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727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他喵的,姑奶奶气炸了,好像在他们嘴里,80后李易封最牛一样,哪怕他们说85后,我都可以接受,我受不了了,想干他们。”

  “干他!”

  “干他!”

  “同干!”

  “干!”

  “怎么干?”

  “那还不简单,把老大的微博顶上去,一百万评论而已,群里通知一下,洒洒水啦,欢瑞数据造假的太过分,估计以为100万很难,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流量,开启流量时代的男艺人的称号,老大可以不要,但除了老大谁也没资格拿!”

  “呃,老大又不发微博。”

  “合着我们商量这么久,却缺了最重要的人,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老大糊涂啊,昏庸啊。”

  “我也会,下午才学的句子,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他么的,把楼上的小学生给我叉出去!!!”

  赵思雨被沙雕群友的发言逗笑了,身为群主的她打字:“都别吵了,老大不发微博,那就找一条以前发的,或者等一会儿,我找芊姐问问。”

  上次去魔都领奖,得知她是粉丝后,便有了陆远助理郑芊的联系方式。

  只是赵思雨这段话还没来及发出去,有人先她一步,转发了一条微博。

  “大家快看,老大发文了,噫,要参加综艺《在哪里》,这是什么?”

  “什么,综艺,什么综艺?”

  “我的天,老大居然有参加综艺的那一天,我不是做梦吧。”

  “是公益综艺,顶!!”

  “姐妹们,机会来了,顶上去,干死李易封的粉丝,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才叫流量,谁才是内地影视圈一哥。”

  “不要@李易封,别给老大丢人。”

  魔都,综艺《在哪里》节目组。

  这是一个演播厅,约800平方米,层高12米,无柱设计,视野通透。

  观众席成阶梯式排列,可容纳300人,座椅为红色,此刻已经坐满观众。

  面向观众席最里侧,是一个20米×10米的舞台,舞台后竖着一面大屏幕,屏幕下,摆着几张白色沙发。

  舞台两侧各有一条3米宽通道,连接化妆间、道具仓库、和演员休息室。

  陆远和导演就待会儿的拍摄交流意见。

  从休息室出来,见一名观众靠近,探出脑袋,表情迟疑,似是要说些什么。

  见她纠结,陆远笑了笑,问:“是有什么话想对我说么,还是合影,合影要等一会儿。”

  观众眨了眨眼睛,才意识他在和自己说话,一脸兴奋道:“陆老师,您刚才发的微博火了,超级无敌火。”

  “是么,我知道了,你赶紧回座位吧,节目马上开始录制。”陆远点了点头,并不未太在意。

  PPS的自制综艺《在哪里》今天正式开启录制,他来的时候,节目组导演表示希望他发一条微博,给节目提前预热一下,他自然同意。

  此事不值得大惊小怪。

  他只以为对方是自己的粉丝,想和自己搭话,态度温和的说完,便扭头继续和导演沟通。

  “不是那个意思。”观众些许紧张,解释不清,见工作人员目光盯着她,似要驱赶,忙拿出手机:“欸,您自己看。”

  说话间,目光炯炯的盯着陆远,心里直呼牛逼,从没见过哪个明星的粉丝这么厉害,这么有战斗力。

  此时郑芊走过来,同样握着手机。

  陆远皱眉,接过女观众的手机,望着微博里的话题。

  诧异的同时,理解了对方为什么做如此表情。

  一条普普通通的微博,怎么就莫名其妙上了热搜第一。

  微博上关注他的人数的确不少,9000万出头,微博排第一,但并不意味着他随便发一条博文就能上热搜榜首。

  且最离谱的是,评论在极短的时间内突破一百万,奔着三百万去了。

  他不记得PPS有透露《在哪里》的消息,难道大伙这么闲?

  再仔细一看网友的评论内容,更是让他费解,和综艺《在哪里》可谓毫无关联。

  “睁大眼睛看好了,只演示一次,什么他妈的才叫流量!”

  “区区一百万,给姑奶奶破!”

  “不语,只一味留评。”

  “写什么好呢,嗯,老公全天下最帅!”

  “听说这是开启内地流量时代的艺人的账号,哥哥果然好帅。”

  “爷们要战斗!”

  “三百万够么,不够那就五百万。”

  “.”

  陆远一番浏览,才弄清事情原委,一时间哭笑不得。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给自己抢了个流量小生的名头,这不是骂人么,越混越回去了,朱亚闻等人估计要笑死。

  自己的粉丝当真傻得可爱。

  不过却也阴差阳错的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综艺《在哪里》。

  至少他刚才匆匆一瞥,发现多条与《在哪里》相关的微博上了榜单。

  朱一珑和李易封为争夺卡位古偶赛道,掀起的舆论战,他有所耳闻。

  欢瑞为了给李易封营销,刷了不少数据,整个了看似新颖,花里胡哨的流量明星名头。

  其实不过是新瓶装老酒。

  流量明星,顾名思义,有大量粉丝追捧,话题度大,商业价值高,走到哪里都有媒体争相报道。

  而他比任何人都了解这个阶段,尤其是经过《来自星星的你》后。

  他盯着李易封的那条通稿,莫名地笑了笑,觉得欢瑞糊涂,80后流量第一人改成85后多好,偏偏要把他算进去。

  且真要论起来,刘施施杨密等同样可以称得上是流量明星。

  当年《步步惊心》和《宫》大战,双方粉丝各大平台开撕。

  不过流量终归是虚无缥缈的,长江后浪推前浪,总有销声匿迹的那一天。

  流量艺人的更迭比普通演员更快,演员的立身之本还是作品。

  “给。”

  “陆老师,流量第一哦。”女观众满眼星星,壮着胆子打趣。

  陆远扯了下嘴角,将手机还给她,走上主持台的台阶。

  《在哪里》第一期节目组邀请的嘉宾,是一对寻找儿子七年的父母。

  夫妻俩原本是湖北的,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在2007年去往深镇,开了一家包子铺。

  开张后,生意相当火爆,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

  没成想来深镇的第7天,夫妻俩忙完在屋内休息,在家门口玩耍的孩子不见踪影。

  四处打听,邻居告诉他,看到孩子被亲戚带走。

  俩人哪来的亲戚,夫妻俩当即报警,查询无果后,将自己的包子铺,改成了寻子包子店,并且张贴了一张悬赏20万的条幅,踏上漫漫寻子路。

第740章 合适就买点

  “陆老师!”

  “欸,孙先生,您好。”

  出现在陆远眼前的是一名双鬓微白,瞧着四十来岁的男人。

  但根据资料,对方上个月才过三十六岁生日。

  《在哪里》属于带着些聊天性质的面对面交谈,现场除了数百名观众外,还有几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官方人员。

  随着拍摄开始,见孙海羊稍显拘谨,陆远给他倒了杯茶水,问:“我记得您是陪妻子一起过来的,妻子呢?”

  孙海羊说了声谢谢,苦涩道:“孩子失踪后,她承受不住打击,寻找多年,渐渐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看所有孩子都觉得是我们的儿子,刚才在楼下看到一个小男孩,有些激动,闹着要下去,我安抚完她,就没让她上来。”

  “孩子失踪的时候几岁?”

  “4岁!”

  陆远道:“不介意的话,谈一谈当时的”

  “不介意,不介意。”孙海羊立刻放下茶杯:“那天傍晚,他写看完动画吃完饭,跟我说想出去玩一下,就在包子铺门口玩耍,我答应了,他妈妈在店里忙着切葱,而我因为白天太忙,躺床上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等我醒来,发现儿子还没回来,赶忙出去寻找。这时一位邻居告诉我,孩子被一个拿着糖果的男人领走了,说是我亲戚。”

  “我当时就懵了,哪来的亲戚,顺着可能的方向一路追过去,每到一个十字路口,就陷入两难,不知该往左还是往右,一口气跑了十几公里,却依然没能追到儿子。”

  孙海羊回忆过去,搓了下脸颊,抿着嘴唇:“当晚我就报了案,第二天,印了寻人启事四处张贴,可一直都没有任何线索。”

  “第三天,发现家附近小超市门外有个监控探头,从监控录像里看到,我儿子穿着幼儿园的黄色园服,跟着一个提着皮包的陌生男子离开了。”

  说话间,俩人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一个孩子的照片,以及一段数秒钟的视频。

  一位面部打着马赛克的白衣服男子,牵着一名小男孩,小男孩手里举着棒棒糖,乖巧的模样让人揪心。

  孙海羊的表情让陆远受到感染,见他眼角湿润,便从桌上抽了一张面巾纸,递过去。

  “噗嗤。”孙海羊接在手里,并习惯性地擤起鼻涕,难为情道:“不好意思。”

  “没事。”

  “之后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先是把自家包子铺的招牌改成了‘悬赏二十万寻儿子店’,还在上百家媒体刊登了儿子的照片,期望能有好心人提供线索。”

  “可哪有那么容易,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先打钱才提供线索,还有的寄来孩子的指甲,声称是我儿子的,更过分的,直接在电话那头弄哭孩子,我虽然怀疑,但每次都抱着万一哪次是真的的想法,还是照做了。”

  “你们找了七年?”

  “嗯,从07年开始。”

  “包子店还在么?”

  “早就不在了。”孙海羊叹气:“孩子丢了,哪还有心思经营,我媳妇一看到街上的小男孩就哭,见人上门就问,久了人家看着我们的寻子启事都不爱过来买东西。”

  “那你们这几年怎么坚持下来的。”

  “包子店转让了,剩了些钱,变卖了一些东西,后来又买了辆二手车,开出租,一边开车,一边在街头巷尾张贴寻子启示,遇到乘客也会发儿子的资料和照片,只要一接到线索电话,就立马开车往相应的地方赶”

  “您的母亲也陪着你们一起寻找?还失踪过一次。”

  “是的,我妈不识字,就背着装满孙子的照片和寻找孩子的广告,不舍得吃,不舍得睡宾馆,睡在马路边上,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走远了就不记得路。”

  “我劝她不要出去,反倒是给我们添乱,她就哭,说她也不知道去哪里找,但只有出去找,才会有希望。”

  “.”

  “呼!”

  录制结束,陆远吐了口气。

  他的身份是主持人,但又会下意识站在演员的角度的去关注对方的表情。

  因为他的下一部戏即将开机,刚才的一幕,孙海羊的微表情,小动作等,就是最真实,最好的素材。

  许是矫情,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些利用对方的意思,不道德。

  心情沉重的同时,又格外矛盾。

  孙海羊神色忐忑,期盼地问:“陆老师,真的有希望么?”

  这七年时间他跑遍了大半个国家,手里攥着一大把记者、刑侦专家的名片。

  还和众多丢失孩子的家长组成了“寻子联盟”,大家互相打气,互通消息。

  结果没有任何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