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563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天上飞机轰炸,地上乱兵哄抢,赤地千里、饿殍遍地,令人不忍直视。

  观众的视线俯视过漫漫的灾民、俯瞰着满目疮痍的土地、不经意之间的铁叉贯胸,炸点中央的血肉之躯。

  只觉命如纸薄,触目惊心,脊梁骨里不由得沁出寒意。

  围城的饥寒盲流、风中颤抖的饿殍、熟视无睹的统帅、不敢报丧的官员

  影片的末尾,唯一的孙子被自己无意闷死,张国笠孤身一人,杵着木棍,浑身冒着死寂的气息,步履阑珊的走在泥泞的雪路上。

  这一幕显得尤其悲凉。

  路旁,一个4岁左右的小女孩跪在家人的尸体前。

  张国笠心神恍惚的走出去很远,想了想还是折返,佝偻着身子,问:“妮儿,身子都凉了,别哭了。”

  小女孩头发杂如草,脸上满是泥垢,抽噎道:“家里的人都死了,剩下的人俺都不认识。”

  张国笠悲苦的叹口气:“妮儿,你叫我一声爷,咱们就算认识了。”

  小女孩喊了一声爷,跟着张国笠向远方走去。

  “.”

  电影结束,偌大的体育馆,格外压抑,迟迟没有声音。

  似乎大家都沉浸在刚才的震撼与悲伤中。

  不时听见有人抽纸,擤鼻涕。

  耳边同样传来簌簌声,陆远看着将脑袋倒在自己肩上,双眼通红的刘施施,心里感叹,《一九四二》,冯晓刚的诚意之作。

  但实在太压抑,有点纪录片的意思,观众不一定乐意买单。

  很矛盾的一件事,好片子,不代表观众喜欢,不一定有高票房。

  尽管冯晓刚在媒体面前多次解释,称这部电影不卖笑,但不可否认,绝大多数观众就是冲着喜剧来的,结果发现并非自己想要的,货不对板,难免不满。

  他其实也挺理解冯晓刚。

  很多人以为冯晓刚的影视圈发力是从《京城人在纽约》,或者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

  其实不是,从《凯旋在子夜》,他就努力在一点点往上爬。

  他那会的主要工作是场记、剧务,说不好听的就是打杂的。

  但他懂美术,能给美工打下手,慢慢的从美工这个职位入手,一步一步深入影视圈。

  冯晓刚能从一个剧务场记走到如今的地位,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他不会放过机会,善于逢迎。

  哪怕这机会看上去很刻薄,很艰难,但他一定会伸手抓住。

  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冯晓刚才能走到今天。

  以至于叶大鹰等人讽刺他没脸没皮,给他取外号冯裤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冯晓刚是就是凭着没皮没脸混上来的。

  观众很聪明,光不要脸,没本事,走不到今天。

  不要脸的导演多了去,还有谁混出来了?

  冯晓刚有自己的优势,对都市小人物奋斗经历和心态,把握极其精准。

  再加上中国前三的都市平民作者王硕,中国最特色的农村城镇化作者刘震芸,以及在商业和艺术上平衡度把握的非常好的作者刘痕。

  如果他顺着这个路子往下走,完全可以靠冯氏喜剧,一招鲜吃遍天。

  但人在成名之后,大多会追求更高的成就。

  冯晓刚对叶大鹰等人的不屑心里憋着股气,他有点野心,有点不甘,有点羡慕,想试试不同的路子,看看能否成为艺术家。

  于是他拍了《夜宴》,证明自己也能拍古装大片,虽然狗屁不是。

  又拍了《一声叹息》,还有《唐山大地震》《集结号》,和今天的《一九四二》。

  “啪啪啪!”

  与此同时,馆内的观众终于从影片中回过神,鼓掌,议论声渐起。

  “这片子看不到一丝蓝天一片绿叶,太压抑。”

  “毫无疑问是一部好片子,冯晓刚用心了。”

  “张国笠完全不像本人,演的真好。”

  “我怎么觉得这部片子,不适合在贺岁档上映呢?欢喜的日子里看悲剧.”

  “.”

  电影结束,主创上台,分享拍摄的艰辛和点点滴滴。

  为了能演出河喃灾民当时饥饿的感觉,主演们在拍戏时也都处于挨饿的状态。

  张国笠说这次拍完戏,明白人的尊严是从肚皮开始。

  一旁的徐帆也赞同,认为有时候演戏光靠感觉是演不出来的,这种没有吃的的神情恍惚带到角色里来,特真实。

  概括起来就一个字,苦!

  记者则老调重弹,向冯晓刚提问票房预期。

  这次冯晓刚一反常态,没有讲出具体数字,反而回道:“我相信没有一个导演拍完一个电影之后,是不对票房有一个期待的,我这次为什么没有说,因为我是怕低估了这部电影的票房。”

  记者又问:“《一九四二》是一部好片子,但这不是您以往的喜剧片,刚才观影期间,许多观众反映太压抑了。”

  冯晓刚抿了抿嘴唇:“这是正常现象,观众需要不同的电影,有快乐的,有得到宣泄的,我不能左右观众,希望观众看完之后有收获,觉得没有浪费电影票钱,我觉得就是最重要的。”

  “一个是票房,一个是口碑,你怎么平衡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票房和口碑对我来讲没区别,我拍的任何一部电影,都是我觉得有意思才拍,我从不觉得谁是我的救世主,观众不是我的上帝,我也不是观众的上帝,我们只是朋友关系。”

  陆远在台下注视着,冯晓刚还是那个冯晓刚。

  发布会即将结束,除冯晓刚外,其他主创都下台,紧接着,王忠磊登场。

  王忠磊握着话筒,冠冕堂皇地说道:“《一九四二》是部好电影,是晓刚的沉淀之作,国笠等人为这部戏付出太多,如果因为分账的原因使它无法如期与观众见面,无论是对演员还是观众来讲,都是遗憾,华谊为了观众,愿意放弃一定利益。”

  “轰!”

  现场顿时哗然!

  华谊要搞事情,王忠磊说的如此大义凛然,莫非.

  果然,话音刚落,五个人从另一侧走出。

  陆远望去,那五人分别是万达、中影南方、浙江横店、广东金逸、大地五大院线的代表。

  叶宁,赵军.

  “咔嚓咔嚓!”

  快门声不绝于耳,在场人士都意识到华谊要背刺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谁还管队友的死活。

  台上,王忠磊、冯晓刚与五人拥抱,似乎在表示和解。

  叶宁朝陆远挑眉,戳在舞台中央,宣布胜利。

  “如王总所言,《一九四二》是一部好片子,我们也希望它能获得应有的票房,所以院线决定就分账比例进行调整,与华谊达成阶梯式递增分账协议。

  即《一九四二》上映后,票房在3亿内,分账比例维持43%:57%。超过3亿的部分,45%:55%。超过8亿部分,47%:53%。”

  台下业内人士恍然,这种阶梯式递增分账,意味着《一九四二》试图用口碑赢得后续市场。

  刘施施眨巴着眼睛:“所以华谊真的决定当叛徒了?”

  “嗯。”陆远点了点头,华谊与院线达成和解,意味着复仇者联盟全线溃败。

  星美怎么办,其他三家怎么办,说好的同一阵线,共进退

  他皱眉道:“不知道韩三坪和覃鸿得知后会作何感想。”

  许是王忠磊自己也清楚华谊做的不地道,等五大院线方公布分账比例调整,便匆匆宣布今天的首映发布会结束。

  陆远和刘施施起身离开,准备去参加晚宴,被记者围着。

  “陆远,你觉得《一九四二》如何。”

  “一部好电影。”

  “那你认为《一九四二》的票房有没有机会达到八亿。”

  “这取决于观众,一部电影的票房由多个因素决定,每位观众的口味不同,喜欢的类型也不一致,加上档期等等况且很多时候,不能简简单单用票房来衡量一部戏的好坏。”

  陆远说完,拉着刘施施朝叶宁等人走去。

  发布会还没结束,记者就将相关消息报道出炉,外面也因此炸开了锅。

  覃鸿很快便从微博上知道了这一信息。

  他显然十分惊愕,随后在微博上写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生必将总是在学习中。这件事,让我更加深刻地学习并见识了各位。”

  有热心网友觉得他的话没讲完,帮着补充更加深刻地学习并见识了各位的无耻!

  覃鸿还是挺注意自身形象,强忍着没有直接开骂!

  华谊太不是东西。

  饭局上,叶宁挂断电话,晃了晃手机,道:“各位,覃鸿服软了。”

  他得意一笑:“《王的盛宴》愿意与我们达成让步式递减分帐比例:首周43%,次周:41%,再次周:39%,直至下片。”

  华谊做了叛徒,联盟瓦解,星美只能求饶。

  《一九四二》期望用口碑赢得后续市场,《王的盛宴》则以分账点让利,达到多排场次、扩大市场空间占有率的目的。

  这种截然不同的分账方式,宣告星美与华谊从盟友瞬间变为对手。

  陆远吃着菜,浮想翩翩。

  今晚过后,《一九四二》必定和《王的盛宴》打出狗脑子!

第597章 七日

  “复仇者联盟大溃败!”

  “受冯晓刚邀请,陆远与刘施施现身《一九四二》首映发布会,陆远称这是一部好电影。”

  “万达公告,现已与《一九四二》《十二生肖》达成新的分账协议,星美惨遭背刺,陆钏发布会放言,无惧《一九四二》。”

  “业内人士分析,分账比例从此以后很难再有太大变化。”

  “.”

  翌日,华谊叛变,致使星美被迫和解,发行方全线败退的消息,让业内业外议论纷纷。

  院线方的胜利,对众多制片方和发行公司而言,打击颇大。

  接连几次的失败,也让他们意识到一点,这次输了,以后再想和院线掰腕子,几乎没可能。

  今年五大发行方手握几部大片,控制着片源,猝不及防的出手。

  使得万达为首的院线方很被动,前期的确被拿捏住。

  如今事件告一段落,为了不再重蹈覆辙,院线后续势必会插手影视制作,自产自销,不会再给中影等机会。

  碍于华谊的权势,业内人士明面上不敢抱怨,暗中却将王忠磊族谱问候了数遍。

  这和汉奸、二五仔没两样。

  在《一九四二》与《王的盛宴》大打出手之际。

  陆远则回到《中国合伙人》剧组,继续电影的拍摄。

  《中国合伙人》讲了三个人——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一起创业的故事。

  所有男人的梦,往往都是因女人而起。

  成东青的戏份主要就是围绕着他的学习、生活还有创业这三个阶段展开。

  他刚上大学那会,结识首任女友,也是剧本中唯一的女友——苏梅。

  这女孩儿把他的一生都改变了。

  成东青对爱情充满幻想,在两个好兄弟的帮忙下,用尽各种办法去追求自己心里的女神。

  虽说他清楚自己跟苏梅差距大,但就是不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