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569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出了机场,文木野等候多时,刚一碰面,他就急切地说道:“老大”

  不等他讲完,陆远摆摆手:“昨天的事不怪你。”

  “不是那件事。”文木野摇头。

  “嗯?”

  “刚才你在飞机上,我接到吴总的电话,《新世界》被举报了。”

  “举报?”

第601章 捣乱

  “举报?”

  “嗯。”

  “是电影局发来的通知吗?”

  “没错!”文木野肯定地点点头,并从他手中接过行李箱。

  陆远一只脚刚踏上车踏板,又立刻缩回来:“那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说影片倡导的价值观有问题,过度美化黑帮,将黑帮描绘得有情有义,会在青少年群体中产生不好的影响。

  担心学生因此不再认真学习,而是整天想着混社会,参与打架斗殴等,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导向。”

  文木野将行李放入后备箱,边解释。

  “开什么国际玩笑!”

  郑芊在一旁都听乐了,无语至极:“这都二十一世纪了,还用这么蹩脚的举报理由?”

  陆远却不禁回想起《新世界》过审时的种种波折。

  事实上,文木野与剪辑师共同完成影片后,准备了两个版本,即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

  十几亿人口的市场,做一些必要的妥协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这种题材敏感的影片。

  在东亚地区,如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地上映的版本中,男主角李子成一路走到黑,彻底抛弃卧底警察的身份。

  而在国内上映的版本则相对温和许多,做了一些取舍和调整。

  即便如此,在审查过程中,仍然有37位评审委员参加看片会。

  37人是什么概念?

  电影审查委员会,总共才37名成员,负责电影的审查工作,掌握生杀大权。

  但审片时却无须全部到场,只要部分委员出席即可。

  而《新世界》的审片却是个例外,37名委员全部齐聚一堂,并且在看片期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对于影片中的某些镜头,一部分委员认为应该删减,而另一部分委员则认为这些镜头在技术上处理得已经相当干净,无需修改。

  双方争执不下,最后经过多方权衡和讨论,《新世界》被要求修改两次后,才最终顺利通过审查。

  国内的电影审查是很“人治”的一件事。

  虽说会按照《电影管理条例》中“禁止的内容”行事。

  但进行许可审查的人,在理解和使用许可条件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委员们对于同一部影片的争议并不少见。

  这也导致审查的尺度难以捉摸,有时宽松,有时严格。

  警匪片《毒战》都能过审,说明近年来审查制度对电影的要求已经宽松许多,《新世界》自然也不在话下。

  可《新世界》题材敏感,又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在《超时空》的宣传中,张伯文发起的土味情话大挑战,风靡全网,间接促成接近9亿的票房神话。

  而《泰囧》则巧妙地挑起国产片与进口片、文艺片与商业片观众群体之间的争执,激发逆反心理,使他们纷纷走进影院。

  相比之下,《新世界》的宣发就显得格外低调和常规,没有采用那些花哨且可能引发争议的炒作手段。

  这一方面是因为题材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也出于对陆远在大银幕上强大号召力的考量。

  陆远已经主演了多部票房大卖的佳作,深受影迷喜爱,有口皆碑,如今的他无需再通过炒作来制造话题。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回归营销的本质,用作品的质量来说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世界》竟然遭到了举报。

  “砰!”

  三人上了车,陆远坐在后排,稍显担忧,问:“电影局还有其他指示吗?是否需要延期修改?”

  “那倒没有。”文木野发动车子,平稳地驶向前方。

  “只是通知我们,已经接到投诉需要多加注意,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出现意外,如果事态扩大,超出一定举报数次,会很难收场。”

  言下之意,《新世界》随时可能面临下架的风险。

  车内顿时陷入一片沉默。

  坐在副驾驶的郑芊忧心忡忡,嘴唇微动,似乎在自言自语:“爱奇艺有嫌疑,这次他们的记者到处煽风点火,对文导的的话断章取义。”

  文木野回应道:“眼红,不希望《新世界》成功上映的人有很多,但我认为最可疑的有两个,除了爱奇艺,还有陆钏。”

  “陆钏?”郑芊满头问号,不至于吧。

  “对,就是他。”

  谈及陆钏,文木野透过后视镜看了眼陆远,关键时刻能为小弟撑腰的老大才是好老大。

  虽然陆远本人在微博上并未公开表态,但业界人士冷静下来后,不难理清其中关键。

  必然是陆远打过招呼,所以徐铮、宁昊等一众大咖才接连下场支持。

  冯晓刚当真看过他的短片么,怎么可能,完全是看在陆远的面子上。

  还有韩含,这个擅长笔伐口诛的八零后作家代表,骂得那叫一个凶狠。

  他早年就和陆钏父子不对付,还在博客上掀起过骂战,这次旧账新算,陆钏被怼哭,他功不可没。

  一念至此,文木野由衷地感到幸运。多亏当年导师田庄庄将他推荐给了陆远,而非其他人。

  他详细阐述道:“陆钏昨天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系列小作文,但后来又全部删除了。今天在杭州的见面会上,他情绪失控落泪。

  紧接着他的父亲也在微博上发文支持,言辞中充满阴阳怪气,那篇微博现在还挂在上面呢。”

  “切,”郑芊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

  “他呀,不是第一次找家长撑腰咯,吴总在群里就说过,这人每次新片上映都要闹一出,领奖时哭,票房不佳时也哭,泪水不值钱一样,简直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他爹也是,儿子一被质疑,当爹的就坐不住,出头维护一两次说得过去,但为什么每次都要替他发声呢?”

  陆钏出身于演艺世家,他的父亲陆天名是资深编剧,拥有多部文学代表作。

  据传,陆钏在拍摄《寻枪》时,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父亲陆天名的庇护,而电影的实际主导者其实是姜闻。

  陆远掏出手机,浏览了一下微博上的相关内容。

  不愧是文学作者,陆天名巧妙地避开了问题的核心。

  他先谈起网友对陆钏的谩骂和攻击,称这是幕后黑手在作祟,意图扼杀潜力年轻电影人的未来,阻碍中国电影的发展。

  接着,他又指责有人凭借在业内的地位和成就,拉帮结派,排挤他人。

  至于陆钏率先对文木野发难的事情,他却绝口不提。

  唔,拉帮结派,指的应该是冯晓刚吧?我陆某人可没说过什么话,嗯…一定不是我。

  陆远在心中嘀咕,然后放下手机。

  目前最紧迫的是举报的事情。

  要查清具体是谁举报的,难度很大,因为怀疑对象众多,范围太广。

  爱奇艺有可能,陆钏有可能,考虑到护子心切,陆天名也不能完全排除,包括《大魔都》《十二生肖》剧组同样存在嫌疑。

  还有很多希望他身败名裂的同行。

  但陆远更倾向于爱奇艺。

  因为同是演艺圈人,哪怕恨不得同行死,可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顾忌,举报的操作被发现,以后没人敢和他玩。

  整个圈子都会排挤。

  只有互联网的人才会这般百无禁忌,什么烂招都能往外使。

  暂时不确定对象是谁,举报这件事还不能一味地压制。

  思考片刻后,陆远给张伯文发了一条微信,言简意赅的几个字。

  敌之矛,未尝不能成为吾之盾。

  12月17日。

  正当几部贺岁电影的宣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之时。

  网络上突然传出一则令人意外的消息——《无人区》过审了。

  宁昊的《无人区》已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传说。

  在影迷们自我评定的网络段子中,是否看过《无人区》甚至成为衡量影迷段位的最高标准。

  这部据称只有50人得以先睹为快的电影,原定于2009年贺岁档上映,前期试映好评如潮,却突然卡在审查关口。

  三年来,关于《无人区》有望上映的消息至少传出六次,但每次都未能如愿,观众始终不能一睹其真容。

  因此,当网友们初次听到这次的消息时,大多只当是个玩笑。

  毕竟“狼来了”已经上演过多次。

  即便中影集团官方发布了一条微博确认此事,网友仍半信半疑。

  直到影片主演黄博在微博上发文:“《无人区》要来啦!这次我跟徐铮把头发换过来啦。”

  并附上一张影片的宣传海报,上面显示的公映时间为2013年12月3日。

  网友们和影迷们才终于确信,《无人区》真的过审了。

  “妈的,我等了三年,三年,知道这三年我怎么熬过来的么,呜呜呜,现在告诉我还要再等一年!!”有网友在微博上吐槽。

  “知足吧,好歹明确了上映时间。”

  “等等,这个海报有点问题。黄博、徐铮和陆远,为什么海报上是他们仨?我记得黄博和徐铮才是主角,当时陆远只是个小配角吧?”有细心的网友发现了海报上的异样。

  “楼上的,配角都不是,老大他当年只是被拉去客串而已。”

  “哈哈哈,宁昊这是想蹭热度啊,一点小小的心机。”

  “乖乖,宁昊的眼光可真毒。拍摄《无人区》时,黄博与徐铮都还处于事业的上升期。

  黄博还没拿到影帝,徐铮还在一些喜剧烂片中厮混,陆远在小屏幕上也只是小火了一把。

  但如今,三人皆已成功上位,陆远票房第一人,被称为‘30亿帝’,徐铮凭一部《泰囧》晋升‘十亿大导’,黄博也荣登影帝宝座……”有网友分析完惊呼。

  “.”

  “好起来了,审查制度好起来了。”不止一名网友发出这样的感叹。

  世事往往充满巧合。

  正当《无人区》顺利通过审查之际,一条微博不经意的被推向榜单前列。

  名叫“萝卜炖羊肉”的网友,在微博上提问。

  “《新世界》这部电影,为什么可以过审,黑社会题材,打打杀杀的,孩子看到后做噩梦怎么办,我实在想不明白,陆远拥有如此庞大的号召力,为什么要演这种戏,会教坏小朋友的。”

  这条微博一出,顷刻间引发网友热议。

  一大堆刚建号没几天的网友表示赞同:“就是,为什么要演黑社会,建议有关部门严查。”

  “希望剧组推迟上映时间,进行内容调整,以满足相关要求后,再重新上映!”

  “下架!”大量人机号发言。

  有网友怒怼:“作为八零年代出生的我们,谁没看过这类影片?《征服》看过么,刘华强买瓜总知道吧。难不成看了就代表去做,这是什么脑残逻辑?那武侠剧干脆也禁掉算了,飞来飞去小孩子学了不好。”

  “唔,我小时候还真幻想过当大侠,拿着一根打狗棍,在家里的油菜田里开无双,代价是,屁股肿了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