!明星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而足够的人气又会促使更多的明星入驻!
博客时代只有徐婧蕾一枝独秀,而到了微博时代,则是无数明星大乱斗的开始!她们会在这里与粉丝互动,她们会在这里与同行互呛,她们会不经意的暴露出各种大瓜……
而这些东西除了粉丝,也会吸引来不少看热闹的路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风险可控,不会像那些涉政类的话题那样踩到红线。”
刘墙东毕竟也不是一般人,在徐琨提到流量的时候,他就已经抓到了一些徐琨的思路。
等听到徐琨描绘出微博里群星荟萃的场面,他的眼睛也是越来越亮,忍不住插嘴道:“徐导,您是说咱们京东可以从这里面找到商机?!”
“当然可以!”
徐琨道:“等到微博积累了足够的关注度,每一位有热度的明星的微博,其实都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广告平台。
现在人们对电视上的广告、网站上的广告,其实大都已经有了免疫力,但如果明星亲自下场带货,再包装成回馈粉丝,短时间起到的效果,肯定比高投入低成效的传统广告强的多!”
“对、对对对!”
刘墙东双眼放光的狠狠一拍大腿,虽然广告也大多是找明星拍摄的,但现在大众基本不会将明星在广告里的说法,当成是他自己的意思。
而如果换成是微博这种模式,明星亲自下场推荐,短时间内肯定能迷惑不少粉丝,给京东带来巨大的流量。
破局之道,果然是破局之道,而且是切实可行的破局之道!
更主要的是,以徐琨在娱乐圈的巨大影响力,一旦他入股京东,这个破局之道简直就是给京东量身定做的。
其它人不是不能模仿,但就算要模仿,所要付出的代价和能得到的收益,肯定也比不上徐琨这个‘始作俑者’!
刘墙东激动了好一阵子,见徐琨慢条斯理的在喝茶,这才渐渐冷静下来,学着江湖儿女抱拳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徐导,还有什么高招,请您千万不吝赐教!”
“好说。”
徐琨道:“其实让明星直接在微博给京东打广告,反而是下下策,我的想法是,咱们给直接明星们开启团购模式,然后让明星们以回馈粉丝为名,提前统计有需要的大致名额,然后再以这个名额跟厂家谈优惠政策。
只要数量足够多,能谈下一个优惠的价格,对京东、对引流的明星、对购买物品的粉丝来说,就都是双赢的局面。
上一篇:武道不敌机甲?看我肉身爆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