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风起2005 第526章

作者:树下有只猫

  和张韦平决裂,许久未露面,正身陷超生风波的张一某,破天荒的在微博发文。

  “在此之前从未对《泰囧》发表过任何评说。今天进电影院,笑的腮帮子疼,恭喜徐铮导演,恭喜陆远、王保强,国产片的路还很长,再接再厉。”

  王京也在微博上猛夸。

  “70年代的《72家房客》,80年代的《赌圣》,90年代的《古惑仔》,都在质量与票房看似不对称下疯狂大爆。只要能击中观众的神经,就会中头奖,恭喜内地将迎来首部10亿影片!”

  中国电影票房网站出发声。

  “华语电影10亿,终于在这一刻到来!在一个月前,还没有人敢想象10亿的华语电影会如此之快地到来,更不会想到是徐铮导演的《泰囧》实现了这一壮举。”

  这一成绩,以及业内人士的盛赞,让徐铮有些许坐不住。

  7月25日当晚,剧组在京城召开票房破10亿的庆功宴。

  他接受记者采访,并表示:“我和陆远最初估计这部戏的票房4亿到5个亿。没想到后面越来越高,这已经不是片子本身和营销控制的。

  感谢陆远的支持,感谢群星计划,感谢剧组所有人的付出,但真正的奇迹永远属于中国电影观众。”

  “呼!”摆脱记者,他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泰囧》大卖,超出他的预料。

  首部电影票房破十亿,步入十亿大导演之列。

  这意味着往后他想要再拍电影,不会缺投资。

  如果《泰囧》有下一部,那么他甚至无需掏现金,只用剧本著作权,导演费用等入股,将拿到更多,而不是这次的10%。

  虽然深知自己首次执导,用导演费片酬等入股拿10%是合情合理的事。

  但按照43%的分账比例,《泰囧》即使止步于10亿,片方也能拿到4.3亿的分红。

  陆远税前将获得接近4亿收入,而他只有4000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金钱红人眼,想想又不免心生不平。

  驱散小情绪,徐铮环顾四周,却见陆远同样被一群人围着。

  《泰囧》亮瞎眼的票房数据刺激了很多新人导演。

  与之相关的群星计划,也真正意义上打响第一枪。

  且一鸣惊人!

  以前圈内人只觉得群星计划不过尔尔,玩票性质,现在才意识到自己错失了什么。

  而且陆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多次表示,会持续向群星计划注资。

  所以编剧,导演们疯求了。

  他们要做徐铮第二,要成为十亿导演俱乐部中的一员!

  好吧,陆远本人也不堪其扰,最近递过来的剧本实在太多,各种托关系,手机都要被打爆。

  来参加庆功宴也不例外,被众多同行围着,目光殷切,让他一阵恶寒。

  “师兄,我是”

  “好好好,我会看的,放心。”

  不知道应付完第几个来自北电的校友,在宁昊的解围下,陆远从人群中走出。

  他刚从魔都返回京城。

  与沈韦等人协商结束后,vivo以及OPPO各派一位副总和他前往PPS总部。

  没错,许是段勇平在其中撮合,OPPO也打算插一手。

  只是等一伙人赶到魔都PPS总部,突生变故。

  不清楚SMG集团从哪里收到的消息,得知蓝图要斥资入驻PPS,也想投一股。

  SMG全称魔都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通俗点,这家国企管着魔都绝大部分电视台。

  陆远和PPS现任总裁徐伟峰聊过,才得知事情原委。

  据说SMG年初就在考虑是否要和风行网达成战略合作。

  从整体上来看,PPS和PPTV这两款老牌视频客户端在用户量上是客户端软件中的佼佼者,是用户装机必备。

  其实风行网也不差,只是和PPS面临的困境类似,空有用户流量,版权几乎没有,且资金不足。

  SMG是国企,也是一家敢想敢做的企业,很有危机意识,最早的制播分离就是由他们提出来,并率先执行。

  近几年视频网飞速崛起,SMG高层意识到电视台繁荣背后的隐忧,并看到互联网长视频将带来的巨大威胁。

  既然无法压制,那就干脆加入。

  所以SMG打起风行网的主意,此番操作,是想要台网融合,即视频网站与传统电视结合,优势互补。

  为什么要改变目标,选择PPS?

  因为SMG是国企,意味着它不能像爱奇艺、腾讯等企业般斥巨资,大手大脚的购买头部影视内容。

  相比而言,有蓝图加盟的PPS,内容更丰富,也更合适。

  只是陆远在犹豫,担心引入这家企业的资金,会导致后期喧宾夺主。

  SMG和vivo以及OPPO不同。

  手机端是大趋势,年轻人越来越钟情于网络和智能手机。

  故而,陆远邀请两家手机制造商加盟。

  他们在流媒体方面是外行,更看重对自家手机品牌的宣传,不会干涉公司的发展策略。

  可SMG本身就是传媒集团,他们会容忍一个不受控制的流媒体企业吗?

  陆远不确定。

  与此同时,他不免生出另一个念头。

  既然SMG打算台网融合,那湖南卫视有没有这个意向?

  2010年3月,东方卫视率先实行制播分离改革措施,湖南卫视紧随其后,说明两家高层的想法很类似,也敢于打破固有,承担责任。

  与SMG相比,在内容以及年轻观众群体的定位上,显然后者更适合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湖南卫视的综艺制作能力,国内数一数二。

  倒是有个芒果TV,但现下实际只是一家文字资讯播报门户网站。

  “想什么呢?”宁昊撞了撞他的肩膀。

  PS:现实中SMG集团2012年7-9月入股风云网,很有前瞻性,只是没做起来,湖南卫视12-13年没有做视频网的想法,因为见爱奇艺用自己制作的综艺大赚特赚,14年才正式决定推出芒果TV,资料可查,不是瞎编。

  另外PPS要不要改名,取名无能,求一个。

第564章 邀请

  陆远自然不会透露所想之事。

  事实上,等真正掌控PPS后,他也无意走到前台,演员的身份意味着他更适合幕后。

  远方传媒也会与PPS保持距离,划清界限。

  一者专注于提供优质内容,一者是播放平台,届时两者配合,共演一出大戏,验证他的某个设想是否可行。

  陆远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偷偷打量自己的同行,与恰巧目光交汇的徐铮相视一笑,随即找了个理由。

  “在想刚才那帮导演当中,几个拥有真材实料。”

  宁昊胖了些,白了些,声音些许沙哑,道:“这还不简单,我看一个导演,5分钟就明白他行不行。”

  “说说看。”陆远好奇心起。

  “找他们学生时期的作品,很容易观察到他们在故事叙述、镜头运用、节奏掌控等方面的天赋。

  而且这些早期的作品通常最能反映出他们的创作理念、艺术感悟,从而初步判断他们的创作潜力和风格特点。”

  “就比如程尔,很好的例子。”宁昊说完,忽又想起一事,问:“给你发的剧本看了没?”

  “呃”陆远迟疑,脑海中努力回忆他说的剧本,却发现没什么印象。

  实在是最近送上门的剧本数量太多。

  不乏昔日合作的演员同行,估计是受徐铮的刺激,给他发个剧本表示自己想转型,请他指点一二。

  也有仅点头之交的业内同行,不知道从哪里获得他的的联系方式。

  前两天宁昊将剧本发给他,特意叮嘱别忘记看。

  他看了,只是印象不深刻。

  他最近行程太满,只有夜深人静,临睡前方能抽空翻翻。

  而绝大部分剧本的想法天马行空,各种题材都有,质量又不大行,看久了容易迷糊,串戏,偶尔还会抵触。

  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他迫切地希望找个眼光不错的人来负责群星计划。

  宁昊直视着他的眼睛,心中猜测他可能没看,于是提醒道:“讲锦衣卫的。”

  “锦衣卫?”陆远故作沉思,捏着下巴,在宁昊愈发怀疑的眼神中,仿佛恍然大悟:“想起来了,是不是古装武侠题材。”

  “废话,锦衣卫不是古装难不成是现代?”宁昊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丫是不是根本没看。”

  “怎么可能,绝对看了。”陆远神色笃定。

  宁昊皱了皱眉,收回刚才的猜测,现在合理怀疑这货对剧本不感冒,又不想落他的面子,才找了这么个蹩脚的理由委婉拒绝。

  可他却觉得剧本不错,直言:“难不成这几年古装武侠题材票房不佳,让你也觉得古装真的不行了?”

  此时陆远终于回忆起剧本的名字,《绣春刀》。

  听他这么一讲,摇头:“市场哪有什么绝对的行与不行,每种题材都有观众喜欢,关键在于故事讲的怎样。”

  “所以你觉得剧本不行?”

  陆远沉默,索性坦白:“主要是忘了剧本讲的什么。”

  话虽如此,但仅从商业投资的角度考量,武侠题材在大银幕上的表现确实需谨慎。

  姑且不提之前的戏。

  只说近期,7月11日由光线投资的武侠电影《四大名捕》正式上映,首日票房1700万,十天过去,如今票房才勉强过亿。

  但陆远深知群星计划的初衷远不止于盈利,也是对新锐导演的扶持。

  宁昊无语,道:“其实《绣春刀》和传统武侠不太沾边,在我看来更像是记录一群明朝公务员的生活。”

  他巴拉巴拉地开始讲故事。

  随着他的叙说,陆远也逐渐回忆起整个剧本内容。

  大致讲的是三位武功高强的锦衣卫,如何在权力夹缝中求生,三兄弟有各自的需求,想升官、想替人赎身、想解决师兄勒索的麻烦.

  宁昊道:“路阳也是咱们北电的校友,04级导演系,这人挺有才,2010年凭处女作《盲人电影院》,获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KNN奖。

  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自己想拍一部武侠片,其实那会儿《绣春刀》的剧本就已经写好,无非想借着获奖的机会拉投资,可大家一听是武侠片就没了兴趣。

  上个月他找到我.”

  陆远纳闷,这是继《边境》之后,宁昊第二次向他推荐导演和剧本。

  他明明专门设立了一个群星计划,明确表示扶持新人导演,为什么不找他,反而都去找宁昊?

  很快他便想清楚缘由。

  因为此前群星计划没有实绩,现在不同,《泰囧》就是一面活生生的招牌。

  这半个月大量袭来的剧本就是最好的证明。

  宁昊说完,试探性地问:“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搞头?”

  陆远没有回答,而是话锋一转:“你觉得群星计划怎么样?”

  “非常棒!”

  宁昊毫不吝啬地称赞:“《泰囧》的成功,彻底打响名声,让更多新人导演看到希望,也多了个获取投资的地方。”

  “那,你有没有想过加入进来?”

  “什么意思?”宁昊停下脚步,目光中些许疑惑。

  陆远解释道:“其实我当初成立群星计划,一是为了宣传《失恋三十三天》,二也是受到你的启发,确实想尽一点绵薄之力。”