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树下有只猫
多是喇培慷在讲,陆远几人听,偶尔插几句,若非韩三坪的搭线,他们和对方其实聊不到一块。
“这茶不错。”
喇培慷放下杯子,感慨:“国产电影这几年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
“从世纪初的8亿到2011年的130多亿,再到2012年的170.73亿,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今年破200亿已是必然,每年的增速都超过36%,可以说世所罕见。”
“如今有一批中小成本、现实题材影片,与密集轰炸的好莱坞大片同台较量,基本实现了有效抗衡。”
“这样的结果,足以证明中国电影历经10年产业化改革已取得质的飞跃,能达成如今的局面……”
“老韩居功至伟!”他竖起大拇指,表情相当佩服。
陆远几人皆微微点头,基本认可喇培慷的观点。
就拿今年暑期档来讲,16部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包括9部国产影片和7部进口影片。
这一系列数字,显示出中国电影在与进口影片的市场较量中,正迎来一个重要的拐点——从过去完全被动的局面,转向在本土市场获得与好莱坞抗衡的竞争实力,从而基本告别持续多年的低迷期。
韩三坪吹着杯中浮在水面上的茶叶,显然很是受用,嘴上却谦虚:“夸张,太夸张了。”
喇培慷摇摇头,接着道:“老韩调子起的这么高,地基打的这么好,说实话,无论是谁来接手,压力都会很大,我不敢奢求能超过老韩,至少要在他的基础上做一些添砖加瓦,所以这段时间就在想,我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啪!”他一拍膝盖:“还真让我给找到了。”
陆远几人望着他。
喇培慷道:“国产中小成本、现实题材影片的崛起是好事,为中国电影产业提供了一种与好莱坞大片迥异的差异化发展路线,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国产片的市场占有率。”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中国电影无往不胜的通关令牌。从长远看,中国电影产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我认为必须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高质大片。”
“行啦,不用卖关子,你来之前我和大伙简单透露过。”韩三坪笑着往自己杯子里添了点水。
“啊,是么。”喇培慷靠着沙发,有些错愕,换了个坐姿。
“那我就开门见山,中影每年要投拍十几部影片,但自从以陆总主演的《超时空同居》《泰囧》为代表的小成本崛起后,市场跟风现象明显,电影类型千篇一律,但是一个正常的电影市场,要多样化、多题材、多量级。”
“我在国外待过几年,多个国家对比发现,科幻影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型,而这个类型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是一个空白,科幻题材稀缺,工业化大制作更是从未有过。”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老说要打造电影大国,特别是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没有科幻片肯定不行。所以我希望能填补这个空白,而且我觉得这也是所有中国电影人肩上的责任。”
陆远和王长田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长田秒懂,道:“喇总,您说的这些其实我们早就考虑过,可无论是从技术还是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现在拍科幻电影,都会承担比较大的风险。”
喇培慷微微颔首:“是,我们当然要考虑到回报,可中国市场上科幻电影几乎都是欧美进口片,我们不能让这些外国的科幻电影充斥中国电影市场。”
“我不清楚其他人怎么想,但我觉得中影股份作为国有企业,还有在座对电影有追求的诸位,如果我们不冒这个险,谁还会冒这个险?”
“现在的电影工业化水平确实不够,这是我们现在拍科幻电影、科幻题材电影的事实,但我想总要开个头吧。”
“总要有一部电影来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发展进步的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这部影片也为今后中国拍更好的科幻电影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等过了几十上百年,子子孙孙们翻起中国电影史,当翻到开启中国科幻电影新时代的人物时,或许就有在座的各位。”
王长田抿了抿嘴唇,这个大饼,他无动于衷。
喇培慷自顾自地说:“中国现在不缺钱,我们资金实力非常雄厚,我们也有这些方面的人才,关键是影片拍什么,拍多少,一旦有了个成功案例,无数跟风者出现,这种工业基础就会肉眼可见的起来,很快的。”
陆远端起茶杯,浅酌一口。
喇培慷话里潜在的意思显而易见。
等他上任后,中影接下来几年的目标是致力于让科幻大片崛起,虽未明说,但八成是想拉着在座的几人一起干。
中影再有钱也不会大包大揽,拿所有资金去赌,最多起个头,资金市场凑。
他思考片刻,接过话茬:“所以喇总这是有目标了?”
喇培慷盯着这位在亚洲范围内具有极高人气的“陈教授”,承认下来。
“老韩不知道有没有和你们说过,我在法国待过一段时间,有次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一位法国朋友给我拿了几本小说,作者是刘慈欣,还问我认不认识这个中国作家。”
“我当时很震惊,异国他乡,一个老外向我打听中国的作家,你们可能无法理解那种自豪的感受,因为在很长时间内,科幻题材在国内文学领域都是边缘化的,一度以儿童科普的角色被认知,国际上没有中国科幻的身影。”
“但看完刘慈欣的几部小说后,我敢拍着胸脯讲,他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拉到了世界水平。”
陆远笑呵呵:“刘慈欣老师要是知道您这么夸赞他,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实际上,我去山西阳泉找过他。”喇培慷坦言:“我请他吃了顿便饭,打算基于他的小说开发项目,结果他告诉我,他的小说改编权都在你手里,而且在08年就被你给买断了。”
话说到这里,陆远基本确定了对方的目的,直截了当的问:“那敢问喇总看上了哪部小说。”
“《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
“要一口气拍三部么?”陆远诧异,暗自嘀咕,这人看着儒雅,咋比座山雕还猛呢,中国科幻电影当下前途未知的市场,上来就敢拍三部,合着其他人的钱就不是钱啊。
喇培慷愣了下,不答,反问:“陆总,如果由你来选,你会将哪一部小说改编。”
“唔如果是我。”陆远指尖敲击着膝盖,稍作思考:“《流浪地球》!”
“哦!”喇培慷似乎很惊讶。
“为什么?”
“首先它的故事性相对较弱,给影视剧改编提供了较大空间。”
“其次,科幻这一类型是由好莱坞所开创,中国电影要在这一类型上开拓、创新,难度首先就在故事上,不能单纯的去模仿,必须自成一格,具备中国创作者所建构的独特世界观,以及中国土壤所孕育的价值观。”
“中国独有的世界观,价值观。”在座的王长田宁昊等人不约而同地品味着几个词。
陆远继续解释:“《流浪地球》里太阳即将毁灭,地球上的人类决定带着整个地球移民至其他星系,把地球当成一个飞船,用上万台发动机推着地球走,带着地球流浪。”
“这个观念前所未有,美国人没有,欧洲人也没有。”
“拿《2012》举例,以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与其花费上千年带地球逃走,不如资本家造出诺亚方舟,按照资本的顺序,逃离地球,亦或者直接将未来寄托于超级英雄。”
“只有中国人才能想出这样的点子,自古以来只相信人定胜天,因为国人天然的家国情怀,故土难离,这是属于中国的浪漫。”
“啪啪啪!”喇培慷忍不住拍手,连说三个好。
“陆总,就这个项目,中影投了!”
“呃”陆远无语。
什么叫中影投了,我什么时候说过要拍这部电影?不是你在这里叭叭中影看中了三部小说,让我分析么?
喇培慷此时也醒悟过来,大笑。
一旁,王长田真挚地说道:“陆总,务必带上我。”
陆远:“.”
“哈哈。”韩三坪也笑。
见闺女和保姆已经将菜端上桌,忙招呼:“行啦,边吃边聊。”
一伙人上桌,吃了两口菜。
喇培慷举杯:“陆总,不瞒你说,三部小说里我同样最看好《流浪地球》,这个项目中影是一定会做的,我看不如就咱们凑个盘子得了,中影,万达,远方传媒,光线,让宁昊导演来执导。”
陆远等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宁昊忙起身。
“喇总,我不行的,说来也不怕大家笑话,拍《心花路放》之前,我确实计划拍一部科幻题材影片影片,还和陆远商量过,但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合适,软科幻或许勉强可以,但《流浪地球》是带着地球远离太阳系,实打实的硬科幻,我能力有限。”
“那岂不是只能找国外的导演了。”喇培慷皱了皱眉。
“中国的科幻片找外国电影来拍,不合适吧,类似失败的例子不少。他们真的能懂我们的观众?懂我们的中国文化?”陆远反问。
他一直觉得中国题材的电影找国外导演拍,是一个特别不靠谱的想法。
“这点我也赞同,中国的故事只有中国导演拍才有那股味,让欧美的导演拍,那不还是欧美的科幻,我们需要中国人自己的内核。”王长田附和。
“那你们有推荐人选么?”喇培慷问。
陆远夹了片青椒,道:“喇总,实际上远方传媒也有拍科幻片的想法,但不是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
“目前国内的技术拍一部硬科幻电影确实差了点,所以我们打算先拍一部电视剧,同时制作一部动漫。”
“从单个形式独立支撑变为多个形式几条腿走路,扩大这个IP的影响力,积累观众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也为电影的拍摄做技术储备。”
“等电影上映后,再用电视剧和动漫的人气去反哺票房。”
“我们打算用3-4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计划。”
也就是17年左右上映.喇培慷考虑着,好奇:“你们想改编哪部小说?”
陆远看了他一眼,面不改色:“《流浪地球》!”
宁昊怔了怔,这不对啊,不是《三体》么?他明明记得公司让郭凡明年先拍一部剧版《三体》练练手来着,郭凡都开始准备了。
喇培慷又问:“这么说你有合适的导演人选?”
“剧版交给郭凡。”陆远回答。
喇培慷觉得这个人名有些耳熟,可一时半会想不起是谁。
韩三坪咳嗽一声:“年底要组织青年导演去派拉蒙交流学习,为期一周,郭凡在里面,他是远方传媒的签约导演。”
“哦~”喇培慷意味深长的看向陆远。
“那动漫呢?”
“导演叫田晓鹏,他的工作室目前在制作电影《大圣归来》,这部戏中影和光线都有投资。”
第723章 墨境天合
一顿饭吃到夜里10点。
京城的忙碌好像是全天候无休止的,没了白日的喧嚣,依旧车来车往。
公交站前,晚归的男女裹着外套,低头玩着手机,显得十分安静,周遭散发出疲惫的气息却难以掩饰。
晚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陆远顺势将车窗关小了一些。
宴会上和喇培慷等人就《流浪地球》的事情,达成初步共识。
决定由中影、光线、万达及远方传媒联手,共同投入三到四年时间,打造这一科幻IP。
因为喝了酒,宁昊找了个代驾,让司机把车子开回家,自己上了陆远的车。
他望着身侧的人,问出心中憋了一晚上的疑惑:“怎么忽然改主意了,之前不是说让郭凡用《三体》练手么?”
陆远的目光从公交站台上撤回:“我可从没说过不拍《三体》,两部作品都交给他执导。”
宁昊好奇:“针对《流浪地球》,从动漫,电视剧,再到最后的电影,是你一开始就有的计划,还是临时起意?”
“哪有什么计划!”
陆远笑着摇摇头:“喇培慷今天过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组盘子,别看他对咱们几个客客气气,但毕竟是未来的中影一把手。”
“韩总能用进口大片来堵国产片,他同样可以做到,新官上任三把火,即便我们不答应,他也会找其他人合作,没必要得罪他,自找麻烦。”
“就当前市场而言,科幻片的前景并不明朗,风险极大。他想让科幻片崛起是好事,无论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政绩,我们就顺水推舟,几家分摊下来,其实也没多少。”
“5个亿也叫没多少,亏了咋办。”宁昊听的直翻白眼,狗大户。
刚才在餐桌上,他们粗略估算了一下,《流浪地球》的场景搭建、特效团队等费用,总投资大约在3到5亿之间。
远方传媒、万达、中影、光线四家平均分摊,每家至少得出一个多亿。考虑到光线和中影的实际情况,他们肯定不会也不舍得出那么多,大头自然落在万达和远方传媒身上。
陆远瞥了他一眼,笑道:“没你想的那么夸张,你忘了万达是干什么的?房地产!”
宁昊皱眉,不太明白。
陆远就解释:“你想想看,国内的影视基地,要么是古装风格,要么是现代风格,而科幻片呢?连个像样的拍摄场地都找不到。”
“像《流浪地球》中需要用到的运载车、地下城、空间站等场景,基本都需要实景搭建。”
“我们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打造一个国内规划最超前、标准最高的工业电影基地,甚至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科幻主题公园。”
对于一部优秀的电影而言,票房收益永远只是收益板块中最基础的一部分。
好比陈凯戨,拍电影拍一部亏一部,却永远不缺资金,资方图什么,图他老,图他
本质原因,是他电影亏的钱,都从其他地方赚回来了。
拿他的《荆轲刺秦王》为例子。
横店气势恢宏的秦王宫,是陈大导以秦咸阳宫为原型,按1:1的比例施工兴建。
总占地800亩,建筑面积就达到11万平方米。
这部电影的票房表现并不是很好,累计票房才127万美元,掐指一算,1000多万人民币,可谓是亏麻了。
但陈凯戨花钱造的那些城,一直被国内的古装剧组用来取景。
上一篇:神话高武:我的凶兽分身无限进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